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的就是漂亮:左右逢源的处世方
39746900000027

第27章 懂得察言观色 做事顾全大局(4)

3.吹毛求疵型上司

斤斤计较的领导也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小林在一家报社负责版面设计和广告的审定工作。每到交版印刷的那天,她那位满脑子装满怪念头的总编就会出其不意地出现在她的身后,窥视她的工作是否出现了差错,然后提出一串稀奇古怪的问题,最让她受不了的问题是:“你能保证按时交版吗?”

“我从来就没误过期限。”她生气地说,“但是每到这个时候他还是要反复问这个问题。他对我缺乏信心,同时,我自己也有被人小瞧的感觉。”

由此可见,这位上司的做法挫伤了职员的工作劲头,对琐碎问题的过分挑剔,往往会降低整个工作效率。

记住,爱挑剔的上司总需要找些什么事情来担心,要改善与这种上司的关系,就得设法让他把精力转移到比较大的事情上去。如果他要求你将刚刚脱手的工作进行返工,你可以把其他急需完成的工作给他摆出来,问他到底该先做哪件,后做哪件。如果上司对交付给你的某个特定任务感到很不放心,你可以不时地、主动地向他通报工作的进展情况,让他对你放心。采用这种主动出击的办法,可以免受上司对你的纠缠之苦。

4.冷漠孤僻型上司

许多雇员往往被他们上司那种难于捉摸的行事方式弄得不知所措。比如,开会时上司也许没有通知他们参加,而且从来不与他们讨论工作的计划。在上司没有给你明确指示的情况下,最不可取的莫过于袖手旁观了。在上司没有邀请你出席会议的时候,在未决定前不征询你的意见时,你该主动去说,告诉你的上司你的意见可能是很有价值的。如果这样的方法行不通的话,你可以找一位既敬重你又能说服上司听取你意见的中间人来帮助你达到目的。

总之,无论对待哪种类型的上司,在采取任何对策的时候时,都要深入地作一番细致的分析。无论你的上司有多么难缠,你都应该全力以赴,即使没有达到你的目的,但你会从中学到很多的东西。

掌握接近上司的技巧

你是否会有这样的体会:同是在一个单位之中,那些跟领导关系密切的人,职位一升再升,利益也得到的最多,而吃亏倒霉的事永远不会光顾他们。我想你一定会有类似的感觉。当然,对这一现象,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评价。有的人会认为,这是他们有能力、有本事的表现,也有的人认为这类人是纯粹的蝇营狗苟、溜须拍马之徒。但是不管人们怎么评价怎么议论,透过这一表面现象,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深刻的道理:即每一个人都希望有机会接近上司,希望得到领导的提拔和重用。由于个人气质、性格、能力及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以偿。如果你想要得到上司的赏识,那么你就要改变你不利的处境,增强你在上司心目中的印象。

科学研究表明:在人们初次交往活动中,交往的频率对增进了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你跟上司交往得越是频繁,你获得成功的机会也就会更多。对顶头上司,因为朝夕相处,甚至就在一个办公室里工作,所以交往频率的高低问题可以忽略不计,这对于大家来说都是“等距离的外交政策”。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出类拔萃、出人头地就需要你在交往强度上下一番苦功夫。你要让他觉得你是超凡脱俗的,办一件事,完成一项工作,要让他觉得你确实有头有尾而且很细心。此外,你特别要注意维护上司的尊严和形象,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背后,不得对自己的上司说三道四。

每当议起“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古训时,很多怀才不遇的人总是会感慨万千,而现代意义上的“伯乐”就是自己的上司。由于没有一个识才、用才的伯乐,于是造成诸多的人才积压、浪费、被埋没,这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但“伯乐”们也有很多的怨气:中国的人才过于谦虚、内向了。没有机会时,他们感叹生不逢时;而机会来临了,他们又缺乏毛遂自荐的勇气。这也的确是中国式人才的一大弱点。正像一位领导所说:“伯乐相马,不能光等伯乐去马群里挑马,有时候千里马也需要主动跑到伯乐跟前叫两声,不然别人怎么知道它的本领呢?”此话意味深长。你需要主动接近你的上司,不要眼睁睁地等着你的上司自找上门。而且在接近上司的时候,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在接近领导的时候,你不但要考虑到领导的心思,也要考虑到你的同事或下属的感受,只顾上而不顾下,你很容易就会失去人心,更搞不好你的本职工作,最终也不会取得领导的信任。只顾上不顾下,这是与领导相处的一大忌讳,因为这样你就失去了群众基础,根基不会太牢固。只有把顾上与顾下结合起来,才能做到真正的成功。

