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中国西南精华游
38175400000023

第23章 千色云南(2)

以昆明为中心,多种通信手段相结合的邮电通信网络已基本形成,昔日交通闭塞、通讯落后的面貌已大为改观,长途电话基本普及全省,IC卡基本通用,所以建议到云南后买本省的IC电话卡。沿途使用,要知道,手机漫游费是很贵的,而有些地区手机信号不是很好。除了电话亭、邮局,许多小店也有长途电话这项服务,使用电子计费器,收费标准和邮局的差不多,一般不会弄虚作假,当然也会遇到占小便宜的或者是不按规定收费的,打电话前一定要问清楚,看清计费器上的读数,并随时留意价格数字的跳动。IP充值卡在小店或邮局里一般很难使用。手机充值卡购买方便,但建议到邮局、电信局购买,质量保证。如果在小店里买充值卡,买到的充值卡最好马上检查一下,看看是否正货。

第三部分昆明地区

昆明天地

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一个举世罕见的避寒避暑胜地。位于滇池盆地之北,东西北三面有群山环抱,南临五百里滇池。冬季,从北方来的寒流被群山挡住,不易侵入。

夏季,由于南边的山峦较低矮,易受来自印度北部、孟加拉湾等温暖气流的影响,加上附近有滇池、阳宗海、抚仙湖等高原湖泊对其温度、湿度的自然调节,昆明的气温一接近30℃就会多云或下雨,温度就下降好几摄氏度。因此,昆明便形成了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好气候。这里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为19℃,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为7.8℃,全年平均气温15.1℃。但昆明海拔高,晚上常有风,昼夜温差大,经常达10余摄氏度。少数年份,昆明也会下雪,这是由于西伯利亚寒流太强,穿越了重重高山侵袭所致,但下雪时间不长。

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世界上少有的一个全天候旅游城市。但昆明海拔较高,昼夜晴雨之间温差较大,一旦云雨遮蔽,气温就会明显下降。许多人都知道描述昆明气候的那句“四季如春”,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句话后面跟着的另一句是“遇雨成冬”。所以,大凡夏天到昆明旅游的,千万别把您那地儿的气候特点往昆明套,或者只记住了个“四季如春”,别忘了带上一两件厚些的外衣。

昆明故事

昆明,云贵高原中部一个美丽的城市,它海拔1894米,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20万。它是云南省的省会,也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如春,赢得“春城”美名;它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这块肥沃的坝子里,早在更新世中期,滇池周围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在战国至西汉的几百年里.即距今2000~2500年之间,滇池地区的人们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公元前3世纪,楚国将领庄跻带兵来到这里,在滇池沿岸“始筑且兰城居之”,这便是最早的昆明城。公元983年。段氏建立了大理国,在云南设八府四郡,拓东城改称“鄯阐城”。公元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军南下,跨革囊渡过金沙江,攻陷大理城,次年攻陷鄯阐城,设置“昆明千户所”,“昆明”始为地名。公元1276年,元朝设云南行中书省。派赛典赤·赡思丁任云南平章政事,将行政中心由大理迁到昆明,对昆明城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到清代,曾先后20余次整修昆明城。城内外共有大小街道150多条。大小巷道400多条。到马可·波罗来云南时,它已经是一座“壮丽的大城”。在烽火连三月的近代,昆明又以富于革命精神而名闻四方。1915年蔡锷将军在昆明首举义旗讨伐袁世凯。

拉开护国运动的序幕,打碎了袁世凯复辟称帝的美梦。抗日战争期间,昆明又成为著名的“民主堡垒”,掀起过震惊全国的“一二·一”爱国学生运动。在昆明朴素而宽广的怀抱中,西南联大聚集了当时中国教育、学术、文化界的顶尖人物,并与它相伴八年有余,这所著名的流亡大学在爱国主义、民族责任感的支撑下,为抗战胜利后百废待兴的中国培养了大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和国家建设急需的人才,在中国教育史上也写下特殊而辉煌的一页。在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中,昆明这个城市贮藏了无数瑰丽的文化珍宝。两千多年的历史风云,为古城留下了众多的传说故事,有山川风物、人物、风俗以及名特产品、食品的传说故事。

