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破解人脉密码:打造黄金人脉的自助读本
39756000000010

第10章 如何让陌生人迅速成为自己的朋友(1)

人们总是时刻在寻找朋友的,而朋友都是从陌生人转化而来的,还记得我们与朋友的初次见面吗?初次见面的场景往往是令人难忘的。当然,也有很多时候,大家觉得交友很吃力,那么就让我们来看有什么妙招能更快地结交到朋友吧。

时刻寻找机会

生活中人们时刻都在寻找着机会,不要期待着上天会将机会降临于你,真正的机会是要靠自己去寻找的。有言道,“机会从来不留给没有准备的人”,你不做好把握机会的准备,就不可能找到机会。因为,同样的机会可以是你的,也可以是别人的,就看谁准备得更好了。

再看结交朋友,我们要学会和想要交往的人“套近乎”,即和原本不是很熟的人拉关系。但是,在这里所说的“套近乎”,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指结交朋友的一种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和一个陌生人因为某种原因需要见面交流,那么怎么去拉近自己与对方的距离呢?答案就是套近乎。在必要的时候,拿出自己的勇气来,去和别人说第一句话,以打开僵局,然后你们就会在一个自然的气氛下进行下一步交谈。不管你们有没有共同认识的朋友,都要找到共同的话题,关键是要让对方感觉到亲切,这亲切来自于你对他的态度。可以用聊天气来开始话题,接下来就可以聊聊各自都有什么兴趣,以找到兴趣的共同点,这是很重要的一条。如果对方感觉到你们是志同道合的人,那么他会很快进入到你朋友的角色,共同的兴趣可以打开对方的话匣子,让他侃侃而谈。那么,除了这些,当然也可以聊一下家乡,如果是老乡那就再好不过了,如果不是,聊一下各地的风土民情也不错,既开阔了眼界,也缓和了紧张的气氛。这样一通闲聊下来,对方的心理防线基本已经被你瓦解了。然后,你们就可以轻松的状态进入商务话题了。

有人可能觉得,无非是为了摆脱一下自己的尴尬,弄得像是小题大做一样,在这次见面之后能不能再见还是一件未知的事,何必要把关系拉得这么近呢?大家千万别小瞧了“套近乎”的作用,很多朋友就是通过这样得来的,而且很多成功人士就是通过“套近乎”取得了自己的骄人业绩。

谁都知道美国汽车销售界的销售大王——乔·吉拉德,他没有什么强硬的后台支持,也没有什么高超的销售技巧,他成功的秘诀就是三个字——“套近乎”。只要他开口,就能交到一堆朋友,他能让每个和他交谈过的人都感受到一股如沐春风般的温暖,然后就会让你觉得自己和他很熟悉,就像你们曾经就接触过一样,就像老朋友一般。

如果你能有幸接触到乔·吉拉德,你就会被他那好客且热情的笑容所吸引。只要你进入到他工作的汽车展厅,那么你就必然能够被他感染,不管怎么样,你都会想要留住这样一位朋友,他留给你的亲切印象只会让你觉得温暖。也许这种亲切还会让你有些局促不安,因为任何一个能买起他的车的人,都会和他达成协议。但是,他会和你说:“我的朋友,来看望我不必要去买车吧,呵呵,难道我交朋友就是为了卖车吗?你能来我就很开心了。”仅凭他的几句话,你就能够消除自己的局促不安,也许你还能够轻松地和他在他的办公室里坐下聊会天,或者不出半个钟头,你们就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他总是有吸引着每一个人的魅力。当你要离开的时候,你总会有一种恋恋不舍的感觉。并且,在很多时候,你会觉得不买他的车,就对不住这位朋友。你的购买欲望会在很大程度上变得强烈,也许你还会因为要买他的车而放弃一些其他的购买计划。

乔·吉拉德对顾客有一套独特的办法,尤其是面对陌生的顾客。一天,一位穿着像建筑工人的顾客来到了他的展位上,默默地看车。吉拉德仔细观察了一番后,便开口与这位顾客聊天。他没有向这位顾客推荐车型,而是问了好几个关于建筑的问题,比如,问他最近正在做哪个施工项目,有哪些建筑是他所在的建筑公司建设的等,经过几个问题的交流之后,他们就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吉拉德再一次展现了自己的魅力,他使这位顾客非常信赖地请自己帮忙挑选一款汽车,并且对方还把自己的朋友介绍来这里买车。吉拉德只结交了这一位朋友却得到了好几个客户。

