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另类官商
3973100000235

第235章 妙计驱强敌2

“我终于在你眼中看见了真诚。”明亚点头:“我会尽力的。”

搞定了小女生后,常智光会见了波斯王子。两边客套扯淡,常智光对波斯让路,表示了由衷的感谢。波斯王子则客气,久闻中国什么什么的。常智光边附和边在肚子骂娘,没一万匹绸缎你会久闻吗?

转入正题后常智光道:“王子,你说的事可以放心,十字军必然不会再东侵,而大秦残余势力也无法对波斯构成威胁。”

王子通过翻译问:“我想知道详情和明军的打算,也好向父王复命。”

常智光道:“王子应该知道,只有一个分裂的国家才能对波斯没有威胁。”

“恩,不过怎么分裂呢?”

“很简单。”常智光拿出简单地图道:“从波斯到君士坦丁堡一线,目前虽然是明军驱逐了十字军占领,但王子知道我们根本无法把战线拉这么长,所以想将部分领土赠给波斯。当然,明面上自然是我们两国交恶。而后这西北一块,自然还是大秦占领,但是在君士坦丁堡将由我们明军接管。这样一来,大秦被我明军一断,成了两个部分,而且我们和波斯也成了互相呼应之局,李将军,你解释一下。”常智光对一直只看不说话的李如松道。

“恩!”李如松指地图道:“大秦分割两块后,西北大秦如果想进攻波斯,西南面大秦由于明阻隔,根本无法提供支援,波斯对付只有四成实力的大秦我想应该没有问题。而如果大秦要进攻明土,波斯就可以趁机北上侵占。这个局叫螳螂捕蝉局,除了波斯之外,谁都不敢妄动。有这样势力阻隔,即使十字军再想来,怎么也到不了波斯。最大好处就是,波斯西面已经没有敌人,接管的领土也没有人敢不服气,因为你们是从明军或者是十字军手中夺取的土地。”

“好,非常好。”波斯王子非常满意这个局面问:“不知道我们可以做什么?”

“不需要做什么。”常智光道:“只需要你们将自己占领地整理清,十字军的残余小部分势力,还有大秦的不满人氏,将他们清除掉就可以。”

“恩!”波斯王子道:“如果是这样,我就恳请父王把这些封地赏赐给我。”

常智光道:“一见王子就感觉相当投缘,我听说贵国王子甚多,如果需要用钱疏通关系,尽管开口,我常智光对朋友愿意插自己两刀。”

波斯王子大喜站起来行礼:“那我就多谢了。”王子太多,这个王子聪明,去弄块封地自己干,再者将来有大明这个强力盟友帮忙,拿王位也并非不可能。

接着是第三家,大食使者。两边又是先客套,常智光抱歉说军务繁忙,怠慢使节,两国是兄弟之邦,还请恕罪。大食使节反客气,对付邪恶的十字军乃是全伊斯兰人民和他们朋友共同首要之事。

客气完了就是正题。常智光道:“贵使应该知道,这大秦和十字军其实也有点渊源。”

“那是知道的。”使者道:“也不知为什么,他们突然不和起来。”

常智光点头:“所以我认为,即使没有十字军东征,这大秦也是大食咽喉的鱼刺。”

“恩,其实多年来多有冲突和战争,但这大秦的骑兵犀利无比,我们很被动。”这个常智光知道,玩过帝国时代,拜占庭的骑兵不是一般的猛。想想几百年之后帝国时代就是中国的特殊兵种火器猛了。

常智光道:“所以我们在驱逐十字军的同时,也希望大食对大秦有所动作,李将军,你来说。”

李如松道:“按照我们计划,一旦我大明和十字军正面冲突,大食可以借口剿灭十字军进入大秦,对大秦西南进行占领。这样一来有几个好处,一来削弱了大秦的实力,二来可以逼迫十字军从海上朝西撤离。这样完全切断了十字军南北呼应,朝耶路撒冷去的十字军,就变成了孤军。”

使者点头,但想想又道:“其实我王是希望明军可以和我们一起驱逐我国境内十字军。”

李如松:“当然,只要大食朝东北方向进攻,就可以和明军连在一起,做为兄弟之邦,兄弟有难,我们自然要帮助的。”

使者满意道:“非常感谢,真主会保佑你们。”

马千乘私下听李如松汇报后,仔细分析很久后非常满意:“常大人真是人杰,如此一来,就能将包围我们的大秦实力削弱到最小,而后要反过来依附我们。另外大食帮助,大秦人愿意拼命,这驱逐十字军,我西北军只要出三分力气就可。”

李如松笑道:“常大人哪时候吃亏过?一旦我们定在君士坦丁堡,这陆上丝绸之路,就可以全部开通。航运发达后,大明舰队直接到此地也不是不可能,君士坦丁堡虽然孤悬海外,但是进退自如。这帐,常大人算的真精明。”

马千乘:“我还是最佩服常大人一心为国之心,西北两战,常大人毫无私利,无论用什么手段,大利大明。”

“只不过……”李如松叹口气道:“有才之人遭忌讳,这西北军路,杭州舰队都是大明的重中之重。你我二人就不用说了,杭州舰队几乎全是常大人学生。三大首脑中秦良玉又是常大人之前的发妻,我就是担心,如此发展下去,对常大人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当今皇上圣明……”

“汉高祖时的韩信遇害,汉武帝时的两大元帅,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宋高宗皇帝的狄青遭贬……”

“闭嘴!”马千乘道:“我待你如弟,但此话私下也不可乱说,否则常大人将更难立足。”

李如松知道,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自从成立杭州舰队后,朝廷民间人都认为常智光会有麻烦,没想其却在安国安静呆了一年多没事。

认为常智光不犯忌讳的有两种声音,一是觉着朱玉威信很高,完全可以容纳下一个常智光。另外一方面认为,常智光只办事,并没有和将领们有私下交情,而且和朝廷的人也非常少来往。再者常智光交好的一路是西北,一路是舰队。虽然两者都是精锐,但西军、东军、中央禁军都是朝廷掌握,常智光熟人难找几个,根本不可能会遭朝廷疑惧。

而所有人根本不知道朱玉的想法,朱玉两者都不是。朱玉想法聪明得多,常智光想反也反不了。马千乘的三角政策已经限制死了常智光反明。西北军和杭州舰队威力在哪?就是火器,一旦常智光造反,东京禁军立刻可以封了安****厂。而后断西北粮道,西北虽然有粮草马匹,但无铁无火药,再加军士们家乡都在大明,怎么可能反?再说西北军道还是王锡爵这名忠臣,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至于舰队……朱玉不担心常智光去哪当个王,什么日本王、高丽王的。包括后勤的全部才三万人,舰队能干什么?上了岸战斗力连厢军都不如。对舰队朱玉不是没动手脚,秦良玉在男权时代能成为三大首脑,都是朱玉推起来的,有秦良玉在,戚继光要和某某人走,也要掂量掂量。对军队的控制能力,朱玉是有动心思。加强中央军事集权,朱玉已经很会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