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
40237400000012

第12章 北美地区的图书贸易(3)

2003年美国图书进出口贸易出现逆差,2004年逆差继续增大。

根据美国商务部发布的2003年图书进出口数字,2003年美国图书出口额由2002年的16.8亿美元增长到16.9亿美元,增长率仅为0.6%;2004年则同比增长3.0%,达17.4亿美元。进口额(其中包括在海外印制的美国出版物)2003年为17.7亿美元,2004年比上一年增长10.2%,达到了19.3亿美元。

在出口方面,美国图书市场仍然以英语国家和美国的邻国为主。2003年美国图书的最大进口国仍然是加拿大、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墨西哥等,进口额分别为7.76亿美元、2.75亿美元、0.96亿美元、0.76亿美元和0.68亿美元。与2002年相比,这五个国家的进口额分别增长了4.6%、1.5%、-5.0%、7.49%和4.9%,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澳大利亚,最小的是英国。200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图书增长29.2%,达5.335亿美元,居第一位,英国以3.046亿美元居第二位,但从中国进口的图书以美国图书在中国印刷后返回销售为主。

除中国内地外,2003年美国对亚洲的出口整体出现了下滑。其中,对日本的出口下降5%,对新加坡的出口下降2.6%,对韩国的出口下降15.8%,对中国台湾地区的出口下降16.2%,对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出口下降高达39.2%,对印度的出口下降13.8%。与此相反,2003年美国对中国内地的出口额增长32%,达到1550万美元,但与加拿大、英国和日本相比,还差很远,且少于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2004年这种情况有所改善,但对中国台湾的出口则比2003年减少了22.9%。

从图书品种来看,2003年商业图书的出口业绩最突出。其中,平装书的出口增长26.4%,为2.088亿美元;精装书的出口增长3.3%,为1.141亿美元。其他的图书在2003年的出口中大多出现下滑,教科书下降6.7%,专业图书下降1.4%。2004年出口成绩最好的则是精装书,上升28.5%,达1.466亿美元;平装书增长9.6%,为2.289亿美元;教材增长13.2%,达4.021亿美元。

另外,2004年全美共有4040种英语图书被译成其他语言,比2003年下降8.1%。

就美国图书的进口而言,2004年中国继2003年连续第三年成为美国最大的进口国。过去五年来,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图书已经增长了190%,远远超过这一时期美国图书进口23%的增长率。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图书进口额下降幅度最大,2003年高达15.1%,为1.898亿美元;2004年有所趋缓,但也下降了2%,为1.898亿美元。美国对中国内地进口的大幅增长和对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香港的许多大印刷厂内迁,中国内地成为美国海外印制出版物的重要基地。

中国大幅度地提升图书生产,拉开了与英国的距离,遥遥领先。同期,美国向中国出口图书增长16.9%,达1810万美元。英国向美国出口的图书居第二位,为3.046亿美元。与中国不同的是,英国向美国出口的图书,大多数是英国出版的图书,而不是美国图书的英国印刷版。加拿大向美国出口的图书增长5.2%,达2.75亿美元;而中国香港向美国出口的图书却下降了2%,为1.898亿美元。

美国将近几年图书出口缓慢增长的原因归结为国际盗版猖獗,他们甚至认为销售额减少的地方即盗版活动最猖獗的地方。根据2003年2月23日美国《图书出版报告》(Book Publishing Report)发布的世界知识产权联盟(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Alliance)的报告,在全球有41个国家图书盗版活动猖獗,而且有很多还是美国商业图书的出口大国,巴基斯坦和乌克兰被指名是侵害美国知识产权最严重的国家。根据该报告,巴基斯坦被指名为世界盗版最猖獗的国家,是基于该国政府几乎没有加大对盗版活动和非法影印的打击力度。

此外,美国图书业的触角就像其他产业一样,正在伸向世界各个角落。美国第二大连锁书店系统鲍德斯书店已经在马来西亚建立了它在全球的最大据点,希望以此作为进军华语市场的基础。它是鲍德斯的最大门市,也是体系内第一个同时销售华语、马来语和英语书籍的门市。

新成立的马来西亚店提供20万种书,是鲍德斯第一家特许书店,由马来西亚成功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经营。而成立马来西亚店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积极开发并寻求中文书籍的供应。鲍德斯过去已在英语世界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发展。2005年的营业额中,有13%来自美国以外,这些海外据点在过去两年内的增长率高达25%。

