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七千字侦探(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42142400000014

第14章 终章(后篇)

独白

那一天,在接到委托人电话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自己接下来会遭遇的这些事情。那时候的我还沉迷于“S市第一侦探”的名头之下,不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哪怕是找出真相,依然是毫无意义。

所谓侦探,有时不过尔尔。

8

从身份上说,明六郎依旧是这个案件的嫌疑人,毕竟明一芷的推理充其量也就是“可行且和目前掌握的信息不矛盾”的假说而已,就算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肯定,也还依旧需要证据的支撑。

不过,因为那个省里来的大人物也认同了这一点,明六郎现在等于是以待审人员的身份,行协助办案之事。顺便一提,同样是因为这个大人物的指名,郑义现在是专案组实际上的领导人了(仅次于这个名义上是组长的副厅长之下)。

本来按照常理,S市的郑义是没有资格办理M市案件的,但是阴差阳错地,因为明六郎这个S市的人卷入案件的缘故,郑义因此也有了参与到案件中的资格,这又间接使得明六郎有了现在这样侦破案件的复仇机会,个中因果循环,当真妙不可言。

“虽然说了要在七千字里把凶手给抓出来,不过果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吧。”方依依苦恼地说,“以前的那些案件都是一开始就出现了嫌疑人,或者至少凶手也曾经在之前出现过,不过这一次明显行不通啊,几个叫得出名字的主要角色都没有什么嫌疑,难道最后要来个明姐姐还是郑警官才是凶手的惊天大逆转?”

“说什么胡话呢。”明一芷轻轻拍了下她的脑袋。

“不过说起来,就算大姐刚刚推理出了对方的手法,算是基本洗脱了我的嫌疑,但对于案件本身还是帮助不大,至少我还是一头雾水的状态啊。”

明六郎晃了晃脑袋,苦恼地说:“先不说凶手多半没有出过场的问题,就连那个被害人是谁,我现在也还不清楚。不过说到这个……郑警官,你们警方应该拿到了酒店的入住登记吧,那上面按理有房间原住客的照片和身份资料吧。”

“有是有,一会我把东西整理完一起拿给你吧。”

郑义犹豫了一下,又说了句:“不过,他的身份有点特别,我想对于破案应该有帮助……一会我再一起告诉你吧。”

方依依忽然想到了一件事。

“不过说起来,先生你既然是进门后看见那两个人之后才晕倒的,也就是说,你已经看到他们的长相了啊。拼个图然后让警方发通缉令不就好了?”

“说得倒简单,要能这样的话早就干了。”

明六郎苦笑道:“我也说过了,当时进门的时候被害人被蒙住了眼睛吧,准确来说整张脸的上半部分都被罩住了,露出的口鼻也有被殴打过的趁机,都是血,我一时间也看不清楚。至于正在打人的那个全身都罩在雨衣里,兜帽的上沿压得比较低,还戴着一个口罩,很明显也是为了防止被人认出来。我算是稍微看到了他的眼睛,也把这信息提供给了警方,不过这种程度的情报远远不够吧。”

“我就猜到是这样。”明一芷也说道,“如果你真的看到了对方的脸,以他对服务员所做的事情,我想他不会选择把你留在现场,而是先杀人灭口再说。”

方依依点了点头,两个侦探这么一说她就能理解了。她知道,明六郎虽然平时看起来比较靠不住,不过在视觉记忆力方面的表现相当不错,他既然看见了眼睛,说不定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有可能就那样找到凶手。

不过如他自己所说,要想光靠着那样的信息就找到凶手,也未免太难了。

明六郎思索了一下,眼睛忽然亮了起来。

“不过说起来,我们手头说不定就有着这个人的影像资料呢。”

“哪里?我的推理里面可找不到一个能够拍到人的环节。”明一芷反驳道,“你又想说我的推理有漏洞了,对不对?”

方依依下意识地看了明六郎一眼。刚才明一芷说到了“又”,也就是说明六郎不止一次地指出过她推理之中的错误,方依依自己也记得在阅读前者的办案手记时,明六郎也曾经说过明一芷虽然破了案,但当中还是有瑕疵的。

(难道刚才这段推理里面也有漏洞?)

