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黄帝内经养好五脏不生病
34401000000065

第65章 戌时热水泡脚:活到天年

中医认为,“寒从脚底起”。脚位于人身体的末端,离心脏较远,血液的供应较少,再加上脚的表面脂肪层薄,保温能力较差,所以脚的温度较低。人体的正常体温一般在36.5℃左右,而趾尖温度有时只有25℃。脚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神经联系。脚部一旦受凉,原来潜伏在鼻咽部的病毒、病菌就会大量繁殖,此时人体抗病能力降低,易引起感冒、气管炎。足部受凉还可能引起腹痛、腹泻、胃痛、痛经、腰腿痛、阳痿等多种疾病。因此,脚部保暖直接关系到人体全身健康。

泡脚和摩脚的方法

1.泡脚最好选用木盆,先将脚放入37℃左右的水中,开始时水不宜过多,浸过脚面就行,浸泡一会儿后,再逐渐加热水至踝关节以上,热水水温一般保持在40~50℃,水温过高(超过55℃)会对皮肤造成刺激,过低(低于30℃)会使人受凉,泡脚时双脚要时常搓动。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如果时间太长的话,容易增加心脏负担)。

2.泡脚后用洁净的干毛巾擦干脚部。

3.将双手互相搓热后,左脚盘在右侧大腿上,用右手心的劳宫穴(属于心包经,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按摩左脚心的涌泉穴,然后右脚盘在左侧大腿上,左手心的劳宫穴按摩右脚心的涌泉穴,转圈按摩,直到局部发红发热为止。按摩时动作要缓和连贯,轻重要适宜。

4.右腿屈膝抬起,同时双手十指交叉,扣住脚底,右脚向正前方蹬出。然后右脚收回,双手松开。换左脚重复以上练习。左右为一动,七动为一组,重复练习1~2组。

5.趴在床上两肘支撑上半身,抬头,两小腿向后翘起,两只脚相互磕打3~4分钟,然后双腿并拢左右摆腿4~5分钟。此动作可以预防和缓解颈椎病、腰椎病、静脉曲张、股骨头坏死等疾病。

泡脚的注意事项

泡脚时需注意:饭前、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泡脚,以免影响肠胃的消化;病情严重而且还在不稳定期,血压很高,血糖很高,心力衰竭严重,都要慎泡脚;严重心脏病患者、脑出血未治愈者、足部有炎症、外伤或皮肤烫伤者、出血性疾病患者、败血病患者、严重血栓患者、孕妇都不宜泡脚;泡脚时,由于足部及下肢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可引起头部急性贫血,出现头晕等症状,此时可用冷水洗足,消除头部急性贫血,缓解症状;泡脚后若流汗,应擦干汗水,以免感冒。

泡脚的功效

经常坚持热水泡脚,按摩脚心,对风湿病、老年性四肢麻木、脾胃病、感冒、头痛、失眠等全身性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对截瘫、脑外伤、中风、糖尿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肾虚、肾功能紊乱、腰椎间盘突出症、顽固性膝踝关节麻木、痉挛等病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对神经衰弱、阳痿、更年期综合征、脚裂、腰酸腿软、脚心发凉、足冷麻木、水肿、肾亏引起的眩晕、鼻塞等常见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戌时心包经当令,适合泡脚

戌时指晚上19~21时,为心包经当令。戌时过后就是亥时(21~23时),亥时是三焦经当令。亥时的属相是猪,猪吃饱了就呼呼大睡,完全是享受状态。所以在亥时我们就要休息了,人体安睡以养元气。而戌时泡脚和搓脚心可以促进心肾相交。心肾相交意味着水火相济,对阴阳相合有促进作用,阴阳合抱,亥时至子时睡眠臻至最佳境界,元气才会养得充足。

用热水洗脚,有滋阴降火、活血、除湿之功效。就失眠来讲,热水可促使血液从头部流向脚部,相对减少脑部血液,使人产生全身放松和昏昏欲睡的感觉。并且体内温度升高,促进末梢血管的血流更加顺畅,从而减轻心脏的负担。在泡脚的同时,加上按摩涌泉穴,则可进一步增强对失眠的疗效。因为中老年人的失眠多数是虚证,如心气虚、心血虚、肾阴虚、胆气虚等引起的心肾不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