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幽默笑话
34739700000027

第27章 奇闻轶事(2)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军占领了荷兰,荷兰流亡政府在美国设立了自己的总部。荷兰总理德克·吉尔没怎么出过国,也一点不会讲英语。在第一次会晤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时,一见面,吉尔就伸出手,向他的英国盟友亲切地说了声“再见”。

“先生,”丘吉尔幽默地答道,“我真诚地希望所有的政治会晤都这样简短扼要。”

丘吉尔打出租车

英国首相丘吉尔急于赶到下议院去开会,会上安排他做一个重要演讲。他叫了一辆出租汽车,车子到达他所在地后,他下车对司机说:

“我在这里大约耽搁一个钟头,你等我一下吧。”

“不行,”司机果断坚决地回绝了,“我就要立刻赶回家去,好在收音机里收听丘吉尔演说。”

首相一听这话,不禁大为惊喜,于是除了照价付车费之外,又重重地赏了他一笔可观的小费。司机望着那笔意外的收入,很快就改变心意对乘客说:“我想了一下,还是在这里等着送你回去吧。管他妈的什么丘吉尔!”

丘吉尔说俄语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三巨头”在雅尔塔会谈。老谋深算的丘吉尔由于有把握,首先兴致勃勃地和斯大林单独交谈起来。说了一会儿,只见斯大林用疑惑的目光望着他只是微笑,却不回答,翻译也哑然无言。就在这尴尬之际,还是苏方翻译打破冷场,用极其标准而流畅的英语询问丘吉尔道:“首相阁下,您说的英语,怎么我一句也听不懂呀?”这时,丘吉尔才恍然大悟,他在访苏前突击学习的俄语,是彻底失败了。

施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曼克罗夫特勋爵正在英国陆军部任职。按通常惯例,每当丘吉尔出外视察时,曼克罗夫特就去首相官邸,在丘吉尔专用的大地图上标出近期的作战形势,以便丘吉尔回来后,一看地图,就对局势一目了然。

这一天,曼克罗夫特按惯例把地图铺在内阁会议室的地板上,用彩色粉笔在上面做着标记。他把帽口朝天搁在身边。这时,丘吉尔出乎意料地突然回来了。他见有人趴在地上全神贯注地标注地图,旁边还有个口儿朝上的帽子,于是便不声不响地摸出一个便士,非常准确地扔进了曼克罗夫特的帽子里。

胸脯和白肉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一次访问美国期间,应邀到一家供应冷烤鸡的简易餐厅吃饭。在要取第二份烤鸡时,丘吉尔很有风度地对女主人说:“我可以再来点儿鸡胸脯的肉吗?”

“丘吉尔先生,”女主人温柔地告诉他,“我们不说‘胸脯上的肉’,而是习惯地称它为‘白肉’,把烧不白的鸡腿肉称为‘黑肉’。”丘吉尔为自己的言辞不当表示了歉意,可心里却认为这实在是太咬文嚼字了。

第二天,这位女主人收到了一朵丘吉尔派人送来的漂亮的兰花,在兰花上还附有一张卡片,上面写道:“如果您愿把它别在您的‘白肉’上,我将感到莫大的荣幸——丘吉尔。”

没问题

在英国首相丘吉尔75岁的生日茶话会上,有一名年青的记者对丘吉尔诚恳地说:“首相先生,我真心希望明年还能来庆贺您的生日。”

丘吉尔亲切地拍拍记者的肩膀幽默地说:“记者先生,看你这么年轻,身体又这么棒,应该是丝毫没有问题的。”

和狗看电影

丘吉尔养了一只非常可爱的卷毛狗,名叫鲁弗斯。

一天晚上,丘吉尔的乡间别墅里在放映电影《雾都孤儿》,鲁弗斯也像往日一样,在它主人的膝盖上占了一个最好的位置。

当影片放到比尔·赛克斯为了摆脱警察的跟踪,准备淹死他的狗时,丘吉尔赶忙用双手捂住了鲁弗斯的双眼并说:“亲爱的,现在不许你看了,等会儿我会告诉你刚才发生的事。”

