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如何读懂和掌控你周围的人
36479500000008

第8章 怎样识别你周围的人(3)

“打听”他人的真面目

人总是要和其他人交往,同时本性也会暴露在不相干的第三者面前,也就是说,他不一定认识这第三者,可是第三者却知道他的存在,并且观察了他的思想和行为。人再怎么戴假面具,在没有舞台和对手的时候,这假面具总是要拿下来的,所以很多人就看到了他的真面目。而当他和别人交往、合作时,别人也会对他留下各种不同的印象。因此你可向不同的人打听,打听他的为人、做事、思想。每个人的答案都会有出入,这是因为各人好恶有所不同之故。你可把这些打听来的资讯汇聚在一起,找出交集最多的地方和次多的地方,那么大概就可以了解这个人的真性情;而交集最多的地方,差不多也就是这个人性格的主要特色了——如果十个人中有九个说他“坏”,那么你就要小心了;如果十个人中有九个说他“好”,那么和他往来应该不会有问题!

不过打听也要看对象,向他的密友打听,他当然都是好话;向他的“敌人”打听,你听到的当然坏话较多!不过“敌人”说的比密友又较接近真相。最好能多问一些人,不一定是他的朋友,同事、同学、邻居都可以问,重要的是,要把问到的综合起来看,不可光听某个人的话!

当然,打听也要讲技巧,问得太白,会引起对方的戒心,不会告诉你实话,最好用聊天的方式,并且拐弯抹角地套。这种技巧需要磨炼,不是三两天可以学到的。

此外,你也可以看看对方交往的都是哪些人。

人们常说“物以类聚”和“龙交龙,风交风”,意思是什么样的人就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因为他们价值观相近,所以才凑得起来。所以性情耿直的就和投机取巧的人合不来,喜欢酒色财气的人也绝对不会跟自律甚严的人成为好友!所以观察一个人的交友情况,大概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性情了。

除了交友情况,也可以打听他在家里的情形,看他对待父母如何,对待兄弟姐妹如何,对待邻人又如何。如果你得到的是负面的答案,那么这个人你必须小心,因为对待至亲都不好了,他怎可能对你好呢?若对你好,绝对是另有所图。

如果他已结婚生子,那么也可看他如何对待妻子儿女,对待妻子儿女若也不好,这种人也必须提防。若你观察的是女孩子,也可看她对待先生孩子的态度,这些道理都是一样的。

避免先入为主的臆断

如何识别一个人是我们生存时必须掌握的一项本领,而我们识人时难免会掺杂一些个人主观因素,先入为主地以自己的尺子去度量他人。从根本上来讲,这种识人的方法不利于我们对某个人做出客观、准确的判断。

当我们喜欢一个人时,就会忽略他的缺点而肯定他的一切;当我们讨厌一个人时,就会忘掉(或忽略)他的优点,单挑他们的弱点而否定他的一切。

例如看到一个人衣着整洁,对他印象不错,则很可能认为他做事细心,有条理,甚至负责任;反之,若对某个人印象欠佳,就往往忽视他的优点。

韩非子曾讲了一个故事很耐人寻味:卫灵公非常宠爱一个叫弥子瑕的美貌少年。一天夜里,这位少年家中传来他母亲患急病的消息,弥子瑕撒谎说已得到卫灵公的允许,就乘王室的牛车赶回家探望母亲。按理说,随乘国王的车是要被处以刖刑的。但卫灵公知道这事后却说:“冒刖刑之险,赶赴母亲病床前,是好样的。”

有一天,弥子瑕同卫灵公在花园里散步。花园里的桃子看上去甜得很,弥子瑕就尝了一口,果真非常好吃。弥子瑕把咬过的桃子递给卫灵公,卫灵公又大加赞赏说:“有好吃的东西不一个人独吞,而是让给我,真是好样的。”几年过去了,长大了的弥子瑕渐渐失去了少年时代的美貌,卫灵公对他也不那么宠爱了。卫灵公想起过去的事来:“你扯谎,说得到我的允许,乘了我的牛车;另外还让我吃你吃过的桃子,该当何罪?”于是卫灵公处罚了弥子瑕。对同一个人来说,在他爱的时候,即使是触犯了法律,那个人也能得到赞赏;一旦这种爱没了,爱就变成了恨,甚至将其处之以法。

有的人喜欢想当然地去识别一个人,没有事实根据,跟着感觉走。识别一个人忌主观臆想,凭空猜测,应该有一定的事实依据。

从前有一个人遗失了一把斧头,他怀疑被隔壁的小孩偷走了。于是,他就暗中观察小孩的行动,不论是言语与动作,或是神态与举止,怎么看都觉得那小孩像是偷斧头的人。因为没有证据,所以也就没有办法揭发。隔了几天,他在后山找到遗失的斧头,原来是自己弄丢的。从此之后,他再去观察隔壁的小孩,再怎么看也不像是会偷斧头的人。

认识一个人,切忌以自己的主观想像作为衡量别人的标准。主观意识太强,经常会造成识人的错误与偏差。

识人难,但也有规律可循,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学会客观而辨证地看待一个人。仅凭原有的印象或者经验就给他人下结论显然有失公允,也不是一种正确的识人方式。如果你犯了这样的错误,你就很可能错失一位助你生存得更好的人。

