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听教育学家讲故事:成就天才的不朽神话
39747800000027

第27章 学习与思考:天才成长的养料(4)

卢瑟福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学生: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来不得半点松懈、怠慢、疏忽和迟疑。只有分秒必争,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否则,多少年的心血就可能毁于一瞬间。

整个生命是日子的问题,梦想家才会使自己置身虚无飘渺之中,而不去抓住眼前稍纵即逝的光阴。

——罗曼·罗兰

三个最优秀的老师

聪明和愚蠢之间的差距其实不只在于智力。每个人身上都隐藏着巨大的潜力,之所以有着智力和成就的差别,关键是有些人意识到并且发掘了这些潜力,而有些人却没有意识到。只有能动地发掘了这些潜力,才能出色地工作和学习。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在加州的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新学期开始,罗森塔尔博士来到加州的一所学校里,他让校长把三位老师叫进办公室,并对他们说:“我了解了一下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确定你们三个是这个学校最优秀的老师。因此,我们特意从全校的学生当中挑选出了100名最聪明的学生分成三个班分别由你们三人执教。挑出来的这些学生智商都高于一般的学生,希望你们可以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位老师一听,都非常高兴,他们信心十足地表示一定尽力。

临走前,罗森塔尔博士又叮嘱那三位老师,对待挑出来的这100名学生,一定要像平常一样,不要让学生本人或学生的父母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

一年过后,罗森塔尔博士又来到那所学校,在校长办公室里,他看到这三个班的学生成绩果然都排在整个学校的前列。

于是,他又让校长找来那三位老师,并告诉他们:“其实这些学生并非刻意挑选出来的高智商的学生,他们都是随机抽取的最普通的学生。”

三位老师们没想到会是这样,于是,他们各自想,果真是自己教学水平确实很高。

罗森纳尔博士似乎看出了这三位老师的想法,他便又让校长把另一个真相告诉给了这三位老师。那就是:他们也不是特意被挑选出来的全校最优秀的教师,也都是随机抽取的最普通的老师。

当你对他人有信心的时候,会使这个人对自己更加有信心。

——埃立克弗洛姆

小塞德兹的游戏

游戏可以激发孩子的各种潜能。多给孩子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以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著名教育专家塞德兹的儿子小塞德兹,于1914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年仅15岁。小塞德兹从小就非常喜欢玩各种游戏。一次,小塞德兹独自在院子里玩“开火车”的游戏,他把一些木块连成串,假当是车厢,他本人就在前面拉着“车厢”假当是火车头。小塞德兹玩得非常认真,甚至连到站时报站名和招呼想象中上下车的“旅客”等细节都要表达出来。

这次玩着玩着,小塞德兹突然想到应当增加几节车厢了,这样,他这个“火车头”就可以带领更长的火车了。遗憾的是带钩子的小木块都用完了,这该怎么办呢?他突然灵机一动,找出前几天新买的几块磁铁块,用绳子把它们栓在最后面,刚刚好。

他把一块磁铁栓好后,又要拿另一块拴上。可是,这次有麻烦了,因为那块磁铁块无论如何都不肯乖乖地跟在第一块后面。小塞德兹用尽了全力,那两块磁铁还是不肯吸在一起。难道是着了魔不成。小塞德兹呆呆地看了一会儿,忽然,他大声叫喊起来:“爸爸,快来看呀,爸爸,这两块磁铁块里住着两个小精灵!他们不愿意在一起。爸爸,您看,他们闹别扭了,谁也不理谁。”

塞德兹一听,跑了出来看了看,笑着说:“我的傻孩子,这可不是什么精灵,这是磁力的一个很重要的原理,磁铁有正极和负极之分,而且‘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你拿着的这两块磁铁正好都是正极,所以它们互相排斥,才拴不到一起。”

“真的吗,爸爸?”小塞德兹眼睛睁得大大的。

“当然了!不信的话,你把那一块磁铁拿过来,对,就是那块缺了角的。这块磁铁是负极,你把它们放在一起试试看,它们会吸到一起的。”

小塞德兹迟疑地按照爸爸的吩咐做了一下,结果令他非常兴奋,因为,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两块磁铁块就吸到了一起。小塞德兹用了很大的力气才把它们分开。而且,一旦小塞德兹拿着磁铁的两手稍微靠近,就有一种力量想把两手合在一起。小塞德兹觉得太有趣了,于是,他的问题马上接二连三地出来了:“爸爸,正极是什么东西?磁铁块为什么要分正极和负极呢?为什么正极和负极要吸在一块呢?……”

