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另类官商
3973100000127

第127章 拜访马千乘1

惠兰看了秦良玉一会叹气:“知道你倔,好了,这事就这样吧,不说了……你姐夫回来了。”彭子晨进来对秦良玉点下头就算是招呼,惠兰接过官刀温柔道:“吃过饭了吗?”秦良玉识趣道:“姐姐,姐夫,我先走了。”

目送秦良玉离开后,惠兰有点不解问:“夫君,先前你看良玉可不是这态度。”彭子晨摇头:“夫人有所不知,大人临走前顺口对我说。他就奇怪一件事,你原先是官家之人,怎么会认识这个大户人家的小媳妇?这些天事多,一直也没空问,有空了又忘了什么事。”

陈惠兰回答:“哦!那是我爹还没犯事之前,小时候在一次挺隆重宴席上认识的。我爹爹和他爹爹说既然我们合得来,不如交换了信物,说是就让我们做一对义姓姐妹,只不过后来一直没见着。要没信物,你以为我在大街上还能认出她来?”“那就更不通!”彭子晨眼中精光一闪道:“这结拜姐妹估计多是一种父辈结交之意,你爹爹乃是四品官员,怎么可能和一个赌徒拉关系?”

“也对哦!”惠兰想想后道:“你说会不会可能是商贾之类人物,而后就因为好赌而家道中落。”彭子晨摇头:“娘子你不是朝廷中人不知道,当官打心眼看不起什么商人。当然你说的也不是不可能。算了,如此凭空瞎猜,倒不如我一会亲自去趟京口和京城查查。只不过我担心,如果她是撒谎,并且有备而来的话,恐怕不好找到其的破绽。你让李逸风去吏部帮我弄一份这数十年姓秦的六品以上官员资料,看有没一个叫秦良玉的女儿的官员。真姓名必然不敢隐瞒,否则在你这就露了马脚。”

“午饭后,我准备点干粮你带上,路上东西不干净。”彭子晨抓了惠兰手道:“还是夫人你细心体贴。”

常智光这边根本就没惦记上秦良玉,就连苏三他都快忘的差不多。对秦良玉他确实可有可无,可有可无不是当妾,说的是工作。工作还是有的,当一个光明报扩张就缺乏管理人才,而秦良玉的洞察入微,倒真能是个帮手,只靠陈惠兰一个人真不成。当然现在人还不了解,也不好下定论。也只能怪常智光这个现代人对历史人物关注较少,不然怎么连秦良玉这个赫赫有名的名字都不知道呢?

一行车马队由十几名衙役、五十名军厂工人组成,何勇也耍赖皮地跟来了。常智光现在纳闷的是,自己貌似是正经有圣旨,吏部礼部有文书的使节,手拿一根节仗,怎么看这阵势象是去逃荒的。上次册封彭子晨,圣旨也是自己顺路带回来的。看电视上,使节最少也有几百人马保护。但常智光不知道,事实上,古代使节一般就是官员自己的护卫,不会额外加拨给你军队保护,但是可以去吏部报销费用。鞑靼国使节在太宗期间来大明,就六个人,还一个是使节的小妾。倒不是说不重视外交关系,这规模和是否使节无光,而是和使节的身份有关。要是一品、二品不用出国,去个州里什么的,前拥后呼上千人,既然是八品,反正也就是这么一个待遇。

再说古代这使节说的不是人,而是物。就是这铜节仗,上面刻有龙、虎、人。这三图案也有讲究,比如去鞑靼国,平原多,用的是人节。去沼泽多的用龙节,山区则是虎节,常智光现在拿的就是人节。要说这东西那是相当好用,这叫特别通行证。无论哪国哪关卡都不会对你进行检查,直接放行,相当现代的外交行李。可惜这节必须归还,否则暗藏一把,走私起来真是太简单了,看你朱玉怎么抽我三成税金。

使节到处,就不是住驿站那么悲惨了,而是官府接待。而这一路朝北,多的是安国商业协会,自然也少不了安国人。常智光的待遇可一点都不低,有吃有喝的近了边关。近了之后,常智光吩咐转道,转向西面秦凤路,马千乘也早收到消息,很客气的带了十名下属将领在一个小县外三十里地迎接常智光。

常智光见了马千乘下马拱手:“将军,你这可是正五品,下官只不过是八品小知县,这排场未免太客气了。”马千乘也下马回道:“大人玩笑话,在县里略备了酒菜,给大人接风。”他生性豪迈,实在不会接常智光这话。

“咱都是办正经事的,吃饭时间也还早。我这边事了还得去鞑靼国,不如直接先看货吧。”鞑靼完了还得去给张居正拜寿,这时间可不是一般的紧张。马千乘也不客气道:“大人爽快,马某佩服。此县十里之处乃是马某临时营帐,马某住家也在那处,不如过去歇息,也试试拙内的手艺。”“成!”

马上聊天,马千乘先给常智光介绍了身后的将领,都是他的爱将,自己人。而后常智光得知,其实这秦凤路虽然是军事重路,但是实力却不怎么样。名额是禁军有四万人,厢军六万人,但老弱病残占了相当比重。再加军事废弛,兵不知将,将不知帅,虽然马千乘到后整治一番但积弱成疾,非一时半会能完成。而如今说的上精锐的,就马千乘抽选出来三千人左右。

常智光笑道:“将军不如在军需上动点手脚,将本来的十万人压到五万人的编制,用十万人的粮钱去养五万人,精兵自然就出的快。”“亏空?”马千乘惊问。

“什么叫亏空,这钱又不落你自己腰包,君子坦荡荡。当今公主这些事理还是明白的,五万精兵和十万废兵谁更有用。再说,你应该有接到公主的手谕,让你秘密备战吧?不管你是黑猫还是白猫,能抓到耗子都是好猫,抓不到老鼠就是坏猫。将军明白我的意思吧?”

“大人明见。”马千乘佩服道:“大人一句话就解了马某的困局。不过,马某还有一事请教,如今军中其他物资还好,就是马匹非常短缺,整个秦凤路不到八百马匹,上得了战场的更是要打打折扣。”“这个……大人就要胆子再大一点,按下官看有个途径叫走私。”“走私?”马千乘小声问。

常智光点头道:“对!据下官所知,鞑靼境内茶、铁、陶瓷、绸缎从大明过去的边关抽税甚重,而其马匹却是非常便宜,一匹战马不过十几贯钱而已,但拿到明内,就达到了四十贯以上。”马千乘想想后摇头:“大人,这秦凤路可未和鞑靼接壤。”

“所以要胆大。”常智光道:“这走私路线一早我就看了,有三条,第一条沿瓦刺边境进入鞑靼边境。第二条,过瓦刺夏州境。第三条,借路东军。”东军就是河北东路,西军为河北西路,都是军事重路,八成的大明精锐禁军囤积在这两路。

“恩,第一条有大半是秦凤路管辖。”马千乘拿出地图边看边道:“东军管辖的黄河东侧沿长城入瓦刺边境倒是可以,但唯一是这五十里的边境,有部分地区有瓦刺屯军。如果要和东军商量,恐怕我秦凤路养不起那只大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