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如何读懂和掌控你周围的人
36479500000039

第39章 如何有效掌控生活中的15种人(1)

在生活中总要与人打交道,谁都不可避免地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我们不能抱怨在工作、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不愿遇到的人,给自己带来麻烦的人,因为这些人不以某一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地存在着。解决问题要想“手”到擒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找到掌控那些性格各异的人的最佳方法。

制服心高气傲的人

在人际交往中,有些人以自己的地位、学识、年龄等优势自居而表现出一种傲气,或者极端地蔑视他人,或者大肆地攻击他人,有的甚至还肆意地侮辱他人。这种人的行为势必使别人不愉快或者严重地影响他人的情绪,因此,必须予以抑制而不能让其恶性地发展。

初次与高傲者打交道,首先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遭到冷遇不要一触即溃,更不要灰心丧气。为此,就要经得起刺激,善于以忍让、坚韧的精神,与之周旋,这样就为战胜对手奠定了思想基础。其次,要树立强烈的自信心和必胜信念,从心理上先战胜他,如果你一见傲者心里就敲小鼓、怵头,那么,你已经在心理上打了败仗,是绝无取胜希望的。再次,要把胜负的目标定在交际的最后结果上,不要过分计较对方态度、语气、语言,一切都要以取得胜利为目的。

高傲者多看重自我形象,对自我评价较高,自我感觉良好。与他打交道不妨采取投其所好的方式,对其业绩、学识、才能等给以实事求是的赞美,使其荣誉心、自尊心得到满足。这样就可以从心理上缩短距离,同样能起到左右他们态度的作用。比如,有位生性高傲的处长,一般生人很难接近他,他生硬冷漠的面孔常使人望而却步。有位外地来的办事员听说了他的脾气,一见面就微笑着递了一支烟说:“处长,我一进门就有人告诉我,处长是个爽快人,办事认真,富有同情心,特别是对外地人格外关照。我一听,高兴极了。我就爱和这样的领导共事,痛快!”这几句开场白,把处长捧得脸上立刻露出一丝笑容,接下去谈正事,果然大见成效。

一些人自恃知识丰富,阅历广泛,因而目空一切,压根儿就瞧不起别人,表现出一股不可一世的傲气。对付这种傲气者只要巧妙地设置一个难题,就可抑制其傲气。达是因为,不管其知识多么丰富,阅历多么广泛,然而,在这个大千世界,一个人的认知毕竟是有限的,对方一旦发现自己也存在知识缺陷,其傲气自然就会烟消云散了。

在一次国际会议期间,一位西方外交官非常傲慢地对中国一位代表提出一个问题:“阁下在西方逗留了一段时间,不知是否对西方有了一点开明的认识。”

我国代表淡然一笑回答道:“我是在西方接受教育的,40年前在巴黎受过高等教育,我对西方的了解可能比你少不了多少。现在请问,你对东方了解多少?”

对我国代表的提问,那位外交官茫然不知所措,满脸窘态,其傲气自然荡然无存了。

显然,我国代表所提出的问题,那位自以为知识丰富而满身傲气的外交官是无法回答的,因为他不了解东方的情况,因此不但没有显示自己丰富的知识,反而暴露了自己的无知,因此,还有什么傲气可言呢?

无疑,巧设难题抑制傲气者,所设置的难题一定要是对方无法回答的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暴露对方的无知或者缺陷,从而挫其傲气。如果设置的问题对方能够回答,这样不但不会挫其傲气,相反,你会助长其傲气而使自己处于更难堪的境地。此外,还要注意,设置难题一定要巧妙,不露痕迹。

毫无疑义,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都难免有自己的弱点,而傲气者一般都未发现自己的弱点,而一旦别人抓住其弱点攻击其傲气,使其看到自己的弱点,也就瓦解了其傲气的资本。

1959年,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赴苏联主持美国展览会。在尼克松赴苏之前不久,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关于被奴役国家的决议。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对此极为不满。因此,当尼克松与他会晤时,他极端傲慢无礼,表现出一种从未有过的傲气,十分气愤而又极端蔑视地对尼克松说:“我很不了解你们国会在这么一次重要的国事访问前夕,通过这种决议。这使我想起了俄国农民的一句谚语:‘不要在茅房吃饭。’你们这个决议臭得像刚拉下来的马粪,没有比这马粪更臭的东西了。”对这些傲慢无礼的言辞,尼克松毫不客气地回敬道:“我想主席先生大概错了,比马粪还臭的东西是有的,那就是猪粪!”赫鲁晓夫听后,傲气大挫,不由得脸上泛起了一阵羞涩的红晕。原来他年轻时当过猪倌,毫无疑义闻过猪粪的气味,因此机智的尼克松立刻抓住赫鲁晓夫这一痛处,使赫鲁晓夫自讨了没趣,自然傲气也就烟消云散了。

