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幽默笑话
34739700000034

第34章 奇闻轶事(9)

赵王从渑池归来,因蔺相如立了大功,拜他为上卿,位置排在廉颇之上。廉颇自恃战功卓着,而蔺相如只有口舌之劳,官位反在他之上,心中不服,就对人说:“我遇到蔺相如,一定要侮辱他一番。”相如听说后,不愿与廉颇碰面。每当要参加早朝时,经常说自己有病不去,以免与廉颇争席位的左右。过了一些时候,相如出门,望见廉颇来了,马上赶车躲避开,于是他手下的官员门客都来说他,认为他太软弱可欺,使他们也蒙羞受辱,想辞职离去。相如一再劝阻他们。他问:“你们看廉颇比得上秦王吗?”他们说:“不如秦王。”相如又说:“秦王那样威风,我敢在朝廷中叱责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虽然很愚笨,难道偏偏害怕廉将军吗?我考虑的是,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侵犯赵国,只因为有我和廉颇在。如果我们两虎相斗,必有一死。我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安危为重,将个人私仇放在一边。”廉颇听到这些话,十分惭愧,解衣露体,背负荆条,由宾客引到相如家里请罪。从此后,二人结为刎颈之交,誓同生死。

3000食客

艾子来到齐国孟尝君家里作客,一住就是3年。孟尝君拿他当上等嘉宾看待。

艾子回到鲁国,恰好碰到鲁国的大夫季孙。

季孙问他:“你在齐国住了这么久,他们那里数谁最好?”

艾子老实地说:“再没有比孟尝君更好的了。”

季孙又问:“他好在哪里?”

艾子说:“他家里有3000食客,肚量不大的人能容得下吗?”

季孙说:“我家里不也有3000食客吗,这有什么稀奇?”

艾子便很敬重他,说:“那你就是鲁国最好的人了。我明天要到你家里去,见见你的3000食客。”季孙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一清早,艾子穿得整整齐齐来到季孙家里。可是连一名食客踪影都没有见到。过了许久,季孙溜出来了。艾子责问:“你的食客呢?”

季孙怏怏地说:“你来得太迟了,那3000食客都回家里吃早饭去了。

刘邦巧饰失言

楚汉相争时期,刘邦被项羽的军队包围在荥阳。项军攻城十分猛烈。荥阳随时都有被攻破的危险。这时,刘邦手下的大将韩信已经把齐国平定,刘邦给韩信写了一封信,要他火速派兵来援救。

几天后,韩信的使者带来书信。刘邦拆开一看,竟然是写着韩信请求封他为假王的内容,不禁大怒,当着使者的面骂了起来:“这小子太不知趣了!”刚骂出口,张良和陈平不约而同地在暗中用脚尖踢了踢他的脚,并附在他的耳朵边低声说:“现在汉军处境不利,怎能禁止韩信称王呢?不如趁机封他为齐王,做个顺水人情,以免发生变乱。”刘邦恍然大悟,急中生智接着骂道:“大丈夫平定诸侯,当王就该当真的,干什么要做假王呢?真是太没出息了!”接着就派张良为使者,去封韩信为齐王。

韩信打下齐国后,谋士蒯通曾经怂恿他叛汉自立,韩信正在犹豫不定。

他的使者回来后,报告了见到刘邦的情况,紧接张良宣布了封王的命令,使他放弃了自立为王的念头,很快派出了大军,去解荥阳之围。后来,项羽多次派人来劝说韩信反对刘邦,他都没有动摇。

司马相如夫妇“诈”财

司马相如不仅是西汉时期着名的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风流才子。他与四川临邛才女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同样是流传千古的动人佳话。

司马相如原来当梁王刘武的门客,刘武死后,他回到家乡四川成都。有一次,他到临邛的财主卓王孙家中作客,见到了卓富翁的在家守寡的女儿卓文君,两人一见钟情。卓文君不顾父亲的反对,乘夜私奔到司马相如处,以身相许。经过商量,两人一起逃回成都。卓王孙知道后,暴跳如雷,又是骂女儿不守礼教,又是骂司马相如衣冠禽兽,发誓不准她们返回家门。

卓文君随司马相如回到成都后才知道,她的夫君虽然名声在外,但家中却很贫寒。万般无奈,他们只好返回临邛,硬着头皮托人向卓王孙请求一些资助。不料,卓王孙破口大骂:“我不治死这个没出息的丫头就算便宜她了,还想要我接济,一个子儿也不给!”

