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好关系是搞出来的
38783400000006

第6章 “搞”定朋友,朋友多了路更宽(1)

有句俗话“多个朋友多条路”,有首歌词“千里难寻的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都是说的这个意思。许多人也有这样的体会和感受,无论从政还是经商,也无论做工还是务农,朋友就像一缕阳光,多个朋友就多一份快乐,多一份充实。尤其在信息社会,朋友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多个朋友,就可能多一条信息,多一份智慧,多一份生存的力量,多一份成功的机遇。

1.朋友是你一生的财富

朋友是一本书,一双手,一面镜子……我们重视朋友,是因为他有比金子和生命还贵重的人格意义。朋友是一条线,以线织网,就形成朋友圈。而朋友圈则是一种挖掘不尽的资源,是一笔无价的财富,让你一生一世都享用不完。

朋友就是关系,自古皆然。“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朋友什么?靠朋友吃饭,靠朋友谋事,靠朋友结识朋友。朋友是一条线,以线牵线,以线织网,就能进入朋友圈了。朋友也是一条路,会走的路路通,路路顺,不会走的则四处碰壁,走投无路。“为人一条路,惹人一堵墙”,此乃经验之谈。

有一个关于维克多连锁店的故事。

维克多从父亲的手中接过了一家食品店,这是一家古老的食品店,很早以前就存在而且已出名了。维克多希望它在自己的手中能够发展得更加壮大。

一天晚上,维克多在店里收拾,第二天他将和妻子一起去度假。他准备早早地关上店门,以便做好准备。突然,他看到店门外站着一个年轻人,面黄肌瘦、衣服褴褛、双眼深陷,典型的一个流浪汉。

维克多是个热心肠的人。他走了出去,对那个年轻人说道:“小伙子,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年轻人略带点腼腆地问道:“这里是维克多食品店吗?”他说话时口音带着浓重的墨西哥味。“是的。”

年轻人更加腼腆了,低着头,小声地说道:“我是从墨西哥来找工作的,可是整整两个月了,我仍然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我父亲年轻时也来过美国,他告诉我他在你的店里买过东西,喏,就是这顶帽子。”

维克多看见小伙子的头上果然戴着一顶十分破旧的帽子,那个被污渍弄得模模糊糊的“V”字形符号正是他店里的标记。“我现在没有钱回家了,也好久没有吃过一顿饱餐了。我想……”年轻人继续说道。

维克多知道了眼前站着的人只不过是多年前一个顾客的儿子,但是,他觉得应该帮助这个小伙子。于是,他把小伙子请进店内,好好地让他饱餐了一顿,并且还给了他一笔路费,让他回国。

不久,维克多便将此事淡忘了。过了十几年,维克多的食品店越来越兴旺,在美国开了许多家分店,他于是决定向海外扩展,可是由于他在海外没有根基,要想从头发展也是很困难的。为此维克多一直犹豫不决。

正在这时,他突然收到一封从墨西哥寄来的一封陌生人的信,原来正是多年前他曾经帮过的那个流浪青年。

此时那个年轻人已经成了墨西哥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他在信中邀请维克多来墨西哥发展,与他共创事业。这对于维克多来说真是喜出望外,有了那位年轻人的帮助,维克多很快在墨西哥建立了他的连锁店,而且发展得异常迅速。

再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杰克·伦敦的童年,贫穷而不幸。14岁那年,他借钱买了一条小船,开始偷捕牡蛎。可是,不久之后就被水上巡逻队抓住,被罚去做劳工。杰克·伦敦瞅空子逃了出来,从此便走上了流浪水手的道路。

两年以后,杰克·伦敦随着姐夫一起来到阿拉斯加,加入到淘金者的队伍。在淘金者中,他结识了不少朋友。他这些朋友中三教九流什么都有,而大多数是美国的劳苦人民,虽然生活困苦,但是在他们的言行举止中充满了生存的活力。

杰克·伦敦的朋友中有一位叫坎里南的中年人,他来自芝加哥,他的辛酸历史可以写成一部厚厚的书。杰克·伦敦听他的故事经常潸然泪下,而这更加坚定了杰克·伦敦心中的一个目标:写作,写淘金者的生活。

在坎里南的帮助下,杰克·伦敦利用休息的时间看书、学习。1899年,23岁的杰克·伦敦写出了处女作《给猎人》,接着又出版了小说集《做之子》。这些作品都是以淘金工人的辛酸生活为主题的,因此,赢得了广大中下层人士的喜爱,杰克·伦敦渐渐走上了成功的道路,他著作的畅销也给他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刚开始的时候,杰克·伦敦并没有忘记与他共患难同甘苦的淘金工人们,正是他们的生活给了他灵感与素材。他经常去看望他的穷朋友们,千起聊天,一起喝酒,回忆以往的岁月。