塞德兹忙趁此机会教了儿子很多地质学上的知识,由于这些知识都是与游戏相联系的,所以小塞德兹很快就掌握了。

儿童的游戏乃是以后一切生活的胚芽,因为整个的人都是从这些最柔弱的气质和最内在的倾向所发展生长出来的,以后整个人生即使到了将死去的一刹那间,仍然有儿童的气质存在着。

——福禄培尔

偏才难成天才

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各种知识也是融会贯通的。成就一个专长,必须有许多其他知识的滋养。因此,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注意到“博”与“专”的关系。

一份报纸上有一篇关于“神童”的报道,说一个叫里斯米尔的小男孩,虽然年仅6岁,却已经在绘画方面表现出超乎常人的天赋,他能够准确地描绘人体,并且能够准确地把握人体结构和光影效果。一时间,这个小男孩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天才,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个孩子将会成为一名艺术大师。

一天,著名的教育专家塞德兹访问了里斯米尔一家。他走进里斯米尔的“画室”,看到墙壁上挂满了各种绘画作品和装饰品,房间的地板上摆放的全是各种各样的石膏模型,最主要的那面墙上挂的是一副巨大的人体解剖图。画架前坐着一个身材矮小的小男孩,他就是里斯米尔。

里斯米尔的父亲把儿子获得的许多参展证书和获奖证书拿给塞德兹看。

塞德兹看了那些获奖证明,又看了里斯米尔,他发现这个孩子从他进门到现在都是坐在画架前一动不动,而且两眼无神而茫然地盯着墙壁。

塞德兹奇怪地问里斯米尔的父亲:“里斯米尔在干什么?”

“他一定是在思考。”

“思考?为什么一定要以这种方式思考呢?”

“实话告诉您吧,报纸上的那些报道有失偏颇。他们说我儿子的才能来自于天赋,其实并非如此。正如您所说,孩子的才能来源于后天教育,我对此深信不疑。因此,为了让儿子成为一名伟大的画家,我一直对他要求严格。您这不也看到了吗?他时刻都在思考关于绘画的事情。所以说,事实上,我儿子取得的那些成绩完全来自于努力和勤奋。”

“那么,除了绘画,里斯米尔还在学习些什么?”

“哪还有时间学习其他的呀。绘画已经占用了他全部的时间。再说了,事情也就是这样的,只有用心一处才能有所成就。既然想成为画家,那么就必然在其他方面做出牺牲了。”

听了这番话,塞德兹才明白为什么里斯米尔会有那么一种白痴的表情。这个孩子在他的父亲长期“强行教育”下,已经变成了只会画画的机器,他几乎对其他事情一窍不通。因此,塞德兹判定,这个孩子不可能成为一位真正的艺术大师。

果然,没几年,里斯米尔的“天才”美誉就不复存在了。而且,他后来真的成了一个白痴,一个大脑发育不良的白痴。

我的理想是使女儿均衡发展,片面发展就不能成为真正的天才。

——斯特娜夫人

参照物

要善于用实实在在的例子启发孩子,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长知识。

罗伯特带着5岁的女儿小苏珊去旅行,在旅行途中苏珊很轻松地就掌握了一个物理学原理。

小苏珊坐在挨着窗户的位置上,一言不发,目不转睛地盯着窗外向后飞驰的树木,突然小苏珊高兴地说:“爸爸,快看,那些树木在飞快地向后面跑。”

“不,那不是树木在向后跑,而是我们坐的火车在向前飞驰。”罗伯特笑着对女儿说。

“不,我们坐在这里没有动,而是窗外的树木。”小苏珊天真地说:“因为我已经观察很久了,从我坐这起,我没看到火车有什么变化,反而发现外面的东西都变了。这不是说明窗外的东西在动吗?”

“那么,假如现在你不在火车上而是在窗外和那些树木站在一起的话,你觉得会怎么样呢?”

小苏珊想了想说:“一定是我也会向后跑,和那些树木一样向后奔跑。”

“你能跑的足够快么?”

“是呀,我能跑那么快吗?这可真是有些说不通了。”小苏珊满脸疑惑地看着父亲说。

“虽然你回答不出这个问题,但我仍然向你表示祝贺。”

“什么?祝贺我什么?”

