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下)
36240400000004

第4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2)

二、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为我们党提高领导对外经济工作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入世贸组织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有利于改善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可以直接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维护我国权益;有利于我国平等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经贸活动,促进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更多地扩大出口;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更好地利用外资;有利于促进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有利于我们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最大限度地获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但对加入世贸组织后带来的挑战,也要充分估计、积极应对。我们要认清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鼓励企业“走出去”,到国际市场上去经风雨、见世面,在与国际强手过招中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第四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善于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自觉遵循客观规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

首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我们党在科学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作出的正确选择。在改革开放以来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们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巨大转变。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同其他经历了数百年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们对市场经济的特点、发展规律及趋势的认识还不成熟,对如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还缺乏经验,需要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其次,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就要学会尊重客观规律,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场全新的实践,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讲,这是一所过去从未上过的新学校,从未学习过的一门必修课,从未答过的一张试卷。市场经济具有自己的内在特点和运行规律,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市场经济的新知识,研究市场经济建设中的新情况,把握市场经济的本质和规律,也就是对市场经济由“不知”到“知”。各级领导干部只有自觉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则和要求来规范经济行为,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和快速发展,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实践中作出正确决策,避免盲目性,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第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又发展市场经济。经济制度是同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形态根本性质的标志。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

市场经济作为体制性范畴,与公有制经济制度并不存在根本矛盾。市场不是直接反映社会经济制度性质的范畴,它表现为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实现资源配置的一种不同方式,表现为经济调节的一种不同手段。市场作为一种经济调节手段和资源配置方式,它通过价格涨落反映供求关系,及时传递经济信息,强化优胜劣汰和发挥激励机制作用,调节经济供求关系和进行价值评估等,从而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资源配置。它存在于商品经济社会中,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当然也就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范畴。当市场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手段时,也就是市场经济。这时的市场经济就表现为一种体制性范畴,其内涵就在于它是以市场为资源的主要配置者和经济运行的主要调节者,并以较健全的市场体系为经济过程的重要枢纽的经济运行模式。市场经济作为体制性范畴,与经济制度具有兼容性:一方面,经济体制作为经济制度的表现形式和实现方式,要受经济制度的制约;另一方面,经济体制作为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作为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它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运行形式,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人们可以根据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以及经济政治环境等因素选择不同的经济体制,因而在一定的层次和范围内它又可以不依存于社会基本制度的性质。在同一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国家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可以选择不同的经济体制;不同经济制度的国家,也可以在经济体制上相互收取对方的长处。因此在一定意义上,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是可以剥离的。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新中,一方面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剥离,形成抽象意义的市场经济范畴;另一方面又强调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与一定的社会基本制度相结合,提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根本矛盾”的新观念,这既是改革实践的理论概括,又为改革的深化指明了方向。

(第五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不仅包括要发展,而且包括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正确认识,是关于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我们党要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就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是:其一,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其二,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要求。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其三,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协调发展。按照“五个统筹”,实现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其四,发展是兼顾当前发展需要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一代地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