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如何读懂和掌控你周围的人
36479500000072

第72章 亲情可以帮你做大事(1)

俗话说:“是亲三分近。”当人们遇到困难时,肯定会想到找亲戚帮助。亲戚之间大都有血缘或亲缘关系,这种特定的关系决定了彼此之间联系的亲密性。毕竟血浓于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作为亲戚,对方也大都会很热情地向你伸出援助之手。充分地利用亲情关系,可以帮助你做大事。

亲情是你生命的支撑

亲人的爱能够给你创造无穷的乐趣,让你的生活充满温馨的色彩,也让你的生命充满无尽的希望。世代同堂,骨肉亲情,是令无数人羡慕和推崇的亲情关系。的确,有了亲情的支持,你的生命才会更加充实而完整。

在任何时候,亲人的关怀与希望都会使你充满生活的信心和生命的信念。

1989年,一次8.2级的地震几乎夷平了美国的一座城市,在不到4分钟的短短时间里,上万人因此丧生!

在混乱之中,有位父亲将他的妻子安全地安置好了以后,跑到他儿子就读的学校,所见的却是被夷为平地的校园。

看到这令人伤心的一幕,他想起了曾经对儿子所做的承诺:“不论发生什么事,我都会在你身边。”至此,父亲热泪盈眶。面对看起来是如此绝望的瓦砾堆,父亲的脑中仍记着他对儿子的诺言。

他开始努力回想儿子每天早上上学的必经之路,终于记起儿子的教室应该就是那幢建筑物,他跑到那儿,开始在碎石中搜寻儿子的下落。

当父亲正在挖掘时,其他悲伤的学生家长赶到现场,纷乱地叫着:“我的儿子呀!”“我的女儿!”有些好意的家长试着把这位父亲劝离现场,告诉他“一切都太迟了”,“无济于事的”,“算了吧”,等等。面对这种劝告,这位父亲只是一一回答他们:“你们要帮助我吗?”然后依然继续进行挖掘工作,寻找他的儿子。

不久,消防队队长出现了,也试着把这位父亲劝走,对他说:“火灾频发,此处随时可能发生爆炸,你留在这里太危险了,这边的事我们会处理,你快点回家吧。”而父亲却仍然回答着:“你们要帮助我吗?”

警察也赶到现场,同样让父亲离开。这位父亲依旧回答:“你们要帮助我吗?”然而,却没有一个人帮助他。

为了弄清亲爱的儿子是生是死,父亲独自一人鼓起勇气,继续进行他的工作。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挖掘工作持续了38小时之后,父亲推开了一块大石头,听到了儿子的声音。父亲尖叫着:“阿曼!”他听到了回音:“爸爸吗?是我,爸,我告诉其他的小朋友说,如果你活着,你会来救我的。如果我获救了,他们也获救了。你答应过我‘不论发生什么事,你都会在我身边’,你做到了,爸爸!”

“你那里的情况怎么样?”父亲问。

“我们有33个人,其中只有14个人活着。爸,我们好害怕,又渴又饿,谢天谢地,你在这儿。教室倒塌时,刚好形成一个三角形的洞,救了我们。”

“快出来吧!儿子!”

“不,爸,让其他小朋友先出去吧!因为我知道你会接我的!不管发生什么事,我知道你都会在我身边!”

亲情可贵,血浓于水。有时候,亲人的一句承诺就会支撑起你的生命,给予你生存的勇气和信念。亲人的鼓舞与支持更会给你带来无尽的动力和希望。

巧借名声得“厚爱”

我们的亲戚之中可能不乏一些有权有势者,我们不仅可以使用他们的权力来为自己办事,必要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借用一下他们的名声办事。因为我们的社会是讲究人情的社会,许多人也都习惯以势利的眼睛对人对事,借用有权有势的亲戚的名声,办事情就会顺利许多。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我们求一些有地位、有名望的亲戚为自己办事时,亲戚碍于身份,不好直接出面,但我们打着他的大旗,去求别人办事,因为别人也知道是亲三分向的道理,出于人情事故,他们往往也会给一些面子。

借亲戚的名声办事,当然是要办一些正当的事情。如果借用亲戚的名声去办一些鸡鸣狗盗的事情,那么不仅会坏了亲戚的名声,而且自己也会遭到众人的耻笑。

当然借用亲戚的名声办事,需要有有权有势的亲戚。如果没有有权势的亲戚,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冒充一回“名人”的亲戚。用这种方法办事,更需要慎重,必须是正当的、合情合理的事情。

