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如何读懂和掌控你周围的人
36479500000074

第74章 亲情可以帮你做大事(3)

司马相如穿上伙计的衣服,卷起袖子和裤腿,像酒保一样,又是擦桌椅,又是搬物件;卓文君穿着粗布衣裙,忙里忙外,招待来客。

酒店刚开张,就吸引了许多人。这倒不是因为他们卖的酒菜价廉物美,而是前来目睹这两位远近闻名的落难夫妇。司马相如夫妇一点也不感到难堪,内心倒很高兴,因为这正好达到了他们的目的——给顽固不化的老爷子现现眼。

很快,临邛城里人人都在议论这件事,有的对这一对夫妇表示同情,有的责备卓王孙刻薄。卓王孙毕竟是一位有身份、有脸面的人物,十分顾忌流行一时的风言风语,居然一连几天都没有出门。

有几个朋友劝卓王孙说:“令爱既然愿意嫁给他,就随她去吧。再说司马相如毕竟当过官,还是县令的朋友。尽管现在贫寒,但凭他的才华,将来一定会有出头的日子,应该接济他们一些钱财,何必与他们为难呢?”

这样一来,卓王孙气撅了胡子。万般无奈,分给卓文君夫妇仆人百名,钱财百万,司马相如夫妇大喜,带上仆人和钱财,回成都生活去了。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求人战术,颇有几分泼皮无赖精神。

因此,我们在求人办事时,为了达到目的,有时脸皮不妨厚点,碰个钉子,脸不红心不跳,不气不恼,照样微笑与人周旋。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就要全力争取,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有这样顽强的意志就能把事情办成。

如果善于抓住别人心理最薄弱的一个环节,稍稍使用激将法就能打破对方对自己的禁锢。

卓文君抓住其岳父要面子的弱点,不费吹灰之力就摆脱了困境,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什么都不行时,就用眼泪

当你向亲人求助时,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马上下定为你办事的决心。因为他要考虑多方面的情况,有时会处于犹豫之中,甚至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不想过问。如果你用尽了办法,仍无法打动他的心,就使出最后的绝招吧:眼泪战术。使用眼泪就是要努力激发对方的责任感,要使对方知道,这是在他职责范围以内的事,他有责任处理此事,而且能够办好此事。

拿破仑的妻子约瑟芬一向水性杨花,生活放荡。当拿破仑在意大利和埃及战场浴血奋战时,新婚不久的她却与一个叫夏尔的中尉偷情私通,对拿破仑毫无忠贞可言。她原以为拿破仑会战死在沙漠中,已经不再等待他回来。

1799年10月,拿破仑从埃及回到法国并受到人们热烈欢迎的消息传到巴黎后,约瑟芬惊呆了。拿破仑成了欧洲最知名的人物,法国的救星,前程无量。她欺骗了拿破仑,并想抛弃他,这时又后悔了。

于是她不辞辛苦,坐着马车,长途跋涉,去法国南部的里昂迎接拿破仑。她想在拿破仑与家人见面前见到他,并趁着他的兴奋蒙骗住他,不使自己的丑事暴露。

她好不容易到达里昂,可是拿破仑却从另一条路走了,并与家人会合。拿破仑对妻子的不贞早有耳闻,只是不怎么相信,当他确信约瑟芬对他不忠时,他暴跳如雷,下定决心与其离婚。

