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曾国藩的智慧
3811600000015

第15章 衡才篇(1)

【曾国藩语录】

君子有远大独立的志向,而不会让世人轻易地看出。有藐视帝王,退却三军的勇气,却从不轻易显示。

如何衡量人才,实际上就是一个人才评价的问题,在此,诸葛亮不仅重视选拔人才、评价人才,而且还不拘一格地任用人才。

刘禅十七岁时,在成都继承了皇位,改年号为建兴元年,加封诸葛亮为武乡侯。从此,蜀汉政治上的一切大小事情,都由诸葛亮决断。为了把蜀汉治理好,诸葛亮不仅重视选拔人才,而且还不拘一格地任用人才。他曾经把一个国家比作房子,把人才比作支撑房梁的柱子。他说:柱子如果细小脆弱,房子寿命就不会长,顶梁柱要选用好木材,政府官吏也要选拔正直的有才能的人。粗大结实的木材,要经过挑选才能得到,正直有用的人才,也应该经过选拔才能够得到。诸葛亮自己就是这样做的。

联吴抗魏,本是诸葛亮的重要战略决策。可惜猇亭一战,蜀、吴联盟遭到破坏。诸葛亮担心孙权乘刘备刚刚死去的机会,发动突然袭击,正考虑派人去和东吴修好,可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人。第二天,邓芝来见诸葛亮,说:“目前主上年幼,初登皇位,民心未安。如果要完成统一大业,就应该抛弃旧怨,和东吴联好。没有东顾之忧,咱们才能北上进取中原。不知道丞相是怎样考虑的?”诸葛亮一听邓芝的话,十分高兴,觉得邓芝很有见解,而且邓芝正是完成这一使命的理想人选。他笑着对邓芝说:“我对这件事已经考虑了很久,可惜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来担当联合东吴的使命。今天我可找到这个人了。”邓芝赶忙问这个人是谁?诸葛亮答道:“你既然明白联吴的好处,那一定能够很好地完成这个使命。”他马上决定任命邓芝为出使东吴的使臣。

邓芝到了东吴,求见孙权。由于魏国也派使者到东吴,要孙权联魏攻蜀。孙权正犹豫不决,因此不肯接见邓芝。邓芝写信给孙权说:“我这次来,不光是为了蜀国,也是为了吴国的利益呢。”孙权这才接见了邓芝。邓芝给孙权分析当时的形势,说:“吴国有长江做天险,蜀国有山川为屏障。两国和好,互为唇齿,力量就大了。进,可以兼并天下;退,可以鼎足而立。如果东吴要和魏国联盟,就必然要向魏国屈服称臣;要是不听他的话,魏国就要借口讨伐东吴。那时候,蜀国也可以顺流而下,江南的广大地区,就不会再是大王所有的了。”孙权听邓芝说得有理,回答说:“我是愿意跟蜀国和好的,只恐怕蜀主年轻懦弱,在魏国的压力下中途变卦,不能始终如一。既然先生这样说,我就放心了。”

从此,吴国和蜀汉又结成了抗拒曹魏的联盟,并且多次派遣使者互相访问,不断发展友好联盟关系,从而使得三国鼎立的局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邓芝在离开东吴的时候,遵照诸葛亮的意见,要求孙权送回张裔。这张裔本是成都人,很有学问,办事果断,善于治理政事。在刘璋统治四川的时候,他就做司马的官了。刘备攻进四川以后,任命张裔为巴郡太守。不久,益州豪强雍闿与孙权勾结,把张裔绑架到东吴。诸葛亮爱惜张裔的才能,让邓芝向孙权交涉,要回张裔。张裔临走的时候,孙权和他谈了一次话,发现张裔很有才干。事后,孙权很懊悔把张裔放走,赶紧派人去追赶。但是张裔日夜兼程地赶路,早已到了蜀汉境内,没有让东吴人追上。

张裔到了成都,诸葛亮并没有因为他原来是刘璋的部下而另眼相待,而是根据张裔的学识才干让他做参军、从事。后来,诸葛亮带兵北上进攻曹魏,还让张裔和蒋琬一起做丞相府的长史,代自己掌管蜀汉政事。由于人才选用得当,诸葛亮虽然常年在外征战,蜀汉内部仍然治理得很好。

提起蒋琬,也有一段很有趣的故事:蒋琬在跟刘备入蜀以前,只是一个州衙门里缮写文书的小吏。入蜀以后,蒋琬做了广都县令。有一次,刘备因事到广都,看蒋琬什么事都不管,既不欢迎他,又喝醉了酒。刘备非常生气,要判蒋琬死罪。诸葛亮很了解蒋琬,知道他很有才干,办事公正,勤勤恳恳,就对刘备说:蒋琬有治理国家的才能,这一次是偶然的过失。他以安定百姓的生活为根本,踏踏实实地为百姓办事,不能因为这件事判他死罪。刘备很尊重诸葛亮的意见,就免了蒋琬的死罪,但是仍然罢免了他的官职。

蒋琬虽然被刘备免官,诸葛亮却依然认定蒋琬是个人才,决定提拔重用。他任命蒋琬做了尚书郎和东曹掾,后来又提拔他和张裔一起代理丞相的职务。诸葛亮几次北伐,由于有蒋琬负责军队的给养,才没有后顾之忧。诸葛亮还写信给蜀后主刘禅,建议在自己死后,让蒋琬来接替他的职务。后来,蒋琬逐渐成为蜀汉政权中出色的人物。

