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的就是漂亮:左右逢源的处世方
39746900000025

第25章 懂得察言观色 做事顾全大局(2)

心理学老师看到如此情况于是循循善诱地对他说:“你刚才所讲的一切虽然都是事实,但却不是事实的全部。我认为,你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过多地从个人的主观愿望出发,而没有考虑到他人想法。比如说,你埋怨领导没有找你单独谈过话,可是你也并没有亲自找过领导谈话呀。咱们学校办学条件差,既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又要创收,以此来提高教职工的物质生活待遇。你反过来想一想,如果你自己积极主动地争取,情况恐怕也比你想象的要好一些吧。”

后来,他照着心理老师的话去做了,情形也确实不一样了,终于“柳暗花明”了。在这件事中这位老师表现得太敏感了。所以,当我们在日常的为人处事中,若发现上司有冷淡自己的倾向时,千万别一味地就此而僵持下去,而是要善于换位思考,想一想上司是不是还在怪你冷淡他呢?如此以来,你首先争取主动,一切就会“化险为夷”。

勇于承担重任

当上司交待给你任务的时候,假如你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下级,此时你就应该明白如何做才能令你的上司最满意。上司交待给你的任务你不应考虑得过多,不要过多地去想完成这项任务会如何如何困难,更没有必要现在就担心一旦完不成会怎样等等。你要牢记“事在人为”的道理和“有志者事竟成”的箴言,你还要明白你的上司不是初次与你接触,他对你的能力和水平是相当了解的,对你能否完成任务,也是心中有数的。因此,你可以直接避开这些问题,勇敢地接受任务,然后尽量用最短的时间来完成,而且要告诉上司:“好的,我会尽最大努力去做!”等等。这时,你的上司心里就会有一种满意感、解脱感,进而还会因为你能为他分担重任对你产生谢意和更深的信任。

有一位一直为外籍人士工作的先生,很有感触地说:“外籍上司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最不喜欢听到属下在接受任务时说‘NO(不)’,而只爱听他们说‘YES(是)’。每当有工作要交给属下处理时,外籍上司都希望属下愉快地接受,然后说一句‘我一定会尽快办好!’或者说‘我一定会尽最大努力去做!’”

中国企业也不例外,工作中每个人都会碰到上司交待给你任务的情况,这时,你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这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需要花费你很大的精力和时间,自己能不能办?或者应该怎样去办?向你布置任务的上司正在等待你给他一个明确的答复,你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呢,还是对上司说“不”呢?这就要看你的态度了。

如果作为下属不了解上司的脾气,在接受任务时支支吾吾,犹豫不决,或者认为此项工作难度太大而反问上司怎样处理时,上司心中便会感到不高兴。与此同时,对你就会产生或多或少的不良印象,比如“缺乏自信心”、“不求上进”等等,天长日久,就会感觉你在重要工作面前显得无能为力,能推就推,能躲就躲,令上司无法信赖你,那么离上司炒你鱿鱼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有一位很有魄力、很有能力、也很能善解人意的上司,曾这样说过:“每一件工作都有难度,特别是重要的工作,难度更大,正因为如此,才需要人们帮助我去完成。假使如果一个人连接受工作的勇气都没有,他又怎能产生解决困难的信心呢?怎么能够圆满地完成任务呢?而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够赢得上司的信任呢?”

当上司交给你一项重要工作时,你身边有许多人在看着你,包括你的上级、同事和你的下属、合伙人、亲友、敌人等。你要在这些人面前保证你是能应付自如的!尤其是对与业务或事业直接关系的人,例如上司,不要让上司对你失望!你顺利完成任务,不仅证明你有足够的办事能力,而且证明了上级判断力的准确,眼光独到,找对了合适的人选。你证明自己办事能力高,又令上司感到自豪,机会就会源源不断地到来。要达到上述的效果,没有其他的捷径,只有努力一拼,“能拼能搏”是创造成绩的最重要的方法。能够出成绩的工作,必定是比较困难和复杂的,不然就无法证明你的办事能力了!这就需要你本身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勇敢地接受重任,努力去拼搏,不仅仅是对赏识你的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从此刻起就改变你的工作态度,正式踏上你的创业旅途吧,如果你工作不够努力,工作做得不够好,那么为了自己,全力拼搏才是唯一的出路!