方依依在心里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不过若是推翻了明一芷的推理,也就意味着明六郎多半会再次变成嫌疑人,这个归根结底还是对他不利的吧。

明六郎笑了笑。

“大姐你别反应那么大,只是一点点瑕疵,放在你的整个推理里绝对算不上漏洞。”他说,“大姐的洞察力依旧还是那么犀利,我觉得整个过程大体上应该就是你说的那样。”

“少拍马屁了,给我说清楚,你觉得凶手在哪个环节有可能被拍到?”

“电梯里。”明六郎肯定地说,“准确来说,是搬运被害人下楼的那一趟电梯。”

“电梯里当时的是……”郑义掏出了随身的笔记本念道,“怀疑被挟持的酒店服务员,倒在餐车上,疑似失去意识的被害人,最后是很有可能藏身在餐车中间一层的凶手……原来如此,先生,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他自信满满地说道:“凶手挟持酒店服务员的手法应该是用刀或者枪吧。这样一来,为了保持对服务员的威慑力,他必须要把凶器控制在时刻可以伤到对方的状态下,于是他至少要顶开一个缝隙,把手从餐车里伸出来,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拍到他面部的瞬间,对吗?”

他说完了自己的推测,之后便是一脸期待地看向明六郎,一看就是在等待着后者的赞赏。还真是一眼就能看穿的脑残粉啊……方依依的心里这样吐槽道,不过平心而论,郑义刚才的这一端推测还是挺靠谱的,也算是补充上了明一芷推理中的一个细节。

不过看明一芷的表情,似乎对郑义的发言不太认同。

“郑警官,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监控录像里的一个小细节。”明一芷说,“服务员在临时按下二楼的按钮前,曾经拿起手机作接听状,你觉得当时他做出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呢?”

“当然是……哦!”

郑义恍然大悟,而下一秒,他露出了不好意思的表情。明一芷这么一提示,方依依也立刻反应过来。很明显,按下二楼这个动作应该是在凶手的命令下做出的,考虑到服务员处于被挟持的状态,按常理说凶手应该不会允许他使用手机这样的通讯设备(不然就可以直接报警了),唯一可以想到的例外就是凶手本身就需要用手机来下达指令。

然而,如果按照郑义所说,凶手撑开了餐车的盖子,从里面伸出手来,那么他所撑开的缝隙足以让声音顺利从餐车里面传出来,自然也就不再需要借助手机这样的工具了。

“也就是说,当时凶手躲在餐车里并且合上盖子。因为餐车密封性能良好的缘故,所以必须通过手机下达指令吗……”方依依沉思,“这样的话,岂不是完全没有被拍到的机会么。”

“但是,这样不会很奇怪么。”明六郎忽然说。

“你说的奇怪是指……”

“凶手为什么要把自己关在那个狭小而又空气不流通的空间里呢?这种情况下,他等于是把自己的命交到了服务员的手里啊,对方只要压住餐车的密封盖,甚至不用多久,里面的凶手就会因为缺氧而昏迷。他就那么有把握对方不会这样做?有什么把柄这么强力吗?”

“别忘了,凶手订餐时是指定服务员的。”明一芷说,“很有可能他事先已经做好了这边的工作,要想完全控制一个人的行动,其实方法还是有的,比如绑架他的妻子之类。”

“我也认为指定服务员是这里的关键。”

明六郎笑道:“不过,我想凶手并没有必要在一个计划中注定要杀死的服务员身上做那么多准备。”

“那他指定服务员送餐的目的是?”

“身材。”

明六郎淡淡地吐出两个字,而明一芷的脸色竟随之微微一变。

9

“果然是这样,虽然从这个角度看很难发现,不过一旦有意去观察的话,还是能够发现微妙的差异。”

明一芷看着小屏幕里的画面,认真地点了点头。

此时他们几个人都聚在了保安室,正在一帧一帧地观看着电梯里的监控录像。明六郎提出的构想绝对算不上出人意料,但却是准确地击中了明一芷之前思考的盲点。

当时,明六郎是这么说的:

“你觉得换做是你凶手的话,你是要花费一些精力做一堆准备工作,然后把自己的安全寄托在一个威胁之上呢,还是直接选取更简单的方式,自己来。”

“说白了,这里有个非常简单的方案,那就是在下楼之前就先把服务员杀死,之后将其塞入餐车之中,而自己则换上事先准备好的服装,装成是服务员推车下楼。这样一来在行动方面就能随心所欲了,之所以还要作势拿出手机再按下楼层按钮,正是为了误导我们。这样一来,出电梯后的行动也就方便很多了。他只需要直接把服务员的尸体扔出来就完事,否则要是在杀人的过程中遭遇到对方挣扎而浪费了时间,岂不是更加被动。”