夫妇俩听说父亲的态度如此坚决,心都凉了半截儿,可是眼下身无分文,日子怎么过呢?到底他们两人都是“才”,很快想出了一个“绝招”。

第二天,司马相如把自己仅有的车、马、琴、剑及卓文君的首饰卖了一笔钱,在距卓府不远的地方租了一间屋子,开了一个小酒铺。司马相如穿上伙计的衣服,卷起袖子和裤腿,像酒保一样,又是擦桌椅,又是搬物件;卓文君则粗布衣裙,忙里忙外,招待来客。酒店刚开张,就吸引了许多人来。这倒不是因为她们卖的酒菜价廉物美,而是前来目睹这两位远近闻名的落难夫妇。司马相如夫妇一点也不感到难堪,内心倒很高兴,因为这正好达到了他们的目的——给顽固不化的老爷子现现眼。很快,临邛城里人人都在议论这件事,有的对这一对夫妇表示同情,有的责备卓王孙刻薄。卓王孙毕竟是一位有身份、有脸面的人物,十分顾忌流行一时的风言风语,居然一连几天都没有出门。

有几个朋友劝卓王孙说:“令爱既然愿意嫁给他,就随她去吧。再说司马相如毕竟当过官,还是县令的朋友。尽管现在贫寒,但凭他的才华,将来一定会有出头的日子,应该接济他们一些钱财,何必与他们为难呢?”这样一来,卓王孙终于动摇了,答应周济女儿女婿。他送给女儿一百个奴仆,一百万贯钱,又把女儿第一次出嫁时的财物都送了过去。司马相如和妻子得到这些财物,谢过了父亲,关闭了酒铺,双双回到成都,成了那里的财主。

此后,汉武帝读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大为赞赏,于是召见了他,留在宫中当官。司马相如果然没有辜负卓文君的一片苦心,又飞黄腾达了。

刘关张相面

东汉末年,有位自称善于相面的人,来看刘备。刘备让他看相,这人说:“你的相很好,白面白心。”

刘备又叫他给关羽看相,这人说:“你的相也很好,赤面赤心。”

刘备听后,急忙拉着黑脸张飞的手说:“三弟,你可危险,别看相了,还是快走吧!”

杨布打狗

有一天杨布穿着白褂出去,因天下雨淋湿了白褂,他便脱下外衣,只穿着黑衫回来了,他的狗见此便汪汪而叫。杨布火了,操了根木棍就要打狗,哥哥杨米却对他说:“别打、别打,你怎么怪狗呢,要是狗出去时一身白毛,回来后一身黑毛,恐怕你也认不得吧”

两面出主意

中国古代有个诡辩家名叫邓析。他擅长辩术,谁碰到无法解决的难题,一去找他,难题就能迎刃而解。

一次,洧河水涨,郑国有个富人淹死了,有个人捞到了尸体,富人家要用钱赎回,那人要价很高。富人家便向邓析请教办法,邓析说:“由他去,你们安心好了,那人肯定不会把尸体卖出去,别人家谁也不会要的。”

过了几天不见富人家动静,捞尸者对尸体不能出手很是担心,于是也去向邓析请教。邓析说:“你安心好了,这尸体别人谁也不会要的,而他的亲属总要来买的。”

喝个大醉

晋朝的刘伶最好喝酒,有人劝他说:“你看看各种用具中,就数酿酒的用具朽烂得最快,人喝酒多了,也容易损伤身体。”

刘伶回答说:“你怎么没看见,肉要是放了酒,保存时间却长得多呢?”