约瑟芬知道大事不好,日夜兼程赶回巴黎。

拿破仑吩咐仆人不让她走进家门。她勉强进了门,只觉心跳气急,不知怎样来应付与丈夫见面的场面。片刻之后,她静下心来,决定壮着胆子去见丈夫。

约瑟芬来到拿破仑的卧室门前,轻轻敲门,没有回答。转动门把,门却反锁了。

她再次敲门,并温柔而哀婉地呼唤,拿破仑没有理睬。

她失声大哭,短促呻吟,拿破仑无动于衷。

她哭着,用双手捶打着门,请求他原谅,承认自己一时轻率、幼稚而犯下了错误,并提起他们以前的海誓山盟……说如果他不能宽恕,她就只有一死。这仍然不能打动拿破仑。

约瑟芬哭到深夜,不再哭了,她觉得这样下去根本得不到拿破仑的原谅,应该走别的路。她忽然想起自己的孩子们,眼睛一亮,燃起了希望之光。

她知道,拿破仑爱她的两个孩子奥当丝和欧仁,尤其喜欢欧仁,这是打动拿破仑心肠的好办法。倘若孩子们求他,他可能会改变主意的。

终于,在约瑟芬的“蛊惑”下,孩子们来了,并天真而笨拙地哀求着说:“不要抛弃我们的母亲,她会死的……还有我们,我们怎么办呢……”

人心都是肉长的,约瑟芬这一招终于成功。拿破仑虽然知道约瑟芬已背叛了他,然而她的哭声在他的脑海里唤起他们相爱时的美好回忆。奥当丝和欧仁的哀求声冲破了他心中设下的防线,他已热泪盈眶。

于是,房门打开了,拿破仑与约瑟芬重归于好。后来拿破仑登基时,约瑟芬成了皇后,荣耀之至。

调动眼泪法,对人哀哀以求,动之以情,这种求人术,古今中外,数不胜数。

使用眼泪战术,关键是设法调动对方的同情心,使听者首先从感情上与你靠近,产生共鸣,这就为你解决问题打下了基础。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你将受害的情况和你内心的痛苦如实地说出来,亲人是会感动的。

看破亲情的“烟幕”

人脉对人生的成功至关重要,而亲人是你人脉资源中最亲近的一脉,遇到困难事,只要张张嘴,亲人是会帮你的。

但必须注意的是,亲戚关系又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亲戚之间存在着多种差异,比如经济的、地位的、地域的、性格的,等等。这些差异既可能成为彼此交往的理由,也可能成为产生矛盾的原因。

有时候,在利益面前,亲情是经不起考验的。这样说并没有否定亲情价值的意思,而是我们要承认一个事实:亲情因利益而变质是有很大可能性的,这时亲情就是一粒糖衣毒药!

丁望做了几年的汽车修护工作,积攒下一些资金,很想创业。经过考虑,打算回乡下开设一家汽车修理保养厂。奈何构想虽佳,却无妥善地点,后来想到自己的舅舅在大马路边有一块闲置的农地,便和舅舅商量,打算承租,舅舅欣然应允。丁望和舅舅谈租金和租期,舅舅说:“自己人,随便啦!”于是丁望便雇工前来整地,铺设水泥,并搭上钢架,打算两个月后正式开幕。谁知此时舅舅拿来一张律师函,附上租约,上面白纸黑字:租金变成两倍,租期缩为一半,保证金也水涨船高。丁望看了,简直是欲哭无泪……

丁望的舅舅是个十足的厚黑人士,在利益面前,置亲情于不顾。

他首先以舅甥的亲情做烟幕,并抓住丁望急于创业又找不到合适地点的弱点,故意制造“钱的事好谈”的假象,让丁望“不疑”,雇工进行整地,这就是“养”。

丁望的舅舅始终不谈租金与租约,一直到丁望把地整好,花了一笔资金,才正式提出条件,丁望因为已投下资本,面对舅舅提出的条件,答应不是,不答应也不是。这就是“套”,把对方“套牢”。

既然已把丁望“套牢”,丁望的舅舅已占有绝对有利的位置,爱怎么开口,就怎么开口,丁望则毫无回手能力,只能任凭宰割,这就是“杀”!

此时,丁望几乎是没有任何胜算,只能任他舅舅“宰割”,除非他舅舅“良心发现”!不过看来不可能,因为他下重手,已为自己戴上“现实、寡情”的帽子,若有所退让,那顶帽子仍然存在,人们不可能因为他退让而改变对他的观感,所以对丁望的舅舅来说,怎么做都已留下“恶名”,那么就不如“恶”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