“采用这个方案的话,最大的难点就是处理那个打到医务室的电话了吧。不过就算这样也至少还有三种方法,一是躲起来,等服务员自己打完电话后再下手,二是直接现身后胁迫服务员打这个电话,三是自己用变声器之类的工具制造出和服务员接近的效果——不过这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总而言之,除了第一种情况之外,其他的做法都有可能在那个电话中留下什么线索,我想如果酒店有录音的话,也可以试着调取一下。”

“不过现在最首要的,应该还是先确认一下电梯里的监控录像吧。就算对方一直很谨慎地保持背对镜头,拍不到脸,但至少也能够大概获得他的身高,体型之类的情报。”

事实如明六郎所言。就查看监控录像的结果来说,他们成功确认了这个人物的存在,取得了最低限度的身高体型这方面的情报。通过对餐车高度以及酒店登记的服务员身高仔细对比,他们最终确认当时在电梯里推着餐车的那个人身高要比正牌的服务员高出十到十五公分左右。这除了证实明六郎的推理之外,也从侧面验证了明六郎的自述,以及明一芷的推理。

不过,仅此而已了。

“对方很谨慎呢。”明一芷沉声说道,“帽檐压得足够低,配合摄像头的角度,刚好可以完全隐藏起整张脸。这大概是个老手吧。”

明六郎点了点头。

“我在想要不要发个短信问问三哥算了。”他说,“算是死马当作活马医,就是不知道他现在会不会正在田里拔草,或者是放牛去了。”

“这位侦探还真是全能啊……”方依依无力吐槽了。

不过吐槽归吐槽,在上次的邮件掉包案里,这位三哥确实展现了他惊人的洞察力,竟然只凭着明六郎一封信里介绍的情况就推理出了大部分的真相,也难怪一向自大的明六郎都会把他认定为最强的安乐椅侦探。

关于这一点,就连明一芷也不得不承认。

“在开始解谜之前我就给他发了邮件。”明一芷淡淡地说,“不过他不一定会理我,我想还是你也发一下比较好。”

“哦。”

明六郎拿起手机呆呆地就按。旁边的郑义轻轻地咳嗽了一声,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过去。

“那个,其实我这边还有一点情报要分享。”

说到这里时,郑义看了明一芷一眼,就在后者正感到奇怪的时候,他继续说道:“我查看了那个被害人入住时登记的信息,他就是那个D。”

“D?”明一芷露出疑惑的表情。

旁边的明六郎和方依依却是脸色一变。

10

关于D的含义,还要追溯到他们上一次解开的邮件掉包之谜。当时向明六郎求助的郑义为了保密,没有直接说出涉事的人的名字,而是用ABCD四个字母来代替。

明六郎和方依依都参与了上次的事件,所以一听之下就立刻想到了两者的关联,但明一芷当时还没到这边,所以一头雾水也是很正常的。等到明六郎介绍完后,她也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难怪省里会出动到那么高等级的人过来啊。”明一芷说,“如果说被害人就是那个高官的线人,那么这次的事件就很有可能涉及到这两位高官,这也确实是一个大案子了。”

郑义点点头:“是的,其实刚才副厅长自己也已经说了,这次的事件很有可能就是A雇人做的,就算我们找到了凶手,应该也只是一个被雇用的人,还得想办法挖到幕后的主使人才是……对了,先生,你从刚才开始就埋头在干吗呢?”

众人不约而同地看向明六郎,后者正对着自己的手机屏幕,用手指慢慢点着。方依依凑过去瞄了一眼,不好意思地解释道:“先生在发短信呢。不好意思啊,他在操作手机这方面简直就像个老人,打字非常慢呢。”

“我在把刚刚的这个新情报发给三哥呢。”明六郎也解释。然而就在这时,手机忽然震了一下。他点开信息一看,下意识地说了句:“好快!”

“怎么了?”

明一芷问道。明六郎直接把手机屏幕亮给她看,只见那上面正是刚刚收到的回复短信,发信人一栏写着明三鹿,而内容很简单,只有九个字。

“主使者应该快到场了。”

众人面面相觑。明六郎连忙又发了一条短信过去:“这么说,你知道是谁了?”

这次回的也很快:“不确定。”

“不确定是谁,但是又知道快要过来了。这个简直就是……”

郑义皱着眉头刚要说出“胡扯”两个字,却见明家姐弟俩对视了一眼,异口同声地念道:“懂了。”

“哎?”