但是后来,杰克·伦敦的钱越来越多,他对于钱也越来越看重。他甚至公开声明他只是为了钱才写作。他开始过起豪华奢侈的生活,而且大肆地挥霍。与此同时,他也渐渐地忘记了那些穷朋友们。

有一次,坎里南来芝加哥看望杰克·伦敦,可杰克·伦敦只是忙于应酬各式各样的聚会、酒宴和修建他的别墅,对坎里南不理不睬,一个星期中坎里南只见了他两面。

坎里南头也不回地走了。同时,杰克·伦敦的淘金朋友们也永远地从他的身边离开了。

离开了朋友,离开了写作的源泉,杰克·伦敦的思维枯竭,他再也写不出一部像样的著作了。于是,1916年11月22日,处于精神和金钱危机中的杰克·伦敦在自己的寓所里用一把左轮手枪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我们扶过朋友的肩膀,肩膀是一种结实的依靠;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每一个成功者的道路都撒满他人汗水,一个人独行简直不可思议。

2.忠诚的朋友是无价之宝

圣经上说:“忠诚的朋友是无价之宝。”我们不能买到友谊,也不能用钱来衡量朋友的价值。忠诚的朋友,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延长我们的生命。

忠诚是友谊的源泉。没有忠诚,友谊就不会长久。对待朋友以诚相待,以品格换品格,就可以在自己同朋友之间架起心灵之桥,并在此基础上合作共事。朋友之间没有忠诚,友谊也不会长久。

忠诚,能在可以信赖的人们之间架起心灵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打开对方心灵的大门,并在此基础上并肩携手,合作共事。自己真诚实在,表露真心,对方会感到你信任他,从而卸下猜疑、戒备心理,把你作为知心朋友,乐意向你诉说一切。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的思想深处都有内隐闭锁的一面,同时,又有开放的一面,希望获得他人的理解和信任。然而,开放是定向的,即向自己信得过的人开放。以一个开放的心灵换取到一位用全部身心帮助自己的朋友,这就是用忠诚换来忠诚。

亚逊斯有一次来到阿尔卑斯山下,遇到了几位天神,天神说:“亚逊斯,你有过朋友吗?”亚逊斯回答说:“有,他爱我胜过爱你们。”这句话激怒了天神们,他们决心杀掉亚逊斯的朋友,便询问这位朋友是谁。亚逊斯看出了天神们的用意,就闭口不谈。天神们拿出了各自的宝贝引诱亚逊斯,许诺他将有一位美貌无比的妻子,成为一个威严无比的国王,等等。这一切都没有打动亚逊斯的心。但神通无比的天神们还是抓到了亚逊斯的朋友,只是没有立刻杀死他,对亚逊斯的话,他们并不十分相信,于是以同样的手段去引诱亚逊斯的朋友,只要他同意背叛亚逊斯,他将得到他所要的一切:美色、财富、权势。哪知这位朋友也和亚逊斯一样,丝毫未动心。天神们既羡慕又惭愧,却没有一位天神去杀他们,并悄悄地将他们放下了山。亚逊斯说:“我们彼此忠诚、信任,没有什么比我们的友谊更重要。”

他们忠诚的友谊震惊了天神,为世人传颂。而忠诚是友谊的标志。对朋友的忠诚说明你对自己交友的正确认识,你对朋友的忠诚必然能换回朋友对你的倾心报答。

这是西方人对朋友忠诚的象征,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方面的例子也很多。

白敏中与贺拔綦是好朋友,两人同到长安(今西安)参加科举考试。当时的主考官是王起。王起知道白敏出身望族,文才皆上品,十分赏识,有意取他为状元。但又嫌他与贫寒的贺拔綦交往甚密,有些犹豫,便暗中派人去劝说,暗示他:“只要你不再同贺拔綦来往,就取你为状元。”白敏中听罢,皱起了眉头,没有答话。

恰好这时贺拔綦来访,家人把他打发走了。白敏中得知,当场大发雷霆,立即把贺拔綦追了回来,如实地将情况告诉他,并说:“状元有什么稀罕的,怎么也不能不要朋友呀!”说毕,命家人摆起酒宴,与贺拔綦开怀畅饮。

说客看在眼里,气在心里,回去便一五一十地向王起汇报,并从旁怂恿:“这小子放不下贺拔綦,咱们也别给他状元。”谁知王起一反初衷,既取了白敏中,又取了贺拔綦。原来白敏中宁要朋友不要状元的精神,感化了王起那颗浸透了世俗偏见之心。

