书城政治中国共产党执政问题简论
4214500000019

第19章 借鉴外国政党执政经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要研究和借鉴外国执政党的执政经验教训。通过对各国的执政党都要面临着一些共同性的、也是根本性的问题的研究和对比,更好的理解和完善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问题,找出相应合理的对策。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时代,各国的执政党都要面临着一些共同性的、也是根本性的问题。如社会结构的变化使中间阶层加速扩大,执政党如何重视社会大多数人,而不仅仅是本党所代表的基本群众问题?如何寻求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共同利益问题?信息化时代对执政党提出的执政方式、领导方式的新要求等等,使中国共产党有必要也有可能借鉴国外经验。

一、苏联东欧国家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的启示

苏联东欧国家共产党是怎么丧失执政地位的?我国的体制曾同其出自一个模式,如何从其反面的经验吸取教训,是我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能回避的问题。苏联东欧国家共产党当年夺取了政权,并曾经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重大成就,其中苏联还成为可以同美国一比高低的超级大国,原因主要是当时这些党曾经具有其他党不能相比的三大优势:一是政策能代表广大工农大众利益,而且具有很好的执政基础;二是强调党的组织力量和铁的纪律,保证执政主体的集中统一领导;三是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作为指导思想,并在同本国实际的结合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保证了党有正确的执政理念。苏联东欧执政的共产党丧权亡党主要就是上述三大优势的丧失。

一是由于急于求成、急于过渡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搞“左”的政策,而且自以为是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容不得不同意见,在维护社会主义的旗号下对不同意见、不同政见者进行批判、斗争、大清洗,把广大群众推到自己的对立面,造成一大批冤案,伤害了一大批干部和群众。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不正常还表现在缺乏对执政党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政治建设不是朝着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方向进行,从而形成了一个从生活到价值观都同人民大众格格不入的官僚特权阶层,使执政党一步步离开了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二是民主集中制实际变成极端集中制使得执政主体活力和战斗力丧失。党内民主被削弱和受破坏表现在,党内权力体系的倒置,党内不同意见缺乏表达的机制,持不同意见的少数人的民主权利得不到保护,个人专权、个人崇拜的形成等。党员在党内只是一个服从上级的螺丝钉,失去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所以当戈尔巴乔夫宣布苏共中央停止活动,即宣布党解散时,1800万党员竟如此沉默、无动于衷。

三是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和形式主义的方法对待马克思主义和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使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丧失。理论长期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同时对整个意识形态领域搞文化统治主义,贴政治标签,领袖借鉴外国政党执政经验裁定一切,造成万马齐喑的局面。剧变中文化管理稍一松动,各种思潮如洪水泛滥,面对混乱长期搞唯上唯书、无力回答实践中重大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只能败下阵来,阵地丢了,队伍散了。

二、国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好的做法和好的经验所给予的启示

苏联东欧剧变以后,越南、老挝、朝鲜、古巴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都重视研究和吸取苏联东欧剧变的教训,也重视中国改革和发展的经验。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对我国也有很好的启示。他们的主要做法:(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越共和古共分别把胡志明思想、何塞·马蒂思想与马列主义并列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他们分别提出以坚持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为主要内容的“三项原则”(古巴)、“五项原则”(越南)、“六项原则”(老挝)。(2)注意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党内民主。如越共九大、古共五大前,把党代会的报告发至党内外征求意见。越共规定中委选举前要公布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和联系方式,以便群众提意见。(3)越南、古巴、老挝执政党十分注意党风和廉政建设。越共对党员有19条“不准”。古共对国家干部规定26条戒律,其中对干部用公车作了很严格的规定。在党风建设中,他们很关注党群关系问题。越共提出把党建成一个“源于人民,属于人民,为了人民”的党。古共规定发展党员要群众推荐,群众口碑不好的干部不能提拔任用。各党都已十分重视发展经济。朝共虽然一直把改造人的思想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但近年来金正日也提出,“没有比抓经济更为重要的工作了”,并开始在经济方面作了一些政策调整。当然这几个国家发展经济任务还很繁重,2001年,这几个国家人均GDP没有超过500美元的。这几个国家执政党还很注意比较谨慎地、妥善地处理一些突发事件。