勇敢地接受重任,努力去拼,本身就是一种乐趣。工作是快乐的源泉,而投入全部精力去干,是掘深这个源泉的最佳的方法。当你全力拼搏的时候,你感到自己是有用的,生活是充实的,你的智力、体力、意志等全都会快速燃烧起来;整个人如同充电的机器一样,浑身都是劲。由于集中精神地工作,没有时间去胡思乱想,也就减少了无谓的烦恼,你成功的几率也就会更大。

勇敢地接受重任,努力去拼,带着你的笑脸全力去工作,流露你对工作的热忱,会产生强大感染力,令你身边的人喜欢你,他们也会全力投入工作。你建立了权威,不仅因为你证明自己办事的能力超凡,也因为工作热忱感染了别人,令别人对你倍加尊重。

看领导的脸色行事

工作中在我们勇敢地承担起重任之后,不要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而盲目从事。假如你埋头苦干了半天,而没有满足领导的需求,那就可谓是徒劳无功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得不到肯定,自然就会跟领导发生冲突。所以为了避免这些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在工作当中要看领导的脸色行事,尽量满足领导的需求。

尽量满足领导的需求

领导的心理是一个极为错综复杂的矛盾集合体,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认为同领导相处比较麻烦,又必须时时小心的原因所在。然而,这种心态又是在不断变化的,下属应该准确地体察其中的微妙,借以成就自己的事业,达到自己的某些目的,正所谓要看领导的脸色行事,注意领导的潜在需求,这样,你才有可能成为领导的培养对象,你也才有可能成就自己。

比如,跟上司一起用餐时,对上司偶尔吐露的话你一定要牢记,并找准恰当的机会将其办好。

例如上司说:“最近听说有家杂志会刊载各界名人演讲报酬一览表,有机会的话真想看看。”这时你就要抽空到书报摊或书店转转,找到那本杂志买回来呈给上司。但是你不能提前把你的行动暴露出来,你要偷偷地行事,目的就是能给上司一个惊喜。这样你的上司会认为你是一个很认真细心的人,很注重他的潜在的内心需求,因此就会对你刮目相看。

虽然有时候上司的话和工作根本没有什么关系,可是做下属的应该有随时听候差遣的心态,在可能的范围之内,对上司的一言半句都应给予实现,哪怕是他不经意间说出来的一句话,也要努力去设法完成。虽然上司说话时并不期盼别人来做,甚至没有一点渴望的企图,可是下属如果对上司的话都认真地奉行,确实是极讨人喜欢的。

将上司无意间的谈话当真地得以实现,这是很能博得上司欢心的行为。同样的,对于一些容易被人忽略的地方,自己特别用心地去处理,这也是一招难得的方式,正所谓,别人看不到的你却都能看出来,别人做不到的你却能做得游刃有余。

除对上司的言谈要用心外,在与第三者谈话、交易时,对对方的一言半句也要随时提高警惕,当有言外之意的时候,马上要懂得给予应和。拥有这种伶俐、敏捷思维的下属,是上司最值得骄傲和值得炫耀的。上司对这种下属,当然是会给予相当高的评价的。

要顺从领导,除非有特殊的情况,否则对上司反抗、顶嘴,都是不理智的,也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的表现。因此,要多注意他的好处与长处,多发现领导的自身需求,使自己心服口服。为了自己的将来与本身的利益,即使只是表面的心悦诚服,也一定要表现出来,这样慢慢地就能产生类似的心境了。

让上司嫌恶、讨厌,对自已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无论你在任何一家公司,领导和同事都不会乐意接受你的,更不用说其他公司会主动来要你了。白日梦还是少做为好,看得实际一点才是最好的做法。

凡事只要退一步想,就一定会海阔天空。还是多察言观色,然而不要做得过分扎人的眼睛。

赞美领导的艺术

对领导的赞美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那么简单,也是要讲究艺术性的。我们摒弃无原则的溜须拍马,而是强调赞美在上下级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不懂得如何恰如其份赞美领导,你就永远别想靠近他的身边。

赞美领导是要讲究时机的,就像播种不能错过了农时一样。在领导春风得意之时给予他赞美和祝贺,就如同在合适的节气里撒下种子一样,它会使你到秋季时获得一个丰收。而错过了这个时机,则会使你的收成大打折扣。