蔺梅在环卫局工作,她与男朋友谈了五六年的恋爱,如今到了办婚事的时候。然而万事俱备,只差新房。小伙子的单位不能解决,要他自己想办法,而蔺梅的父母又都是平常百姓,要排队等房子,不知是猴年马月的事。两人愁眉苦脸,后来决定还是先领结婚证书,然后排队等房子,一旦有了房子,马上就举行婚礼。

蔺梅先到派出所去开证明,然后再去领结婚证书,当时所长值班,他一边开证明,一边与蔺梅话家常。看到蔺梅姓蔺,所长问道:“你这姓可不多啊!”蔺梅无心扯谈,答道:“嗯!”所长接着又说:“咱们县长也姓蔺,那你和他是亲戚喽?”蔺梅又未置可否,因为她没有心思与他闲扯,只等所长开完证明去领结婚证。所长没有抬头,进一步推理说:“县长没有女儿,那你一定是他的侄女了。恭喜你,蔺梅。”所长十分利落地把证据开完,又热情地把蔺梅送出去。

经所长之口,县长侄女很快要结婚的消息,在县城传开了。蔺梅回到单位,领导马上找她说:“你是蔺县长的侄女,怎么不早说呢?现在的年轻人像你这样默默无闻的实在是很少,不错。”接着又说:“考虑到你工作一贯认真、负责,决定给你换个工作,你调到局里办公室,调令不久就会下来,好好干吧,小蔺,前途无量啊!”

没多久,房管局的副局长亲自找到蔺梅,说:“对不起,蔺梅,我们工作实在太忙,要房子的太多,所以没有及早替你办理好。我们讨论、研究了很久,现在没有很好的房子,只有江边新建的一套二室一厅的房子,你看合意的话……这是房子钥匙。蔺县长那里还望小姐以后多多美言几句。”说罢,起身告辞。蔺梅喜出望外,最难解决的房子问题轻而易举就解决了,工作也已经调动了,真是三喜临门。看来,县长的面子还真不小!

有了房子,蔺梅的婚礼如期举行。参加婚礼的人很多,除了亲戚,还有各局室的负责人,他们带着礼品早早的就赶来了,因为他们想:县长的侄女结婚,县长肯定会参加。他们当然不愿放弃这个讨好县长的好机会,自然蔺梅的婚礼是热闹非凡,收礼颇多。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蔺梅想不到借用县长之名,竟然让她获得了如此“厚爱”。

在现代社会,巧借名人的手段已被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外交等各领域广泛运用,而且大有日趋扩展之势。对于我们普通百姓来说,有时能巧借名人亲戚,同样可以达到为自己办事的目的。

建立一个亲情资源库

俗话说:“是亲三分近。”亲戚之间大都是血缘或亲缘关系,这种特定的关系决定了彼此间关系的亲密性。这种亲属关系是提供精神、物质帮助的源头,是一种应该能长期持续、永久性的关系。因此,人们都具有与亲属保持联系的义务。在平常保持好亲戚密切的关系,在困难时期,求助亲戚才最有利。

亲戚关系“不走不亲”,“常走常亲”,这是中国人一贯的观点,只有经常的礼尚往来,才能沟通联系,深化感情,密切亲戚关系。

有人认为走亲戚挺麻烦的。此话不对,纯洁挚密的亲戚关系,是中国传统的一种人情味较浓的人际关系,不能蒙上庸俗的面纱。只有建立在亲近、相互关心、常联系的基础上,才能建立真诚的亲戚关系,如果彼此间少了经常性的走动,那就可能会出现“远亲不如近邻”的局面了。亲戚间常走动,多联系,远亲也会变成近亲,将会为你建立一个取之不竭的强大的亲情资源库。

楚原所以能成为房地产业的精英,他本人一语道破天机:“我有很多亲戚,有困难就找他们帮助。”

楚原是个喜欢沾亲带故的人,而且更善于攀附亲戚,他能把随便一个有用的人,拉来扯去的攀上亲缘。一旦认上亲戚,他会像血缘关系的亲戚一样对待,经常保持联系。逢年过节的吉祥贺卡,他要买上若干,一句或几句的祝福赠言,为亲戚们送去无限温情。

楚原开始涉足房地产业时,为得到万圣小区的开发经营权,他以“亲属联谊会”的名义,邀请了300多名远近亲属在一家星级大酒店欢聚。有些多年未走动的外地远亲,也都想见识一下“亲属联谊会”的气氛,提前两天就赶到酒店。

