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好关系是搞出来的
38783400000022

第22章 “搞”定下属,得人心者得天下(3)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山嘉宽在回答“工作的报酬是什么”时指出:“工作的报酬就是工作本身!”深刻地指出内在激励的无比重要性。特别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员工更关注工作本身是否有吸引力,在工作中是否有无穷的乐趣,在工作中是否会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工作是否具有创造、挑战性,工作内容是否丰富多彩、引人人胜;在工作中能否取得成就、获得自尊,实现自我价值,等等。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工作热情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当下属处于低谷时,如何尽快使他摆脱阴暗抑郁的日子,重新焕发出工作热情是领导必须随时关注的问题,而此时最有力的法宝即是适宜的激励!

一位普普通通的员工住院了,领导亲自去探望,并说了这样一番话:“平时你在的时候感觉不出来你做了多少贡献,现在没有你在岗上,就感觉工作没了头绪、慌了手脚。安心把病养好!”

有的领导就不重视探望下属,其实下属此时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虽然住在医院里,却惦记着领导是否会来看看自己,如果领导不来,对他来讲简直是不亚于一次打击,不免会嘀咕:“平时我干了好事他只会没心没肺地假装表扬一番,现在我死了他也不会放在心上,真是卸磨杀驴,没良心的家伙!”

对下属来说,最骄傲的一点无非是他的成绩得到了精神上或物质上的承认。而当他处于不称职的时候,通过激励让他恢复到过去的种种辉煌中去,是一种美妙的感觉。

有这么一个小故事:甲与乙参加赶驴比赛。比赛的规则十分简单:不管用什么手段,只要能以较短的时间将驴子由牧场一端赶到另一端,即算赢得比赛。

甲站在驴子背后,用一只脚踢驴子的臀部,驴子因为痛,所以当甲踢一下,它即向前走一步,甲不踢,它就停下来不走,结果甲颇费周折地花了一个多钟头才把驴子踢到终点。

而乙则骑在驴背上,手中拿着一枝竹竿,竹竿尽头挂着一棵红萝卜,这样红萝卜刚好垂在驴子眼前不远的地方,驴子因想吃红萝卜,所以拼命往前追赶,结果乙只花了十多分钟就把驴子赶到了终点。

从上面故事中,我们可以感悟到,一般而言,领导为了实现组织目标,都必须依重于下属的努力。基于此,有些领导会像甲那样以高压手段来驱策下属,而有些领导则会像乙那样将满足职工的需要作为手段来促使下属朝组织的目标前进。

只为了小小的赞美,人便突然变成了完美主义者,努力超越平常的表现。遇到自己的下属表现不佳时,领导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要粗暴简单地处理,而是多多想一下有关激励的处方,找到最佳的激励方式。激励的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大体上可划分为如下几个类型:

◆形象激励

形象激励,主要是指领导的个人形象对被领导者的思想和行为能够起到明显的激励作用,从而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领导者的一言一行往往会影响下属的精神状态。领导者形象是好是坏,下属心中自有一杆秤。如果领导者要求下属遵守的,自己首先违法;要求下属做到的,自己总是做不到,他的威信和影响力就会大大降低,他的话就会失去号召力,下属将会表面上服从,而背后投以鄙夷的眼光。而领导者以身作则、公道正派、言行一致、爱岗敬业、平易近人,就会得到下属广泛的认可和支持,就能有效地督促下属恪尽职守,完成好工作任务。因而领导者应把自己的学识水平、品德修养、工作能力、个性风格贯穿于处世与待人接物的活动之中。

◆情感激励

情感,是人们情绪和感情的反映。情感激励既不是以物质利益为诱导,也不是以精神理想为刺激,而是指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以感情联系为手段的激励方式。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人际关系既有规章R制度和社会规范的成分,更有情感成分。人的情感具有两重性;积极的情感可以提高人的活力;消极的情感可以削弱人的活力。一般来说,下属工作热情的高低,同领导者与下属的交流多少成正比。有时领导者一句亲切的问候,一番安慰话语,都可成为激励下属行为的动力。因此,现代领导者不仅要注意以理服人,更要强调以情感人。要舍得情感投资,重视与下属的人际沟通,变单向的工作往来为全方位的立体式往来,在广泛的信息交流中树立新的领导行为模式,如家庭、生活、娱乐、工作,等等。领导者可以在这种无拘无束、下属没有心理压力的交往中得到大量有价值的思想信息,交流思想感情,从而增进了解和信任,并真诚地帮助每一位下属,使团体内部产生一种和谐与欢乐的气氛。

◆需要激励

需要激励理论认为:需要是产生行为的原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从需要着手探求激励是符合心理规律的有效途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基本需求由低级到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其中生理的需求就是保障人们生存的物质享用方面的需要,只有这种最基本需求被满足到所维持生命所必须的程度后,其余的几种需求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安全的需求就是人身安全、劳动安全、职业安全、财产安全,等等。在上述生理需求相对满足后,安全需求就会表现出来。社交的需求是人们愿意建立友谊关系,渴望得到支持和友爱,希望归属于某一群体,为群体和社会所接纳。尊重的需求是指人都有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希望获得声望和权威,取得成绩时,希望被人承认。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人最基本需求的最高层次的需求,这种需求意味着人们希望完成与自身能力相称的工作,使自身的潜在能力能够发挥出来。

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需要的满足因一个人在组织中所做的工作、年龄以及员工的文化背景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领导者在激励下属时,应针对不同的对象与其不同的需要进行激励。只有掌握了下属的需求才能积极创造条件去满足下属的需要,有目的地引导需要,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领导工作,从而达到激励下属积极性的目的。

