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中国西南精华游
38175400000005

第5章 巴蜀演义(5)

泸山景区泸山位于西昌市东南6.5公里的邛海之滨,佛教名山,因近泸水(今金沙江)而得名。登上山顶,河流似带,邛海如镜,山光水色,尽在眼底。

第七部分甘孜藏族自治州

甘孜州概况

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主要居民是藏族,其中又以康巴藏族为主。

甘孜州地理独特,属横断山脉北段川西高山高原区,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境内山脉纵横。雪峰林立,河谷幽深。大雪山、海子山、雀儿山、沙鲁里山等巨大山脉纵贯全境;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著名江河就在这些山脉之间贯穿而过,高山峡谷遍布各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北高南低,中部突起,东南缘深切之势。其中海拔最高的两个县城分别是北面的石渠县和南面的理塘县,县城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

甘孜州境内拥有独特的山地、湖群、草原风光.奇异的冰川景观、多样生物景观和气候景观等壮美的自然风光,但这些绝美的风光至今仍然隐藏在横断山区的高山峡谷之中。

甘孜州境内地热资源非常丰富.各地的温泉极多。较著名的有康定、海螺沟、甘孜、稻城等地的温泉和巴塘茶洛的地热喷泉等。

甘孜州还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有大小熊猫、金丝猴、白唇鹿、黑颈鹤等国家一级珍稀保护动物。还盛产天麻、虫草、贝母、当归、黄芪等药用植物。

甘孜州交通

进入甘孜州的行车线路,分别是:

1.成都一雅安一泸定一康定;

2.成者—巴朗山—日隆—丹巴;

3.成都—马尔康—色达;

4.金川—道孚;

5.冕宁—九龙;

6.现正在修建当中的稻城一攀枝花公路;

7.云南丽江—中旬(香格里拉)—(甘孜州)乡城;

8.西藏昌都—江达—德格(甘孜州);西藏芒康—巴塘;

9.青海玉树—石渠。

【自治州内交通】

以南北两条川藏公路为主要的交通大动脉,再配以各县相连的县级公路就构成了甘孜州的交通网络。总体来说,州内交通不算太方便,由于幅员辽阔,高山众多,因此州内行车速度一般都很缓慢,到德格、白玉、石渠、得荣等几个边远的县行车都需要两天时间。

因此在甘孜州乘车要有两个心理准备:一是耐心地在车上度过漫长的时光;二是甘孜州内的车票特别贵。

两条川藏公路将甘孜州又分成了南北两路,相比较而言川藏南线的公路要比川藏北线好走。前往理塘、巴塘、稻城、乡城、得荣等各县选择的是川藏南线一路;而前往道孚、炉霍、甘孜、德格、石渠各县选择的就是川藏北线一路了。

需要记住川藏线上的几处转车地点:

1.康定:甘孜州的中心站,在这里能找到发往各县的班车。

2.瓦泽白塔:翻过则多山后,瓦泽乡的白塔处是前往九龙的岔路口。

3.新都桥:川藏南北线的分岔路口。

4.理塘:这里是往巴塘【进藏)、稻城(乡城、得荣)和新龙的三岔路口。

5.桑堆:稻城与乡城的岔路口。

6.道孚:可以选择从道孚前往金川。

7.炉霍:前往色达的岔路口。

8.甘孜:城外的雅砻江大桥是川藏北线和甘孜—白玉公路的岔路口。

9.马尼干戈:前往石渠、青海玉树的岔路口。

10.岗托金沙江大桥:进藏和前往白玉的岔路口。

甘孜州餐饮

以面条、米饭和牛羊肉等为主,川味居多.在各县城也能找到供应汉餐的餐馆。

在牧区以牛羊肉、乳制品、糌粑、面粉为主。配以各种草原野生植物。

在康北农区以青稞、小麦、豌豆等为主食。配以乳制品、土豆、牛、羊、猪肉等。

在康南农区以青稞、小麦为主食.兼有玉米、荞麦、土豆、牛、羊、猪肉等。

在康东农区以玉米、养麦为主食,配以大豆、芸豆、土豆等。肉食则以猪肉为主兼以羊肉,在大渡河沿岸还有吃鱼及蔬菜、水果的习惯。

在牧区均以酥油为主要食用油,也兼有牛羊板油,基本不用植物油。农区则以猪膘、猪板油为主,兼有酥油,并用少量核桃、菜籽、花生等植物油作调剂。

甘孜州的藏族人民喜欢喝茶,不可一餐无茶。以帮助对肉类的消化,马茶是甘孜农牧区的主要用茶。古时的茶马古道也是由此而起的。康巴汉子极喜欢喝酒。农区常用自酿的青稞酒、玉米酒等。牧区则也是喜用青稞酒,兼以烈酒。酒也是康巴人待客的上品。