“亲属联谊会”搞得热烈红火,卡拉OK的话筒唱爆十几只。很多亲属拉着楚原的手,热泪盈眶,感谢他没忘中国传统,没忘亲情,没忘祖宗之本,并建议“亲属联谊会”每年搞一次活动。

经过大家一致讨论,联谊会正式起名为“花好月圆亲情联谊会”,以每家为单位,实行会员制;以出生年月为准,不分男女老幼,全部登记在案;成年人颁发会员证,印制通讯簿。

亲属欢聚一堂,说不完的旧事,唠不完的家常。最后都难舍难分各奔东西,期待着下一次的欢聚。这次消费虽然很大,但楚原在亲属中的威望、人缘一下上了几层楼。

欢宴散后,楚原在亲属的名片上,发现二表舅家的二表弟任特区规划办副主任。他马上重礼看望了二表舅,然后很婉转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二表舅当场拍板:“你表弟那儿我搞定。这又不是犯法的事,亲戚之间互相帮帮忙,是应该的。”

楚原在二表弟的帮助下,顺利得到万圣小区的开发权。一下子时来运转,生意越做越大。而他主持的“花好月圆亲情联谊会”,每年如期举办。无论哪个亲属承办,所有费用全由他出。当然,这点花费对他而言是小意思。

建立亲情资源库,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发现隐藏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的可用之线,然后“顺藤摸瓜”,找出一大串有“道行”的亲戚,便于为自己办事时所用。

活用父母的关系网

亲情是你成大事的靠山,而你与父母的关系就是最大、最亲密、最直接的亲情,对于部分年轻人来说,也许父母的关系网可以帮助他们成就大事。一般来讲,年轻人涉世不深,很少有成熟的社会关系。然而,从另一方面讲,他们又面临着各种各样需要解决的问题,升学、就业、创业或者是婚姻大事。这些问题很难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朋友有限的帮助之外,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使用父母的关系网。而且一般情况下父母的关系网要较自己的关系网有效得多。因为父母的关系网中多是父母的同龄人,他们与年轻人相比具有更深的阅历,更丰富的经验,更成熟的人际网络。因此,使用这些关系来办事,具有更强的可靠性,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比尔·盖茨当初创业的时候,微软公司只不过是一个没有名气的小公司,公司虽然开发了一些新软件,但苦于找不到大客户,因此一直没有大的起色。但是在他20岁的时候,却签到了一份大订单。这份订单改变了微软公司的命运,也改变了比尔·盖茨的命运。

与比尔·盖茨签订这份大订单的不是别的公司,而是当时全世界第一大电脑公司——IBM公司。

比尔·盖茨是怎么钓到这条大鱼的呢?要知道他当时并没有什么强大的关系网。当时,微软公司与IBM公司相比,简直就是小帆船与航空母舰,像微软这样的小公司,IBM根本就不屑一顾。但比尔·盖茨坚信他们公司所开发的软件一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只是苦于找不到向IBM公司负责人展示这项技术的机会。怎么争取到与IBM公司高层负责人接触的机会呢?他突然想起了一个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比尔·盖茨的母亲。当时,比尔·盖茨的母亲是IBM的董事会董事,妈妈介绍儿子认识董事长,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此,比尔·盖茨向母亲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她能帮上忙。起初母亲也有些为难,因为IBM公司的规定很严格,不允许公司职员使用私人关系来建立业务关系,而且公司董事长一般都比较忙,难以抽出时间来应付琐碎的事情。

可是比尔·盖茨认准了自己的想法没错,而且他认为,如果双方合作成功也将会给IBM公司的电脑带来更大的市场份额。于是他一再央求母亲,母亲最终被比尔·盖茨说服了。

在IBM公司举办的一次联谊会上,母亲带上了比尔·盖茨,并且礼貌得体地向IBM公司董事长介绍了自己的儿子——比尔·盖茨。董事长面对同事的儿子自然显得十分热情,他还亲切地问起比尔·盖茨在哪所学校读书,或者在做些什么工作。比尔·盖茨都给予了礼貌的回答,当然他也没有忘记趁机向这位国际巨头推销自己。董事长对这位年轻而又有勇气的小伙子十分感兴趣,自然他们事后又安排了一次正式的会面。

正是这次会面,为比尔·盖茨提供了一个与IBM合作的机会,而他的介绍人正是她的母亲。也正是这次历史性的机遇最终为比尔·盖茨带来了几百亿美元的个人资产。

要想有效地使用父母的关系网,首先应当了解父母的关系网。一般情况下父母的关系网也不外乎这几类:父母的朋友关系;父母的同学关系;父母的同事关系;父母的工作关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