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宇宙探秘
34746800000088

第88章 不可不知的神秘现象(4)

1948年12月27日22点30分,一架DC-3大型民航班机,从旧金山机场起飞,途经百慕大海域上空,此时,地面指挥系统听到机长惊诧地说:“怎么回事?为什么都在唱圣诞歌啊?”12月28日凌晨4点30分,地面指挥系统接到DC-3班机的报告:“接近机场,灯光可见,准备降落。”机场做好了接受着陆的各项准备。然而,人们并没有看到DC-3降落,短短几分钟,这么一架大型的客机,机组人员和全部乘客瞬间消失了……

1962年1月8日,美国空军第三十四中队一架P2V电子侦测机连同13名机组人员神秘失踪。1987年3月29日,美国空军F-104J战机的试飞员深度昏迷,漂流在百慕大海域上。2003年10月,一对父子连同他们的渔船在这片海域神秘失踪。

不断发生的怪事让“百慕大三角”成了科学的悲哀、挥之不去的魔咒。人们试图揭开它的秘密,然而,几十年过去了,研究仅仅停留在几种假说的程度。

磁场说。在百慕大三角的海难和空难中,罗盘失灵是最具共性的现象,因此人们猜测这个区域或许有一个强大的磁场,同时失事的时间多在阴历月初和月中,这是月球对地球潮汐作用最强的时候。

黑洞说。黑洞是一个天文学概念,晚期的天体恒星可以产生高磁场,这种磁场会使天体本身集聚,同时以强大的磁场力吸附周围的星体,产生空洞现象。这种空洞可以吸附一切物质,百慕大三角的神秘事件很像空洞现象,能让物质顷刻间变得无影无踪。

水桥说。有人曾经在太平洋东南部的圣大杜岛沿海,发现过百慕大失踪船只的残骸。人们据此判断,百慕大三角海底应该有潜流。这个潜流力量巨大,它是平静的海面下隐藏的杀手。海难产生于上下两股潮流发生冲突的时候,船的残骸会被潜流推向远方,人们认为这就是为什么找不到失踪船只的原因。

近年来,科学家们认为百慕大三角的失踪事件可能与海上恶劣的自然天气有关,比如飓风、雷暴和闪电。然而这些仅仅是猜测,没有实际数据可以作为证据。还有的认为是飞机或舰船的指挥人员造成了事故,或者是人为因素加上恶劣的天气抑或机器的故障造成的。

百慕大的海水依旧蔚蓝,人们探索的脚步不曾停止,相信有一天百慕大三角的神秘面纱终会被揭开!

“大洋之舌”上的洞口探秘

巴哈马蓝洞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底洞穴,安德罗斯岛及其周围水域因它而闻名世界,世界各地的潜水爱好者也对它极度追捧。那么,这个天然洞穴是怎么形成的呢?它为何被淹没在海底之下?潜水爱好者为何如此喜欢它呢?

所谓的“蓝洞”实际上就是呈蓝色的充水洞穴和孔洞,是一种下陷的地貌。蓝洞可分成两种:一种是内陆蓝洞,一种是海洋蓝洞。内陆蓝洞是指内岛上的下陷洞穴,而海洋蓝洞指的就是浅水区水下洞穴,巴哈马蓝洞就属于后者。

巴哈马蓝洞位于巴哈马群岛安德罗斯岛附近海域。安德罗斯岛是巴哈马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在它的东侧有一条被称为“大洋之舌”的深长水道,巴哈马蓝洞的入口就在这条水道上。巴哈马蓝洞全长800米,外观看起来像是只张大嘴巴的海豚,而洞中则布满了形状各异的钟乳石和石笋,洞壁上还长满了各种海绵,各种各样的热带鱼自由自在地穿梭其间。

蓝洞的整个洞穴都被淹没在水下,直通大海,时常有汹涌的潮流出入洞口。涨潮时,蓝洞的洞口出现一个旋涡,附近的海水都被吸了进去;落潮时,不断有蘑菇形的水团从洞口喷出。因此,巴哈马人称蓝洞为“沸腾洞”或“喷水洞”。由于总是受到涨潮和落潮的影响,蓝洞的洞口几乎没有安静的时候。因此在涨潮和落潮时潜入该洞穴是非常危险的,潜水员如果想要进入该洞,就必须在涨、落潮交替之间的短暂的时间内入洞,出来的时候也要选在同样的时机才能出来,一般这个短暂的“平安”时间只有20分钟。虽然大家小心翼翼,不过还是有几位潜水员在进入了这个蓝洞后,再也没有出来——因耗尽了氧气而丧生于洞内。

当地一些人坚信,蓝洞内生活着一只叫做“拉斯卡”的怪物。这种怪物有鲨鱼一样的体积,和鲨鱼一样锋利的牙齿,但是它的身子却像章鱼一样,有许多感觉灵敏的触腕。每当拉斯卡用触腕把食物拖入海底的巢穴内慢慢享用的时候,洞口就形成了旋涡,旋涡附近的东西全都被卷入了洞中。至于洞口喷出的水团,则是拉斯卡吐食物残渣引起的。

