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怎样当好班组长
36695500000023

第23章 班组的经济核算(2)

材料工具员对班组所使用的全部原辅材料,从价格到使用量逐一算了一遍细账。他发现班组对铜管的加工使用量最大,而铜管价格较高,这意味着对其值得大力进行节约挖潜。于是,他和大家商量,在班组开展节约铜管有奖竞赛活动。赛和不赛大不一样。以前加工铜管剩下的管头料尾,大家都毫不经心地把它当废料退铜了,现在大家都保留了下来,仔细堆放好,以备有合适需要时使用。小赵更是格外精心,把这些管头料尾按照不同的尺寸分别做好记录,然后在料箱里依次存放。在加工小活时,他就按照尺寸的要求,先到他的小本子里去查找,优先考虑选用这些节约下来的管头料尾,而把新领的整尺料集中返库。2006年3月份,他就节约铜管近10公斤,仅此一项就获节的竞赛奖70多元。一年来,车工四班共实施增收节支项目8个,实现增收节支金额32000多元。

崔勇为和员工们在班组管理的实践中,都感受到了搞好班组经济活动分析的好处。他们主动修改相关制度,把每月一次的分析活动改为每半月一次,班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不好解决的问题,都采用这种方式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加以解决。一年来,车工四班的生产效率一直保持在135%以上,其他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完成情况,也一直在车间保持着领先地位。

班组经济活动分析一般包括:生产分析、指标分析、投入产出分析。

(1)生产分析。凡承担生产任务的班组,都必须首先进行生产分析。分析的内容主要是:生产进度及其均衡性,按品种完成产量的情况,产品质量稳定与波动的情况,工时利用的效果,生产设备的利用效率,能源的利用情况,生产的组织状况,技术组织措施的实施情况等。生产分析,重在分析生产成果的使用价值效果,特别要把对产品质量的分析摆在首位。

(2)指标分析。在进行生产分析的基础上,要进一步通过指标的对比,分析生产成果的经济效果。分析的内容主要是:指标的实际水平同计划(定额)水平比,指标本期实际水平同上期实际水平比,指标本期实际水平同历史同期实际水平比。在对比中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明确要抓好的薄弱环节和必须提高的重点。

(3)投入产出分析。凡已开展了投入产出核算的班组,除搞好生产指标的分析外,还必须进行成本、利润和资金等方面的分析。成本分析,要进行总成本、单位产品成本和可比产品成本的分析。利润分析,要进行创利额、盈亏额和增收节约额的分析。资金分析,要进行在制品和待用原材料资金占用的分析等。成本、利润和资金分析,重在分析生产成果的价值效果,必须用货币形式来表现。在开展班组经济活动分析的过程中,除需进行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析外,还应结合实际需要,有目的、有选择地确定各个时期的重点分析内容。

班组开展经济活动分析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有按日分析、定期分析(又称为“短距离分析”)、专题分析(又称为“典型分析”)和综合分析(又称为“全面分析”)等。

5班组经济核算的具体方法

班组经济核算的意义和作用

班组经济核算是实行以班组为核算单位,运用各种指标数值来反映班组经济效益的群众性核算制度。通过群众性的预测、记录、计算、比较、分析和控制,核算出班组的消耗与生产成果,并加以检查,找出漏洞,挖掘潜力,从而使提高经济效益有正确的方向。班组经济核算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提高班组经济动力的效果。

(2)促进班组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3)调动职工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4)使经济责任制有了坚实的基础。

班组经济核算是在班组长的领导下,以职工核算员为主体把其他工人管理员组织起来,形成人人参加,人人有责的群众性核算网,对车间分解下达班组的各项经济指标进行核算和分析。因此,班组经济核算要根据车间、班组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来组织。

班组经济核算单位的确定

一般以生产班组为核算单位,凡是生产周期短、材料和原材料消耗等指标能在某阶段统计出来的班组,都可以作为核算单位。

班组经济核算指标的选定

班组核算指标要选择得当,应与奖励挂钩。

(1)核算指标力求简单明确,计算方便。

(2)指标应能反映生产的水平和生产成果,既要有数量的核算,也要有金额的核算,要有利于考核奖惩紧密挂钩。

(3)指标要尽可能服从车间、厂部核算要求,以便为专业核算提供可靠的资料。

班组经济核算的人员配备

班组经济核算可以是职工直接参加的核算,除人人要参加记录统计之外,班组管理中的计划、经济核算、质量检查、工时考勤、安全卫生、定额管理、材料工具管理等都要有兼职的班组核算员来做。如果是大班组,可指定一到二名半脱产的职工当管理员或明确几个人来兼职。

班组经济核算的内容

班组经济核算是核算本班组范围内的指标,主要的常用指标大致如下:产量指标、质量指标、消耗3%、工时指标、工艺指标、设备利用指标、文明生产指标。上述指标可概括为:

