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建工作实务丛书:深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
36245100000029

第29章 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

今天的发展孕育着明天的希望。当中国的发展保持着一种持续稳定的状态时,我们可以由这30年的改革开放出发,再往后放眼未来的30年。未来3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要走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走向“第三步”战略目标里中等发达国家的初步建成,中心任务依然是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自20世纪50年代起,发展的概念被广泛地引入了经济理论。当代世界的主题依然是发展。关于发展的理论,即发展观则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随着对工业化、现代化的认识不断演进,人类对发展观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上世纪50年代,以刘易斯为主的美国经济学家将发展完全等同于经济增长,结果实践中有些国家出现了“有增长无发展”、甚至是“负发展”的现象。60年代末,瑞典发展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提出,增长不等于发展,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和社会改革的有机结合。70年代,联合国的《人类环境宣言》明确提出“持续增长”、“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逐渐得到了认可。80年代,联合国推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整体的、内生的、综合的”新发展观。联合国提出了人类发展指数(HDI),这个指数不仅包含了经济方面的因素,而且在经济与道德、效率与公平、工具与目的、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上,力图沟通、平衡与和谐。把人均寿命指标、人均受教育年限指标和人均收入指标列为综合发展指数,是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和谐的综合反映。现阶段,中国在发展理念上发生了一次最深刻的变革,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是在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吸收当今世界发展理论精华,并深刻认识我国基本国情和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发展问题有一般性、更有特殊性,有继承性、更有时代性,是不可能照搬照抄任何现成的发展理论的。科学发展观回答了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成为了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指导思想。

中国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高度重视以下三项举措:

其一,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协调就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协调、人与人的协调和人与自我的协调。建设生态文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更需要我们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一是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二是在产业结构上“重化工业”要继续发展,三则要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并举的任务,四是政府和市场合理配置资源能源、减少污染的能力有待提高。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对我国的发展方式,对我国资源能源的消费、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我们开辟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重估自然资源的价值。生态文明的提出要求我们改变以往对自然界的片面的、错误的认识,特别是要重估自然资源的价值。既要重视自然资源的维生价值、经济价值,又要重视其生态价值、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等。这就要求我们做好三件事:一是要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二是运用生态学模式重新设计产业工艺与流程,三是改变以往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如果,用通俗语言表述,“生态”二字可以表达为生活的态度、生命的态度、生存的态度,当然也包括生产的态度。这些态度是人类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治国兴邦之策。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实现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双赢,是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以达到减少进入生产流程的物质量、以不同方式多次反复使用某种物品和废弃物的资源化的目的,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的目标。

生态文明的提出要求我们在区域发展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即生态阈值。我国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潜力等条件,进行了主体功能区的分类,并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对国土空间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在其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人口、人口管理政策以及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等方面有所区别,制定了不同的发展方向,从而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其二,发挥智力资源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脑库,变人口优势为智力优势。前30年改革开放得益于廉价劳动力,日后中国人口红利优势不再,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企业发展的高成本时代也将来临。同时,经济全球化使我们还必须面对其他国家的更为廉价的劳动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竞争优势应该及早地转变为高技能和高效率的人才队伍,而不是依旧走低廉劳力的道路。

未来30年,如果中国经济可以保持快速持续增长,充沛的人口资源依然是重要因素之一。利用好人口资源,必须重视由开发体能转到开发脑库,将人口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源、人力资本,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这主要依凭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的意义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从宏观上讲,一国经济社会发展高度与该国人力资本是正相关的关系;从微观上看,拥有不同人力资本含量的劳动者所获得的收益是不相同的。由此,我们可以通过优先发展教育,提高人民素质,促进人民收入提高和国民经济增长。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关键是要在普及义务教育、保障教育公平的前提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继续教育的发展,建立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建设创新型国家。一要深刻认识自主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面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塑造新的国家竞争优势。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竞争焦点就是科学技术成果,竞争的层次由企业上升到国家系统整合水平上,以推动各种科技成果为核心的国家创新体系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二要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政策措施和市场规则,营造鼓励创新的宽松政策环境。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与市场在创新中的互动关系,进一步强化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改善科技与经济在高层次上相结合的体制,进一步密切官产学或产学研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加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的结合,进一步激励中介机构和服务体系的建设和运行。三要强化激励研究开发,尤其是基础研究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策和金融政策;必须通过政府采购政策中的价格、数量、标准和交货期等因素的影响,促进自主创新的方向和速度;必须进一步完善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特别注意对发明人的激励以及对发明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必须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通过政府融资、风险投资、项目支持、信贷担保等措施,推动企业的创新实践;必须实施人才政策,注重培养一大批懂科技、会管理、善经营的企业家,稳定现有科学家队伍,鼓励他们投入创业与创新活动,引进国际上的复合型人才,为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建立产学研合作培育人才的新机制;必须实施鼓励创新主体间合作的政策,打破条块分割,拆除产学研之间、各部门之间以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藩篱,加强创新体系的整体集成。再者,关键一点是,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宽松、良好的创新氛围,改善人才的评价体系,形成优秀人才可以脱颖而出的机制。现代化是“先化人后化物”,只有具备创新人才,才能产生创新成果。

其三,扩大国内需求,共享发展成果。扩大内需是推动发展的基本立足点。要保持经济持久稳定发展而不是短期的繁荣,必须扩大国内需求。扩大内需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国内投资,务必不能再上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务必不能再搞政绩工程、办公大楼等花架子。二是扩大内需,务必在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上做文章。扩大居民消费,要努力解决收入不平衡问题。消费历来是“三驾马车”中的“短腿”,但与投资相比,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却更为本质,因为消费增加了,意味着需求增加了,作为供给的生产投资自然就会随之增加。以往我们的居民消费多是通过“取消”福利待遇的市场化手段来拉动的,突出的例子就是住房、医疗和教育改革,但现实情况是居民收入的增长无法应对如此多项的巨额支出,面对未来支出的预期,居民只能选择储蓄,结果原本试图拉动内需的举措渐渐失灵。实践证明,公共福利领域依靠完全市场化的改革最终绝不会带来拉动内需的效果。新时期,我国经济实力显着增强,把消费作为主要拉动力的条件已经具备。必须站在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高度认识扩大消费需求的意义,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提升居民消费水平和能力,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首要的是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建立有效的与国民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工资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同时防止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过快。健全的社会保险体系,是人民生存的“安全网”、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和收入分配的“调节器”。当前,还必须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失业保障体系、养老保障体系以及促进教育公平的建设,解决好居民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问题,避免用完全市场化手段简单地取代原有福利制度去推动公共事业改革的趋势,这是科学发展的重要要求。扩大内需还必须有效地缩小发展中的三大差距,即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贫富差距。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必须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格局。深入“三农”领域的改革,千方百计地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统筹城乡公共资源分配等。我国区域发展差距明显,扩大内需的措施,有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我国贫富差距过大,必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理顺分配关系,重点是调整税费。现在税费过多且增长率远远高于普通居民收入增长,政府要把财政更多地用于社会保障的各个方面。惟有如此,才能使大部分人都有正常的消费能力,民富方能国强,否则全社会的消费很难有实质性增加。实际上,缩小这三大差距,就为扩大国内需求提供了有效的路径。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成就,令人鼓舞;展望改革开放未来前景,催人奋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当对改革开放进程可能出现的风险作出科学的预测和正确的判断,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防患于未然,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