甘孜州住宿

想住较好的宾馆,只有在康定、丹巴、德格、理塘、稻城才能找到(有星级的宾馆也只在康定才有),其余的住宿一般以中低档的旅馆为主,这里还不流行标间。

如果离开县城,当地人家经常是住宿的目标,自带帐篷、野外扎营也是常用的住宿方式。

海螺沟冰川公园

海螺沟是贡嘎山东南坡的一段冰蚀河谷,因沟内发育着贡嘎山中最大的一条冰川而闻名于世。它也是亚洲位置最东、海拔最低的一条冰川。在纵向上冰川分为粒雪盆、大冰瀑布和冰川舌三级的阶梯。其中海螺沟1000多米高,宽也有1000多米的大冰瀑布举世无双,是风景区内最为壮观的景色。

海螺沟内还有两大奇观,一是它的日照金山,在早上7:00前后当阳光照在洁白的雪峰之上,光芒万丈,瑰丽辉煌;另一处就是它的温泉地热,在景区内有多处可供洗浴的温泉,其中又以二号营地的温泉最为舒适。

气候海螺沟的海拔在2800米~4800米之间。在夏季,即使在冰川表面,平均温度也能达到25℃,但夜晚或遇到降雨气温会降得很低,所以一两件保暖的衣物还是应该放在背包内。

交通在成都新南门车站有旅游车直接发往海螺沟。康定县城还有一条小路直通海螺沟,可包车前往。

住宿可选择在磨西镇上或是老乡家去住宿。在冰川公园里的温泉疗养中心、冰川接待站也可以住宿,其中二号营地的温泉是“腐败”游的好去处,在冬天。看着冰雪泡温泉,绝对是人生一大享受。

餐饮当地名菜有虫草鸡、贝母鸡、天麻肘子、酸菜腊肉和野菜等。磨西镇上大小餐厅一应俱全。

五须海

五须海风景区位于贡嘎山西面,九龙县城以北25公里,整个景区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约3500米。由五须沟、五须海、十二仙女峰及日鲁库等景区组成。

五须海湖面面积约1.2平方公里。湖边是宽阔的草甸和原始森林。每年从夏天到秋季。湖边周围都是百花盛开,争奇斗艳;湖面泛舟,心旷神怡;在湖畔扎营,更能尽享山、水、花、草遥相辉映的意境。在五须海周围还有天生桥、牛鼻洞、瀑布、古冰川遗迹等许多自然奇观。五须海一带的藏寨建筑也很有独特的风味。每当游海节时,五须海一带是特别的热闹,当地人都会乘这个节日来到这里庆祝、游玩。

提示去五须海可以从康定至九龙县城,然后再包车前往五须海。也可以从成都坐火车取道成昆铁路。

党岭风光

党岭位于丹巴县的西北方向,在丹巴与道孚的交界处,地处大雪山脚下,风光神奇美丽,尤其是那里的海子,不但有九寨沟海子群的色彩,还有着九寨群海所缺乏的灵性。当地海拔在3000米~5000米之间,有着显著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高山峡谷景观。

党岭地属边耳乡,而党岭的风光主要集中在党岭村一带。穿过党岭沟后,在党岭河源头的雪山群之中有几个风光奇异的海子,夏季满山的杜鹃花和秋季醉人的落叶松都赋予了党岭群山中那几个海子无限的色彩和变化。艰难的跋涉和高山上变幻莫测的天气和光线使党岭的海子群充满了灵性。

甲居藏寨

丹巴的藏寨民居是嘉绒地区中最具特色的藏寨。

其中甲居、聂呷和巴底等地的民居最具魅力,而甲居民居又是其中的代表作。在大金川河边的山坡上,成百上千栋色彩鲜艳的“城堡”错落有致地遍布在田野和山林之间,仿如置身童话的世界。

最有味道的季节当属阳春三月,金川两岸千万朵梨花盛开的时节。据说在甲居一带,当地的嘉绒藏族人民都习惯在新年将房子粉刷一新,有丧事的家庭除外。在农历的二月份,家家户户门前屋后种的梨树、桃树都会竞相开放,田地里是还没有收割的冬小麦,在一片嫩绿的底色之下,藏寨就掩映在灿烂的梨花林中,偶尔一枝娇粉欲滴的桃花在初春的薄雾中喷薄而出,更添了份如梦境般的感觉。

到了金秋时节,山上的叶子变成金色、红色,满山的秋色又是那么的灿烂,藏寨的房顶则铺满了金黄的玉米棒和火红的辣椒,从山顶往下望去,就像是一片色彩的海洋。而且这里的气候较温和,秋色延续的时间也较长,从10月中旬直到11月底,这一带都能看到满山的秋色。