乔·吉拉德的“套近乎”使自己获得了更多的朋友和利益。可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他一样成功,很多人常在和其他人“套近乎”的时候适得其反。这是因为你的功利性太强了,如果你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显现出很强的功利性目的,那么可能就会把对方吓走,而不是让对方和你成为朋友。比如你是一名推销员的话,就要注意在向客人推销东西之前,一定要先显示出自己的真诚,并且要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而不是时刻都想着如何把东西卖给对方。

在进行推销或是推销前的“套近乎”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和态度,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对任何人都要一视同仁,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套近乎”只是一种方法,而真正帮你赢得顾客的是你的真诚。

大家经营自己的人脉时,不能只为了去谋一己私利,而是要怀着真诚的心去交朋友。想让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变得更结实,就要学会和新朋友“套近乎”,只有先以礼待人,人才能与我为友。

朋友都是从陌生人开始的

有些人能交到很多朋友,并不是说他的社交面有多广阔,而是他善于把陌生人变成朋友。其实,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少人由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在一个固定的岗位上,而接触不了太多的人。如果想要在这种限制下扩展自己的社交平台,就需要自己不断地努力,以使自己的人生舞台变得越来越精彩。

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就应该具备能够不断地将陌生人变成朋友的能力,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社交舞台,扩大属于自己的人脉网。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如果自己是一株小草,那么朋友就是自己身旁的参天大树。这棵树就是我们人生的支点,为了让这个支点越来越坚固,我们就需要有勇气不断地把值得交往的陌生人变为自己的朋友。

有这样一位企业家,他既没有学历,也没有背景,刚刚创业的时候就是白手起家,可是他却凭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并且财富积累超过了10亿美元,那么他究竟是如何成功的呢?后来,这位企业家的一位朋友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在他有一次拜访那位企业家朋友的时候,他们无意中谈到了企业家刚刚白手起家的那些日子,企业家突然很严肃地说:“我本身既没有学历,也没有财力,更没有什么背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靠的全是自己的努力,只是这种辛苦实在是不足为外人道。”他听到这里,觉得企业家说这样的话也没什么特别的,可是企业家又说了这样一句:“我知道自己一无所有,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与别人来往时,能够令别人感觉到和我来往能够得到某些方面的愉快和益处。”听到这里,他才觉得,企业家能够成就今天的事业和他雄厚的人脉资源是分不开的。

从这则故事可以看出,我们可能没有金钱,也没有强大的后盾支持,但我们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得到很多朋友。学会与人相处之道,可以让我们更快地交到朋友。只有扩展自己的社交圈,认识更多的朋友,才能让我们在事业的道路上更快地前进。朋友是一生的财富,这种财富的价值远远大于金钱,在我们失去金钱的时候,只要有朋友在,我们就有继续拼搏下去的信心。

在美国有一个名叫阿瑟·华卡的农家少年。有一次,他在杂志上读到一篇关于当地一位名叫威廉·亚斯达实业家的创业故事,但是上面讲得很简单,他希望自己能够知道的更详细些,也希望自己能够和那些实业家接触,并取得他们的一些忠告。

华卡在做好决定后,便进城找到了威廉·亚斯达的公司,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位曾在杂志上见过照片的人物。但是,亚斯达对华卡的第一印象却不是很好,他根本没把这个穿着普通的孩子当回事,他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个孩子来找自己的。但当亚斯达邀请华卡坐下来的时候,这个男孩的第一句话让亚斯达吃惊了,男孩说“我来找您,是因为我想知道,我如何做才能赚到一百万美元?”亚斯达在惊讶过后觉得这个孩子非同一般,于是他开始对这个其貌不扬的孩子感兴趣了。他们聊了有一个小时的时间,亚斯达还介绍了他去拜访自己的另外一些朋友。华卡遵从亚斯达的指示,去拜访了亚斯达介绍的朋友,而且之后这些朋友也为他介绍了一些可拜访的人。就这样,华卡基本遍访了城里所有的一流的商人、企业家及银行家,虽然并不是所有人的建议对他都有作用,但是他依然很感谢这些名人可以给他接触的机会,以及传授给他宝贵的经验。从那以后,华卡开始有了自信,相信自己也能像那些名人一样成为成功人士,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奋斗。