忠诚的朋友完全承认你的自主权,从不干涉你的所作所为,他只会给你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来自忠诚的友谊。

忠诚可表现大地之真,充实天地之美,完成天地之善。播下忠诚的种子,就会收获友谊的果实。

3.朋友间也需要距离

人际关系的密度并不是越高越好,距离可以产生美,有节制、有理智的交往才是正确的交友态度,朋友之间不能毫无顾忌。正如在安全的地方,人的思想总是松弛的一样,在与好友交往时,你可能只注意到了你们亲密的关系在不断成长,每天在一起无话不谈。对外人你可以骄傲地说:“我们之间没有秘密可言。”但是,毫无间隙的距离,往往会对你们造成伤害。

王爽和刘鹏两人在上大学时是好到可以穿一条裤子的铁哥们儿。毕业后两人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但大大咧咧的王爽却依旧像以前那样,总是随意闯进刘鹏的房间,乱翻东西,躺在沙发上看足球赛,一看就是大半夜,就像是自己屋一样。这一切都让刘鹏感到厌烦,但因为是老朋友了,刘鹏一直保留着对王爽的忍耐。而王爽也没意识到这样相处的危险,照样我行我素。

有一天,刘鹏的妈妈突然生病住院,刘鹏赶回家取钱时,才发现柜子里居然是空的。这时王爽来了,刘鹏看见王爽身上穿着自己女朋友为自己买的毛衣,心里又添了一股气,“柜子里的钱哪儿去了?”王爽一点也没发现刘鹏脸色不对,懒洋洋地说:“女朋友过生日,我还没发工资,就拿你的钱请她吃顿大餐,买了条项链钱就没了!”刘鹏冷冷地看着他:“你凭什么不经同意就拿我的钱!”结果那天两人大吵了一通,彻底闹僵了,两个好到可以穿一裤子的铁哥们儿从此中断了联系。

王爽错就错在对朋友太随便,要知道两个人即使关系再好,也是相互独立的两个人,也有彼此不同的家庭生活,彼此之间还是要保持合适的距离为好。

朋友之间是需要保持一定的度,如果你越过了这个度,非但不能增进彼此的友谊,反而会伤害双方,连朋友都做不成了。因为毫无间隙的距离,往往会降低彼此之间的尊重,反而会破坏彼此的友谊。

那么,与朋友相交,怎样才算是合适的距离呢?要避免哪些伤害朋友感情的做法呢?

(1)不要拿爱情的标准来衡量友谊

你不要希望你的朋友像妻子一样专属于你,爱情是越专一就越甜蜜,友谊则不一样。我们生活在大千世界里,友谊本来就是很多人的事,朋友多了苦恼会少,朋友少了苦恼会多。你应该看到这一点。你是这样,你的朋友也是这样。

(2)想要控制朋友的想法是愚蠢的

亲密的友谊,是在理解和赞扬声中不断成长的,是需要两个人的共同维护、共同认可的。有些人,他们不可抗拒、盛气凌人。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总喜欢对朋友指手画脚,不管朋友的想法如何,都要求朋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而不照顾朋友的面子和感情,虽然你是为朋友的利益着想的,但你的态度会让朋友不乐意接受。作为朋友大家都是平等的,如果某一方面是被某种心理上的压力所迫、被控制去做某事的,他就感觉很不舒服、很不愉快,一旦有一天这一方面无法忍受,你们的友谊就有可能中断。

(3)与朋友该淡则淡,该浓则浓

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莫不是处世的学问,而距离就在淡与浓之间,就看你如何去把握了。与朋友该淡则淡,该浓则浓,这才是交友的真谛。

何谓“浓淡相宜”?简单的说,就是不要太过亲密,一天到晚总在一起。能“保持距离”就会产生“礼”,尊重对方,这“礼”便是防止双方碰撞而产生伤害的“海绵”。

(4)好友亲密要有度,切不可自恃关系密切而无所顾忌

有个人家里出了一点麻烦,可他并不想让别人介入这件事。可是,有个朋友一次到他家去,感觉气氛不对头,于是就不断问:“怎么回事?你家出什么事了?”

这种“无微不至”地关怀,让人不堪忍受!搞得朋友很厌烦。

朋友相交,重要的是双方在感情上的相互理解和遇到困难时的互相帮助,而不是了解一些没有必要的东西。亲密过度,就可能发生质变,好比站得越高跌得越重,过密的关系一旦破裂,裂缝就会越来越大,好友势必会成冤家仇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