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公主进化史
40639700000222

第222章

带回公主府之后,温柳氏也是要沐浴更衣的,破破烂烂的穿着不可能见公主,冲撞了怎么办?下人们也都是看碟下菜,这带回来的半老徐娘虽然人憔悴,可是无论在换衣服还是在吃东西的时候都十分有规矩,可见不是穷苦人家出身。

一身素衣,温柳氏低着头跟着领路的宫女走,目不斜视十分规矩。

“殿下,人带到了。”宫女一福身。

“公主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温柳氏立刻跪倒在地。

眼见对方颇为规矩,安平长公主挺高兴,直接道:“平身。”

温柳氏规规矩矩的起身。

安平长公主上下打量此人,因为守规矩,所以对此女颇有好感,此时便问:“你是哪里人氏,因何喊冤?”

“回公主,小妇人夫家姓温,渭南人氏,娘家姓柳,为华县人。”

安平长公主觉得华县这个地方有点儿耳熟,却想不起到底是哪里,怪了,一个小地方自己怎么会耳熟呢?按下心中的疑惑,继续听温柳氏诉说。

“昌泰十五年,先帝与陛下巡游华县,没想到有反叛,陛下在当铺当了一对儿珍珠,后因缘巧合落到小妇人娘家。”

“啊!富户柳家。”安平长公主想起来了,难怪她竟然听过一个没有牵扯的小县名,富户柳家当时捐了不少银钱,先帝给了赏赐,陛下也给柳家女儿添妆,一套头面首饰。还有那对儿珍珠耳环。

“正是,小妇人当时出阁在即,蒙陛下恩典赏赐凤钗首饰。”

“嗯!你便是当年的新嫁娘?”

“正是小妇人。”

“那今日如何告状?”

温柳氏眼眶一红,复又跪下:“公主,小妇人嫁郎君生有一女,没想到郎君出城做生意被人打劫不算,还伤了根本,不能在育。本也没什么,小妇人夫妻二人守着女儿家中并不艰难,没想到,四年前郎君去世,守孝三年后,宗族的人便开始逼迫小妇人母女二人。”

当年永安伯派兵杀中宗,火烧县衙,秦康乐落水,后来与皇帝失散,身无分文,当了一对儿海珠,那当铺收这对儿海珠完全是为了讨好县中富户柳家,因为柳家的嫡女,柳小娘子出阁在即,嫁妆中还缺一对儿名贵耳环。

当铺做好耳环卖给柳家,后来官兵找到秦康乐,那当铺主人不傻,忽觉这等偏僻地方怎么会有如此好的海珠?后来悄悄一打听,当初离去的三人正好是宿在凤凰客栈的,哦,这凤凰客栈也是拖的公主之名,公主在此休息过,所以私底下大家都喊凤凰客栈,甚至秦康乐住过的屋子都被客栈老板圈了起来,不对外开放。

以此种种,当铺老板就琢磨明白了,这对儿海珠绝对是公主之物,因此不敢耽搁,直接告诉柳家。

柳家知道消息大吃一惊,想到海珠确实是难得的好东西,心中原本的五六分相信就改为八九分相信,因此直接捐了不少钱粮,并且将耳环呈上。

秦康乐自然不能收回来,听闻对方还捐了不少钱粮,不但将镶嵌有海珠的耳环赏赐给柳家,又赏赐了一套头面首饰给柳家小娘子添妆,里面的凤钗份外惹眼,别说是平民百姓之家,那凤钗的样式最少要正二品的夫人才戴得,所以一时间柳小娘子风头无二,多少人羡慕。

送嫁的时候,原本头上的首饰自然不用,改用公主赏赐的,到了渭南夫家,满头的凤钗又让多少人眼热?夫家婆婆,祖婆婆,妯娌,姑奶奶……哪一个不给她三分面子?都不用生下男孩,就已经占得稳稳的,那时候的温柳氏真如泡在蜜罐里一般。

二年生下一女,夫家也没不悦,都年轻,而且先花后果比比皆是,夫妻感情又好,可惜没等到第二胎的时候,就出了事故。

温家大郎一次去东南沿海经商买卖,路遇劫匪,在家人拼死的帮助下虽然捡了一条命,却倒霉的伤了男人的根本,再无孕育可能,真是晴天霹雳。

幸好两口子都豁达,守着一个女儿爱的跟什么似的,家中富裕,日子倒也顺遂,

四年前,温大郎病逝扔下了温柳氏以及温小娘子,原本娘两个伤心归伤心,但是生老病死自然规律,哀而不伤也是正常,没想到,好戏上台了。

为夫守丧三年,温柳氏稳重,温小娘子端庄,家中日子也不错,靠着宗族,因此并没有发生什么寡妇门前是非多的问题,反而因为时间的流逝,对于逝者纵然有怀念,却也颇是敞开了些心胸。

出了孝,温柳氏也带着女儿走动走动,倒不是她耐不住寂寞,而是女儿年纪大了,还未定亲,所以她想带着女儿让大家多认识一下,好结亲,只是她自己是寡妇的身份,人又守礼,依旧交际不多。

结果——女儿的婚事没等到,先等来了她自己的。

温家现在的族长是温大郎的三祖父,生意做的好,对族里贡献大,对族人颇多照顾,人缘极好,温大郎的祖父亡故了,不过父亲健在,还有四个弟弟,原本夫家人丁兴旺是好事,结果好事变坏事。

先是婆婆,隐晦的问她是否守节的问题,温柳氏当时并没有警觉,这个很正常,她才将将半老徐娘的年纪,便是改嫁也是正常,又不是世家要名声。

“阿家,我既入了温家的门,那便生是大郎的人,死是大郎的鬼,断断不会在想其他。”

温婆婆身子就是一僵,随即满面笑容,握着她的手道:“我的儿,温家断断不会亏待你。”

温柳氏当时还挺高兴,自己能守得住,对温家和柳家的名声都有好处,所以大家对自己尊敬些也没什么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