两年之后,华卡就成了他所在的那家工厂的经理,又过了几年,他成为了一家大型农业器械厂的厂主,并且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成功赚到了一百万美元。最终,华卡还成为了当地银行董事会的一员。

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因此我们越主动去接触陌生人,就能获得越多的信息。陌生人所拥有的知识和信息往往是我们难以得到的,而倘若我们多和陌生人打交道,并把这些人变成自己的朋友,那么我们就能够学到更多有益的知识和获取更多有益的信息,而这些都会让我们产生许多新奇的感受,从而得到结交新朋友的快乐。

对于交友来说,必须时刻捧着自己那颗真诚的心,尤其是在和陌生人交往的时候,如果你对其心存芥蒂,那么他也会对你敬而远之,你们将很难成为朋友。

朋友都是从陌生人开始的,如果你想和一个人成为朋友,那么就要先表现出你乐于交友的愿望,这是向对方发出的一个信号。在对方知道你有交朋友的愿望之后,一般都会反馈给你友好的信号,这是因为人总是乐于多几个朋友的。这样一来,结交朋友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拿出自己的主动性

想要扩大自己的人脉圈,不是靠天天在那里守株待兔就可以取得的,而是要拿出自己的积极主动性才行,即便你是一名成功人士,你也依然需要不断结交新朋友。在现实社会中,一个人不可能没有朋友,也不可能不去结交朋友,一个没有朋友的人难以在社会上生存下去。

在人际交往中,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要处理得好才行。这其中还有一些各种各样的关系存在着,比如邻里关系、同事关系等。要想达到和谐相处的效果,还是要花费一番心思的。虽然,我们都会遇到些困难,但在朋友的帮助下,最终都能够克服困难,或者是走出困境,正如“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偌大的人际网络中,个人只是其中的一个节点而已。想要自己这张人际关系网结实耐用的话,就要加固这里面的每个节点,即每个人都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效用。哲学里有一条,即优化组合的作用大于每项的简单相加。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折断,可是一把筷子就难了,这就是团结的力量,而这简单的道理是古人早就悟出来的。当然,很多道理我们都明白,但在很多时候我们却不按照自己懂得的道理去做,总是碰了一头包之后才明白原来那些道理都是对的。每个人作为单独的个体,想要把自己的力量发挥到极致,那就必须依靠一个团体。而且在这个团体中,每一个人都要甘愿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家都知道“多个朋友多条路”的道理,可是,想要得到朋友的帮助,就要先学会付出,而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在付出的时候,会得到朋友们的认可和感激,因此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朋友们也毫不吝惜地伸出援手。归根到底来说,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山西晋商乔致庸的故事因为《乔家大院》的热播而路人皆知,他的成功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其广阔的人脉资源。当时正处在清朝晚期,国内一派混乱,南方更是由于洪秀全领兵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而混战不断,从而导致商路中断。原本到南方倒卖茶叶的商人都放弃了,只有乔致庸依然坚持着,因为他看到了这里面的商机。而且乔致庸虽然只是一名商人,但也是一个仗义之士,他深知:如果没有人去南方买茶,那么茶农们这一年来的辛苦就白费了,原本可以卖钱的茶叶就会变成废品,而他们的生活将陷入困境,原本的幸福之家就可能走上了卖儿鬻女的道路。当然,除了这些,他还想到:如果自己不去买进茶叶,那么就会影响自己货仓的信誉和生意,而且等到天下太平的时候再去买,茶叶肯定会价格攀升,而自己就会赔本。综合考虑之后,乔致庸决定带人冒着危险去南方购茶。

冒着生命危险去购茶的乔致庸成了南方茶农的大恩人,他们看到乔老板依然能来购茶,那是何等的兴奋和欣喜,乔致庸根本不用自己还价,茶农门都以低价把好茶叶卖给了他。武夷茶商耿于仁不仅把自己的上等茶叶半价出售给乔致庸,还把自己的库存都赊销给他,让其代卖,这对乔致庸来说是一个天大的人情。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由于耿于仁的信任,他们二人结拜成了兄弟,耿于仁赊给他的货足足装了十几条船,他还专门派人护送乔致庸离开太平天国的地界。乔致庸回去之后也确实赚了一大笔,自此,他也占领了南方茶叶的大片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