就在其余两人摸不着头脑之时,小警察推开门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郑警官,M市的邓书记过来看望办案的大家,队长让你赶紧过去一趟。”

郑义猛地转过头看向明六郎,后者脸上一副淡定的表情,对着他缓缓点头。于是他告诉小警察很快过去,等把人支开把门关好之后,郑义这才把心中的疑惑倒了出来。

“这是怎么回事啊?先生!”

他说:“令兄短信里说的主使人难道就是指邓书记吗!不过不可能啊,要知道,如果用上次的代号来说的话,邓书记可是那个……”

“是那个‘C’,对吧。”明六郎淡淡地说。

“你怎么知道!”

“如果在A和C之间非要选一个的话,我也会倾向于选择C吧。”明一芷也说道,“动机的话,大概跟上次的掉包事件有关吧。在发生了那种事情之后,就算解明了真相,线人D也未必能够继续得到C的信任,反过来D在之前挖掘情报时展示出来的能力却有可能得到A的欣赏,再加上因为这次事件,双方的实力又有了微妙的变化。此消彼长之下,不排除D有改换门庭的可能。”

“如果这么一解释的话……动机也好像说得通啊。”方依依沉思道,“不过用这种空想来确定事实的话,会不会有点太过轻率了?老实说,我一直以为这样的内容应该是只有先生才会说呢。”

考虑到方依依对明一芷一贯的崇拜立场,她刚刚说出这样的话可以算是相当严厉了。不过就算如此,明六郎还是一脸不爽地抗议道:“喂!这也太不公平了吧!以往我脑补……啊不,推理凶手动机的时候,你明明只有嘲讽和吐槽啊!”

方依依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这是个看脸的社会,承认吧。”

“不过你刚才说的也有道理。”明一芷把话题拉回正轨,“我所分析的动机,说到底不过是我个人的猜想,当中并没有证据。老三刚才短信里的说的那件事其实也没有证据,不过就可靠程度来说,我觉得比我的推理还要高上几分。”

“你是指主使者快要过来的那个?为什么啊?光凭那个邓书记到场慰问专案组这件事就认为他是主使人,这里面也没啥逻辑吧?”

明一芷摇摇头,指着旁边的明六郎:“道理很简单,因为这家伙的嫌疑洗清了啊。”

“凶手原本可以把他杀掉灭口,然而最后却冒着被认出来的危险,放任昏迷的他留在现场,这里头唯一的原因就是要让他顶罪,好让警方走入错误的调查方向。关于这点,他不可能不向他的主子汇报。然而就在刚才,我通过推理暂时洗清了老六的嫌疑,警方重新调整调查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有点不安的他自然要到现场观察一下风头,再来决定接下来的那一步要怎么走。”

他们在这边分析着,然而郑义的脸色却是越来越难看。站在他的角度来说,明家姐弟的推理无疑是很有吸引力,但是具体到办案上,牵扯到的内容就很多了。

“行了,就到此为止吧。”

他忽然对着面前的三个人鞠了一躬。

“这些重要的情报,我会向副厅长汇报的,不过之后如何抉择就要看他了。”

郑义缓缓说道:“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暂时中断这个案件吧。”

11

事件最终还是不了了之,那个邓书记截至目前为止依然活蹦乱跳,而那个可怜的线人D在不久后被发现尸体漂浮在河里,警方试过继续追查那个凶手,不过最终还是没能找到。

明六郎之前说过七千字以内揪出凶手的宣言,现在看来,已然成了一个狗屁。不过据方依依观察,他似乎收到明三鹿发来的短信之前就已经隐隐约约察觉到了案件背后的黑暗之大,绝非自己轻易能够插手,于是也提前处于半放弃状态。若非如此的话,方依依很难解释明六郎在探案过程中的消极,毕竟七千字的篇幅纯粹用来破案的话,有时还是相当紧迫的呢。

之后的生活一如往常,明侦探事务所依然是半死不活地维持着,偶尔会接到来自郑义的求助。而方依依虽然嘴上抱怨不停,最终还是留在事务所里继续当她的助手。

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遗忘那个案件。也许要等到几十年过后,当年的参与者们才会在自己的孙子面前兴致勃勃地分享一些案件周边的八卦吧。

只是到了那时候,姗姗来迟的真相已然是毫无意义。

世间诸事,大致如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