二、加拿大图书贸易

由于加拿大出版业起步较晚,所以其出版业规模并不大,相对应的图书与版权市场的发展也相对较弱。

(一)加拿大图书市场概览

19世纪中期,加拿大还是英联邦的一个自治领,法律规定“只有在伦敦和爱丁堡出版的图书才能获得版权保护”,直到20世纪初期,在加拿大从事出版业的大多数是英美出版社的代理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加拿大出版市场的雏形开始逐渐形成,图书市场才真正开始发展。但与此同时,市场的对外开放使美国出版业的资金大量涌入,严重威胁了加拿大自身的独立出版商的生存。为了保护加拿大出版业,从20世纪80年代起,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有别于其他西方国家的出版政策,一方面限制外资进入图书出版业,另一方面,制定了一些出版资助项目,通过文化遗产部、外交和国际贸易部等给加拿大自身出版商提供更多的机会。

2001年加拿大最大的图书销售商通用图书公司倒闭,这对加拿大图书市场而言是一大灾难。后来的英迪高与查普斯特两大连锁店合并,又导致了许多出版公司的倒闭。亚马逊网上书店入境加拿大,更加剧了零售市场竞争。经过三年的低迷期,加拿大图书业终于开始回升了。在2004年的伦敦书展上,加拿大图书业务喜人。加拿大图书出版商不断与英国出版商洽谈图书合作项目,以及进行版权交易。加拿大图书出口协会还在魁北克举办了“加拿大就是凉爽”的周末宣传活动,现场给人以深刻印象。

2003年英国图书对加拿大出口额约为3020万英镑,较上一年度增长12.3%。目前,加拿大是英国图书出口的第十三大出口国,约占英国总出口额的2.3%。加拿大的大多数出版公司和图书销售商位于多伦多、蒙特利尔和温哥华附近的大城市里。国家拥有两种官方语言,导致图书市场品种在英语和法语间的分化。合并是主流,出版公司数量从1998年的648家降低到2003年的493家,书店数量也开始减少。

加拿大图书业的一大特色,就是联邦政府对加拿大出版公司的政策支持。加拿大文化遗产部通过图书发展项目,对加拿大的本国出版公司进行资助。2003~2004年度政府资助达3940万加元。设立这一图书发展项目的目的,就是弘扬加拿大本土文化。

加拿大的出版公司极富创造性和多样性,大小规模不等。大出版公司,基本是一些多国公司的分支机构,比如英、美两国的公司,但也有一些加拿大的本国公司。加拿大本土独立公司,也有一些是非常成功的,比如出版技术指导类图书的Annick出版公司,以及出版深受教师欢迎的实习类图书的Pembroke出版公司。至于外资公司,规模最大的当属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兰登书屋和培生教育出版集团。

加拿大书业整个市场份额2002年约为21亿加元,其中一般图书销售占到绝大部分,约为13亿加元;对学校和图书馆销售为7.98亿加元。据欧洲观察家预测,由于需求量的增加以及图书价格的上涨,2007年加拿大的图书销售将增长到24亿加元。

加拿大的一般图书市场仍有起伏,这主要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的图书大量涌入,加上本国出版公司的图书,导致市场图书品种激增。图书品种增多将会给图书定价带来压力,现在加拿大的图书平均价格基本是:硬皮图书为35加元,纸皮图书为15加元。

除了出版一些具有国际口味的获奖图书外,加拿大在进口图书时,其图书出版偏好与其他英语国家图书市场一样,国民比较感兴趣的图书是生活类、自然与环境类、历史类、饮食类、烹调类图书。特别之处是加拿大更流行插图本。

加拿大的教育是地方性事务,不是联邦事务。20世纪90年代是社会对教育投资的黄金时代,这给中小学教材出版公司带了巨大商机。但是现在,用于课程项目的教育经费已经减少15%,教育出版公司就是为这些经费在激烈竞争。英语教学类教材仍是一大增长市场,而且是针对多民族的教材。对于英国出版商来说,最大的商机在于英国语言、历史和社会研究。同样,这些商机也面向法国出版商,因为加拿大官方语言就是英语和法语。以前,法语教材基本是法国阿歇特和Nathan两家出版公司的天下。现在,随着加拿大本土法语出版公司的不断壮大,已经看不到来自法国的中小学教材了。

据多伦多儿童图书中心统计,加拿大每年出版500~600种英语儿童图书新品种,约200种法语儿童图书新品种。该图书中心经营四家图书馆,最受欢迎的图书品种是绘画本、硬纸板本。

由TD银行财务集团主办的儿童图书周,于每年10月30日至11月6日举行。图书中心与教育部以及全加拿大的中小学董事会,将给一年级新生每人一本免费的图书。儿童图书周的庆祝活动包括作者深入学校、公众图书馆、书店和社区中心作巡回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