昆明物语

在我国南方地区的许多住宅也是四合院的形式。以前在昆明顺城街、东寺街一带的老城内外,推开一扇“咿呀”作响的木门,往往是一个典型的“一颗印”院落。“一颗印”四合院住宅正房有三间,左右各有两间耳房,前面临街一面是倒座,中间为住宅大门。四周房屋都是两层,天井围在中央,住宅外面都有高墙,很少开窗,整个外观方方正正.如一块印章,所以俗称为“一颗印”。这种正房三间、耳房四问、倒座深有八尺的住宅又称为“三间四耳倒八尺”,在“一颗印”中最有代表性。在“一颗印”中,正房三间的底层中央一问多作客堂,为接待客人用,左右为主人卧室。耳房底层为厨房,猪、马牲畜栏圈,楼上正房中间为祭祀祖宗的祖堂或者是诵经供佛的佛堂,其余房间供住人和储存农作物等。这样的布置自然也是符合封建社会的家庭礼制的。现在昆明保存完好的“一颗印”院落已经不多了,在花鸟市场附近还有几座,如“马家大院”、“一颗印”滇味餐馆等。

昆明交通

【火车】

北火车站这个火车站对大多数国内游客而言并非主要火车站,但对出境游越南的游客而言非常重要。每天都有一班车从这里出发经河口到河内。从昆明到河口,硬铺77元,至河内的卧铺需298元。还有从这里出发到越南其他城市的列车。

北火车站在市中心往北3公里,打的前往只需10~15元。公交车25、64路连接火车站和北火车站,78路连接机场和北火车站。

火车站位于市中心4公里,打的10元,15分钟内到达。公交车68、80、23路都可到达火车站。订票:火车站附近的大多数饭店都有订票业务,火车站的售票点设在南江宾馆后面的昆石路19号。8日以内都可在这里订票,工作时间为8:00~17:30,不午休。

【飞机】

从市中心往南5公里,就能见到东风机场。打的大约需20分钟,15~20元。开往大观楼的52、67、78路车经过火车站、北火车站及市政府,到达机场。首班车:6:00~6:30;末班车:22:00~22-300民航问询:0871-3164270。

【汽车】

南站位于火车站对面的北京路上。从这里出发有通达省内各地的汽车,普通车和豪华车都有,这里管理非常好,是旅游者的首选。

火车站广场这里是许多汽车的集散地,没有固定时刻表,但它们同样都可通达各地。大部分车是普通汽车,比豪华车便宜。到石林最佳选择是坐火车。但从这里出发的汽车,招手即停,收费20元,预计2小时的车程很可能花费4小时,而且车主往往会要求您购买回程车票,如果您打算在石林住宿的话,就不妨告诉他们。

西苑车站该站正快速成长,但对旅游者而言不是首选。因为除了15:00和17:00有出发至香格里拉的车(中途在丽江和大理停靠)外,没有到旅游区的班车。

高快、直快车实行电话预订票,南窑订票电话:0871-3510617、3544574、3554502;西站订票电话:0871-5326258。监督投诉电话:0871-3510739(南窑),0871—5334254(西站)。

【公交车】

市内大巴公交车无论乘坐多少站均收1元。中巴公交车在一环路以内以1元起价,路途再长如关上至黄土坡,封顶价不超过2元。所有的公交车都无人售票,双层车也一样。不过那里没有空调车,一般公交车首发在6:00~6:30,末班车在22:00~22:30之间。初到春城的“驴子”们乘车时最好站得离车门近一些。下车方便以免错过站头。

东寺塔、西寺塔

东寺塔位于昆明市书林街,西寺塔位于昆明市东寺街。两塔均始建于唐南诏时代。巍巍双塔,东西遥遥相望。东寺塔和西寺塔均为13层密砖塔。东寺塔高40.53米,西寺塔高31米。建成后都重新修葺过。东寺塔可从里面沿木踏板攀援至顶,宝顶四角各有一只用铜皮做成的“金鸡”,各高1米多,鸡嘴含有铜管,管内有金属簧片。金鸡的头、脖颈和胸腔是空的。

现在东西寺塔已经被一条新建的步行街连接起来,西寺塔被修葺一新,东寺塔仍保持原貌,新旧对比之下,倒觉得簇新的西寺塔一派暴发户气派,让人难以恭维。

阅尽沧桑的东寺塔却沉稳内敛,让人不胜感慨。

滇池

滇池位于昆明城西南,又叫昆明湖,古称滇南泽,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高原湖泊,也是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滇池水系是全国13个重点保护水系之一。

滇池东西有金马、碧鸡二山夹峙,南北有长虫、白鹤两山遥遥相望。这就是昆明大观楼长联中提到的“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南翔缟素,北走蜿蜒”。滇池四周,风光名胜较多。