刘伶的妻子,常常因刘伶爱喝酒而苦恼。有一次,她和刘伶的小老婆一起商量,要加害刘伶。她俩找来一口又大又深的大缸,要酿造一缸酒。

刘伶听说妻子酿造了一缸酒,便天天向妻子讨酒喝,妻子说:“等酒酿造好了,我一定请你喝个大醉。”

酒酿好了,妻子便招呼刘伶来就缸喝酒,趁刘伶不备,她和小老婆一块把刘伶推到大缸里去了,然后赶快把缸盖盖上,还用大木头压上。满以为这样一来刘伶一定会被酒淹死的。

过了3天,听听缸里没啥动静,她们以为刘伶死了,便抬开大木头,揭开缸盖查看,看的结果,却让她俩大吃一惊!原来满满一缸酒全喝干了。刘伶却醉得坐在酒缸里大睡。

过了好一会儿,刘伶抬起头来,问他妻子说:“你不是答应过要让我喝个大醉吗?怎么不拿酒来,为啥让我干坐着?”

屋为衣裤

刘伶纵酒成性,很少有不醉之日。一次,他酒后脱了衣衫,裸露着身子在屋内,此时有人碰巧走来,就讥讽刘伶。刘伶反讥笑那人说:“我刘伶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衣裤,你为何钻入我的裤中了?”

超之一倍

北齐时,北齐高祖读了《文选》中郭璞写的《游仙诗》,由衷地啧啧称善。

石动筩站起来说:“殿下,我看这诗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若让我来作,一定会超过他一倍。”

高祖不太高兴,冷笑两声。

石动筩又道:

“那就让我试试看吧!如果不超过他一倍,情愿死罪!”高祖答应了他,石动筩从容不迫地说:

“陛下,郭璞的《游仙诗》中有一联是:‘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我现作一联和他比比:‘青溪二千仞,中有二道士。’你看,我的诗不是超过他的一倍吗?”

高祖一听,忍不住大笑起来。这时才明白石动筩的妙趣真意。

武则天禁杀牲

唐朝女皇武则天信佛,当朝时曾下令禁止屠杀动物,于是,官民的“菜篮子”里,很少见到猪、牛、羊、鸡、鸭、鱼等各种肉类了。不过,人们还是变着法儿来解馋。

有一次,大臣娄师德到陕西处理公务,地方官员不能让朝廷下来的人吃素食呀,到吃饭时,厨子端上羊肉。娄师德问:“怎么会有羊肉吃呢?不是不让屠宰吗?”厨子说:“大人但吃无妨,这羊不是杀的,是被狼咬死的。”娄师德明知说的是假话,但对地方上的这一片苦心也就心领神会了。

过一会儿,又端上一盘鱼。娄师德问:“这又是怎么回事?”厨子又说:“大人但吃无妨,这鱼不是杀的,也是狼咬死的。”

娄师德一听,啪地放下筷子,大声斥责道:“这是什么话?狼能下水咬鱼吗?”看到厨子吓得战战兢兢,他又接着说:“真是缺心眼,你为什么不说是让水獭咬死的呢?”

唐代宗大度慰子仪

唐朝大将郭子仪,以武举累官至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安史之乱时,他在河北大败史思明;唐肃宗时配合回纥收复长安、洛阳;唐代宗时又有单骑退回纥之功。因战功卓着,被封为汾阳郡王,其子郭暧被代宗招为附马。

郭子仪寿诞时,儿媳升平公主仗着自己是当朝公主,不肯去给公公拜寿,儿子郭暧大怒,与升平公主发生争吵,还打了升平公主一记耳光。郭暧指着升平公主愤怒地说:“你仗着你父亲是天子吗?我的父亲还轻看天子,不想做天子呢!”

郭暧盛怒之下讲出了这会招惹杀身之祸的狂话。升平公主本是代宗皇帝的掌上明珠,作丈夫的不仅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而且还不把自己的父亲当朝天子放在眼里,这还了得。升平公主十分恼怒,赶上金銮殿面奏皇上。

唐代宗听了升平公主的哭诉后却说:“他说的话不是你能懂得的。他父亲确实是不想做天子。假如他想做天子,天下哪能归到你家所有呢?”说完就叫公主回家去,并要她向公公赔罪。

郭子仪听到儿子打了公主并口出狂言的事后,就把郭暧囚禁起来,绑到午朝门外,然后自己入朝请求皇上治罪。唐代宗却宽慰郭子仪说:“俗话说‘不痴不聋,不做阿家翁。’小两口在闺房中吵架时的气话,怎么能当真呢!”接着,唐代宗传旨将郭暧松绑放回。

趣说靴价

宰相冯道与和凝同在中书省任职。一天,和凝问冯道说:“您新买的靴子,多少钱?”