(1)单项指标核算。即直接用实物量和工时量记录。

(2)自负盈亏的投入产出核算。反映生产经营收入补偿支出后获得的内部利润,评价观念强,但计算相对复杂。

目前,班组经济核算一般采用统计指标核算法和班组节约核算法两种。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采用班组产品成本核算法、班组经济责任制和虚拟经营管理模式等。

在班组经济核算中运用IC卡管理。IC卡在世界各国一般只用于结算系统或者考勤系统。但现在上海汽车集团公司将IC卡应用于整个生产经营和经济核算全过程。如领料、测量、试验、维修设备、复印等,全部都用IC卡。IC卡作为计算个人有偿使用企业一切资源的有形载体和电子凭证,通过四大功能——身份识别、权限控制、费用结算、数据传达来完成查询、监控、结账工作,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效率。

使班组生产增效提速的方法

(1)让职工拥有资产管理和经营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现在大多数企业的情况是,企业整体赚钱不等于每个班组、每个人都在赚钱,不等于每一个产品都在赚钱,也不等于每个资源都在赚钱。如果不让每位职工都掌握企业和个人资产经营或生产管理中的负债及利润情况,就解决不了增效提速的问题。

(2)确立职工的贡献度评价标准。在每个班组,让每个职工都注重资产管理。这就要对每个职工在企业的贡献度有一个评价标准,即以经济行为作为评价标准的量化指标,进行考核,建立奖惩制度,进行资产管理、增效提速就有了落实和制度保证。如果在资产管理和增效提速上没有明确的目标,这样的管理就不扎实、增效提速也只是空中楼阁。以前,在计划经济下,国有企业仅有一个“保值增值或者资产不要流失”这个功能,对资产管理,仅有岗位责任的描述,这是不够的。在市场经济下,每一个资源的投入,都要经过精心计算,企业是资产管理的责任者,职工是每一个资源回收的主体落实者,每个职工参与资产管理和经营管理,成为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追求者。这样就从原来的企业领导资产决策和管理变成了全员参与,每个职工都算账,人人关心资产管理。职工主人翁地位主要体现在对岗位资源使用的拒绝权和认同权,这里面包含对资产管理和经营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三大权,但是,现在有的企业班组每个职工虽然都有各自的分工,但大多数职工不是有很多的自主管理权力。只有真正把“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交给职工,原来没有得到解决的职工岗位主人翁问题才能真正解决,才能真正把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只有职工把企业当作是自己的一部分,企业班组的增效提速才能真正地实现。

6班组核算数据的记录

班组核算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及时、正确的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是通过一定的表格形式,按照规定的要求,将班组各项生产技术、经济活动,用数字或文字直接记录下来。班组原始记录的内容一般包括:

产品数量、品种和质量的记录

主要记录班组或个人所生产的制成品、半制成品和在制品的数量,以及产品和工作的质量,为制订和检查班组作业计划,考核个人、班组的生产成果提供数据。

职工考勤和工时利用的记录

主要记录职工的出勤、缺勤天数和工时利用情况,以便核算职工工资,为计算出勤率和工时利用率以及检查和修订工时定额提供数据。

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的记录

主要记录其实际消耗和节约代用的情况,为计算生产费用和检查修订有关消耗定额提供数据。

设备运转和安全文明生产的记录

主要记录生产设备的开动台数和运转时间、设备的利用和维修、工伤和设备事故以及现场整洁检查等情况,为计算设备和安全文明生产指标提供数据。

技术操作、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的记录

主要记录职工操作技术测定情况,登记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的项目、实施及其经济效果,为职工技术升级和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奖励提供数据。

修旧利废记录

为核算修旧利废成果和奖励节约代用提供数据。

7班组核算常用的表格

班组核算使用的表格,各行各业各不相同,但其基本形式多为生产记录卡、质量检验单、资料登记账、统计核算表、成绩公布牌等,也就是常说的卡、单、账、表、牌。

生产记录卡

也叫施工记录卡。主要是记录实际产量和用工的原始单据。多由生产者本人自记或由班组长、派工员在派工派活时与工作完成后代记。

质量检验单

也叫返工、废品报告单。主要是记录产品质量的检验结果,要由担任产品质量检验的人专责记录,他人不得代记。

资料登记账

也叫台账。主要是汇集各类原始数据,经过综合整理成为核算的资料。多由班组各工人管理员分工登记,再由班组核算员负责综合和统计。

统计核算表

也叫计划完成情况一览表。它既是指标核算和成本核算的运算表,也是核算结果的公布表。常用的有:个人指标逐日统计核算表、班组指标逐日统计核算表、班组指标计价核算表、班组产品成本统计核算表、班组指标计分统计核算表等。

成绩公布牌

也叫经济核算板。主要是将班组各项指标或分成留利的完成情况,联系经济利益将计算的结果按人公之于众,让大家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