“因为你今天发现了一个物理现象,当然应该受到爸爸的祝贺。”

“我发现了一个物理现象?”女儿不解。

“你刚才发现的,正是物理学中参照物的问题。”于是,罗伯特耐心地给她讲解,“你看到窗外的树木在向后奔跑,是因为你把火车当成了参照物,也就是说相对于火车来说,树木的确是向后跑去了。那么反过来看呢,如果我们以树木为参照物,我们所乘坐的这列火车就是在向前跑了。”

“我明白了。我认为火车没有动,是因为我把自己当成了参照物。我坐在车厢内,火车带着我向前行驶,就等于我和火车一起在运动,所以我才会觉得火车是静止的!”小苏珊说道。

“如果把你放在窗外,你觉得你会看到什么呢?”父亲问道。

“嗯,假如我在窗外和那些树木并排站在一起,火车就是运动的了,因为我是以自己作为参照物的。”小苏珊兴奋地回答道,“假如仍然以火车作为参照物的话,我就是和树木一样在向后飞跑了。”

“那么,你能跑得足够快么?”罗伯特又一次向女儿提出了这个问题。

“当然能,因为这是相对的,火车跑多快我就能跑多快。”

懂得如何启发是教人的一大艺术。

——阿米尔

吉姆遇见的第一场暴风雪

应该正确地引导孩子认识自然,认识科学,激发他们对新事物的兴趣。

吉姆是个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的孩子,他经常问他的家人这样那样的问题,并给他们讲述他见到的一切新奇事和新鲜事物。他住在一个一年四季都暖洋洋的小村庄里,每天阳光普照大地,使得他们从未感觉到寒冷。田野里的鲜花也在一年四季不停地开放,走到哪里都能闻到那迷人的花香。

不知不觉中,吉姆8岁了,他很盼望这一天的到来,因为妈妈说等他8岁的时候就是长大了,就可以去看望他的爷爷了。爷爷住在一个冬天会下雪的地方。到了爷爷那里以后,吉姆见到了他生命中的第一场雪。下雪的时候,吉姆很专注地站在窗前看着那些从天空中飘下来的小精灵,他从来没有见过雪,因此十分新奇。

“噢!爷爷。”他兴奋极了,大声喊着,“快来呀,快来看这些从天堂飞下来的白蝴蝶。”

“它们不是蝴蝶,吉姆。”爷爷走到他的身边,亲吻了他的脸颊微笑着说。

“那么,是小天使们正在向人间散落他们的羽毛吗?哦!快告诉我,它们是什么?这是糖还是盐呢?让我来尝尝吧。”吉姆好奇地说。他飞快地打开窗户迫不及待地把手伸出窗外,接了一点雪,放到嘴里。但是当他尝到那雪时,他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实在是太凉了。

“那就是雪,吉姆。”爷爷微笑着告诉他,“这些雪花是从云朵上掉下来的小水滴。它们在下降的过程中遇到了非常寒冷的空气,冷空气使它们凝结了,于是它们就变成了无数的雪花降落了下来。”

说着说着,爷爷拿出了一顶黑帽子,他把帽子伸出窗外。“看,吉姆!我已经在这顶帽子上捉到了一片雪花,快用放大镜看看它是什么形状的。”

吉姆连忙找出放大镜,透过放大镜他发现那颗躺着的羽毛般洁白的雪花,就像一颗闪闪发光的小星星。

“小星星,闪闪发光的小星星!”他高兴地嚷道,“噢!我要出去捕捉更多的雪花,爷爷。这真是太奇妙了!”

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

——木村久一

人与猴

面对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父母应该耐心地给他们讲解,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布朗太太和史密斯太太正在就孩子爱提问题这个话题进行讨论,布朗太太说:“小孩子有时候还真的麻烦。你不知道他那张小嘴什么时候才会停下来,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我每天都被他吵得头疼。”

这时候,史密斯太太的小儿子弗兰克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本达尔文的进化论,布朗太太看到这本书似乎很有趣,是少儿版的,配有极为有趣的插图。

“妈妈,书中说人是由猴子变来的,是这样吗?”弗兰克问。

“哦,亲爱的,我也不确定是否完全正确,不过,达尔文的理论是有道理的。”

“可是妈妈,既然人是由猴子变的,为什么现在人仍是人,猴子仍是猴子?”弗兰克继续问。

“弗兰克,难道你没有看见书是这样写的吗?猴子中的一部分进化成了人类,另一部分却没有得到进化,因此它们仍是猴子。”史密斯太太说道。

“我感觉这是有问题的。”儿子怀疑地说。

“有什么问题?”

“既然是进化论,猴子们就都应进化,而不应只有一部分进化。”

“为什么这样说?”

“我认为另一部分猴子也应得到进化,变成一群人,而且他们可以上树。”

旁边的布朗太太脸上流露出极不以为然的神色,她似乎在说:“看你怎么应对。”

“弗兰克,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事实上是猴子当中的一部分没有得到进化……”史密斯太太始终耐心不变。

“为什么?”弗兰克依然不肯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