十之八九正确

有一次,有人告诉美国总统林肯说:国防部长埃德温·斯坦顿曾骂他是个该死的笨蛋(显然,传话人是有意讨好总统,搬弄是非)。林肯听了,没有做任何气愤的表示,只是漫不经心地说:“如果斯坦顿说我是个该死的笨蛋,那我很可能是的。因为他办事一向非常认真,他说的话十之八九是正确的。”这话很快就传到了斯坦顿那里,他非常感动,马上到林肯面前表示自己崇高的敬意。

真诚话语动人心

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有位姑娘找到林肯,要求总统开一张去南方的通行证。

林肯说:“战争正在进行,你去南方干什么呢?”

姑娘说:“去探亲。”

“那你一定是个北方派,你去劝说一下你的亲友们,让他们放下武器。”

林肯高兴地说。

姑娘说:“不!我是个南方派,我要去鼓励他们,要他们坚持到底,绝不失望。”

林肯很不高兴:“你来找我干吗?你以为我能给你通行证吗?”

姑娘沉着地说:“总统先生,我在学校读书时,老师就给我们讲诚实的林肯的故事,从此,我便下定决心要学习林肯,一辈子不说谎。我不能为了一张通行证而改变自己说话做事都要诚实的习惯。”

林肯被姑娘诚挚的话打动了,“好吧,我给你开一张。”说着,在一张卡片上写下了这样一行字:“请让这位姑娘通行,因为她是一位信得过的姑娘。”

聊以自慰

美国第二十六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有一次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他的一位好朋友写信安慰他,罗斯福给朋友回信说:

“谢谢你对我的安慰,我现在很好。其实我很幸运,应该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了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一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高兴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很爱面子的总统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很爱面子,无论在什么场合,他都喜欢成为人们的注意焦点。

“我父亲最不喜欢参加的就是婚礼和葬礼,”他的儿子曾经说道,“因为在婚礼和葬礼上他既不能作新郎,又不能作死者。”

“我也一直站着”

有一天,美国总统柯立芝正在埋头办公,突然一位崇拜柯立芝的夫人闯进室来,对他前一天的演讲表示热情祝贺并说:“那天大厅里人山人海,我根本无法找到一个座位,一直站着听完了您的全部演讲。”

这位夫人是用略带委屈的口气说这些话的,显然是想借此语换得几句安慰话。不料,柯立芝并不领情,冷漠地说:“并不是你一人受累,那天我也一直站着。”

效仿总统

美国前总统柯立芝有一次邀请了一些本乡人到白宫来做客,他为前来的客人备下了丰盛的早餐。客人们怕有失礼貌,预先都商量着一举一动该如何办。讨论得出一致的结果是:总统怎么做,大伙就怎么做。开始,一切部挺顺利自然的。

可是,上咖啡的时候,令人担心的事儿发生了。总统把杯子里的咖啡倒了一点在碟子里,然后又加了糖,接着加放了一些乳酪。客人们也都一一照办了,以为这是一种很高级的吃法。末了,这位总统先生却没吃,而是把碟子放在地板上喂猫了。

金口难开

美国总统柯立芝,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因此有许多人便以能和他多说话为荣耀。

在一次宴会上,坐在柯立芝身旁的一位夫人千方百计想使柯立芝和她多谈一会儿。她说:“柯立芝先生,我和别人打了个赌:我一定能从你口中引出4个以上的字眼来。”

“你输了!”柯立芝说道。

一次,一位社交界的知名女士与柯立芝总统挨肩而坐,她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但总统始终一言不发,她只好对总统说:“总统先生,您太沉默寡言了。今天,我一定得设法让您多说几句话,起码得超过两个字。”

柯立芝总统微微一笑说:“徒劳。”

