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煤炭大集团建设探索
36160000000064

第64章 后记

为扭转我国煤炭企业规模小、组织分散、竞争力弱的不利局面,自2001年起在市场机制强力拉动和政府积极推进之下,以山西焦煤集团、新大同煤矿集团、宁夏煤业集团、龙煤集团等为代表的一批煤炭大集团已先后组建,组建后的煤炭大集团如何在体制、机制、产权结构上创新?如何培育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战略管理力?如何有效推进资源开发、实施并购、全面预算管理、合理纳税筹划和市场营销?如何妥善处理项目建设控制、品牌建设等重要问题?这些都是必须引起高度关注并要认真做好的工作。为此,作者结合多年在企业的研究和实践,对我国煤炭大集团建设的相关重大问题作一系统探索,力图达到务实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为我国煤炭大集团强身壮骨建设,实现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奉献一点微薄之力,这也是作者撰写这本书的本意。

本书共有十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分析我国煤炭发展态势和大集团建设的必要性及其重要使命;第二部分阐明煤炭大集团的基本内涵;第三部分重点研究煤炭大集团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问题;第四部分研究煤炭大集团产权结构改革问题;第五部分研究煤炭大集团核心竞争力体系的培育问题;第六部分研究煤炭大集团战略管理力的提升问题;第七部分研究煤炭资源的有效开发问题;第八部分研究煤炭大集团实施并购的问题;第九部分研究煤炭大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第十部分研究煤炭大集团纳税筹划的问题;第十一部分研究煤炭大集团营销战略的问题;第十二部分研究煤炭大集团工资分配机制的问题;第十三部分就煤炭大集团建设中必须关注和处理的大项目建设控制、企业品牌建设、精细化管理、物供体系建设、投融资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开发、物业后勤改革、学习型企业建设和安全管理等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扼要说明。以上内容虽不尽全面,但已基本涵盖了煤炭大集团建设的主要内容。

本书能够得以正式出版,首先要感谢作者所在工作单位兖矿集团及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山东省国资委、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各级领导,是他们为其提供和创造了学习研究煤炭大集团建设相关问题的机会,没有各级领导的厚爱、指导和大力支持,出版这本书是根本不可能的。其次要感谢作者所在兖矿战略研究院全体同仁的支持和帮助,本书中的部分内容许多同仁参与了研究,应该感谢的是马金泉、程龙柱、李增良、张振岭、杜钟泉、李君清、晋举文、周剑波、何迎庆、宋启建、宋瑞梅、彭勇、梁彦森、王铖、徐煜、郑君、徐龙震等同志,特别要感谢的是宋瑞梅同志为其做了文字打印资料整理等工作和马金泉、周剑波同志为文字校正所做的相关工作。第三还要感谢在多年合作研究交流中给予指导的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原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等院校,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煤炭信息研究院、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发展战略学委员会企专委、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国资委职业经理研究中心、山东企业联合会等研究机构的有关专家教授。同时,感谢多年为其约稿刊登发表文章的《经济管理》、《煤炭经济研究》、《中国煤炭》、《煤炭企业管理》、《集团经济研究》、《山东企业管理》、《煤炭经济情报》和《中国煤炭报》、《中国矿业报》、《经济参考报》等相关报刊的各位编辑、记者。

在本书的编辑出版过程中,企业管理出版社给予了大力支持,是他们的辛勤工作保证了本书能够和大家早日见面,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我国煤炭大集团建设起步较晚,许多制度性问题还需要在较长时间的实践中进行探索和总结,加之作者水平所限,时间仓促,书中观点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0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