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幻空间重回末世当女神
3614300000002

第2章 01、端倪

13:56:34。

陈欣悄然坐起身,发现自己身处昏暗的室内。

四张架子床。上面是床铺,下面乃桌子、书架与衣柜。

既熟悉,又陌生——是大学宿舍。

陈欣迅速扫视四下,同时凝神聆听,没有发现异常的响动。陈欣一摸枕边抓起钥匙,爬下床、开柜子拿出笔记本电脑启动——看日期。

2013年6月12日。

陈欣登入学校网关、接上互联网,飞快点开**、搜狐等一系列门户大站——看日期。

2013年6月12日。

2013年6月12日。

2013年6月12日……

……

统统是2013年6月12日!

陈欣深呼吸了一个,发了一会儿呆,走到窗前,“刷——”一下拉开窗帘。

这是二楼,正好对着行道木,法国梧桐。

大片大片的掌形绿叶,在阳光下轻轻迎风摇曳。

隔着一条宽阔的水泥马路,乃篮球场与足球场。有二十几个男生在打球踢球;还有一些看球的,男生女生都有。

明亮的日光耀眼得刺目。

陈欣眯起眼,回忆了半晌,终于想了起来——上辈子,这个时候,她低烧了三四天,所以请假在宿舍休息。

当时没在意,只以为一边读书一边打工太累,身体在发出抗议;后来才知道,那是变异反应的一种表现。

或者,确切而言——这是变异反应的一种表现。

陈欣站在窗前望着操场上的校友们,久久不动,直到钥匙开门的响动打断了她的出神。

回来的是大学同班同学兼同宿舍舍友,钱玲玲。

“欣欣,起来啦,感觉怎么样,热度还有吗?”钱玲玲卸下书包往自己椅子上一扔,转头见了陈欣的样子,一奇,笑了,“你这是在杀菌?紫外线消毒哈!太阳厉害,小心晒伤。”

陈欣回了一个微笑,离开了窗前,脱了睡衣、套上体恤与牛仔裤:“感觉好多了。”至于退烧,那个可没指望——什么药都无效!“几号回家?”

“车票托了高中同学,这会儿还没买到呢。反正期末一考完就尽快走,左右在那两天。哎呀,想死我妈妈做的菜了,食堂的饭简直就是猪食——”钱玲玲眉飞色舞说到这里,突然一卡,尴尬地看看陈欣,讪讪笑了笑,“你呢,还是留校?”

钱玲玲会尴尬,是因为陈欣父母离异。

上辈子大二时候的陈欣,很忌讳别人提及这个话题;可如今的陈欣,经过了上辈子那些年,对这个已经毫不在意了,当下轻松应了一声:“还是留校。”

钱玲玲眼珠子一转,赶紧说起了考试的事儿。

陈欣微微莞尔——父母离异的孩子早熟,以前那个陈欣,用功得很,成绩随之拔尖,年年拿奖学金。所以啊,钱玲玲刻意聊这个,彻头彻尾是在拍马屁。

以前怎么没看出来?

这姑娘固然时不时粗心一把,可也挺机灵的。

陈欣一边有一句没一句应和着钱玲玲,一边在电脑上键入“超级大蜘蛛”、“超级大蚂蚁”等关键字,搜索消息。

“玲玲,你家里承包了近千亩地是吧?”

“是哎。”

“那吃的米是自己种的了?”

“没错!”

“味道更好些不?”

“嗐,都是白米饭,能有什么区别?就是自己家的么,吃着放心些!对了,我妈说,今年地里出了好多双头穗,一半给我哥,一半给我。足足有一大捧!”钱玲玲说到这里,已经忘了之前的尴尬,挤眉弄眼地打趣,“你要吗?开学了带一双给你——你一根,方东一根嘛。”

双穗禾被视作吉祥的象征。与灵芝、四叶草类似。

当然,民间会有这种看法,是古代政治家作秀的结果。

科学地说,之所以会出现双穗禾,有两种可能:一是植株体内生长状况异常,造成腋芽分发;二是某个相关基因突然异变,并且成功表现出来了。

现在的情况,毋庸置疑,绝大多数都属于后一种。

而随着大规模变异的加剧,随着黄金旧纪元的结束,谁也无法保证,她们还能有相会的一天。

至于方东……

上辈子,陈欣也是过了数年才知道,那小子暑假里就跟着他的上校父亲转移了,却什么都没跟陈欣说,连短信都没有一个。

所以陈欣没有接过话题,只是把电脑转了个方向:“来,玲玲,来瞧瞧这个。”

“什么东西?”钱玲玲刚翻开英语四级模拟卷,抓着就过来了,“好大的蚂蚁!是山蚂蚁吗?”

陈欣又一次没有应声,示意钱玲玲自己看,起身倒了一杯水喝,无声微叹了一记。

她虽然捡了一条命,却也重新变得手无缚鸡之力。目前自保都难,庇佑不了谁,不敢也不愿留下一个涉世不深的小姑娘在身边。

既是怕自己捉襟见肘、顾及不周害钱玲玲吃亏丧命,也是怕钱玲玲适应太慢、能力不足连累自己。

还是让钱玲玲回家去吧。有父母有哥哥、有亲戚有乡邻,一起抱团求存,许多方面,均会比两个小姑娘强。虽说还不足以确保万全无事,可也不是没有希望。

这些目前尚不引人注意的小新闻,惠而不费,是唯一可以给的提醒了。

等到钱玲玲看完新闻“真的假的”稀奇够了,陈欣带齐证件与银行卡出门下楼,花了三四分钟,顺利在车棚里找到了自己的自行车。

而后陈欣在校园内与学校附近转悠了两个多小时。

熟悉附近地形,了解周边情况。

陈欣就读的明江大学,位于明江市的西北近郊。

明江市地处明江入海口,是一个典型的南方二线城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在二百万到三百万之间,全市行政辖区内常住人口在五百万到一千万之间。

这些,在新纪元前两年,均是有利条件。

首先,有明江。

明江在,淡水在。在公共系统瘫痪之后,有没有充沛的淡水水源,足以决定幸存者们会团结起来还是会内讧斗殴,这就是生与死的区别。

其次,气候好。

明江市的冬季最低温度为零下五到六度。这个温度,一方面,到了秋冬季节,昆虫休眠、蛇类冬眠,威胁减少;另一方面,人类作为温血动物,只要有屋子、有棉被,还不须另外取暖。而不须取暖,既减轻了物资供应的负担,也减少了引来变异动物的可能。三者相加,幸存率就要高不少。

最后,人口数量合适。

人口太少,在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之后,就难以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力量——毕竟,一个基地里,从粮食生产到军工厂,从卫生医疗到防线巡查,哪一方面不需要人?

而人口太多,又容易成为大型变异兽潮的攻击目标。因为对变异动物而言,人类就是食物。肉食。

至于两年之后,海洋中的变异生物大规模上岸,全球人类退守内陆,区区明江,又怎么可能例外?

不过那还早嘛。

不妨碍这会儿租房找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