让人左右不是

美国第三十六任总统林登·贝恩斯·约翰逊,在他26岁时被任命为全国青年总署德克萨斯州分署署长。他在任期间对部属十分严格,喜欢对他们的错误大声斥责。

有一次,他走过一个同事的座位,看到他的办公桌上堆满了文件,就故意提高嗓门说:“我希望你的思想不要像这张桌子一样乱七八糟。”这样,同办公室的人都听得一清二楚。这位同事费了好大的劲,才在约翰逊再一次巡视办公室前把文件整理好,并清理了桌面。约翰逊又来到办公室时,一看原来乱糟糟的桌面变得空空荡荡,于是又说:“我真希望你的头脑不要像这张桌子一样空荡荡的。”

从未用过的心脏

约翰逊曾经嘲笑共和党政敌说:

“有一位老年人需要做心脏移植手术。他有3颗心脏可供选择,第一颗是十八岁运动员的,第2颗是19岁舞蹈家的,第3颗是75岁银行家的。这位病人询问银行家的情况,得知他是一位共和党人。了解了这一点后,这位病人毫不犹豫选择了银行家的心脏。

“结果移植手术相当成功。人们问他为什么宁愿选择七十五岁老人的心脏,而不要充满生气的年青人心脏,他说:‘我需要一颗我认为从未用过的心脏。’”

跟总统同榻

1948年纽约州州长杜威和在任总统杜鲁门竞选美国下届总统,民意调查的结果显示出杜威遥遥领先、必胜无疑的趋势。大选之夜,杜威感觉到胜券在握,于是在准备祝捷时问他太太:“你就要跟美国总统同榻了,感受如何?”

“荣幸之至,”她回答,“简直等不及了。”可是开票之后,出乎意料的是杜威惨败,而杜鲁门却当选连任。

第二天早晨,杜威夫妇在旅馆里一面吃早餐,一面看报。突然,杜威太太问她丈夫道:“请问,是我到华盛顿去,还是杜鲁门到这里来?”

善意的谎话

美国前总统卡特在竞选总统时,有一位爱找茬的女记者采访了他的母亲。

女记者道:“你儿子说如果他说谎话,大家就不要投他的票。你敢保证卡特从来未说过谎话吗?”

卡特母亲答道:“也许我儿子说过谎话,但都是善意的。”

“何谓善意的谎话?”

“你还记不记得,几分钟前,当你跨进我家的门时,我对你说你非常漂亮,我见到你很高兴?”

副总统住店

有一次,美国副总统杰斐逊穿着很随便的衣服也没有带侍从就出去了,他来到一家大旅馆要求住宿。房东看不起他,认定这是个钱财不多的农夫,便粗率地说:“我们没有您住的房间,先生。”杰斐逊跟没听见一样,又重复了一遍恳求,房东还是照样回答。杰斐逊没再哼声,转身离店而去。

他刚走不久,有一位富绅进门来,告诉房东:“那人是副总统托马斯·杰斐逊。”

“美国副总统?”房东失声惊叫:“天啊,我都做了什么事啊?”他命令仆人立刻赶上杰斐逊,“告诉他,他可以享用旅馆里所有最好的东西。”

仆人费了不少的力气终于在城里另一家旅馆找到了杰斐逊,并转告了房东的口信。

杰斐逊看了看仆人说:“告诉他,我在这里找到了住宿房间。再请你告诉他,我很欣赏他的好意。但是,他连肮脏的农夫住的房间都没有,哪还有房子叫副总统住呢?”

尽管吩咐总司令

在南美独立战争期间的一个冬天,在某一个兵营的工地上,一位班长正在指挥几名士兵安装一根大梁,班长高喊着:“加油,孩子们!大梁已经移动了,再使把劲,加油!”

