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另类官商
3973100000437

第437章 三派的政见

春秋时期,曾经出现百家争鸣的盛况。所谓百家争鸣就是知识分子著书立作,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看法、内政管理办法等等,诸侯从中选择自己喜欢或者是本国适应的学派加之利用,其是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一个必然的产物。

中国几千年历史中用过儒家、道家、法家的政治主张,最后在南宋后开始一言堂,独尊儒术,直到明清变本加厉,扭曲儒家。但按照现代社会看,以法治国的法家几乎是全人类的一致选择。

在明朝这个政治比较开放的年代,各种学说也孕育而生。首先就是在光明报刊登的吴敏一派为代表的天演论。此刊属于加印性质,不需要购买者额外付钱,全是周屏个人提供的资金。

常智光并非是始作俑者,他只是和周屏有闲聊过一些问题。不过常智光看这份政治论里面很多字眼却是分外的眼熟。比如:落后就要挨打,还有就是汉人是优势民族、汉语是优势语言……

常智光看着看着,看出点苗头出来,周屏集团的政治主张竟然很类似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宗旨是适者生存的精英团队理念,曾经在20世纪初和以前有很大的影响力。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领土扩张和种族屠杀,受其影响很深。

同样现代中国也受其影响很深,严复先生翻译社会达尔文主义后,直到现在还保留着一定的痕迹。比如大家所知道乙肝患者不能从事食品制作,不得招公务员,这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很多人借用这样的政策来攻击乙肝病毒携带者,认为他们存在给自己带来了危险,给社会带来了负担,他们不适合太多生存空间。

还有博士可以多生孩子政策,某些遗传性疾病不能结婚生孩子政策等等,都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子。如今中国政府也很注意到这些问题,重视对弱者进行的保护,而不是物竞天择。

天演论提倡的是精英民族,精英团队,精英领导。

苏千发表的是民粹主义,这就和常智光就逃不了关系。民粹主义代表的是中下阶层老百姓,他们反对、反抗精英腐败领导层,他们的政治目的是老百姓也可以参与到国家管理中来。苏千对外的说法叫百姓主义,这也是美式民主的启蒙,由平民选择管理团队对平民进行管理。但是由于社会问题,很容易产生民族激进主义,导致小地主和小资产者罢工罢市要求政治权利。

王锡爵也不甘人后,提出了国家主义,国家主义主张全民利益。原则上,国家主义不反对专业官僚治理国政,但是国家主义反对那种坏的腐败的官僚统治;恰恰因为它只片面维护官僚阶级的利益,而使官僚由国家工具异化为国家的唯一主宰,破坏了全民利益。

国家主义承认资本主义甚至维护资本利益,但是国家主义主张限制资产阶级,打压资产阶级不顾全民利益的疯狂追逐私人利润的运动,疯狂消费的运动。

国家主义主张,国家绝不应当允许资产阶级以金钱力量操控任何国家机器和收买官僚。国家主义主张国家应当特别关注社会中的弱者,不能让赤贫无助者哀哀无望地等待富豪们那种残羹剩饭的伪善施舍。

国家主义主张运用国家政治和经济的全面力量,参与国内和国际经济活动,而不是从国民经济中全面退出,坚决反对把民生经济,委托给贪婪成性、肆无忌惮的私人资本和市场力量。

总体来说,王锡爵的政见是允许资本的发展,并且愿意保护资本。但反对资本参与到政治、基本民生中来。

还有一个白时中,由于没有常智光帮忙,提不出自己的政治见解,慢慢的被三政论的光环吞没,失去了鼎足朝堂的资本。

三种政论一出,民间朝廷掀起了讨论的热潮,特别是太学中清议馆更是场场暴棚。三政派的人宣扬自己思想,诋毁对方思想。王锡爵的国家主义,受到了官僚们的普遍支持,但是却让所有资本者反对。而今朝廷很有意思,一些官员既是官僚又是资本家,这让他们的位置相当尴尬。

周屏和王锡爵有一定共同性,那就是国家集权强大国家。但她主张是应该是发展精英,比如资本发展等办法来强大国家,她反对纯官僚排斥资本说话权利的管理。

苏千和他们也有强大国家的共同性,但是苏千的主张是百姓、小资本、小地主也应该享有说话权利,也有权参与国家管理中来,要以他们的利益和主张为先,尊重他们的利益。

三人政治主张强盛国家,但是参与管理的主体不尽相同。苏千虽然财力雄厚,人脉广泛,但是其政治主张在朝廷得到的支持率是最低的,王锡爵略高于周屏。而在民间则完全相反,苏千受到大部分的拥护,王锡爵支持率最低。

苏千虽然失去了大部分人支持,但是却得到了太学生的拥护,太学生的清议大夫就是苏千政治主张的一个体现,在三月,清议大夫整理了一份表章上传。表章说要改革朝廷格局,第一步是将部分有职之人撤离朝堂朝议,第二步是增加民间代表参加朝议,但最后决议以十三对六十八惨败。

清议大夫不死心,上奏朱玉,反被朱玉呵斥其蛮横无理。朱玉让人带信说,任何人再私下书信她,说明自己的政治主张,一律查处严办。并且说,监国不宜更换频繁,定下以三年为一届的说法。

“公主这是看大家狗咬狗呢。”苏千苦笑:“大人,你的这个主张是不是太没边了点。现在谁都知道,目前当家的一是有权的,二是有钱的。大人为什么去支持没钱没权的?”

“总要有人支持。”常智光和苏千正在清明踏青:“从我本来来说,谁当政关系都不大。关键有几点,第一,公主不会不满意。第二,资本发展不会受到制约。第三,不会削弱军队,消耗国力。”

“大人都这么说,那看来我们在五月选举中是没戏了。不过大人认为周屏和王锡爵谁会取胜?”

常智光笑道:“如果我们帮助,当然是周屏。王锡爵虽然有官僚支持,但是抑制有钱人的权利,很多人不喜欢他。只要你和周屏联手,就可以保周屏稳胜。再说,王锡爵虽然是这么主张的,即使上台后,也得拉拢下你和周屏,否则他每项政策你们都反对的话,他也受不了。”这就是皇权代替法律监控三政,大家都按规则玩,不按规则就不让你玩。

苏千苦笑:“大人真的就没戏啊?”

“那也未必,如果能提出实质的主张,也有一定希望的。”常智光道:“公主上位后,很注意是地方民生,避免暴民四起坏了大明根基。可以抬公主出来说事,就说公主也很注重民生,但庙堂高,下面发生什么事,大家未必会知道,下面人有什么需求,大家也未必会知道。这是道理,我相信即使我们失败,周屏和王锡爵也会因为我们说得对,而对我们有所照顾。比如允许少量百姓参政,允许下面人说话等等的办法,也是对公主的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