乘船出游,只见烟波浩渺,四周美景迷人,使人如入图画之中。特别是月圆风清、夜阑人静出游,更是令人陶醉。滇池盛产鱼虾,是天然的养殖场和水库。

大观楼

大观公园有大观楼长联闻名于世。大观楼最初建成于1828年,登楼四顾,景致十分辽阔壮观,便取名为“大观楼”。楼成。名人雅士争相登临,吟诗作赋。清乾隆年间,昆明寒士孙髯翁撰出180字的长联,轰动四方。

长联由清末著名学者、书法家,剑川人赵藩手书,字迹隽秀,笔力遒劲,为书法珍品。长联才情横溢,气魄宏大,状物写情,令人叫绝,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海内第一长联”、“天下第一长联”。******生前对长联极为赞赏,能吟哦背诵,曾高度评价它是“从古未有,别创一格”。

西山

西山位于昆明市西郊15公里,由华亭山、太华山、罗汉山等组成。它峰峦连绵40多公里。海拔1900~2350米。西山森林茂密,花草繁盛,清幽秀美,景致极佳,在古代就有“滇中第一佳境”之誉。从昆明城东南眺望,西山宛如一位美女卧在滇池两岸。她的头、胸、腹、腿部历历在目,青丝飘洒在滇池的波光浪影之中,显得丰姿绰约。妩媚动人,所以又叫“睡美人”。

交通:可以从云南民俗村直接坐缆车到达西山华亭寺处。也可从市区坐6、附6、51路公共汽车前往,另外,在云南饭店门口有直达西山的专线车。如果时间充裕,从云南民俗村后门出发有一条到西山山脚的路,然后沿99级台阶可到三清阁。

金马、碧鸡坊

金马碧鸡的传说:相传在很古的时候,明镜般的滇池中,有匹金光闪闪的神马,若它与凡马交配,就会生出雄骏的“滇池驹”,能日行五百里;这匹神马常常在昆明东面的松林中时隐时现,现时金光四射,万木生色。在翡翠般的西山上,则有只碧玉般的凤凰,它歌声悦耳动听,远近数十里可闻,凤凰展翅。五彩缤纷,炫人眼目,美不胜收。当地人不知道它叫凤凰,便称为“碧鸡”。后来,人们把金马隐现的东山称为“金马山”,凤凰展翅的西山称作“碧鸡山”;继而,在两座山脚分别建“金马寺”、“碧鸡祠”祭祀它们;再后昆明城中又兴建金马、碧鸡两座巍峨壮丽的牌坊,这两座牌坊所在的街道也取名金碧路。城外东西两面还建筑过金马、碧鸡二关,作为进入昆明的门户。千余年来,金马、碧鸡已成了昆明的象征,昆明的标志。据说,由于地球、月亮、太阳运转的角度关系,每60年会出现一次“金碧交辉”奇景。过去老昆明们一直津津乐道,每每酉年中秋的傍晚,月在东、日在西的“金碧交辉”如约而至,金马碧鸡坊,光影倏忽相交,形成奇观。而这种奇景的设计,反映了古代云南各族人民把数学、天文学和建筑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高度智慧。20世纪90年代末期,金马、碧鸡坊得以重建。我们似乎可以透过历史看到了百年前万人空巷的盛况——百年前的奇观,百年前的辉煌。

交通:3、4路车可达。

翠湖公园

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市五华山西麓,是昆明城内的一颗绿宝石。

从1983年以来的每年冬春时节,数万只红嘴鸥云集翠湖,成千上万的人投食喂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皆大欢喜。最难得翠湖这个休闲公园位于昆明市区,还不要门票喔,自然就成了昆明人茶余饭后休闲的好去处。

在翠湖边喝茶是昆明人最常规的情调,从西南联大时代以来,翠湖边的茶馆就承载着那时的朴素而浪漫的情怀。情调的奥秘正在于反常之中、日常之外,与花多少钱无关。这种情调两个人享用也行,但还是三五个朋友最好。无论是在明媚的春光中,几人聊聊天,打打扑克,买份报纸翻翻,借翠湖的绿色养养眼,看人放风筝,还是在冬日暖暖的阳光中看看海鸥,发发呆,晒晒太阳。或者就只是坐在翠湖边的石凳上看看从面前经过的千奇百怪的宠物狗狗们。翠湖边的闲人永远都那么多,可是却又不让^觉得烦躁.翠湖边的气息就是昆明的气息。

云南民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