此时有一位穿着朴素的军官正路过这里,看到这种场面就问班长自己为什么不动手干活。

“我是班长。”班长骄傲地回答。

“噢,您是班长。”军官叫了一声,随后下马和士兵们一起同心协力干了起来。

大梁装好后,军官微笑着对班长说:“班长先生,如果您还有什么类似的任务,并且还需要更多的人手,那您就尽管吩咐总司令好了,他会再来帮助您的士兵的。”

班长愣住了,原来这位助人为乐的军官就是南美大陆的“解放者”、独立战争的着名领袖和统帅西蒙·玻利瓦尔。

缺乏“总统的神态”

前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曾当过演员。

剧作家戈·维达尔说,早在1959年,当他的剧本《最好的男人》正在选择角色的时候,里根曾被提名出演该剧的男主角——一位在竞选中遥遥领先的着名总统候选人。但是,这个提议很快就被其他人否定了。理由是他缺乏“总统的神态”。

交通标记

为了说明选民对政客的不信任感,里根曾幽默地指出政府官员们的愚蠢到了极为可笑的地步。他谈到了一座虚构的美国城市,该城市决定把交通标记再竖得高一点点。

交通标记原有5英尺高,他们要把这些标记高度改为5英尺3英寸。联邦政府人员插手此事,由他们实施这一工程——他们来到了这座城市,结果把街道平面下降了三英寸(意为刮地三寸)。

教室的面积

罗纳德·里根很善于把他的政策编进他所讲的故事,再把故事融进他的思想意识之中。

在对全国学生联合会演讲时,里根全力抨击一个老目标,即政府日常工作的种种弊病、以及官僚主义。他说:

“我认识一位教师,他不断收到政府方面送来的表格,填写好后,又一一送出。他发现表格项目尽是一些一再问过的老问题,例如他的教室面积有多少。

“他感到好奇,不知政府有关部门是否有人看这些报告。所以每当他填写老一套的表格时,他就把他教室的面积逐次扩大,直到教室的面积竟与罗马圆形剧场一般大,但是政府方面竟没有表示任何异议。

“后来他又采取相反的方法。每次填表时,他逐次缩小教室面积,以致教室面积比轮船舱口还小,政府方面仍毫无反应。后来他得出结论:“为什么要填写这些表格呢?因为根本就没人看!’”

知情者的从容

着名的美国政治家威廉·亨利·西沃,曾任纽约州州长,州参议员。

内战前夕的一天,西沃去参加民众集会。与会人员都在推测最近军队的秘密调动是怎么回事。一位妇女注意到了他的沉默,便挑战似地问他:“州长先生,不知您对这个问题怎么想?您能猜测一下军队大概会往哪儿开吗?”

西沃微微一笑说:“夫人,假如我不知道内情的话,我早就把我的猜测告诉您了。”

巴顿寄还雪茄烟

1942年8月,巴顿被任命为进攻北非的“火炬”战役中美军部队的主要指挥官。在同盟军将领制订具体计划时,他费尽了口舌。由于争论激烈,他一支接一支不停地吸烟。没多久,自己的烟就吸光了,于是不得不向在一起工作的海军助理布彻中校要烟抽。起初,布彻也客气地送几支烟给巴顿,但是他欲壑难填,布彻苦心积存的大哈瓦那雪茄烟也全部被吸光了。临别时,巴顿怀着感激之情对布彻说:“谢谢你的雪茄烟。我一回华盛顿就会给你送一些来。”布彻听后,只是笑了笑,他认为巴顿仅是随便说说而已。然而,半个月以后,布彻果真收到了巴顿从美国寄来的一大批雪茄烟。原来,巴顿一回到美国就立即订购了大批雪茄烟,并叮嘱立即寄出。布彻收到烟后,十分感动。他根本没有想到,巴顿在百忙中还会记得随便说出的一句话。事后,他以赞许的心情对艾森豪威尔将军说:“乔治(指巴顿)是个可以信赖的人。”

向国徽敬礼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天一名黑人少校和一名白人士兵在路上相遇。士兵见对方是位黑人,就没有敬礼。当他擦身而过时,背后传来一个低沉而坚定的声音:“请等一下。”黑人军官对白人士兵说:“你好,你刚才拒绝向我敬礼,我并不介意。但你必须明白,我是美国总统任命的陆军少校,这顶军帽上的国徽代表美国的光荣和伟大。你可以看低我,但必须尊敬它。现在,我把帽子摘下来,请你向国徽敬礼。”见此情形,士兵只好向军官行了军礼。

这位黑人少校,就是后来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黑人将军的本杰明·戴维斯。

竞争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