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女性健康全书
34398800000094

第94章 厌食的习惯要不得

厌食症是精神性的疾病,主要发生在十至三十岁的年轻女性中。香港最近一项调查显示,有厌食症及暴食症症状或倾向的人约占一成,而较严重的厌食症及暴食症的诊断人士约有3%。其他年龄层或因职业需要而要维持体重的人也有可能产生,如演员、舞者、模特儿等都有较高的罹患率。此病患者多出现于较富裕的家庭。

神经性厌食症的病因尚不明确。有关的因素,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个体的易感素质。这类患者常常争强好胜、做事尽善尽美、追求表扬和赞美、自我中心、神经质;而另一方面又常表现出不成熟、不稳定、多疑敏感,对家庭过分依赖,内向、害羞等。

有研究发现,本病的发生可能与某些遗传素质有一定的关系。

(2)下丘脑的功能异常。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存在明显的下丘脑功能异常的表现,如月经紊乱或闭经;血液中甲状腺素水平低;食欲及进食量的异常,情绪低落或烦躁等。

(3)社会心理因素。青春期来临,女孩伴随第二性征发育而来的是日渐丰腴的体形。对此,容易产生恐惧不安和羞怯感,有使自己的体形保持或恢复到发育前“苗条”的愿望。青春期是神经性厌食症发病率最高的时期。

社会观念左右着胖瘦美丑的标准。在文明和发达的社会中,有一种以瘦为美的认识误区。这就是为什么二十多年来社会文明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以消瘦为特征的神经性厌食症患病率却呈明显的逐步上升趋势,尤其在某些职业中,如芭蕾舞演员、时装模特中,该症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群(同龄)的3~4倍。

另外,神经性厌食症多来自于社会地位偏高或经济较富裕的家庭;城市人群的患病率高于农村人群;在城市中,私立学校的女生患病率高于普通学校。

对于神经性厌食症的预防。慢性的精神刺激及过度紧张的学习负担是青少年发生本病的主要因素,以身材苗条为美而有意节食者,仅占少数,因此解除慢性刺激和负担过重的学习是预防或减少发病的主要措施。

(1)情绪预防。本病青春期女性发病较多,表明这一时期性格的不稳定,易受外界刺激,或家中不睦,父母之间的矛盾,家中亲友的重病或死亡,或在学校学习成绩意外的受挫折者等等,均易发生本病,因此保持精神的乐观、心胸的开阔是至关重要的。

(2)进行正确的人体美教育。少数病例对进食与肥胖体重具有顽固的偏见与病态心理,以致出现强烈的变胖恐惧而节制饮食,保持所谓体形的“美”,因此对正确的健康的“美”的教育,也是不可少的。

(3)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使脑力劳动与适当的体质锻炼、体力劳动相结合,适当安排娱乐活动与休息,可以防止因过分劳累引起下丘脑功能的紊乱。

如果你有厌食症,并长期不进食,胃肠功能极度衰弱,因此进食应从软食、少量多餐开始逐渐增加,不能急于求成;适当给予助消化药:胃酶合剂、多酶片、乳酶生等,或针灸治疗,也可用小量胰岛素促进食欲及消化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