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黄帝内经养好五脏不生病
34401000000061

第61章 中脘穴:治疗胃病万能穴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朋友聚会、过年过节大吃大喝,心情时好时坏。这些都会造成胃胀、胃痛。当你出现胃胀、胃痛等症状的时候,不妨按摩中脘穴,能够起到通畅脾胃、增加脾胃动力的作用,从而缓解胃部不适。同时,经常按摩中脘穴也对我们的健康有好处。我们有一个常识,就是人在将要生病的时候吃不下饭,其实越是不想吃饭,气血就越不足,越会加重病情。

中脘穴——胃的募穴、腑的会穴

胃的精气汇集于胸腹位,所以中脘穴是胃的募穴。中脘穴为胃经、三焦经、小肠经、任脉四条经脉的会聚穴位,所以中脘是腑会穴。

正是因为中脘穴“交际广泛”,所以才能够“神通广大”,号称胃的“灵魂腧穴”,是治疗胃病的“专家”。

中脘穴健脾和胃,补中益气,有和胃气、化湿滞、理中焦、调升降的作用,主治各种胃腑疾患,尤其对缓解胃痛和治疗消化不良很有效。绝大多数的胃及十二指肠疾病,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下垂等,都可用中脘穴来治疗。

中脘穴的取穴方法

中脘穴位于人体前正中线,脐上四寸处。先找到胸骨,将胸骨向下按下去的时候会感觉到它到下面的时候没有了,在这个地方肋骨开始分叉,这里叫做剑突。从剑突的位置开始到肚脐位置,连接一条线段并取其中点,这里就是中脘穴。找到中脘穴后,如有酸痛感,说明取穴正确。

中脘穴的保健方法

按摩中脘穴,会对人体产生许多好的作用。胃痛虽然常见,但它有许多不同的表现。比如说有的是像针刺一样的疼痛,很剧烈;有的是像烧灼一样的疼痛;有的是隐隐作痛。那么针刺疼痛和烧灼疼痛属于实证,而隐隐作痛属于虚证。实证可以选择点揉中脘穴,虚证可以选择按揉中脘穴。因此,根据实和虚,我们要选择不同的按摩手法。

●按压中脘穴

胃胀气很多人都有,虚会引起胀气,实也会引起胀气。比如有慢性胃炎的人,经常吃完东西以后会觉得胃胀。还有,有的人生气以后会觉得胃里面胀乎乎的,想打嗝又打不出来,很难受。这些情况都属于胃脘部的不适。这时候,找到中脘穴,然后两手相对,每只手用两个手指,再把两个手指放到中间的胃脘部位按压,这时候中脘穴会有酸痛感。主要是酸,痛的感觉有些人可能没有,但是酸的感觉肯定会有。这样坚持按住一段时间,就会打嗝了。这就是胀气,用力点中脘穴以后,嗝就能够打出来。至于按压的力量,以自己的耐受为度。点揉中脘穴对因为情绪造成的胃胀、胃部不适有特别好的作用。

●按揉或摩揉中脘穴

另外,还有按揉法或摩揉法。按揉法,即轻轻把手掌心放在中脘穴上,然后用力向下按压。这个力量不要特别大,先向下按压,然后再揉,如此反复,能够对中脘穴起到一个温和的刺激作用。摩揉法,即双掌重叠或单掌按压在中脘穴上,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缓慢行圆周推动,注意手下与皮肤之间不要出现摩擦,即手掌始终紧贴着皮肤,带着皮下的脂肪、肌肉等组织做小范围的环旋运动。按摩刺激量以使腹腔内产生热感为佳,注意按摩力度不可过大,以免出现疼痛和恶心。

●按摩中脘穴

现在很多男人喜欢喝酒。大家都知道,喝酒伤肝。其实,多喝酒也伤胃。按摩中脘穴是一个养护胃的好方法。我们说肝木克脾土,喝酒以后肝阳较亢,容易发脾气,那样对脾胃的伤害比较大。因此即便不去疏肝,也一定要养脾胃。不然的话,肝气就很容易把脾胃功能遏制住。脾胃功能不好反过来又会影响肝脏的其他功能。

按摩提示

对于虚损性的疾病,按揉中脘穴更合适。如果是急性胃痛,比如像生气引起的胃痛,可以通过按摩来解决。但如果已经有了一些器质性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严重的器质性问题导致的胃疼,并且会每天疼、经常疼的时候,还是建议去医院作明确的诊断,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来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