赞美的艺术性的确很重要。首先,羡慕会增加赞美的艺术效果。因为赞美可能只是表面的言辞,羡慕则流露出下属对其所赞美的东西的心理上的认同,更显示出自己的真诚。表示羡慕要掌握一个尺度,否则就会被视为是嫉妒。例如,你可以这样说:“林局长,听说你的儿子考上了一个名牌大学,真是将门出虎子呀,我如果有这么个有出息的儿子,我这辈子也就知足了。”这肯定会让领导感到如沐春风。

其次,赞美中要流露出钦佩和理解。赞美领导是与其“同甘”,而表示钦佩则会带有某种“共苦”的意味,它更能深入领导的内心,打动他的情感。几乎所有的领导的成功,都要付出超出常人的艰辛和努力,而这些艰辛和努力却常被下属所忽视。他们对领导大加赞美,其实只是赞美他所收获的东西而已,例如权力、地位、名誉等,而往往忽略了其本人的内在价值,所以尽管美言很多,却很少能说到他的心坎上去。因此你就要想方设法赞美和同情他的奋斗历史。比如,你可以说:“这些年您可不容易呀!”“就凭您工作的那股认真劲儿,这些年的成绩,不提您还能提谁呀?除了你提谁都不会让大家服气的。”这些话会让领导感到你是真正理解他的人,言语之间,你的钦服之情也会油然而生。

此外,你还要懂得在赞美中表示你的决心。赞美,是针对过去的;而表决心,是面向未来的。你能对未来充满决心,意味着你对过去也是持肯定态度的。和赞美相比,表决心是更为积极的态度,确切地说,它是表达忠诚的一种方式。

例如,你可以这样说:“跟着您,这就是我的福气呀,我觉得工作的劲头儿更大了。”这些话表明你已承认了领导的权威性,并愿意坚持对他的忠诚,这是领导者们最希望看到的局面,他自然会十分欢迎你的。

这就跟聪明的小孩子往往懂得在大人高兴的时候提出自己的要求时一样,因为在这个时候他们的要求多半会被满足。家长们在心情比较愉快的时候,为了不破坏气氛,往往会比平时更加宽容大度。在上下级相处的过程当中,也存在着同样的情况。自然,下属并不是小孩子,并不存在着对领导的人身依附关系等。可是,他们之间有权力从属的关系却是不言而喻的,下属所取得的每一分利益都需要有领导的首肯才行。在中国这种文化传统之下,事实上每个领导都是有一种“家长”倾向的,这就是人们常常所说的“父母官”。

既然许多领导都有“家长”的倾向,都有恩威并重的心理状态,那么下属就不妨因势利导,巧妙地加以利用,在领导春风得意的时候,或者提出一些要求,或者进谏语,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唐代的魏征是有名的谏臣,他发现唐太宗在晚年不大爱听反面意见。于是他很想找个机会进谏太宗。

贞观年间的一天,唐太宗心情十分高兴,便笑着问魏征:“你看近来政治怎么样?”

魏征觉得这是一个进谏的最佳机会,马上回答说:“贞观初年,陛下主动地引导人们进谏;过了三年,遇到有人进谏,能愉快地接受;这一二年来,勉勉强强能接受一些意见,可是心里还总觉得不舒服。”

太宗听了有点惊讶,问道:“你这样讲有什么根据吗?”

魏征于是便举出几件事来加以证明,这几件事反映的是唐太宗在魏征所说的三个时期内对进谏的人的三种不同的态度。

太宗终于明白了。这里,魏征的建议之所以能被唐太宗接纳,当然不排除有唐太宗贤明的一面,但还有一方面,就是魏征善于把握时机,在唐太宗心情最为得意的时候进行劝谏。由于太宗心情较好,心态比较平和,他清明大度的一面就很容易能够显露出来,从而能够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

化解与领导的冲突

人生最幸运的莫过于有一个赏识自己的领导了。每个人都可能有同样的感觉,在一个强有力的上司手下工作,你会觉得自豪,交待给你的任务,你也会全力以赴地去完成,反之若在一个软弱无能的上司手下工作,你会感到憋气、窝囊,干起工作来懒懒散散,没有动力。正因如此,人们在选择工作时,首先考虑的就是领导怎么样。但是,要选择一个好的上司,实在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而且在工作中与领导发生矛盾冲突也是司空见惯的事。那么在你与领导发生矛盾冲突时,你又该如何去面对,如何去解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