当我们运用这种方法时对于傲气者的弱点或者痛处一定要抓准,只有这样,才能动摇其傲气的根基而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收敛自己的傲气。

一些有傲气的人,别人越理睬他,他的傲气就越大。因而对这种傲气者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使其孤立,这样就可削弱甚至打掉其傲气。

我们采取上述方法对付傲气者,其目的是为了找到病源之后,使其改变影响人脉资源的不正常因素,促使其与他人正常地交往,因此在运用这些方法时,一定要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切不可嘲讽、讥笑,甚至侮辱他人的人格,否则就与我们的目的背道而驰了。

看透虚荣的背后

好虚荣的人总是追求片刻的荣耀,而没有其他渴求。自己高傲自大、摆架子,也无非是将“自我”提高起来。那么,只要我们顾全他那可怜的虚荣心,即使他得到的是失败,他也不会认为是件多么了不起的事。如果这种爱虚荣的观念一旦在他的脑海里根深蒂固,他那种渴求人家颂扬的心理简直是迫不及待;只要有人对他颂扬与谄媚,对他来讲简直是不能抵抗的。

这种人因过分地注重、珍视虚荣,养成了一种十分幼稚的习惯。内心既然有过分的虚荣,外部就难免夸夸其谈,其结果必定很糟。因为他在夸耀自己的同时,必然表露出他的种种特殊的弱点。

有些时候,认为自己有些不如人的地方,本来可以很巧妙地隐藏起来,并逐步改正。但是如果既无真才实学,又讲虚荣,这种思想根深蒂固了,那么,这种人不论处在何种岗位,终归是个无用之徒。

有一位寻找职业的店员,来到赫金斯公司办事处经理斯希维勃面前求职。这个店员经常变换职业,可是,他总有一大堆的理由去维护自己,为自己辩解。

斯希维勃知道这位青年的情况,在他的办公室以冷酷不客气的态度接待了他。斯希维勃问道:“既然你来求职,那么你能干什么?你想对赫金斯公司做些什么呢?”这位求职者被问住了,回答得相当软弱无力。于是谈话即刻终止。

像这位青年一样,有些人虽能说出维护自己的话,有时候也会引起别人的赞许,然而,他们一遇到真正的困难,马上就不堪一击了。

有的时候,这种人也常常获得别人的信任,因为他们讲起话来,往往耸人听闻,给别人以较深刻的印象,安闲无事的时候颇能博取别人的敬仰和颂扬,尤其是不熟悉他们的人最容易听信。不过,这类人是经不住稍长一点的实际检验的。

汽车制造商高桑斯曾告诉人们一个惨痛的教训,他说:“我平生最大的一次失败是碰到一个年长的人,这位年长者善于辞令,巧舌如簧。我不知怎么搞的,一下子把我历来的主张全忘掉了,竟请他做我的雇员和二等助手。可是,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这个人一点能力都没有。原来他那流利的口才,全是为求职而练就的,而真的委他以重任,他却无技可施。”

所以,我们无论对任何人,应将他各方面的表现综合起来,一一加以品评、判断,以明了他的真实情况。这样做很有益处。一方面可以免除我们的失望,另一方面也省得他人的不良动机得逞,妨碍我们的事业。

大凡虚荣的人,一般都有一颗细腻的心。因此,他们需要补偿,对待这类人,绝不能简单粗暴,要给他表现自己真实才华的机会,要赞颂他、鼓励他、肯定他。

如何与虚荣的人相处并征服他呢?那就是相信他,对他表示信赖,并在适当的场合给他一点取胜的机会,让他把自己的自信心建立起来,并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以代替那种为满足自己虚荣心而表现出来的盛气凌人的傲慢态度。

宽宏大方对待贪小便宜的人

这世上贪小便宜、自私自利的人为数不少,无论你走到哪儿,总会遇到几个。这种人心目中只有自己,凡事都将自己的利益摆在前头,要他做些于己无利的事,他是断不会考虑的。

有这么一个人,他经常手不离电子计算器,这说明他始终在计算着自己的利益。正因为他最看重数字,他所坚持的,一定是自己的利益;至于其他事情,他不会在意如何做好它,只考虑怎样做才最省事。这种悭吝之徒谁都不会对他产生好感。

