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危机理财
36481000000018

第18章 理性巧花善理

在股市低迷、楼市不景气时,人们的“财富效应”逐渐消退,钱包“缩水”,消费自然变得没有以前爽快了。

购物等打折,时尚也节省

在某公司工作的林小姐,月收入3000元左右,平时过得颇为“小资”。不过,随着物价越来越高,她也感觉钱越来越不够用,“以前钱包放三四百元可以用一周,现在两天就没了”。她直言,以前遇到喜欢的衣服,即使不打折都会买下,但现在只会等到打折才买。

不少商家频频打折,又引起了林小姐的购物欲。“最近买衣服花了1000多元,没办法,之前忍了很久没买。”林小姐说,现在商店打折来得特别早也特别猛。

家中做饭吃,经济又实惠

不少人讲究吃,朋友来了要吃一顿,家庭聚会也要吃一顿,就是同事间也是你请我一顿我请你一顿。然而,自从粮油、副食品涨价后,餐馆里的价格也是扶摇直上,普普通通十人一桌的饭没有四五百元拿不下来,有时还未必能吃饱。于是,家宴便卷土重来。

“银根紧缩”,不仅家庭妇女们精打细算过生活,甚至连平时大手大脚惯了的“70后”、“80后”们也不得不节约起来。有一对年轻夫妻正在挑选菜谱。尽管家中有成套的厨具,但结婚后,他们并没有做过几次饭,一般都在外面吃。“现在的菜贵了,最简单的土豆丝都要四五块钱一盘,一个月的生活费用开销太大了,所以我们决定自己做饭吃。可我们都不会做,所以到书店买些菜谱,回去学着做,”年轻的妻子说。

炒股亏了钱,长游改短游

刘先生是一名新股民,在2007年底时经不住诱惑,将全部存款近20万元全仓杀入股市,结果是亏得一塌糊涂,目前股票账户上只剩下不到7万元。往年寒暑假,刘先生都会带儿子去游山玩水,比如2007年暑期去了新疆喀纳斯,在寒假带孩子去了云南。刘先生甚至还信誓旦旦说赚了钱就带孩子去澳洲玩,但刘先生2008年却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儿子吵着要出去旅游,刘先生看着羞涩的钱袋,最后只能带孩子到刘家峡太极岛转了一圈。

计划要买车,不得不推迟

“以前股市好的时候,就打算赚了钱买辆车,那时候舍不得把钱拿出来,但现在股票不断下跌,不想出手了。”王先生原本计划在年内购买一辆轿车,赶上国庆假期和家人一起自驾游。他的妻子说,股票套牢,基金变负数,丈夫每日都不断叹息。“今天‘不见’一个轮胎,明天‘不见’一个车门,于是放弃了买车。油价也在不断上涨,如果买车每个月至少得多掏100元的油钱,现在看来,只能暂缓购车打算了。”王先生说。

股民中甚至流行起“奥迪进去奥拓出来,奔驰进去奔奔出来,宝马进去自行车出来”的调侃。

但在车市不景气的情况下,汽车经销商之间还是启用了不少隐形降价的招数,“购车‘油’礼”已成为2008年车市最常看到的广告语之一。许多经销商打出了买车就送1000~2000元油卡的销售战术,此外“买车就送装潢”的广告也屡见不鲜。但是这些促销术,在股市下跌、油价上升的情况下却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房价走下坡,买房等等看

张先生是某机关的干部,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夫妻俩商量着换个大一点的房子。于是,张先生夫妻俩每逢休息就奔波于市内各大楼盘,寻找可心的房子。自从全国一、二线城市房价下降后,张先生开始观望了,尽管他也急需房子,但是面对降价风潮,和自己有限的积蓄,他还是决定等等再说。

对于这些人们经济生活中的现象,在经济前景不明朗的背景下,我们肯定会想“我的工作将来还有没有保证?”“我的收入明年会不会降低?”由于形成了这样悲观的消费预期,消费时肯定比较谨慎,这是第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是有一部分人确实没钱了,比如炒股炒成“股东”了,流动资金不足,只能缩减一切不必要的开支。但是不管前景如何,人们的日子还得过下去,就如我们不能改变环境,我们只能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