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建工作实务丛书:邓小平理论(下)
36242100000001

第1章 经济建设理论(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之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保证新社会制度巩固和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最根本的任务。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科学文化还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生产的高度社会化、现代化,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提供更多更好的社会产品,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使社会主义更有吸引力。因此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的地位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

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坚持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和鼓励其他经济成分的适当发展,既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搞单一的公有制,又不能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能搞私有化。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既要克服平均主义,又要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我们应该牢牢地把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这些基本要求,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各项政策措施,逐步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成新的认识。

四个现代化

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统称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就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是为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先进的物质技术基础。

四个现代化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因此,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同时对外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同外国的经济技术交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因为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国防,所以必须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确立的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为四个现代化建设开辟了广阔道路,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生产力标准

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统一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必须以现代化生产力作为自己的物质技术基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以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为根本标准。生产力标准的思想,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总结历史经验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题中应有之义。坚持生产力标准,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建立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则是在生产力更加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及其执政党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十分强调生产力标准。

邓小平不止一次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首次把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看作是社会主义的一个特征。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应“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必须统一起来加以考虑,离开生产力的发展,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否有利于解放社会生产力,是判断进步还是倒退的主要标志。十三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在我们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后,“生产力标准就更加具有直接的决定意义”,“离开了生产力标准,用抽象原则和空想模式来裁判生活,只能败坏马克思主义的声誉”。十四大报告中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总之,坚持不坚持生产力标准,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分水岭。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和吸引力的不断增强,归根到底都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一切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是社会主义的,也必须以是否有利于保证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根本标准,生产力标准是个总标准,坚持生产力标准,应该把着眼点放在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科学、文化和教育,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上,而不能片面地追求产量、产值、规模和速度。

“七五”计划的方针和主要任务

我国1986年至1990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七个五年计划,由中共中央提出,1986年4月六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原则批准,制定“七五”计划的重要原则和方针是: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使改革和建设互相适应,互相促进;坚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保持国家财政、信贷、物资和外汇的各自平衡和相互间的综合平衡;坚持把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提高产品质量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上来,正确处理好效益和速度、质量和数量的关系,坚持适应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坚持恰当地确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合理调整投资结构,加快能源、交通、通信和原材料工业的建设;坚持把建设重点转到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改建扩建上来,走内涵型为主的扩大再生产的路子坚持把发展科学、教育事业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上,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加快智力开发;坚持进一步对外开放,更好地把国内经济建设同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结合起来;坚持在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城乡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坚持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坚持在各项事业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七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第一,进一步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努力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使改革更加顺利地展开,力争在五年或更长一些的时间内,基本上奠定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第二,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前提下大力加强重点建设、技术改造和智力开发,在物质技术和人才方面为九十年代经济和社会的继续发展准备必要的后续能力。第三,在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继续改善城乡人民生活。这三项任务是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第一项任务。

20世纪90年代和“八五”时期经济建设的重点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今后十年和“八五”时期经济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农业,加强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改组改造加工工业;加强教育和科技事业。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改善我国的地区经济布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

20世纪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我们要在20世纪90年代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同时,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为了加速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必须努力实现10个关系全局的主要任务:①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快经济改革步伐。②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更多更好地利用国外资金、资源、技术和管理经验。③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高度重视农业,加快发展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和第三产业。④加速科技进步,大力发展教育,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⑤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全国经济布局合理化。⑥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⑦下决心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切实做到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⑧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⑨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加强环境保护。⑩加强军队建设,增强国防实力,保障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人民群众的伟大事业。要胜利实现20世纪90年代的繁重任务,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要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奋发图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就一定会无往而不胜。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这是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系统提出的,它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系统的完整的认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新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解,往往局限于经济建设、物质文明方面,即四个现代化。1979年9月,叶剑英在庆祝建国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四个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我们还要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还要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十二大报告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概括为高度的物质文明、高度的精神文明、高度的民主。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科学概括,更为完备地把现代化看作了一个系统整体的目标,即不仅体现为物质方面的现代化,而且以高度民主、高度精神文明为标志。党的十三大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的战略思想,对于我们自觉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系统工程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轨道上来,并确立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实现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现在最重要的是走好第二步。实现了第二步任务,我国现代化建设将取得新的巨大进展,人民群众将能过上比较殷实的小康生活。实现第二步奋斗目标,有很多有利条件,也存在不少困难和矛盾。矛盾的焦点是经济活动的效益太低。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注重效益、提高质量、协调发展、稳定增长的战略,必须着重解决好以下三个重要问题:①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②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基本平衡,合理调整和改造产业结构。③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我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对有计划、持续稳定高速地发展我国经济具有决定的意义,无疑是一项宏伟壮丽而又十分艰巨的事业。

三步发展战略目标

1982年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步骤。即从1981年到2000年,要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使我国国民收入总额和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居于世界前列,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人民的收入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战略步骤上分两步走:前10年主要是打好基础,后10年实现经济振兴。1987年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又进一步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一步战略目标

1981年到199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1987年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即到1990年实现全国工农业总产值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80年翻一番,从1980年工农业总产值的7100亿元,到1990年14200亿元;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目前这一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第二步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