这个道理,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一个简单事例来加以说明。比如我们在走路的时候是不能只顾目标而不顾脚下的,如果我们只顾盯着自己的目标,不看脚下是否有些坑坑洼洼或者害人的陷阱,那么我们很容易摔跟头,最终不但到达不了目标,反而会使自己受到伤害,甚至遍体鳞伤。我们所说的与领导搞好关系,也要“顾下”,便是这个道理。

不要介入上司的私生活

在进入话题之前,我们首先来看一则小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国的国王为了使自己的国家免遭邻近大国的侵犯,于是便想出了一个办法:与邻国联姻,娶了大国国王的妹妹为妻。

大国国王的妹妹是一个极为尖酸刻薄的女人,结婚之后,她处处指责国王的不是。国王为了避免她向自己的哥哥告状就处处迁就她。后来,国王在外面又喜欢上了别的女人,但又担心被妻子知道后告状,因此整天提心吊胆。此时有一个很会讨好国王的人主动为他出谋划策,为国王想出了许多与情人秘密幽会的方式,国王也把他视为自己的心腹。在整个皇宫中,国王与情人的事情只有这个亲信是最清楚的。

可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国王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就被皇后知道了,她察觉到国王的行踪有些不轨,于是就想找国王的那个亲信询问原因,因为她明白,只有他最清楚国王的私事。国王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就给那个亲信胡乱安置了一个罪名,把他处死了,这样一来国王就放心了,没有人可泄露他的秘密了。

从这则小故事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过多地介入上司的私生活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上下级之间可以建立一种友谊,但是一定要把握好尺度。你要明白你和上司的地位是有很大差别的,不要因为你们关系比较融洽就忽略了你跟上下级之间的工作关系。

你可以利用这些时间来做更多有益的事情。每一个上司都希望自己的属下多做工作,而不是经常出现在他的面前。当你正忙于跟上司接触的时候,也许别人正在完成或者已经完成了他的计划而把你远地甩在了身后。而且,假如你跟上司的关系亲密无间,你的同事就会对你的工作产生不信任感和反感,他们会以为你的名声以及业绩是依靠关系而得来的,并不是你真正的水平。

除此之外,你还要留一点空间给你的上司,因为当上司的也是需要安全感的。假如你的能力不够,他担心你工作上的失误会给他带来更大的麻烦;假如你的能力太强,事事都做得很完美,他又担心你会对他构成威胁。此时,当上司的为了安全感,会千方百计地打击你,挑你的毛病,阻断你向上的道路,甚至会恶意挑拨你和其他同事的感情。

要想做到这些,你首先要不断地向你的上司虚心请教,即便是你知道的比他多,你也要假装不知道,让他给你指点并虚心采纳他的意见,那么自然就不会对你存有戒心了。再者,帮助上司做事情的时候不要做得十全十美,但也不要做得一塌糊涂。你最好在保证没有原则性的错误之中稍微犯下一个小错误,或者留下一点遗憾,让你的上司来指点一番,这样你的上司会以为你的能力确实不如他,也体现了上司的价值。

同时,还要称赞你的上司,称赞跟拍马屁是不一样的。下属需要上司的称赞,主管其实也需要下属的称赞,尤其是在公众场合,你的称赞一来表现了你的服从,二来间接替你的上司充当了公关的身份,他怎么会不高兴呢?

最终还是要告诫大家一句:在你的工作生涯中不要过多的介入你的上司的私生活,你要给他留足展示他才华的空间,这才是你工作中能够取得胜利的法宝,也是你不断进步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