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乔布斯给年轻人的30个忠告
36521200000022

第22章 天才也需要帮手

俗语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即使再有能力的人单独面对难题时也很难做到得心应手。可相反,如果一个人身边总能有帮手,特别是很优秀的帮手,那么,他便拥有了大赢天下的能力。

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忘了给自己寻找帮手,特别是拥有高智商的帮手。

与拥有“三位数智商”的人共事

俗语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即使再聪慧的人单独面对难题时也很难做到得心应手。如果这时身边多那么一两个帮手,情况又会变得不一样。聪明的人往往懂得如何留住人才,就像野心勃勃的秦昭王为一统天下,在引才纳贤方面就显示了非凡的气度。他曾驱车五跪拜访隐士范睢,态度恭敬,并最终打动了范睢,秦昭王也在其帮助下统一六国,成就霸业。

乔布斯在探索音乐市场的道路上,在解决理论和技术方面的困难时,依靠的就是他的研发团队。尽管乔布斯很想在音乐市场上大展身手,但匮乏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一度让他灰心,但Tony Fadell的出现无疑给了他新的希望。总所周知,Tony Fadell一直都是“苹果”内部相当重要的人物,他甚至被誉为iPod的黄金推手,在他开始研发iPod的过程,他曾取得20多项商品专利,他的双手和大脑构想和设计了整个iPod。当然iPod的成功还依靠苹果公司产品设计组的副总裁——被技术创造天才的乔纳森·艾弗,所设计的iPod播放器外形。

在乔布斯眼里,他的团员远远比他还要出色,对他而言,苹果的成功是靠公司的所有员工,而他只是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提供一些微不足道的帮助。当年乔布斯为了他的个人电脑Lisa,带着他的团队去往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考察时,施乐公司的泰斯勒感慨到:“我以为他们只是一帮不懂得计算机科学的黑客而已,但我在听过他们的发问后才知道我错了。”因为这些年轻人提出的问题既表明了他们关心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展品的细节,也表明了他们在计算机研究领域的专业素养。施乐公司因为不再小觑这帮年轻人,因为在他们离开研究所后,就明白了让整个施乐公司引以为傲的Alto工作原理,而且最后让Lisa计算机取而代之。正因为有着这样一批让人羡慕的出色人才,乔布斯的“苹果”才取得如斯成就。

无论是在音乐市场方面的探索,还是在计算机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乔布斯对人才的渴求和欣赏都表现得很有诚意。而乔布斯在留住人才方面也破费心思。在看过沃兹在电子技术上展现的惊人才华后,他才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为自己曾经的自大而感到惭愧。他想他不能放弃这样令人惊奇的人才,于是他决定和沃兹一起创立了后来风靡世界的苹果公司。乔布斯回忆说:“在遇到电子学方面我遇到的第一个水平比我高的人时我简直惊呆了,从前我总是觉得自己在电子学方面的知识无人能及,但当我见到沃兹时我的想法改变了。”所以说,即便是天才,也依然有进步的空间,因为人外有人,只有学会欣赏别人,发现别人的优势,继而转换为自己的资源,才能更加进步。

正如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所做的那样,他提出在重用人才方面大胆改革的方案,马云曾说最优秀的人才才是公司最大的资产,所以他决定大胆启用新人,因为阿里巴巴是一家成长型的公司,马云说:“假如我们不敢大量重用下面M3、M4、M5的年轻人,阿里巴巴未来前景是堪忧的。我认为一个公司、一个部门,人才培养最好的标准之一就是输出人才。我们不仅希望为内部输出人才,也希望为社会输出人才,20年以后,如果整个中国500强中的CEO有250个以上来自阿里巴巴,或者至少整个经营管理体系是这样的,这才是我们在新商业文明创造过程当中所作出的贡献。”由此可见人才的重要性,对人才的重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马云提出改革的关键原因之一。

也正因为“苹果”和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懂得赏识和重用人才,才能让他们的才能得以展示。因此他们也愿意追随他们的领导者,因为领导者的重要才能让他们的才能得到升华,而且对人才的欣赏和重用也使得大家的信心成倍增加。