三、西方国家和其他一些亚洲国家的执政党执政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一)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根据时代的发展和本国国情,提出新的纲领和执政理念。人民行动党力图融合东西方文明各自的优点,但以儒家思想为底蕴,提出“得人心者得天下”,“有恒产者有恒心”的执政理念。泰国的泰爱泰党提出“政策立党”,认为人民关心的是政策,党的政策符合人民利益,执政地位就会巩固。英国工党等执政党则提出“第三条道路”,试图把传统民主社会主义同新自由主义“嫁接”起来,走出新路。以争取选民为中心,关注社会利益整合和社会公平。在现代社会中,外国执政党特别关注社情民意,关注各阶层、特别是中间阶层的利益诉求。许多执政党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同选民的联系。西方有的党“花钱买意见”,委托民意机构了解社情舆情,以此作为制定政策的参考。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要求议员任期内要访遍本选区的选民。但他们对社会控制也很严,特别是实行严格的新闻检查制度。

(二)马来西亚的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在整合社会利益时,根据本国多宗教、各种族的特点,组建以自己为核心的国民阵线,建立“大权独揽,小权分散”的权力架构,让各种族的党都参加进来,实行“政治分工”,消除主要政党的排他性。

(三)印度近10年来的政情说明在处理社会各方面关系中,社会公平原则实现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执政党的权力地位。印度国大党单独执政45年,1996年大选中败于人民党,原因是贫富悬殊问题没解决好,10亿人口近一半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人民党上台后经济发展成绩显著,8年来,GDP年均增长6%,特别是IT业发展很快。但80%的广大民众未得实惠。今年5月大选,国大党抓住了社会公正的旗号,标榜“面向穷人”,结果打败了人民党,再次上台执政。

(四)妥善处理好对外关系,成为执政党地位是否稳固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如何处理好对外关系,在执政方面显得越来越重要。伊拉克的萨达姆常常错误判断形势,四处树敌,对外冒险,最后党亡国乱,自己身陷囹圄,是典型一例。人民党在大选中下了台。相反有的执政党在对外事务上就做得出色,提高了自己的威望。马来西亚的马来民族统一机构既积极使本国融入国际社会,发展自己,又维护了本国独立自尊的形象。德国社民党从勃兰特1970年的“下跪外交”(代表德政府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哀悼),到近月来施罗德参加诺曼底登陆60周年、华沙起义60周年纪念并发表沉痛的悼念讲话,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使德国进一步取得国际社会的谅解和信任。(五)、今天的世界,不管东方还是西方,腐败似乎成了社会瘟疫,被击倒的执政党不在少数。意大利的天民党、社会党,日本自民党一党独大的“五五体制”、印尼苏哈托的专业集团、墨西哥的革命制度党一个接一个在这十几年来先后失去执政地位。而北欧一些国家和新加坡在廉政建设方面则搞得较好。概括起来是制定严格法规,加强党内外监督,高薪养廉,严惩腐败四条。真正说明了腐败丧权,廉洁兴党。

四、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失去执政地位的失败原因探析

从上世纪后期开始,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相继失去了执政地位。这些大党的失败,情况不完全一样,原因也很复杂,但综合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以下五个原因:(1)党的理论、纲领僵化,使党失去了赖以存在的思想基础。苏共执政长达74年,开始时生机勃勃,后来长期故步自封,思想理论僵化保守,严重脱离变化了的现实。再后来又从僵化跳到另一个极端,搞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其后果,人所共知。一个执政党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致力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纲领和路线不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不可能受到人民的拥护。(2)重大发展战略失误,执政基础发生动摇。有一个国家的执政党曾经紧密结合本国国情制定发展战略,在长达70多年的执政中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但上世纪80年代以后,面对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发展战略失误,结果激化了社会矛盾,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失望,最终在大选中败北。(3)党逐步国家化、行政化、官僚化,严重脱离群众,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前苏联东欧国家在体制上高度集权,执政党的组织参与到政府和社会的具体事务中,不但相互扯皮,效率低下,而且腐败严重,党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党的权威急剧下降。(4)党没有活力和凝聚力。一些曾经长期执政的党,要么党内缺乏民主,要么党内民主蜕变成派系活动,蜕变成严重的人身依附关系,党内形成众多的既得利益集团,互相争斗,普通党员对党的前途和命运不关心,对党没有信心,老百姓对党失去信任。(5)党不能掌握和正确引导舆论。如前苏联东欧国家的执政党,改革前长期对意识形态和新闻媒体实行僵化的管理,使党的意识形态和舆论工具在群众心目中威信扫地。后来又搞所谓“公开性”和“多元化”,在意识形态上放任自流,结果导致思想和政治上的混乱,舆论工具成了自己垮台的催化剂。

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能够与时俱进,这是巨大的政治优势。我们一定要汲取一些大党老党衰亡、垮台的历史经验教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