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如何读懂和掌控你周围的人
36479500000041

第41章 如何有效掌控生活中的15种人(3)

凡与刻薄的人交往,唯一方法就是以宽厚来对待他,一笑了之。但并不是无原则的,原则是你的宽厚能不能使对方有所改变,对其有所影响。与尖酸刻薄的人交往,一般有以下几方面技巧:

1.用微笑化解“刻薄”

应对尖酸刻薄者的法宝就是不必当真,最好是一笑了之。比如,有人嘲笑一位老农民说:“你这件褂子好像是在旧货市场买来的。”这位农民很快笑着说:“你的眼光可真准,我是走了好几家旧货市场才挑了这么一件上等品。”把机智派上用场,持开玩笑的态度,的确是应对刻薄者的有力武器。同时,还应尽量和他保持距离,不要惹他。万一吃亏,听到一两句刺激的话或闲言碎语,就装作没有听见,千万不能动怒。否则是自讨没趣,惹祸上身。

2.勇敢面对

尖酸刻薄的人,天生一副伶牙俐齿,得理不饶人。对于你来说,能够勇敢地对抗别人的侮辱而又不至于反唇相讥,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有效的办法是不要回避,而采取直截了当的反问;另一个办法,是要求对方解释他的话,一旦嘲弄你的人知道你看穿了他,也就自觉无趣,不会再骚扰你了。

3.顺着说下去

对待尖酸刻薄的人,有一个方法是他说什么你不必动怒,反而顺着他的意思说下去,这也是一种抗拒之法。如他说:“你怎么今天穿得花里胡哨的。”你可以这样笑着回答:“我想做个小妖妹,你看好吧?”像这样的应对,既显出你的修养和素质,对方也就自然不能得寸进尺地伤人了。

4.宽恕之心

当你听到尖酸刻薄的话时,虽然你知道那话是冲着你来的,但如果你这样想,那句话实质上与你无关,你也就自然平心静气地对待了。记住,有一颗宽恕之心是极其重要的生存之道。

5.脸皮不妨厚点

谁都无法也不可能避免尖酸刻薄话的侵犯,就是最好的朋友,有时也会因各种原因说一些伤人的话,不管是无意的还是有意的。在这种情况下,你最好学得脸皮厚一点,既然人人都有这种缺点,你又何必为之耿耿于怀呢?

大度忍让心胸狭窄的人

心胸狭窄的人往往容不得人,也容不下事,对比自己强的人嫉妒,对不如自己的人又看不起。他们生性多疑,一点小事也常常折腾得吃不好睡不着。

我们不妨学习先贤诸葛亮对待心胸狭窄之人的智慧。三国时,周瑜是东吴的都督,诸葛亮是西蜀的丞相。他们为了抵抗曹操百万大军的南下,共商国计。周瑜见诸葛亮处处高自己一筹,便妒火中烧,屡次加害;诸葛亮则处处从联合抗曹的大局出发,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与荣辱,从而保证了吴蜀的军事联盟,打败了曹操的83万大军,为“三分天下”奠定了基础。

所以,与心胸狭窄的人相处应做到:

1.要有大度的气量

与心胸狭窄的人相处,肯定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如果缺乏气量,与之斤斤计较,就无法相处。相反,如果气量大度,胸怀宽阔,就会使那些不愉快的事化为乌有。同时,对心胸狭窄的朋友也是个教育。

一个人怎样才能有气量呢?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才力当然就包含着气量。诸葛亮之所以能对周瑜的嫉妒和迫害毫不计较,是因为他目光高远,时刻想的是如何联合东吴打败曹操,保卫蜀国。所以,他能从个人的恩怨中解脱出来,重事业,轻小侮。朋友之间也应如此。如果对方因心胸狭窄,做出对不住自己的事,我们应从有利于工作和友情的大局出发,能谅解的就谅解,能忍让的就忍让,不应为个人而斤斤计较,耿耿于怀。

2.要有忍让的精神

朋友因心胸狭窄,做出了对不住自己的事来,忍让,绝不是软弱,而是心胸宽阔、人格高尚的表现。忍让,并不意味着放弃原则。

一个人为什么会心胸狭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他习惯于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因而目光短浅,不能认识事物的多维性。比如周瑜,他只看到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如果帮助刘备强大起来,将威胁到东吴称霸,而没有认识到面临曹操的百万大军,如果嫉贤妒能,破坏了蜀吴联盟,只能被曹军个个击破。诸葛亮却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才一方面“大人不计小人过”,另一方面巧妙地同周瑜进行周旋,使他破坏联盟的计划无法实现。由此可见,心胸狭窄的人极容易错误地估计形势,错误地对待人和事。因此,对心胸狭窄的人忍让,绝不意味着迁就他的错误。