一棵树,无论它怎样伟岸、粗壮和挺拔,也成不了一片森林;一块石头,无论它怎样大,也成不了一面墙。任何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与大家齐心协力,这样才能赢得发展。

美国得克萨斯州石油大王保罗·盖蒂说:“我宁可用100个人每人百分之一的努力来获得成功,也不要用我一个人百分之百的努力来获得成功。”

在竞争激烈的年代,我们年轻人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善于依靠别人的力量,尤其是那些智商高、情商高的人才来为我们的成功加分。

找有经验的人与我们合作

很多创业之初的人通常都有一个疑问埋于心间——“我有人才,也有资金,却常常不知道从何开始”。其实一个企业要想获得成功,不仅仅依靠人才,还需要足够的创业和发展经验。即使你有一个非凡的创意,但因为没有相关的任何经验,你甚至不知道从何处入手。所以,找一个有经验的人合作,就变得极其重要了。

我们都知道真正让FROG走向世界的,其实就是凭借和苹果乔布斯的合作。1969年由设计师 Hartmut Esslinger创建的FROG公司最早只是一间在德国黑森林区成立的工作室。一开始,FROG公司只接到来自于德国电子业巨头 Wega 的订单,直到后来,Wega被索尼收购,FROG也因此开始和索尼的长期合作,他们共为索尼设计了100多种产品,包括著名的索尼特丽珑彩电。

尽管如此,FROG的名头仍没有打响,直到乔布斯的出现。他找到FROG公司的负责人Esslinger,并告诉他自己正在寻找合适的设计公司,由于FROG公司宣扬“情感设计”的核心设计理念与乔布斯不谋而合,双方达成合作的协议。果然,几年后,由FROG公司设计的Apple IIC,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最佳设计奖”。苹果公司的营业收入也从 1982年的7亿美元蹿升到1986年的40亿美元。FROG公司的Brandon Edwards回忆说,“事实上公司也是在与乔布斯合作的时候正式更名为FROG DESIGN的,因为乔布斯说Esslinger Design这个名字在美国行不通。要知道与苹果的合作对公司的影响真的很大,与乔布斯的合作帮助我们在电子消费品方面进一步确立了自己的理念。”

乔布斯在众多设计公司中最后选择了FROG,是因为他知道FROG在与索尼公司合作时积攒了无数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对苹果公司而言是天大的好处。选择一家有经验的公司合作比自己单打独斗要省时省力得多,同样深谙此道理的还有360杀毒软件总裁周鸿祎。

当年还在雅虎工作的周鸿伟,在雅虎推出一个上网安全软件“上网助手”时他已经有了“安全软件+免费杀毒”的想法。于是他找到当时国内一些比较知名的杀毒厂商——瑞星、金山、江民——当时这三家基本垄断了国内杀毒市场,他试图说服他们提供一个免费或者半免费的杀毒软件和“雅虎上网助手”捆绑在一起推出。但没有一家厂商能理解他的想法,于是他想到了与卡巴斯基的合作,因为卡巴斯基在国内市场的情况较为特殊。当时,在一些小众高端用户群里,卡巴斯基比较受欢迎——它的杀毒技术确实不错。也正因为技术好、对机器性能要求高,所以它无法在大众中得到广泛使用。于是他代表雅虎找到卡巴斯基大中国区总裁张立申并提出合作。

虽然中途雅虎曾因为各种因素终止过合作,但在2006年周鸿伟开始做360安全卫士的时候张立申又找到他,要求延续上次的合作。尽管360安全卫士从一诞生,就跟众多江湖大佬爆发了口水战,成功把“流氓软件与反流氓软件”的问题变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但对360而言,与卡巴斯基的合作无疑是双赢的。

所谓合作的共同利益点是什么?其实就是要使得合作双方都能够赢利。如果这个点击中了对方的要害,一定是事半功倍。

好的创意需要人来实践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但倘若没有经验,就将在摸索的道路中浪费更多得人力、物力和时间,所以如果找到有经验的人合作,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有经验的人会把途中的挫折提前告知,能免去诸多不必要的探索障碍,才能使得成功之路变得更为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