这几种人要小心

如果你的身边有以下几种类型的人,你可要多加小心了,以免身陷其中而不自知。

1.吹嘘有靠山的人

一些到处吹嘘、宣扬自己有靠山的人总是在别人不问及这种事时,自动把这个“秘密”得意洋洋地说出来。

他们吹嘘的内容,大致如下:

“某部门可畅通无阻。因为,在某部门很镇得住的一位有力人士,是我的近亲。所以,要打通关节,简直易如反掌。”

“在某医科大学,我有交情匪浅的几位大教授,如果你的孩子想进那所大学,我可替你拉线……”

对这种人,你绝对要小心。因为,当你真的想通过他与有力人士搭上线,请他促成某一件事,他一定开口说下面的话:

“介绍某某跟你认识,当然可以,但你打算出多少钱作见面礼?”

“从后门进医科大学,可得花一大笔钱噢。”

如果你详加调查,就会发现如下的事实:他说的交情匪浅的前辈,根本就不屑与他为伍;他说的有力人士,原来是虚构的人物;他说的大教授,人家根本就不认识他。

2.轻易许诺的人

这种类型的人,别人越向他请求什么,或是托他办什么事,他就越振作。他们答应别人的要求时,总是毫不犹豫,轻松愉快。但事后却几乎都是食言而不了了之。

如果轻信他们,你就极有可能掉入陷阱。

对那些一开始就没有替人办事的真心,却事无巨细一律轻诺的人,应列入危险人物之列。对这种人千万不能轻信。否则,你将遭到意想不到的大损失。

3.因人而变的人

为了与客户应酬,花公司的交际费时,如上司不在场,总是把最贵的威士忌当茶猛喝;如上司在场,就故装客气地说:“我喝啤酒就好了。”

在部属面前,总是摆出科长的臭架子,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可是,在上司面前就摇身一变,像伺候国王那样,毕恭毕敬,如见祖宗。

这类因对象的不同而改变态度、主张的“善变型”人物,也该列为不值得信赖的危险人物。当他对你诚恳地说:“这件事情的真相,其实是这样的……”或是说:“这个秘密我只能对你说……”你也千万不要因他诚恳的口气而轻信。因为他在别人面前,八成也会说这种话。换句话说,他是个“一口两舌”的撒谎者。如此判定,你才不至于吃大亏。

这一类型的人,具备“善变”的本领,而且天天琢磨此技,其编造口实、假装正经的技巧,越来越高明。虽然在目前,好像不会让你受害,但你若太大意,有朝一日,定会掉在他的巧妙圈套或陷阱里,使你元气大伤。

4.搬弄是非的人

不要以为把是非告诉你的人便是你的朋友,他们很可能是希望从中得到更多的谈话材料,从你的反应中再编造故事,所以,聪明的人不会与这种人推心置腹。而令他远离你的办法,是对任何有关你的传闻反应冷淡,无须作答。

如对方总是不厌其烦地把不利于你的是非辗转相告,以至于对你的情绪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你应拒绝和他见面或不接他来的电话,此类人不宜过多交往。

5.甜嘴巴的人

这种人开口便是大哥大姐,叫得又自然又亲热,也不管他和你认识多久;除此之外,还善于恭维你,拍你马屁,把你“哄”得麻酥酥的。这种人因为嘴巴伶俐,容易使人毫不设防,如果他对你有不轨之图,你的陶醉不就上了他的当?而且,你会因为他的奉承而不去注意他品行上的其他缺点,容易把小人当君子,把坏人当好人!

此外,这种人可以轻易对你如此,对别人当然也可如此。所以,碰到嘴巴甜会奉承的人,你必须升起你的警戒网,和他保持距离,以便好好观察。如果你冷静地不予热烈回应,若对方有不轨之图,便会自讨没趣,露出原形。不过,为了避免“以言废人”,你不必先入为主地拒他于千里之外,但是须随时警醒:古时很多朝代,就是被这种嘴巴甜的佞臣弄垮的。

6.隐忌掩饰的人

这种人好像没有脾气,你骂他、打他、羞辱他,他都笑眯眯的,有再大的不高兴,也藏在心里,让你看不出来。这种人把自己隐藏起来,不让你知道他的过去、家庭、同学,也不让你知道他对某些事情的看法,换句话说,是个深沉、莫测的人。你搞不清楚这种人心里在想些什么,也搞不清楚他的好恶及情绪波动,碰到这种人,真的让人无从应对,也因此,如果他对你有不轨之图,你是无从防备的。因此对这种人,你要避免流露出内心的秘密,更不可和他谈论私人的事情,他不一定会害你,可是,或然率在百分之五十!所以,不如保持礼貌性的交往,他打哈哈,你也打哈哈,同时,也要避免做出得罪他的事,他生气也就算了,他不生气才是可怕的。

须知: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好人”!要你“小心应对”某些人,实在是件令人伤感的事,过不用对人防备的日子自然比较好,可是“一样米,养百样人”,你不小心应对,便有吃亏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