◆心智激励

过去有人片面地认为,激励就是调动下属的积极性,让下属想干,愿干、有热情,心情舒畅,这实际上只说对了一半。激励下属想干、愿干是对心的激励;更重要的是要让下属能干、会干、创造性地干,这才是对下属心智的激励。激励“心”是前提,激励“智”才是目的。激励从心开始,可以达到对智的激励。哈佛大学维廉·詹姆士通过对员工激励的研究发现,采取激励措施,能够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能力。他的研究表明,在没有激励措施下,下属一般仅能发挥工作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工作能力可以提升到80%~90%,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到4倍。日本丰田公司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员工提建议,结果仅1983年一年,员工提了165万条建议,平均每人31条,它为公司带来900亿日元利润,相当于当年总利润的18%。下属的潜能不被激励,藏着就是无能。而下属的潜能对领导者来说是没有用的,领导者需要的是下属的效能,而不需要下属的潜能,因此领导者应将下属的潜能进行激发使之变成效能。这种对心的激励可以带来智力、智慧和创造力的开发,激励心与激励智要结合起来。

◆信心激励

很多时候下属可能对自己缺乏信心,不能清楚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尤其是对自己的能力,往往不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有多大。因此,下属需要外界尤其是自己信赖的、尊重的、敬佩的人的鼓励,而来自上级的鼓励则更加可贵,它意味着上级会给自己提供成功的机会和必要的帮助,这无疑会激发下属的需要和激励下属努力进取。因此领导者应努力帮助下属树立“人人都能成才”信心,让下属看到希望,扬起理想的风帆。下属有了信念、动力和良好的心态,就能激发出巨大的创造力。正像一句广告词说的那样:“只要有激情,一切就有可能。”

◆赏识激励

赏识是比表扬、赞美更进一步的精神鼓励,是任何物质奖励都无法可比的。赏识激励是激励的最高层次,是领导激励优势的集中体现。社会心理学原理表明,社会的群体成员都有一种归属心理,希望能得到领导的承认和赏识,成为群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赏识激励能较好地满足这种精神需要。

威廉·詹姆士说:“人性的第一原则是渴望得到赞赏。”领导者应做到会赏识激励下属。当下属有进步时,他最需要得到的是认可;当下属获得成功时,他最需要给予的是赞赏;只要这样做,赏识激励就能产生预期效果。有时领导者一句让人刻骨铭心的赏识的话,可能会让下属铭记一生,影响终生。对那些有才干、有抱负的下属来说,给予物质奖励,还不如给他一个发挥其才能的机会,使其有所作为。因此,领导要知人善任,对有才干的下属,应为其实现自我价值创造习可能好的条件。对下属的智力贡献,如提建议、批评等,也要及时地给予肯定的评价。领导者的肯定性评价也是一种常识,同样地满足下属精神需要,强化其团队意识。

8.敢于集权,也要敢于分权

作为领导者,你必须让员工安排自己的计划,不要任何事情都由你过问,让员工拥有自己的头脑,重要的是弄清员工获得什么结果与如何去获取结果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同时应给予员工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自我决定怎样最好地实现你所要求他们达到的结果。当然你不可能完全将员工“做什么”和“怎么做”分离开来。员工在某种程度上也要参与决定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尽管最终承担责任的还是领导者。在决定员工的目标时,你也不可能毫不考虑员工怎样去处理这一问题。但作为领导者,你不要过多干涉员工去做自己的工作,放手让他们去做。只有在一个目标明确,又有充分自由空间去实现目标的环境下,员工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智。如果你规定了他们的工作目标,又为他们划定了许多做事的条条框框,那他们当然就失去了行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培养员工拥有自己的头脑,发挥员工的智慧是大有必要的。

集权与分权看起来是矛盾的,但在企业管理中,两者却可以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既要集权,也要分权。关键是怎样集,怎样分。

三九集团总经理赵新先,1985年在深圳笔架山脚下的铁皮工棚里创办南方制药厂时,只有6个人。赵新先是厂长,若再设两个副厂长,那就成了三个将军三个兵,没法工作了。赵新先没有给自己配副手,而实行领导个人负责的办法。手下5个人,各自独立负责一摊工作,也都没有配副手。赵新先发现这个办法用人少、矛盾少、效率高,也就长期坚持下来了。直到1992年发展成为一个拥有50多家子公司,包括12家跨国公司的集团时,也没有改变。在三九集团,赵新先是总经理兼党委书记。总经理下面不设副总经理。配有三个党委副书记,没有专职的,副书记分别兼任一个二级公司的总经理。

在南方制药厂,赵新先是董事长兼厂长,也不配专职副手。4套班子一个人。一个人说了算,这样干赵新先是否会穷于应付?赵新先说:“我只管50多家二级公司的一把手。而且把权力充分下放给他们。因此,实际上很潇洒。”在赵新先手下有50多名大权在握的二级决策者。赵新先把六大权力下放给他们:班子组阁权、机构设置权、人事调配权、生产经营决策权、财务收支权和工资奖金分配权。

一个人不可能把什么事情都做好,毕竟你的精力是有限的。部门内大大萧萧各个方面总有照顾不周到的地方。更何况,如果天天如此,一个的身体上经受不住的,迟早会被累垮的。

俗话说的好,巴掌再大遮不住天。整个部门并不是你一个人的,你的下面还有许多不同等级的人,自己把所有的饿事情都做了,那么,其他人又做什么呢?

领导者对权力进行管理的基本特点是与领导者对权力进行管理的内在规定紧密一致,并在领导活动中体现出来的。领导者的权利职能是多方面的,如运筹决策、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等。在领导行使职权的过程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都应是确定的。

在现实生活中,领导者并非总是处在做出决定的最恰当的地位。当他们做出决定时,必须充分依靠员工提供的信息和建议。所以,更为切实的做法是,尊重员工,让员工做出某些决定,让员工承受一些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