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另类官商
3973100000255

第255章 三路攻瓦刺2

王保福问:“哥哥,那公主为什么不出兵呢?”

“公主惦记着别的事呢。”常智光笑道:“小孩子别参合这么多。吃完出去玩吧。来,先给你个压岁钱。”

“一贯?哥哥真小气。”王保福笑道:“去年我出去转一圈,竟然收了一千多贯的压岁钱。”

常智光黑脸问在坐的:“谁给的?”

彭子晨边吃边道:“大人,这一路走出去,谁不知道保福是你亲妹妹?安国又是商人云集之地……保福,今年要坐船到白云区玩,有钱的都在那边。”新县衙是赵信坐镇,常智光还是住在老县城的衙门内。不过现在不是县衙,全部是常智光的私人住宅。

“恩,我这就去。”王保福扔碗筷跑路。

赵信补充:“不是银票不收。”

常智光汗:“你们……”

苏家姑娘笑道:“大人不用担心,保福就是和小孩比赛,回头还不是交到你这,保福很乖的。”

“恩!”常智光无奈地点头。

继续聊天,常智平先说话:“少爷,我反倒有点担忧。”

“担忧什么?”

“少爷没见,现在是商人在逼宫朝廷,逼朝廷改变对鞑靼计划,而对瓦刺作战。”常智平和周屏混了些日子,说起来头头是道:“瓦刺北面地势复杂,即使是西北军路和永兴军路两边发兵,恐怕没有两年得不到太大战果。那对鞑靼女真计划岂不是要四年之后?大人也知道公主,对鞑靼之战看得甚重,各方又按计划准备完善,这时候出这个事,恐怕公主对商人们会很不满。”

常智光摇头:“反过来说,商人已经有份量影响朝廷的决策,我了解公主,最少目前商人还是利大于弊。即使将来要对商人下手,也会委婉的手段。我想公主已经有点明白,大明现在以商为根本,牵一发而动全身,应该也会知道商人是双面刃。处理得好就是双方互赢,大明富强,可养之兵更多,公主就更有威望。处理不好,大明衰弱,纷争内乱,外族入侵都有可能。如果从海上说,除非公主下禁海令,否则处置东南商业协会就有可能东南内乱。对安国商业协会来说,如果公主想对鞑靼女真用兵,也不敢得罪他们。如果不对瓦刺用兵,将来对鞑靼用兵,就没有商人敢跟进安抚地方,朝廷在这块投入人力物力,就非常大,并且地方还不稳定。”

彭子晨问:“大人意思是……朝廷已经决定对瓦刺用兵?”

“如果不用,则失信于民。”常智光道:“公主自以为武功胜过历代皇帝,必然知道如何抉择。”

“唉……又要打仗了。”赵信叹口气道:“这些年,几乎年年都在打,真怕公主会穷兵黩武。”

“不会!”惠兰道:“光明报今年曾经做了一次调查,如果大明施行穷兵黩武政策,可以扫平瓦刺、鞑靼、女真、吐蕃和大理。大明可征召的青壮八百万人,比这些国家全人口加一起还要多。可制兵器铁石等等充裕,官仓囤积可供千万人四月足用,真穷兵黩武的话,那就太恐怖了。据了解,公主采取还是稳定国内,对外扩充的办法,即使再打仗,对国内元气也不伤及,还有可能因为打仗更加繁荣。”

常智光笑道:“赵信,你没见两大商业协会都非常支持朝廷对外用兵吗?不仅是鞑靼和瓦刺,不少朝臣还上表对吐蕃和大理用兵,说是可以让大明无后顾之忧。这些人都是和商人一个鼻孔出气的,占领地方越多,商人就越有钱赚。其实说起来,就是占领他国商人占领的市场。”

惠兰点头:“在这个大方向,无论是陆地和海上,朝廷和商人是一致的,就是对外用兵。明占土地越多,商人就更加富庶,公主千秋一帝,商人金银满屋,各取所需。所以,智平,你担心公主会对商人下手担忧很是无稽。”

“如果不打仗就难说了。”常智光叹口气,要么说老美没事就打仗,这战争对缓和国内矛盾确实很有作用。不过……战终究有打完的一天,难道怂恿朱玉学习成吉思汗,一路朝西打过去?常智光知道不现实。朱玉再雄才大志,周边几国搞定就满足了。

不管怎么说,即使现在有矛盾,不可否认朝廷和商人还处在蜜月期中。除非不打仗,否则两者就有鱼水情,其实常智光觉得打仗也是自己和朱玉的蜜月期。

如常智光所料,开春后,朝廷对瓦刺下国书,除了要求交出首恶之外,要求瓦刺赔偿给死难商人家属百万贯,并且保证将来不再发生此事。

别说是钱,就是人瓦刺也交不出来,费听氏是仅次于拓拔氏的部族,瓦刺战败和谈,他们本来就有怨言。其联合了另外丢失了采食地的两部族,要求李乾顺重新回到游牧时代,在他们看来,种粮食不如抢粮食来的快。

四月,大明终于动了。永兴军路从灵州出兵,强攻横山,威逼兴庆府。有了火器装备,外加破城开山的炸药包,重炮,横山不再是天险,一切在火器面前都是牛鬼蛇神。西北军路从西凉洲、沙州两路出兵。西凉州呼应永兴军路,沙州直取瓦刺军事重镇——黑水镇。

内忧外患还不算,瓦刺从商之人纷纷投靠明朝,毕竟之前死难中也有不少瓦刺商人。刚出兵还不到三日,就有房当氏经过萧银老婆部落往利部落游说,接受明朝管辖,并且派出两千青壮配合明军。

没有最糟,只有更糟,鞑靼人也想分一羹。瓦刺一时间是四面楚歌,虽然依仗明军地利不熟,水土不服,还可以顽抗,但即使是李乾顺也知道,这么下去,瓦刺是迟早要亡国的。

而这时候,瓦刺人出阴招,突然向鞑靼称臣,愿意把瓦刺纳入鞑靼国版图,而鞑靼方一时间还真不敢答应瓦刺。而明朝听说此事,派使节前往鞑靼国,一时间风云四起,连锁反应之下,大明、女真、鞑靼开始准备全面战争。百年来,几个互有积怨成死仇的国家开始准备大赌一场。

常智光看见了临潢府记者发回来的分析报道。记者调查,鞑靼人是很希望拥有瓦刺全境的,但是又顾忌大明的态度,但是明面上却不说因为怕了大明。

常智光很不明白鞑靼人是怎么想的,对女真战争如火如荼,却还惦记瓦刺这边利益。

而后看分析才明白,鞑靼人主要是是担心瓦刺灭亡后,鞑靼宽广的边境就要同时面对明朝的三路重军,瓦刺对鞑靼人来说可谓是一道天然的屏障。

拿地图一看,这鞑靼的疆土不是一般的广阔,西接俄国的西伯利亚,而上京道没有多少驻军,明人如果占领瓦刺要北侵的话,鞑靼国就根本没有设防重点。不象河北路,出去还有纵深,有时间调集兵力进行包围。

所以在鞑靼朝议上,有见识的大臣和武将都坚持要保护瓦刺,最少多个盟友帮助,而也有不少人认为不能为小利盖和明交恶。

两边争论的焦点就是,大明有无伐鞑靼之心。如果明无伐鞑靼之心,这瓦刺自然不能帮,如果明有的话,有瓦刺在策应,明军对付鞑靼国还是比较吃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