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细说北京街巷地名
36369500000018

第18章 自然界与北京街巷地名(1)

天、地、日、月与北京街巷地名

天坛

祭天礼俗

古代人们将天想象成为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的主宰者。出于农业生产和人们精神生活上的需要,我国早在奴隶社会时期,已经出现了祭天礼俗,如《周礼·春官·大司乐》里记载:周代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六舞”中的“云门”舞和“大咸”舞,就是属于当时用以祭祀天地的两种乐舞。祭天跳这两种乐舞,目的在于祈求能风调雨顺,使农业生产年年有个丰收的好年景,使人们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发展的需要,春秋时代的天文学家通过土圭(古观测仪)对日影长短变化进行观测,不仅确定出春夏秋冬时间最短的一天——“日南至”(亦称“冬日至”等,即今称的“冬至”),而且确定一年为365天。这一发现,亦影响到生活中的祭天礼俗,所以就出现了每年祭天要在冬至日演奏古乐和跳云门舞或者大咸舞进行祭天的风俗“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周礼·春官·大司乐》)。但为何非要在“圜丘”之地进行祭天呢?唐代学者贾公彦作了解释:“土之高者日丘,取自然之丘圜者,象天圜也。”古时,“圜”同“圆”;而“天圜”,即指天体。《易·说卦》里说“乾为天,为圜。”所以说,古人选择圜丘之地进行祭天,具有一种象征性意思。

到明代时,朝廷为了表示重视农业生产,于永乐十八年在正阳门外、永定门内大街路东营建了世界闻名的天坛,占地约276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穹宇和圜丘等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同时也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

天坛原名“天地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的地方,后来明政府于嘉靖九年(1530年)在北京北郊另建祭祀地神的地坛,此处就成为专门祭祀上天和祈求丰收的场所,并改名为“天坛”。

天坛的建筑设计十分考究,“圜丘”、“祈谷”两坛建在同一个园子内。圜丘坛在南部,是祭祀天神的地方;祈谷坛在北部,是祈求丰收的地方。依照古人的思想观念,认为天地的结构是“天圆地方”,因此天坛围墙平面南部为方形,象征地象,北部为圆形,象征天象,此墙俗称“天地墙“。天坛的主体建筑均集中在南北向的中轴线上,“圜丘”、“祈谷”两坛也在这条中轴线上,各个单体建筑之间用墙相隔,并由一座长360米,宽30米的石桥相连。

天坛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是祈年殿,它坐落在3层圆形的高大的石台基上,是一座三重檐的圆形大殿,高38米,直径30米。三重檐均铺有深蓝色的琉璃瓦,层层缩小,呈放射形,顶尖冠以巨大的鎏金宝顶。这座大殿在建筑与造型上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洁白的台基象征白云,深蓝色的殿顶象征苍穹,柱子、彩画、鎏金宝顶象征着彩霞,综合而成为蓝天玉宇的优美造型。建造宫殿的艺术大师们,将祈年殿建筑的设计构思,同“天圆地方”和“天有九重”之说,以及我国独创的农业二十四节气密切结合,将祈年殿建筑成为圆形,以示象征天。由于自古人们认为“积阳为天,天有九重”;而“九九”这两个数字,古时代表着“天数”,所以建筑大师们将祈年殿的高度,设计为九丈九,象征天有九重。而祈年殿内,之所以建造有四根大圆柱子,象征一年有四季——舂夏秋冬。殿内中层的12根柱子,则代表一年有12个月;殿内外层的12根柱子,象征性地代表每天的12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殿内中层和外层两排柱子加起来,恰好是24根,代表一年春夏秋冬的二十四节气;而祈年殿的殿顶周长30丈,象征一个月有30天。

天坛于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编号:200-021)。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天坛建于15世纪上半叶,座落在皇家园林当中,四周古松环抱,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同时,这些建筑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

自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营建成世界闻名的天坛后,随之渐渐地就出现以天和天坛命名的北京街巷地名。

