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科学我知道-Why动物
39213100000016

第16章 动物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1.“群聚”互助

(1)“社会性”群聚;如蜜蜂群,包括蜂王、工蜂等。蚂蚁群、白蚁群,包括蚁王、工蚁、兵蚁等。

(2)“生活性”群聚:如大雁群的南来北往、鱼群的洄游等。

2.“报警”互助

有些群体生活的生物,当同种生物的某一个体遇到危险时,会通过释放激素的行为来报警,“通知”群体中其他个体,起到尽量保护种群的作用。如:

(1)通过分泌某种化学物质。如受伤的鱼能产生一种物质,警告其他个体,尽快逃避或隐蔽。蚜虫被食时会发出一种外激素,使其他个体四散逃避等。

(2)通过行为以示警告。如鹿闪动尾巴报警。警卫鸟展开尾羽或飞羽报警。

(3)通过叫声把同群其他个体聚集起来对付捕食者。如乌鸦看到猫头鹰或猫,就会发出特殊的鸣叫。

(4)有些生物能通过几种途径向同类发出警报。例如蚂蚁能发出三种警戒同伴个体的信号:由近口腔或肛门上的腺体发出警戒外激素;跳疯狂警戒舞;或用身体撞击巢壁产生警戒颤动。

3.同类相食

如肉食性鲈鱼在水体中没有其他鱼类时,以本种幼鱼为食;鳕鱼丰产时,以幼鱼为饵料;面粉甲虫产卵过多时,自食其卵;雄螳螂完成交配后往往是雌螳螂的一顿美餐;虾、啮齿类动物也有食同类现象。

4.争夺配偶

如蟋蟀之斗、斗鸡、雄海狗争夺配偶,以及雄性猴为争夺“王位”打得头破血流。

5.争夺生活场所

桉树种植过密有自毒现象,部分植株死亡;椎实螺在高密度时产卵减少;同一寄主上的许多槲寄生为养料争得“你死我活”。

6.种内寄生

如深水(角)的雄性鱼个体小,用口吸附在雌鱼体表并吸其体液为食。

7.共栖(偏利共生)

“偕老同穴”是指生活在深海里的一种矽质水绵和它中央腔内生活的一对俪虾,俪虾食海绵的残食并受到保护;鲨鱼和鱼共栖。鱼吸在鲨鱼身上,随鲨鱼游动,以鲨鱼吃剩的食物为食;海洋中的一种小珠鱼常与海参或牡蛎共栖。小珠鱼分享它们的猎获物。藻类在龟甲壳上寄居;螺旋菌附着在有粘液的披发鞭毛虫体外生活;蓝绿藻体外有许多细菌以其分泌物为生;一种棘胫小蠹利用特殊的贮藏器内的孢子萌发菌丝,吸收树木渗漏的树汁为营养,对树木无害;海葵附着在寄居蟹的贝壳上,借其移动,获得食物或吃剩残食。

8.原始协作(协作共生)

如某些食虫鸟以有蹄类动物身上的外寄生虫为食,遇敌时又为有蹄类报警;人体内生活的双歧杆菌、拟杆菌是典型的协作共生菌;鱼在河蚌外套腔中产卵,河蚌将自己的幼体寄居在鱼的鳃腔内发育;

鸡(鸡肉丝茹)是一种食用和药用真菌,与白蚁协作共生,白蚁的粮库是鸡的菌圃(培养基),鸡的菌丝建筑为白蚁保温、湿的巢穴;织布鸟将窝筑在马蜂巢旁,“防”猴子来捣鸟窝;隆头鱼钻入珊瑚鳟鱼的鳃盖内清除鳃上的寄生虫;有花植物和传粉动物的共生;紫海葵和小丑鱼共同分享捕捉到的食物。海葵能清除小丑鱼身上的寄生虫并靠触手起保护作用。小丑鱼鲜艳的色彩引诱其他鱼到海葵旁,被海葵捕食;昆虫角蝉科的一种小黑角蝉有束尖锐的口器吸食植物汁液,过多的糖分用蜜露形式排出体外招引蚂蚁,蚂蚁便将其卵或幼虫引入蚁巢保护过冬;饲养蚜虫的蚂蚁,春天里带着蚜虫到草地上进行“放牧”,用纸制的形状类似帐幕的“厩”让蚜虫居住。这些蚂蚁也享受蚜虫排泄的甜美蜜露。

9.共生(互利共生)

如白蚁肠道内的鞭毛虫、天牛肠道内的纤毛虫纲原生动物、反刍动物肠道内纤维素细菌及纤毛虫,前者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养料,后者酵解纤维素成脂肪酸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鼠尾鱼和松球鱼身体表面产生一种特殊的粘液,发光细菌乐于生活在这种粘液上并发出柔和的光,引诱其他生物靠近,为鱼提供食料,彼此利用共同生活;真菌与高等植物共生是自然界中广泛现象。真菌吸收植物提供的丰富营养,其菌丝强大的吸收能力可为植物提供水、无机盐,还分泌激素促进根系的发育。珊瑚与海藻共生,珊瑚排出的二氧化碳和无机盐被海藻利用制造有机物和放出氧气,而糖类和氧气是珊瑚生活的来源。

10.寄生

如菟丝子自身不能光合作用,以吸收寄主(豆科或菊科植物)养料为生;槲寄生植株以吸收寄主的水分和无机盐为自身光合作用的原料,主要寄生有梨、榆、桦等树;桑寄生植株吸收寄主(山茶科等植物)的养料为生;大动物体外寄生虱、水蛭、螨虫、蜱等,体内寄生绦虫、吸虫(组织寄生)、疟原虫(细胞寄生)等;某些杜鹃常在雀形目鸟巢中产卵,由巢主(异亲)代替孵化与育雏,例如大杜鹃喜欢在大韦莺巢中产卵;“鹊巢鸠占”是指红脚隼喜在喜鹊或乌鸦巢内产卵,占领鹊巢驱逐幼的行为。

11.竞争

水稻与稗草对养料和阳光的争夺。

12.捕食

如七星瓢虫、草蛉(蚜狮)喜捕蚜虫为食;可卡因的克星——小白蝴蝶,食其花吸其汁,可卡因植株很快死亡。食蟹獴喜吃蟹类;一群红蚂蚁(竹筒蚁)能齐心奋力捕捉一只甘蔗中钻出的又肥又大的甘蔗螟幼虫为一顿美食;蜾蠃(细腰蜂),捕捉螟蛉的幼虫用毒液毒死放在窝内作为细腰蜂幼虫备用的干粮。

13.偏害(高等植物称作异株克生现象)

云杉根的分泌物使丁香、玫瑰不能很好地生长;黑胡桃树四周植物生长均受抑制;银叶鼠尾草、加州蒿周围1~2米内也是裸圈;桉树分泌的酚类,洋艾分泌的洋艾碱,花揪分泌的羟基烯酸内酯,桃树分泌的间苯三酚等都对某种植株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