其实,巴哈马群岛是由石灰岩(巴哈马群岛的石灰岩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厚的石灰岩)组成的,这些石灰岩大约或形于1.3亿年前。石灰岩的一部分露出海面,一部分则浸在海下。大家知道,石灰岩较易被雨水、流水侵蚀。因此,在漫长的岁月中,海面上的一些岩石受风雨、海水的侵蚀,形成洞穴和地下通道。

距今100万年前,地球上遍布冰川,当时的海平面要比现在的低大约200米。大约在1.5万年前,地球气候变暖,冰川大量融化,海平面逐渐升高,巴哈马群岛的部分地区也陷入海洋当中。如今,这块石灰岩已经伸到海面以下8000米了。蓝洞所在的位置是被海洋侵蚀的地方之一,因此它没入了海洋当中。该地在被海水淹没前,原是一个巨大岩洞,没入水中之后,多孔疏松的石灰质的洞顶在海水的冲击和地震等因素的影响下坍塌了,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开口,也就是现在那个幽深的洞口——蓝洞。

浩翰海洋上的幽灵岛,异常诡秘。它们的行踪飘移不定——可以出现,也可以消失;可以伸长,也可以缩短;甚至会易容变身,而更为恐怖的是它竟然有吞吃海船的嗜好。这些离奇的事件为原本就怪事不断的海洋涂上了更为诡异的色彩。

根据一些航海史资料的记载,科学家把这些时隐时现、像幽灵一般行踪诡秘的海上岛屿称为“幽灵岛”。热带河流上有一种常见的漂浮岛,它们主要是在河水暴涨的时期由飘移的河岸或沼泽地形成的小岛。而幽灵岛与此不同,它们就像一个不为人知的幽灵,变幻着神秘而又恐怖的法术,让人谈之色变。

1831年7月10日傍晚,意大利西西里岛附近的海水突然开始沸腾,水蒸气弥漫了大片海域,随即海面上升起了高耸的水柱。水柱越升越高,竟冲到了几百米的高空。这一奇特的情景正巧被经过此处的船长格雷姆发现了,他赶紧吩咐船员减速行驶,以便欣赏这千载难逢的奇观。然而正当他们靠近迷雾一般的水汽时,大海却如着魔一般,开始肆意咆哮,并在水柱回落的海面上喷发成巨大的烟柱。情急之下,船长只好命令船只临时改变了航线,打算绕道行驶。望着远处的那片海,格雷姆船长仍然感觉到了它的狂踝不安。天色逐渐暗淡下来了,不一会儿,船长惊奇地发现天空和附近的海面突然变得清晰明亮,接着水雾中放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十分奇特,但随后就没有什么异常的事发生了。

可是事情并没有因此结束,一个星期以后,格雷姆再次经过这片海域,却发现海面上漂浮着大量的死鱼,还有数以百计、来路不明的红褐色浮石,而更神奇的是,曾经沸腾过的海面上竟然长出了一个只有几米高的小岛。此后,这个小岛就被称为“格雷姆岛”。后来,小岛不断地生长,据说在1831年8月达到了60多米。可是它完全没有停止的意思,继续伸展扩张。因为这座新生的小岛不属于任何国家,所以海域附近的各国都想先入为主,扩张自己的领土。新岛主还没有确定,令人费解的事情却又发生了。格雷姆岛突然停止了生长,开始不断缩小,最后竟消失在茫茫大海上。

英国探险家德克尔斯蒂在大西洋的北部也发现了类似的小岛,并且也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它。这个小岛盛产海豹,因此招致捕捉者的大批造访。原本宁静的小岛眼看就成了淘金者发财致富的宝地,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1954年的夏季,“德克尔斯蒂岛”竟神秘失踪了。

除此之外,北冰洋还存在海市蜃楼般有影无形的小岛,南太平洋的多尔蒂岛失踪后,竟变身为不维岛。这些小岛如同海上飘荡的幽灵,给人们带来神秘的背后,也暗藏着难以预测的杀机。

幽灵岛的种种离奇表演无不向世人展示着它的神秘莫测,然而最让人恐怖的,还是随之而来的失踪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日两军在南太平洋上展开激烈的交战。日本海军、空军节节败退。美军又发现了日本设在所罗门群岛拉包尔的舰队总部,并采取了大规模的空袭。日军总部眼看就要被占领,为了逆转战争形势,日本侦察机奉命寻找新的基地,来掩护近千名伤员和保存仅有的战备物资。就在离总部大约100海里(约185千米)的航线上,侦察员发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这里树木葱郁,溪水环绕,适合迅速转移,还能避开主航道线。于是,日军秘密转移到了小岛上,准备养精蓄锐,伺机反击,小岛上的军队一直和日军总部保持着通信联系。然而,一个月后,总部和小岛失去了一切通信联络,不明状况的总部立即前去察看,可哪里还有小岛!