以天命名的北京街巷地名例举

天坛路(崇文区):东起体育馆路,西至天桥南大街,门牌1号至199号,2号至80号。

天坛东路(崇文区):北起法华寺街,南至永定门东街。门牌(路东只有双号)2号至74号。路西无统一号。

天坛内北里(崇文区):天坛公园内西北部。门牌1楼至11楼。

天坛内南里(崇文区):东起天坛公园,西至天坛西里南区,北接复康南里,南到天坛南里西区。门牌1楼至13楼。

天坛东里南区(崇文区):东起天坛东路,西至汽车二场,北接天坛东里中区,南到永定门东街。门牌(顺)1号至18号,35楼至38楼。

天坛东里北区(崇文区):东起天坛东路,西至天坛公园,北接天坛东门,南到天坛东里中区。门牌6楼至16楼。

天坛西里南区(崇文区):东起天坛内南里,西至天坛西胡同,北接崇文医院,南到天坛南里西区。门牌1楼至12楼。

天坛西里北区(崇文区):东起复永里,西至天坛西胡同,北接天坛公园西门,南到崇文医院。门牌1楼至11楼。

天坛南里东区(崇文区):东起汽车二场,西至天坛南里中区,北接天坛公园,南到永定门东街中里。门牌19楼至26楼。

天坛南里西区(崇文区):东起天坛南里中区,西到天坛西里胡同,北接天坛内南里,南到永定门东街西里。门牌1楼至20楼。

天坛东里中区(崇文区):东起天坛东路,西至天坛公园,北接天坛东里北区,南至天坛东里南区。门牌21楼至33楼。

天农里(宣武区):东起天桥市场斜街,西至福长街,北接福长街三条,南到北纬路。门牌1号至3号,楼1至3座。

天庆胡同(西城区):东起草岚子胡同,西至西什库东巷。门牌13号至41号,12号至34号。

天景胡同(宣武区):东起菜市口胡同,西至南半截胡同。门牌1号至9号,2号至12号。

天福大院(西城区):西起西四北大街,东不通行。门牌1号至5号。

天福巷(朝阳区):东起芳草地西街,西至神路街。门牌1号至29号,2号至26号。

天仙胡同(西城区):北起东太平街,南至园宏胡同。门牌1号至13号,2号至8号。

地坛

中国的祭地的礼俗源远流长,据文字记载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史料中有“夏以五月,商以六月,周以夏至祀地于泽中方丘”的记载。至周代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祭祀礼制,即“周礼”。此后,历代帝王均沿用周之礼制,于每年夏至祭地于泽中方丘,直至1911年清皇朝灭亡而告终。

到明清两代,帝王为了表示重视农业,密切结合祭祀天地日月的需要,在冬至、夏至和春分、秋分这四大节气之时,祭祀天地日月神。《明宫史》中载:“凡冬至圣驾躬诣圜丘郊天,由正阳门出也。”“凡遇夏至圣驾躬诣方泽坛祭地,即由安定门出也。”每年春分日(寅时)进行祭日,即“圣驾春分躬诣朝日坛,则由朝阳门出。”每年秋分日’(亥时)祭月,即“圣驾秋分躬诣夕月坛,则由阜成门出。”

地坛是一座庄严肃穆,古朴幽雅,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皇家坛庙,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祗神”的场所。地坛又称祭坛、拜台、方泽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此后数次增建,并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更名为地坛,占地面积37.3公顷。方泽坛的“方”源于“天圆地方”的说法,而“泽”则取其周边有水环绕之意。它位于北京市安定门外大街东侧,与雍和宫隔河相望。地坛建有方泽坛、皇祗室、神厨、祭器库、乐器库、方泽亭、斋宫、神马殿等古建筑。

地坛的主要建筑是祭台,它最突出的特征,是不仅是一座方形台,而且还按照古代“天为阳、地为阴”的认识和说法,将铺砌祭台而使用的石数,皆巧妙地运用了阴阳数中的阴数,即双数。例如,石质方形的祭台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面积为6平方丈,下层为10平方丈。不仅如此,而且连台面铺砌使用的石数,皆运用的是阴数:祭台的上层坛面,其中心铺砌有36块较大的方形石块,按纵横各6块排列;四周用较小的方形石块铺砌,围绕着36块中心石向四面外砌出8圈,最外一圈92块,最内一圈36块,这样上层坛面共有512块石块,加上36块中心石,共有548块。