诸葛亮十分重视发挥部下的智慧和才能,他常说: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只有“集众思,广忠益”,才能把事情办好。“集思广益”这个成语,就是这样来的。诸葛亮喜欢敢于直言的官吏,他特别赞扬徐庶、董和两个人,给部下树立榜样。他说:“人们难得把自己心里的话都说出来,只有徐庶能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董和与我共事七年,我办事有不周到的地方,他就反复提出来,要求重新考虑。如果大家能够学到徐庶的十分之一,又能像董和那样忠直勤恳,那么我的过失就可以大大减少。”

由于诸葛亮能够听取不同的意见,重视选拔人才,敢于不拘一格用人才,使得蜀汉政治呈现一派新的气象。

曾国藩一生用人极多,评价人物也极多,而他以志趣高低作为评价人物高下的准绳,可谓抓住了人物评价的关键。曾国藩在上文说:“凡人才高下,视其志趣。”直接把一个人能否立志、志向高低作为衡量人才高下的标准,这个观点是极有见地的。因为,在历史上还没有一个庸庸碌碌、胸无大志的人最后能成就大事的。

古往今来要做成大事业的人,没有不是从立志开始的。“有志者事竟成”的苏秦横心成才,闭门读书,昼夜不息,困倦了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终于成就了大业。

战国时七雄并列,其中秦国虽然位处中原之外,却也正好免得像其它六国一样,经常互相攻打,战争不息,得以内修国政,休养生息。所以,到了战国时代后期,秦商鞅变法以来,国力强盛,与当初偏处西隅的时候相比,是另一番气象。

当时,洛阳有一个人,名叫苏秦,字季子。他年轻时外出求学,曾拜在鬼谷子名下,与张仪、孙膑、庞涓都是鬼谷子先生的学生,只不过孙、庞学的是军事,他与张仪学的却是纵横之术。他学成之后,拜别老师回到洛阳家中。到家之后,一家人分别数年,相见之欢自不必多说。过了几天,苏秦想外出去周游各国,游说国君,也好不负平时所学。家里人却都反对,他只好就近去求见周天子。这时的天子是周显王,显王把他安排在馆舍住下,可显王的左右却不肯帮他说话--因为苏秦是平民出身,他们看不起他。

苏秦见在周不能施展抱负,就变卖了自己的一份家产,去周游各国,一路考察各国山川地理,风土人情,一面寻找机会去游说国君。他听说秦国日渐强盛,就西赴咸阳,求见国君。当时秦国君是文王,文王因办商鞅之事,对游说的人心存厌恶,推辞说:“等以后我国力量强大了,那时再请你来吧。”

苏秦不被秦王接受,虽想继续到列国去,但是身上的盘缠已用完,没有办法,一路上卖车马、卖奴仆,换几个钱维持着,最后只好徒步回家。

苏秦到了家里,父母见了他的狼狈相,气得大骂了他一顿。他一路又饥又渴,想向嫂子要碗汤喝,然而嫂子说:“家里没柴,拿什么给你做汤?”他回到自己房中,妻子正在织布,见他进来理也不理,照旧织布。

面对如此冷遇,苏秦横下心来,闭门读书,昼夜不息,困倦了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一年之后,他感到大有心得,就想再去秦国--因为天下秦国最强,可以有机会大显身手。但他又一想:“上次秦王就不肯留我,我再去又和上回一样,怎么还有脸再回家乡?”正在左右为难,突然心生一念,想道:“何不使列国同心协力,共抵秦国?如此才有我施展的机会。”当下想好行动计划,便动身去游说列国。

苏秦先到赵国,又到燕国,见了燕君文公。燕文公说:“听说先生曾去秦国上十万言书于秦君,我很想看一下。如今先生你就在这里,让我们谈一谈吧。”

苏秦说:“大王知道燕国为什么一直没有战争的原因吗?”

燕文公说:“我不知道。”

苏秦说:“燕所以能一向没被战事烦扰,是因为有赵国在燕国之南作为屏障,大王如果不知道与赵国交好,反而要割地与远方的秦结交,不是做糊涂事吗?”

燕文公说:“那又怎么办呢?”

苏秦答道:“依我浅薄的见识,不如与赵国搞好关系,进而联系列国,大家齐心协力来抵制秦国,才是万全之策。”

燕文公说:“办法虽好,可是谁来实行呢?”

苏秦说:“我来办这事吧。”

燕文公大喜,给苏秦备好车马,带好路费,派武士一路保护他,让他去赵国实施“合作”计划。

苏秦代表燕文公先后去了赵、韩、魏、齐、楚等国,用“合纵”游说各国国君,得到了他们的赞同。于是,苏秦准备再回到赵国去确定结盟的事情。当他路过洛阳时各诸侯都派了使者送行,他的车队竞排出了二十里之外,只见车队旌旗招展,护送的武士前遮后拥,好不威风,连周显王听说苏秦来到都派人到郊外迎接。苏秦衣锦还乡,真是今非昔比了。

苏秦到了赵国,赵国国君封他为武安君,并派使节约会齐、楚、韩、魏、燕五国国君,都到洹水(今河南北部)之上相会,拜告天地,歃血结盟,约定共抗强秦,一国被攻,五国去救;谁若背叛盟约,五国共同攻击它。会上,六国国君共同封苏秦为“纵约长”,兼任六国国相之职,总辖六国军马,时值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三三三年)。

纵观曾国藩的一生,几乎无时无刻不在立志。从小他就立志要德业惊人、出人头地。曾国藩长至八岁,满身鳞癣之疾,愈加厉害,还是小事,最奇怪的是,两手掌上并无一条纹路。非但曾氏全家个个莫名其妙,就是一班相家都也不能举出什么例子,只有混而沌之说是大贵之相罢了。这年曾国藩已在村中私塾念书,有天放学回家,把他一张小嘴嘟得老高。江氏爱子情切,未免一吓,忙问这般样儿,为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