无独有偶,就在同一时期,同样是在南太平洋海域,也发生了小岛神秘失踪事件。和日本相同,美军在马利亚纳海域也发现了一座无名的荒岛,并配置了齐全的通信设备和监视仪器,秘密注意着日军的一举一动。他们每天都在小岛上紧张工怍,不断收发信息,并向总部呈报,小岛成了美方的军事基地。但好景不长,两个月后,小岛宣布“罢工”,美军再也收不到任何来自小岛的电波。刚开始,美军还以为日军破坏了雷达站,便在马利亚纳海域进行全方位的搜索,尽最大努力营救工作人员,可是雷达站并没有在它应该存在的位置,而是同十余名工作人员一起悄然消失了。抱着最后一线希望,美军又进行海底定位搜索,希望能有所发现,但奇怪的事又发生了,潜水艇里的导航系统似乎出了什么差错,无论艇长怎样调整方向,却始终围绕同一海域打转。为了不再有新的人员伤亡,美军只好无功而返。

难道这些失踪事件真的是幽灵岛在作怪?还是潜藏着幕后黑手?

幽灵岛的诡秘成因引起了全世界的强烈关注,经过不断探索和研究,许多专家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日本的海洋地质学家认为,幽灵岛的来去无踪是海洋下的暗流河造成的。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暗流河,在随海水流动的过程中不断堆积,泥沙最终浮出水面形成岛屿。然后,暗流河继续堆积,致使水流受到阻隔,因此泥沙岛受到水的压力变大,最后不堪重负,就一点点被冲散,最终消失了。

可是美国科学家京利·高罗尔却对上述观点持否定态度。他认为泥沙构成的幽灵岛仅是少数,而大多数幽灵岛的构成成分是年代久远的花岗岩,一般的暗流河对它们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他提出了新的假设:幽灵岛之所以会突然消失,可能是海底板块张裂形成缺口,强烈的海啸把附近的岛屿吸进海底,而下一次的震动挤压又会把它们送出海面。如果这一观点成立的话,或许有些岛屿国家也会成为下一个“幽灵岛”。但是,他也无法解释那些人和船只神秘失踪是否和幽灵岛存在着关系。

还有的学者认为幽灵岛的种种诡秘不过是火山喷发在作怪。海洋的底部存在着大量的活火山,火山活动频繁时,火山中的熔岩就会不断增加,而喷发的物质也就比平时多得多,再同海中的碎屑杂质混合在一起,然后在温度较低的海底冷却凝固,逐渐堆积抬升,最后成为新的岛屿。而岛屿的底部因为有大量的熔岩物质而缺乏支撑力,海水又不断地对它进行冲击,最后新生的岛屿底部被截断而使整个岛屿沉入海底。

幽灵岛发生的诡秘现象至今还是一个谜团,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未来,坚持不懈地探索、研究,找出真正的“幕后黑手”。

魔沟探秘

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境内的黑竹沟,景色美丽,气候宜人,但是却被称为“魔沟”、“死亡之谷”。这里常年被黑雾瘴气环绕,当地人说这里有野人和不知名的怪兽出没,有的探险者在这里神秘失踪,黑竹沟的一草一木似乎都笼罩在了恐怖的地狱阴云之中。

拥有大面积原始森林的黑竹沟有着参天的古木,生长着茂密的箭竹,这里的美景让人们迷醉,高山上的湖泊、美丽的层云、传说中的佛光、绚烂的杜鹃花都展现着这里的魅力。然而黑竹沟还有它的另一面——狰狞与恐怖。这里地势凶险,常年的雾气使得这里阴气很重,并且雾气时近时远,时静时动,忽明忽暗,令人捉摸不定。当地人有一个古老的祖训:进入黑竹沟关门石地区的人不能说话,否则就会招来山神的不满,人畜就会受到死亡诅咒的惩罚。

1997年7月,四川省林业厅派遣森林勘探队对黑竹沟进行勘测。可是工作到第二天深夜时,队员们却发现承担勘测关门石(这里因两石对立,形似石门而得名)任务的两名队友神秘失踪,勘测被迫中止了。时隔9年,这支队伍顶着重重压力,再次进入黑竹沟勘测。为了以防万一,他们聘请了当地两名有经验的猎手引路。猎手开始不愿意给考察队做向导,因为他们对黑竹沟也心存恐惧,但是当看到考察队准备了充足的物资,配备了齐全的通信联络设备,也就渐渐放下心来,决定冒险进入黑竹沟。两名猎手带上了心爱的猎犬,和考察队一同出发了。走了一段时间后,一行人离关门石越来越近,两位猎人因为恐惧而不愿再前进一步。无奈之下,副队长和猎人协商后决定放出猎犬前去探路。

然而,时间过了好久,两只猎犬却没有回来,两位猎人伤心之余,忘记了祖训,大声召唤他们的爱犬。没想到的是,雾气应声而至,铺天盖地般地把所有的一切都包裹了起来,此刻,所有人的心头都被恐惧和绝望占据了。好在副队长成熟老练,及时稳住了人心,现场才没有乱成一团。令人不解的是,雾气又突然退去了,瞬间的变化让人来不及思考发生了什么,留在心头的只有恐惧。考察队所有的准备和计划全被打乱了,为了确保安全,只好退出了黑竹沟。

黑竹沟的祖训应验了,人们的心头徘徊着很多疑问:这些浓重的雾气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瞬间就消散了?失踪的猎犬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