对心胸狭窄之人应该忍让,但对他的错误思想和行为绝不能迁就,这才是与心胸狭窄的相处的分寸所在。

与搬弄是非的人保持距离

搬弄是非的人习惯于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东家长西家短,无事生非,故意找借口与人争执,这是一种典型的小市民的低级趣味。这种低级趣味不但破坏了彼此之间的团结,伤害了朋友之间的感情,也形成了社会局部的不稳定。

搬弄是非的人大多都是油嘴滑舌的人,他们表面上很会说话,很会套近乎,很通情达理,与一般人接触、交往也很讲感情,在短时间内比较有好的人缘。所以,人们有时会把心里话告诉他,甚至把对第三者的褒贬评价和是非好歹也倾囊吐出,用不了几天时间,此话便被张扬出去,弄得你与其他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你因一言之失,不止得罪了一两个人,也会使更多的人对你顾忌重重。

搬弄是非的人常常具有这样的心态:他们处处为自己着想,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肯做一点牺牲,在这一点上,他与自私自利者相同。然而,搬弄是非的人有非常强烈的狭隘意识,有幸灾乐祸的病态心理,他们常以挑起事端为己任,在别人分歧之间谋取个人利益。他们往往主观臆断、妄加猜测;他们唧唧喳喳,不负责地传播小道消息;他们幸灾乐祸,干涉别人的隐私。而且在搬弄是非的同时总是嘟嘟囔囔,似乎对什么都不满意,无论大事小事,都是牢骚满腹。

怎样与搬弄是非者相处呢?

一是坦荡。人生在世,全然不被人议论,是不可能的。背后议论,就其内容而言,有符合事实的,有不符合事实的;就其动机而言,有善意的,也有恶意的。但不管怎样,都应坦荡置之,不要因听到好议论而忘乎所以,觉得自己一下子高大起来,也不因听了难听的议论而怒发冲冠,耿耿于怀,或痛心疾首、惶惶不可终日。否则,就会失去心理平衡,做出蠢事,而中搬弄是非者的奸计。

二是正直。背后议论别人,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不能迁就,必须正直地站出来,帮助议论者改正不良习惯。帮助搬弄是非者改正恶习,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尊重对方,以朋友式的态度,进行善意的规劝;同时,巧妙地引导对方获得正确地认识人的方法。比如,当对方谈论他人时,可以先顺着对方的话音,谈谈这个人确实存在的缺点,然后再谈他的大量长处,从而形成一个正确的结论。

三是三缄其口。与好搬弄是非的人相处时,涉及他人是非的话不说,关系到自己利害的话不说,不给挑拨离间者留下“做醋”的把柄和作料,让他无处下手才好。

在掌握以上三点原则的前提下,我们还应在具体相处中注重以下技巧的运用:

谈工作,不谈关系。工作上多谈积极的,少谈或不谈消极的,或你与此人也许有工作上的合作关系,这也是很好的活题,谈一谈工作上的进展和工作方法,不牵连任何人际关系。

只谈大事,不谈小事。这里所谓的大事可以是国家大事,也可以是世界大事,与本单位的人际关系和人事关系不沾边,不挂钩,对方从中找不到可以搬弄是非的对象。

如果对方搬弄是非恶习已成为性格特征,那就干脆不加理睬,“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千万不可一听到搬弄是非的话,就立即去找那人对质。这样会使大家都很难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更不要一时性急,去找那人“算账”,打起来那就更难堪。这样也会使大家把你和他等同起来,看成没见识的人。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的确,一个强者,是为自己的目标而活着;只有弱者,才被周围的是非议论所左右。

积极帮助愤世嫉俗的人

生活中,常常有一些愤世嫉俗的人,他们对社会上的某些现象看着不顺眼,认为社会变了,世风日下,人心越来越恶,快活不下去了。愤世嫉俗的人在单位里既看不惯某些制度,又看不惯周围的许多同事,这样,人们普遍认为和这样的人是不好相处的。

愤世嫉俗的人往往因为看不到生活的主流,不能正确认识工作的阻力,他们常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堪一击;愤世嫉俗的人认为生活没有光明、寸步难行。愤世嫉俗者会磨去竞争进取的锋芒,同时,愤世嫉俗者的态度会对社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如果放任自流,使其悄悄地蔓延,就会逐渐毁掉人们的热情和信心。

那么我们如何成功应对愤世嫉俗的人并与之和谐交往呢?除了控制自己,绝不能受愤世嫉俗者的感染,让他们解除自己的思想武装外,还要掌握相应的技巧,否则会招来他们的不满,影响自己的形象及工作效率。

对于愤世嫉俗的人,吸取他们的牢骚中有用的成分,主导谈话,要让他们把问题说清楚,不要浪费大家的时间,把谈话焦点导向解决问题的方向,问他们:“你到底能不能做得更好一些?”多考虑一下现实需要,如果他们还是不停地发牢骚,那么就直截了当地停止谈话,这种废话,不听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