冯道抬起左脚说:“900。”

和凝性急,冲吏役吼道:“我的靴子怎么花1800?”于是又把吏役责骂一通。

这时冯道又不慌不忙地抬起右脚说:“这只也值900哩。”于是哄堂大笑。

“朕也喝醉了……”

宋太宗时,孔守正官拜殿前都虞侯。一天,他在北陪园侍奉太宗酒宴,孔守正喝得酩酊大醉,就和王荣在皇帝面前争论起守边的功劳来,二人越吵越气愤,失去下臣的礼节。侍臣奏请太宗将二人抓起来送吏部去治罪,太宗不同意,让人送二人回家。第二天,二人酒醒了,一齐到金銮殿向皇上请罪,太宗说:“朕也喝醉了,记不得有这些事。”

岂敢空扰

有一天,苏东坡和黄山谷在金山寺借宿,两人忽然想打面饼吃,共同商议后说:今天打饼,一定不能让佛印和尚知道。饼打成后,两人数了数,献到观音座前,虔诚地拜了几拜,并说道:“愿菩萨保佑我们寿比彭祖,富比陶朱!”谁料到,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偷偷拿走了两张饼。

东坡拜完,起来一看,少了两张饼,又连忙跪倒说:“观音如此神通,吃去两饼,何不出来相见?”

佛印在帐中答道:“我如果有面,便与你们合伙打饼了,岂敢空来打扰!”

不知羞

有个人自以为能做一些打油诗,便目空一切。他听说欧阳修的诗做得很好,非常受人赞赏,他就决定去找欧阳修,想作一番比试。

走到路上,他看见一棵大树,心里非常激动,就触景生情兴致勃勃地做起诗来:“门前一棵树,两股大桠杈。”做了这么两句,却想不出后面的词了。恰巧欧阳修从后面走来,接着替他续了两句:“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

这人回头一看,并不认识来人就是欧阳修,便说:“想不到,你也会做诗,那咱俩就一同去拜访欧阳修吧!”

于是,他俩一同来到一个村口,见一个小孩正用竹竿赶鹅下河。这人于是又“灵感”大发,做起诗来:“家养一群鹅,一竿赶下河。”

欧阳修听了,又帮他续了两句骆宾王的诗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他们一同渡河,这人在船上又做起诗来:“两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

欧阳修心里窃笑,接口说:“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

那人听罢大喜说:“哦,欧阳修已经知道我了,这说明我的诗才高啊!

我看,欧阳修可能还不如你我二人呢!”

不要银子要棺材

在中国南宋时期,传说有一天,一个青年渔民从西湖中救了一个落水的人。

落水者愿付出300两纹银,以报达青年渔民的救命之恩。青年渔民坚持不肯收下。落水者过意不去,便说:“既然这样,以后你有什么难处,就到临安城内相府之中找我秦桧吧。”

青年渔民一听,懊悔不已,说:“啊呀,你原来是秦大人,银子我不要,请你赏我一口棺材吧!”

秦桧听说此话不明其意,急忙问那青年渔民:“你为何不要银子,却要棺材。”

青年渔民回答:“如果我父亲知道我救了你,他老人家会把我打死的。”

用铜钱看星相

南宋的张俊,本为抗金名将,后来依附了秦桧,进而陷害岳飞,为人所不耻。他害人求荣,又很会做买卖,成了个大富豪。

一次,有位喜好天文的艺人说:“世间的贵人,都是天上的星宿,用浑天仪看,就能看出他们的星象;假若没有浑天仪,用铜钱也可以看。”

对于这位艺人的信口开河打趣,大家都信以为真,让艺人用铜钱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