现实社会中,不管是谁,都喜欢和那些豪爽热情、开朗大方的人往来,而不太愿意同贪小便宜的人打交道。但是,当我们不得不与其接触、交涉时,只有暂时按捺住自己的厌恶之情,姑且顺水推舟、投其所好。当他发现自己所强调的利益被肯定了,自然就会表示满意。

一些人贪小便宜的毛病是受社会环境(尤其家庭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生活习惯。这种人往往缺乏远大的理想,胸无点墨,生活作风随便,得过且过,不求上进。这种人,一般心地不坏,而且性格外向,毫无隐讳,容易深入了解。同这种贪小便宜者打交道,要注意正面批评,引导他们在学习上和工作上下工夫,以提高其理想层次。理想层次提高了,自尊的要求就会随之增长,贪小便宜的毛病便会相应地得到克服。对这类人贪小便宜的毛病,切不可姑息,对他们的姑息,只会加重这种不良生活习惯。另外,也不可对他们进行讽刺挖苦,因为讽刺挖苦会影响其自尊需要的提高。

还有一种贪小便宜的人,他们的行为是受一定意识形态支配的,其贪小便宜的行为反映着其生活观念。这种人,往往具有比较特殊的生活阅历,在生活中受过磨难,人生观常常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

同这类贪小便宜者打交道,采取一般化的说教方法,是无法解决其观念形态的问题的,应真诚地与之相处,用自己的博大胸怀去感化。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我们应真诚地、无微不至地去帮助他们,使他们在自己的行动中得到感化。比如,外出时,热情地拉着他,坐车、吃饭、看电影、逛公园、照相争着花钱,而对他从不表现出一点儿不满和鄙视。平时,我讲一些他所钦佩的人的宽宏大度,不计个人得失的事例,使他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贪小便宜不管源于哪一种心理状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他们一下改掉并不现实,只能潜移默化,而且允许出现反复。如果一个人去感化犹嫌力量不足,可动员几个要好的朋友来共同感化他们。当贪小便宜者真正理解你的真诚以后,他是会永远感激你的,由此所建立起来的友谊,也一定是纯洁的、牢固的。

从另一个角度说,贪小便宜、自私自利的人也常常有他们的特点——精打细算。如果我们能够通过适当的方式,将他们这种特点加以升华,运用到某些比较合适的地方,也可以发挥其优势。例如,让这种贪小便宜的人干财务类工作,在有严格约束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成为你的“守财奴”。这样,岂不是一件好事?

别与难缠的人纠缠一起

在和难缠的人打交道的时候,影响最大的是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千万要保持镇定,互相攻击报复是不会使情况改善的,它只会使我们的血脉膨胀,整个身体的新陈代谢受到影响,激起体内不正常的神经的化学反应,其后遗症要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够恢复。

在洛克菲勒的轶事中,曾有一位不速之客突然闯入他的办公室,直奔他的写字台,并以拳头猛击台面,大发雷霆:“洛克菲勒,我恨你!我有绝对的理由恨你!”接着那暴客恣意谩骂他达10分钟之久。办公室所有职员都感到无比气愤,以为洛克菲勒一定会拾起墨水瓶向他掷去,或是吩咐保安员将他赶出去。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洛克菲勒并没有这样做。他停下手中的活,和善地注视着这一位攻击者,那人越暴躁,他便显得越和善!

那无理之徒被弄得莫名其妙,他渐渐地平息下来。因为一个人发怒时,遭不到反击,他是坚持不了多久的。于是,他咽了一口气。他是做好了来此与洛克菲勒作斗争的,并想好了洛克菲勒将要怎样回击他,他再用想好的话语去反驳。但是,洛克菲勒就是不开口,所以他不知如何是好了。

末了,他又在洛克菲勒的桌子上敲了几下,仍然得不到回应,只得悻悻地离去。洛克菲勒呢?就像根本没发生任何事一样,重新拿起笔,继续他的工作。

不理睬他人对自己的无礼攻击,便是给他人的最严厉的迎头痛击!成功者每战必胜的原因,就是当对手急不可耐时,他们依然故我,显得相当冷静与沉着。

当然,如果你真的不幸遇上了非常讨厌的家伙,在涉及到原则性的问题上,建议你还是向下文中的林肯总统学习。

有一次,林肯的办公室突然闯进一位来求职的人,这人连日来访已有几个星期了。他来后照样提出了老问题,要求总统给他一个职位。林肯总统说:“亲爱的朋友,这是没有用的。我已经说过了,我不能给你那个职位。我想你还不如立刻回去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