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公主进化史
40639700000216

第216章

秦康乐一笑,江阁老这句话用个现代词就是办案人性化,这个也是秦康乐欣赏的地方,所以她道:“现在看么,朕认为武如卿确实好些。”说着一顿,才又道:“只是他是武家的旁支,这么多年来不但学了很多,也见识了很多,更做了不少,所以才会如此老练,可是在这么高的起点下,依旧不能落下赵鸿明许多,可见赵鸿明真的是天资卓绝,因此,朕想取赵鸿明为头名。”

郑阁老与王阁老将话想了一下,发现完全无法反驳,只好压下这份不甘,齐道:“陛下圣明。”

“第一名的就称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就是探花,剩下的一甲进士。至于礼服等,就用红色蟒袍,一些列礼仪流程礼部拟个单子出来。”秦康乐没那么好的想象力,干脆将自己知道照搬。

“臣遵旨。”水孝挺高兴。

“第一名第二名都有了,至于这第三名就何萧吧,仪容不俗,本事也不错。”

“陛下圣明。”这个人是勋贵旁支,第一名第二名被民间与世家占了,第三名不给勋贵也说不过去,这个何萧也确实不错,所以大家无意义。

水孝自然跟自己的爹是一路的,因此在礼节上尽可能的抬举这些选拔出来的人,尤其是状元,帽插宫花,十字披红,还可以打马游街,并且给了两个月假期,另其回乡祭祖,光耀门楣。

秦康乐直接批了一个准字,让郑王两位阁老都有些眼红,真是够礼遇的。

放榜那天,赵鸿明与几名一同考试的好友都早早的起身,然后一共去看放榜,出身在民间,能够念书家境已经是很不错的了,毕竟笔墨纸砚哪一样都是奢侈品,所以都没有闲钱请仆人,只能自己一大早努力。

当看到自己中了第一名的时候,赵鸿明就算是个大男人也喜极而泣。

“中了!中了!我中了”的声音此起彼伏,哪怕只是短短几个字,也让人能听说这里面饱含着多大的兴奋。

秦康乐将这件事告一段落之后,晚上问卫泽:“长寿,兵练的怎么样了?可能上战场?”

“陛下放心,进展颇为顺利。”

“这样,明天开始你就带着人出去,记得一定要掩人耳目,这些天有打马游街的热闹事,正好可以作为掩护,至于地方,你暂且带着人去奔着武汉长沙一带过去。”

“臣遵旨。”

两个人的手紧紧的握在一起。

卫泽出发,清宁殿中的人都是忠心耿耿的下人,自然知道皇夫不在,这知道这是女皇陛下的意思,因此一切如常,佯装皇夫仍在,没有透漏出去半丝口风。

这时候睿王和清王也被秦康乐调了回来,开始说些各地的风俗人情,以及百姓的情况,甚至于米价和菜价。

睿王道:“臣从未想过,那鸡蛋外面才一文钱一个,臣的府中却要三十文。”

“京城的东西要比其他地方稍微贵一些。”秦康乐脸上依旧是端庄的笑容。

清王道:“臣走了沿海一带,海鱼扇贝等价格十分低廉,大海鱼不过才两文钱一条,京城这边要二百钱。”

秦康乐点点头:“海鱼运输不易,价高也不算过份。”

“陛下……”清王有几分迟疑。

“王叔但说无妨。”

“臣记得陛下今年开天恩,减租一成,可是臣在沿海一带发现那里并未减租,依旧照旧两成租。”

秦康乐神色未必,点点头:“原来并未减租。”

“是。臣去那边只源气候好,人住的舒服,后来有一个小村庄发水,百姓无以为继,后才知道未曾减租。”

“那百姓?”睿王看着清王。

“租子未减,官府倒也并不无能,很快组织赈灾,大多数人家都能熬过去。”清王走访了这么多的地方,对于民生也算是了解很多了。

秦康乐点点头:“这就好,百姓能过的下去就好。”

叔侄三个说说笑笑,然后秦康乐就让双王去休息。

二王走到宫门口,前后脚打了一个喷嚏,回想陛下刚刚的笑容,一齐打了个冷颤,彼此互看一眼,心中有志一同的未未曾减租的地方官员点蜡。

果然没用几天,东南沿海的某个知府就被查抄,一共抄出来的东西折合白银竟然有十五万两之多,这个人是当地某小型世家的嫡次子,最善搂钱。

这种抄家充盈国库的事儿在昌泰帝时期就很盛行,如今女皇这么作为自然不会引起大家的重视,反倒是那些顶级世家颇为不屑,觉得对方眼皮子太浅,一味的搂钱导致当地民不聊生,不懂长久之道,被抄家是早早晚晚的事情。

紧接着,秦康乐的后续处罚措施就来了,秦康乐够狠,命人彻查他一共贪腐了多少,又命其查到底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然后列出来一个单子,发现有三十万两之多,然后她笑的非常亲切。

下旨将账目清单大白于天下,并且抄出来多少银子也大白于天下,最后道:“取之于民还之于民,既然贪怎么多,那自然也应该还怎么多,他因私废公,那么帮了谁,一并处罚流刑,若有银子,可以出赎罪银,至于云鹏飞的的三族之内,接着还债,如今还有十五万两的亏空,子还不完,孙还,孙还不完,重孙还,子子孙孙何时还了这笔钱,何时无债,另云家三族之内,十年不得为官。”

这旨意一下,所有人的背后已经不是冒凉风那么简单了,简直好像置身于冰窖之中,这简直太损了,一个人犯了法,贪了污,全家要跟着还债,活着的也就罢了,没出生的都算上。

“陛下,此举未免过于严苛,贪污是不对,却达不到祸及三族的罪状。”

“陛下三思,乱使用重典,如今太平盛世,还望陛下给云家一个机会。”

“父债子偿,天经地义,至于父族,教子无方,自然该罚,还有那未出生的孩子,朕要天下都记得。”说着一顿,然后朗声道:“祖宗有德,家有余庆,祖宗无德,必有灾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