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另类官商
3973100000242

第242章 独舌战百官

白莲稀奇地问:“什么真理?”

“饿!”常智光纳闷道:“肚子奇怪了,一点也不争气,刚满桌的东西就是吃不下去。”

白莲笑道:“如大人说的,肠胃小了。”

“我说白莲,你都快三十了,还嫁不嫁?”

突然扯到婚嫁上来了,白莲差点没反应过来,楞了一会,摇头:“白莲终身不嫁。”

“那不成,不知道的还以为我霸着你不松手呢。”常智光想想:“下次让光明报帮你登个征婚,就说家财十万贯,保证你立刻成为香馍馍……开玩笑,不要那么紧张……白莲,你不会是喜欢女人吧?”

白莲脸红道:“胡说。”

难得见白莲脸红一次,常智光笑呵呵道:“不是最好,那两个波斯女人呢?”

“对了,这事和大人说下。”何勇道:“出了点问题。这两个波斯女子说如果大人不要她们,希望能给她们自由,允许她们在安国立足谋生。常智平想大人应该不会有什么意见,就在外面帮她们安置了。”

“汉语都不懂,怎么谋生?”常智光问。

何勇道:“大人,你这就不知道了。两名女子已经被金尊大酒店聘请,当了舞蹈师,每七天表演一次。就这么半个月,已经红遍了整个安国,就连京城人都远来一观。说实话,我何勇也陪大人闯过南,走过北,但这么热情的舞蹈,让男人遐想的奔放,除了波斯之外,再也见不着。有客商用一万贯钱买她们陪夜,她们竟然还拒绝了,听说京城和杭州都有人请她们去巡回表演。”

常智光笑下笑,倒也是。大明这边讲究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一种含蓄美。而人家那露的不仅多,而且身段高佻,目如电,扭起来特风骚……不红的话,那反倒说不过去。

常智光道:“我看这样很好,不管怎么说,她们现在是自己养活自己。”

几个人都是从西域一起回来的,大家聊天也没那么多顾及,旅途还是比较轻松。

再一个变化是,定州和安国两县之间的官道已经加宽一倍,根据保定知州的意思,这保定五县道路全部修葺起来,最后连通京城。使用的多是常智光那一套,截取部分税金做为资金,雇佣农闲和外来难民做为苦力。

道路日常有专门厢军保养,但是有一点,通过官道的车辆,无论是人力还是畜力,两县之间要缴纳一定费用,设有专门的收费站,不过没有脑残到实行“节假日免费通行”的添堵行为。人力的一百文,畜力的一百五十文,所得钱款皆用于保养道路所用,这个提议和常智光有点关系,是他向知州提出的。

常智光进来,在最后面听着,里面还在争论。某官员曰:“兵不战则怠,玉州此行练兵为主,再则,玉州已定,我大明和波斯交好,玉州必然成为丝绸之路的门户,此举功绩可昭日月。”

某官员:“这位大人恐怕是不知道付出了多少代价吧?为保后勤,征调厢军近四十万,国库花费当年全部收入。累死、晒死、渴死、迷路失踪厢军更是数不胜数。这还不算,按照常智光大人的上表,前两年,还必须每年对玉州进行最少三次的军事补给,接下来每两年就要补给一次。长期下来,耗费周折,势必民不聊生。”

“胡说,我大明在公主治理之下,四海升平,哪里民不聊生?”

“停!”朱玉喝止两边道:“常智光来了,让这个当事人说说。”

“刷”无数目光落到了低头的常智光身上。常智光出前,再向前走了几步后道:“回公主的话,这事对错还要从事情开始说起,微臣认为此战是必然冲突,并非偶然。”

朱玉道:“说下去。”

“十字军是西面之国联盟,来东方就是抢掠和侵占土地、财富。而第一批商人的货物显然是入了他们法眼。此事微臣已经奏明,乃是一个叫威尼斯小国贪图我大明商队所带物品,而导致的冲突。试想,公主英明重开丝绸之路,一来为的是东西友好,二是商业往来,三是万国来朝。但如果无辜商人遭人掠夺,我明军自然是不能不救。别人要抢,我禁军要救,必然势成水火。如果当初我们一意避让,诚然最多损失商队和三千忠于大明的禁军。但是丝绸之路不通,大损国体,无威何以立足藩邦?”

“常大人,我看你是误会了。”某官员道:“我们并没有指责西北军道有不妥当之处,而是大人驱逐十字军后,在玉州设立郡守,值当不值当?如此一地,孤悬海外,即使将来被人攻击,恐怕我大明也鞭长莫及。如大人所说,这丝绸之路不通,主要是十字军作祟。而十字军被驱逐后,为何还要劳师动众设立州县?难道常大人以为玉州的税金还能上缴国库不成?”

常智光回答:“玉州设立,如果民生稳定将大利大明,玉州不仅有当地的特产,更可以收集到大食等地的特产,最重要还有生产工艺。微臣发现,大食刀剑打造品质已经可超瓦刺剑水准,但是耗费工时材料却大大减少。如果能将此技术学习,将来我大明锻铁术必然更进一步。再有,玉州还可以成为布我华夏文化的之地,积极同化当地人。将圣人之说,广为流传,宏扬我大明的博大胸怀。”

常智光话锋一转道:“对于死了很多人,微臣深觉有愧。微臣已经拜王文卿为师,将居广德宫清修一月,并且在广德宫设立死难将士招魂碑,上刻死难将士之名,希望他们能魂归故里,本人再捐百万贯给死难将士遗孤。”

常智光说了这些话,群臣们就不再有意见了。死者为大,常智光有心准备这些事,也算是一种补偿。严格来说,常智光没做错事,还做对了事。设立玉州谁也知道那些好处,只不过总有些人不甘心,或者以为自己去能比常智光做的更好。退一万步说,只要常智光不再因为此事有功,他们就算是满意。当然不包括一些老学究的万事忍为先,和为贵思想。

忍字从很多年前就说起,和亲就是中原一直以来对外的政策。昭君出塞被称为美谈,而他们不知道这女人出塞带走了很多工艺技术,虽然她活着没有战事,但却壮大了中原敌人,导致后来的屡被抢掠的历史。好东西留给自己,垃圾让他们拿去吧,壮大邻居就是弱小自己。

这件事就这么定性了,但是没完,有大臣道:“臣有本要奏。”

“说!”朱玉看了看,是内阁御史高拱。

“臣闻知东南有商人借助杭州舰队登上日本,用各种手段拉拢日本诸侯。而后驱使日民挖白银矿藏,而后白银再返回明内。”

朱玉点头:“此事本宫有所耳闻,不过卿家说此事为何缘故。”她倒不认为有什么不妥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高拱道:“臣所知,杭州舰队帮日本诸侯攻打敌对诸侯未经朝廷许可。如果此事不算,臣又知,从日本运回白银充入市场,所缴纳的税金十不足二。一些商人根本就不入税,转而在钱庄换成铜钱或者银票,而钱庄又用白银做为准备金发放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