祭台的下层坛面,同上层一样,亦是从坛四周各砌出8圈,最外一圈为156块,最内一圈为100块,合计为1024块。祭台上下层坛面的总石数为1572块。

更有趣的是,绕坛有一条水池,其长、深、宽的尺度取的亦是阴数:长30丈,深8.6尺,宽8尺。

夏至祭地

过去,每年一到夏季农历五月的夏至,封建统治者要到地坛祭地,一般说来,皆由皇帝亲祭。如果皇帝不能亲祭,则要由亲王和大臣代祭。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乾隆帝作亲王时,就曾经代表雍正皇帝进行过两次祭地的活动。

祭地时行祭礼在祭台上层坛的南面,正位为皇地祗,配位为先皇的神主;在祭台下层的东边,为“五岳”和“四海神位”,西边为“五镇”和“四渎神位”。上下层的各神位,皆覆以三层明黄色幄幔。

祭礼在日出前举行,此时,祭台灯火通明,香烟袅袅,在古乐声中,身穿祭服的皇帝,在神位前上香,行三跪九拜礼,同时还要献帛、献爵、进俎,直到最后埋完祭品,祭地的祭祀活动仪式才宣告结束。

以地命名北京街巷地名例举

地坛北里东城区:北起和平里北街,南至和平里中街,东起和平里西街、西至地坛公园。门牌1楼至11楼。

地昌胡同(西城区):北起大安胡同,西至晓安南巷。门牌1号至11号。

地兴居一巷(东城区):北起安德路,南至安外西河沿。门牌(顺)1号至4号。

地兴居二巷(东城区):北起安德路,南至安外西河沿。门牌(顺)1号至29号。

地兴居三巷(东城区):北起安德路,南至安外西河沿。门牌(顺)1号至10号。

地兴居四巷(东城区):北起安德路,南至安外西河沿。门牌(顺)1号至14号。

地兴居五巷(东城区):北起安德路,南至安外西河沿。门牌(顺)1号至3号。

地藏庵南巷(西城区):北起南礼士路二条,南至复兴门外大街。门牌1号至3号。

地藏庵南巷(西城区):北起南礼士路头条,北不通行。

地安门内大街(西城区):北起地安门西大街,南至景山后街。门牌1号至37号,2号至40号。

地安门外大街(西城区):北起鼓楼西大街,南至地安门西大街。门牌1号至159号。

地安门西大街(西城区):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新街口南大街。门牌1号至205号。

东大地一巷(崇文区):双北口均在东大地街。门牌1号至37号、2号至18号。

东大地二巷(崇文区):西起大地街,东不通行。门牌1号至9号,2号至4号。

东大地三巷(崇文区):西起东大地街,东不通行。门牌1号至3号,4号至8号。

东大地四巷(崇文区):北起东大地街,南不通行。门牌1号至5号,2号至18号。

日坛和月坛

以日命名的北京日坛

在我国古代,人们将太阳视为“大明神”,而且生活中逐渐形成多种形式的祭日风俗。例如,从前每年农历二月初一的“中和节”,就是古人祭日的节日。古籍《帝京岁时纪胜》里的记载:“京师于是日(二月初一)以米糕,上印金乌圆光,用以祀日”。明永乐和嘉靖年间,明政府在大规模修建北京城时,分别在京城的东面朝阳门外和西面阜成门外,各修建了一座祭祀日神和月神的“日坛”和“月坛”。每年“春分祭日,秋分祭月”。(《帝京岁时纪胜》)

日坛又名朝日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大明之神太阳的处所。坛西向,白石砌成一层方台,坛面明代为红琉璃,以象征太阳;清代改为方砖墁砌,四周有谴墙(短围墙),正西有白石棂星门3座,其余三面各1座。北为神库、神厨、宰牲亭、钟楼等,南为具服殿。(清乾隆七年(1742年)改建于坛西北角)。新中国成立以前,古建大部被毁、文物被盗,使日坛变成一片废墟。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将日坛扩建为占地20余公顷的日坛公园,建了牡丹园、清晖亭、曲池胜春园等,并将被拆毁的祭台修复一新。

以月命名的北京月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