此地民风较淳朴,应尊重他们的习俗和想法,不可肆意摆阔和叫嚷,以免污染这个纯净之地。

梭坡、蒲角顶和中路碉楼群

丹巴是嘉绒藏族地区古碉楼最为集中、数量最多的地方,素有“千碉之国”的美誉。

丹巴碉楼的形成有几种说法,一种就是在古代,嘉绒藏族的人民为了应付部落之间的战争,保护自己的村寨不受侵扰而建造碉楼,这是碉楼形成的真正原因;另外一种则是来自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很久以前,丹巴境内有妖魔横行,经常兴风作浪,抢粮吃人,使得民不聊生。丹巴国王即召集众大臣商议对策。决定修建高约2丈的四角碉房,以抵御妖魔的抢劫。这一举措获得了成功。从此,国王就下令民众建造碉楼,凡是有男孩的家庭必须修一座碉楼,此风也就延续了下来,从而逐渐形成了“千碉之国”。还有一种说法是家里的男孩每长一岁,碉楼就加高一层,直至成年。

丹巴的碉楼有四角、五角、六角、八角甚至十三角形,高度也从10米、20米直至30米、35米不等。碉楼以其功能的不同也分为军事碉、烽火碉、官寨碉、风水碉、界碉、房碉等等。碉楼的主要建筑材料竟然是山石、泥、麻筋、木等,如此原始的建筑材料,竟然能令古老的碉楼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洗礼而屹立不倒,这不能不佩服藏族人民的智慧和建筑工艺,也堪称是建筑界的一项奇迹。

梭坡、蒲角顶交通可以从丹巴县城直接坐出租车前往,10元即可。但县城的车是不会通过大渡河上的一座危桥的,到了桥边就只能徒步前往梭坡乡了。大约要走30分钟的土路,就能到达梭坡乡。而在危桥的这一边(即车辆停靠的一边)的上山土路就是通往蒲角顶碉楼群的道路。

到彩虹桥边去坐小巴,每人3元即可把你送到梭坡乡里。省下了30分钟的脚力。

在乡里不是太容易等到回县城的车辆,过了危桥在大渡河的这边会有许多回城小巴在等客,3元加上20分钟即可回到县城旁边的彩虹桥附近了。

中路交通可在丹巴县城包车前往中路乡;而在彩虹桥一带坐小巴,应该选择往岳扎、半扇门或中路的车,到岳扎的小巴3元钱可以把你送到中路桥边,然后上山前往中路乡就要靠你自己的脚力了,大约要走一个小时哦。

徒步下山,在中路桥边等待回县城的小巴,也可过桥到大路上等开往丹巴的成都和小金等地的客车。总体而言,这里位处主干道上,是很容易找到回县城的车辆的。

窝公乡的木仁错

木仁错宁静地躺在省道216线的旁边,相传是格萨尔王降伏妖魔森姆的地方。

木仁错湖面硕大,水色呈乌金色,湖面在蓝天白云的倒映下,又泛出神秘的蓝光。这里的光线很好,是能拍出好照片的地方。而且交通方便,离马尼干戈非常近,是德格东区很不错的一道风景。夏季,湖边的沼泽上开满鲜花。

牛羊成群地在湖边喝水,岸上是一两顶帐篷,远处是雪山的倒影;冬季,冰雪封住了半个湖面,水面的闪闪波光映衬着蓝天白云和四周的雪山,金色的湖水使色彩的反差进一步加强,依然是很美的一幅图画。当然,如果你想在这里拍出好的照片,还是要专程前往,静待光线和时机了。早上9:00前湖面如镜,雪山倒影清晰可见;早上10:00和黄昏前,湖面泛着闪闪金光,牛羊成群漫步湖边,湖里水鸟嬉戏,也是十分迷人的景象。

最为欣慰的是到木仁错不用专门前往。只需在往竹庆的路上稍作停留即可亲近如此美景。

木仁错因为不是在乡上,所以湖边只有一两户人家,食宿不是太方便,要在此过夜最好自带宿营装备。如从马尼干戈包车前往木仁错,往返大约70元,半小时可以到达。

另外窝公乡的格公村还有一座格宗神山,值得一看。

新路海

川藏北线的明珠,美丽的新路海就位于川藏公路马尼干戈——雀儿山段的路边(在车上只能看到售票处)。

新路海湖面面积约6.2平方公里,呈心形,南北走向,水深平均约10米,为雀儿山冰雪融化和降水集聚而成。湖水水色碧绿,清澈透明,不含一丝杂质,湖里游鱼清晰可见。湖的四周群山环抱,湖对岸的尽头,就是雀儿山的主峰——绒麦峨扎的山脚,巨大的冰川直泻到新路海的湖边,雄伟的冰川倒映在清澈碧绿的湖水里,仿佛是水中的晶宫。新路海的湖边,有不少巨石,上面是虔诚的信徒用双刻上的大小各异、五颜六色的“嗡嘛呢叭哞哄”六字直言,这些巨大的玛尼石为美丽的新路海平添了几分神秘的灵性。

雀儿山

雀儿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川西高原之上。

横断山脉的北部,山脉西北、东南走向。它北接莫拉山,南接沙鲁里山,北面是雅砻江支流玉隆河,南面是金沙江支流夕河和麦宿河。雀儿山主峰——绒麦峨扎海拔6168米,坐落在雀儿山山脉的南段,德格县马尼干戈乡境内。山区内有海拔5000米以上雪峰数十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