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曾国藩官学
36550300000016

第16章 一 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

曾国藩认为,交朋友要慎重,因为选择朋友关乎事业的成败。人的一生如果结交了好的朋友,就可以患难与共,相互砥砺,不仅可以成为情感的慰藉,也可以成为事业成功的基石。因此,选择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是最重要的。

当然,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是要选择那些志向远大的人做朋友,而不能选择志趣低下的人做朋友。

曾国藩的为官之道可以说是他广交朋友的处世之道,他能够在立功、立言、立德三个方面都取得辉煌的成就可说是在朋友的相互砥砺和影响下取得的。因此,他深刻地领会到了人生择友的重要性。所以无论是在生活、为学,还是在事业上,他都时时注意广交益友。这一点在他京城的十三年生活中,就有充分体现。

他在写给家里的书信中,曾介绍过当时所结交的部分朋友:"现在朋友愈多,讲躬行心得者,则有唐镜海先生、倭仁前辈以及吴竹如、窦兰泉、冯树堂数人;穷经学理者,则有吴子序、邵惠西:讲习文字而艺通于道者,则有何子贞:才气奔放者,则有汤海秋;英气逼人,志大神静者,则有黄子寿。

又有王少鹤、朱廉甫、吴莘畲、庞作人,此四君者,皆闻余名而先来拜,虽所造有深浅,要结有志之士不甘居于庸碌者也!京师为人文渊薮,不求则无之,愈求则愈出,近来闻好友甚多,予不欲先去拜人,恐徒标榜虚声;盖求反以匡己之不逮,此大益也!标榜以盗虚名是大损也!"

曾国藩所结交的朋友十分广泛,但他所交的多是师友,像刘传莹、唐鉴、穆彰阿等人。曾国藩所交之友对他个人的影响和事业的发展起到重大的作用。

刘传莹,湖北汉阳人,专攻古文经学,精通考据。曾国藩通过与刘传莹的交往,大大弥补了自己古文宇上的不足。一八四六年,曾国藩在城南报国寺养病,于是便向他请教古文经学与考据。刘传莹也正因为自己只在古文经学方面有造诣,遂向曾国藩请教理学。于是,二人互相切磋,取长补短,成为至友。曾国藩通过与刘传莹的交往,拓展了学识,在学术领域走上全面发展的道路。他在给同乡好友刘蓉的信中表达自己在学术上的见解和志向时说:

于汉、宋二家"欲兼取二者之长,见道既深且博,为文复臻于无累"。不计门户,取长补短向来是成功的方向。

何绍基,字子贞,精通书法,擅长吟咏。曾国藩与其交往时,觉得何绍基所长,正是自己的不足。从此以后,他非常重视写作和赋诗。

另外,他还经常与吴延栋、何桂珍等人讨论理学,向邵懿辰请教今文经学。

曾国藩的这些朋友,在京城都颇有名气。同他们的交往不仅增长了学识,也大大提高了曾国藩在京城的个人声望。他在家书中称自己"昔在京颇著清望"。这也:是他在京城迅速发迹的原因。

曾国藩在交新友的同时,也十分注意联络旧时志向相投的朋友。

刘蓉,字孟蓉,号霞仙,湖南湘乡人。郭嵩焘,宇筠仙,湖南湘阴人。

曾国藩在赴京科考途中在长沙认识了"少有志节"的刘蓉,又通过刘蓉认识了正在长沙参加乡试的郭嵩焘,于是三人"欣然联欢为昆弟交"。

江忠源,宇岷樵,湖南新宁举人。在北京,经由郭嵩焘的引见,与曾国藩相识。交谈过后,江忠源告辞,曾国藩对郭嵩焘说:"人必立功名于天下,然当以节义死。"当时承平日久,众人都十分惊疑。刘蓉称赞江忠源,"交友有信,与士卒同甘苦,临阵常居人先,死生患难,实可仗倚"。在与曾国藩的交往中,以有血性、有胆有识闻名,被曾引为益友。曾国藩称赞他"儒文侠武"。

日后江忠源果真成为湘军的主要将领。

罗泽南,字仲岳,号罗山,与曾国藩是同县人。他的家境十分贫寒,却能"溺苦于学,夜无油烛灯,则把卷读月下,倦即露宿达旦"。他的道德学问,时人称他为有数的人物。他研究程朱理学,标榜自己为宋儒。年轻时,他连遭不幸,丧母、丧兄嫂相伴而来,继而长子、次子、三子连丧,其妻连哭三子之丧,双目失明。罗泽南并未因如此沉痛的打击而一蹶不振,反而"益自刻厉,不忧门庭多故,而忧所学不能拔俗而入圣;不忧无术以资生,而忧无术以济天下"。因此,曾国藩十分敬重他。常在书信中表示敬慕之意,称他为家乡的颜渊。

055其后以儒生的身份带兵征战,立勋名于天下。

欧阳兆熊,字晓岑,湖南湘潭人。曾国藩在果子巷万顾客店中,病情严重,卧床不起,幸遇欧阳兆熊,在他的精心护理下,才得以康复。从此,二人成为好朋友。

曾国藩所交益友,对他的人生及事业起了重要作用。其中有给他出谋划策者,有赏识提拔者,有在危难之时,两肋插刀者。这些朋友从各个角度烘托着他的事业。因此,他比别人更深刻地体会到:"择友为人生第一要义。"虽然广交朋友为曾国藩的平生事业打下了重要的根基,使他的事业辉煌兴盛,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曾国藩认为更重要的是交友不可不慎。

曾国藩曾这样说,看到你的朋友,就可知道你的为人,朋友的好坏,是可以互相影响的。一个人在世上若有几个好朋友,相互帮助和交流,生活和事业就可能有好的局面,相反,若交了坏朋友,受到坏的习气的影响,生活和事业就可能会出现坏的局面。所以,人才总是一批一批的出现,在某一个时代人才辈出,在某一地区人才辈出。这并不是因为这个时代比另一个时代的人更杰出,这个地区的人比另一个地区的人更优秀,而是因为这个时代或这个地区的人团聚在一起,相互激发,相互砥砺,才出现了一个令人钦慕的群星灿烂的好局面。曾国藩从习俗可染人出发,认为慎交友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