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美国何时衰落
34271200000012

第12章 扩张

美国独立后不久,就走上了向外扩张的道路,1776年至1898年向外扩张所获得的土地:

1776年7月4日,北美大陆会议宣布13州殖民地宣布脱离英国独立。此时美国领土只有大西洋沿岸13个州的面积,约80万平方公里。美国联邦由大西洋岸的13州和阿巴拉契亚山以西的无建制领土组成的松散的联邦,它们是:康涅狄格(首府是哈特福德和新港New Haven,联合首府。(下同:括号内为各州首府)),特拉华(纽卡斯尔New Castle),乔治亚(萨凡纳Savannah),马里兰(安纳波利斯Annapolis),马萨诸塞(波士顿Boston),新罕布什尔(埃克塞特Exeter),新泽西(布灵顿Burlington 和佩思安保Perth Amboy,联合首府),纽约(金斯敦Kingston),北卡罗来纳(新伯尔尼New Bern),宾夕法尼亚(费城Philadelphia),罗德岛(布利斯托尔Bristol,东格林威治East Greenwich,纽福特Newport,普罗维登斯Providence和南金斯敦South Kingstown,联合首府),南卡罗来纳。

1783年9月,在经过艰苦的独立战争和法国的帮助后,美国人赢得了胜利,英国终于被迫承认美国独立,并按照英美两国的条约从法律上先后把13个州以外大西洋沿岸的大部分土地划归美国,美国领土达到230万平方公里,约占现在美国本土面积的30%。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刚刚成立的美国很快就走上了领土扩张的道路——与其它大国获得领土的方式略有不同的是,除了用战争,金钱成了获得领土另外一种最常用的方式。

除了美国的实力外,其实美国更多的是利用了欧洲各国互相之间的尔虞我诈和频繁战争,这导致欧洲许多大国无暇顾及其海外殖民地,而且由于战争的巨大压力,有时不得不依靠出卖土地获得战争急需的资金。1800年,法国刚刚上台执政的拿破仑凭借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从西班牙手中夺得北美路易斯安那地区。路易斯安那地区是一片非常广阔的地区,其位于密西西比河和落基山脉之间,北起加拿大,南到墨西哥湾,实际上包括了现在美国中西部的13个州。尽管美国在独立战争期间得到法国巨大的支援,但建国后的美国显然属于一个盎格鲁-萨克逊国家,信奉新教,而强大法国的在北美拥有如此辽阔的殖民地,也就意味着在北美美国的卧榻之侧存在一个强大的法国势力,这种存在使刚刚独立不久的美国感到非常不安。

尽管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但对北美这种一目了然的形势深感忧虑:北美实际上处于一种三国争雄的态势中。如果拿破仑在欧洲站稳脚跟,那么法国人就极有可能会盘算北边的英国殖民地加拿大,同时为了打击美国,还会武装美洲印第安土著人,以便骚扰美国边境;而英国这个世界第一殖民帝国显然不愿意再丢弃任何一寸殖民地,因为在那个时代,殖民地是帝国的基础,整个帝国就建立在庞大的殖民经济体系上;美国作为北美新崛起的力量,它当然不愿意看到欧洲两大帝国在他的家门口继续称王称霸,它更希望由自己取代英法,成为美洲的新主人。因此,1802年,当时的美国总统杰斐逊与法国谈判,希望以高价买到这一大片土地。美国也作了最坏打算——如果谈判失败,就与英国建立联盟,在北美共同打击法国、孤立法国。

但让美国人没有想到的是,谈判出乎意料的顺利和迅速,拿破仑竟然一口答应以8000万法郎(当时约合1500万美元)的价格把如此大片的土地卖给美国。拿破仑的举动令美国政治家们都感到不可思议。其实,这不是拿破仑做了一个愚蠢的交易,而是相反,这是拿破仑无奈之下一个精明的选择:当时拿破仑可谓有苦难言。拿破仑当然清楚如此一大片土地意味着什么,但他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决定。法国由于地处欧洲大陆,受到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俄罗斯、土耳其以及英国的包围,这迫使法国不得不把主要军事力量放置在欧洲,这也就是使得法国在扩展海外殖民地和保护殖民地利益上总是力不从心,它的海军力量也不如英国。拿破仑不是不想保护和扩展它的海外殖民地,但法国实在是力量有限。就在与美国谈判前,拿破仑曾派2万人入侵海地,以便在中美洲确立法国势力,但没想到小小的海地竟然击败了强大的法军,2万法军竟然全军覆没。而欧洲战场的吃紧也让拿破仑再也无法抽调更多的兵力去维护海外殖民地,频繁的战争也使得法国政府捉襟见肘,急需要资金。另外,拿破仑也清楚美国和英国之间也在秘密谈判,老谋深算的拿破仑当然清楚,如果法国拒绝,法国就将面对英美的联合攻击。而如果美国和英国结盟,在北美与法国开战,英美联军必将进攻路易斯安那地区,但法国在北美的力量根本无法与英美联军抗衡。一句话,如果英美建立联盟,那么法国必然要失去路易斯安那地区。于是,选择就只有一个了:与其让它们落入宿敌英国之手,不如卖给美国,而且卖了这个地区,法国可解除后顾之忧,全力以赴控制欧洲。1803年4月,美法签订和约,美国轻而易举地获得了215万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每平方公里不到5美元。这片领土包括今路易斯安那(初为奥尔良准州)、密苏里、阿肯色、爱荷华各州和明尼苏达州的一部。

在经过与法国一帆风顺的谈判购买后,美国的野心急剧膨胀,他们竟然希望统治整个北美,那么加拿大就成为最大的目标,但在1812年美国向加拿大扩张被英国用战争阻止后,美国只好放弃了向北发展的念头,转而向南寻找新的目标。美国与加拿大的边界后来相继确定下来,1818年,美国与英国签订条约,条约规定与加拿大的边界从伍兹湖(Lake of the Woods)往西以北纬49°为界,其它的边界在后来的韦伯斯特-阿希伯顿等条约中又进行了确定。

低价购买路易斯安那的成功刺激了美国政府,这次领土扩张十分顺利,美国成了英法以及欧洲大战的最大受益者,这是个名副其实的渔翁得利。而接下来毗邻路易斯安那的佛罗里达便成了下一个目标,因为那里是气候宜人,是发展种植园经济的理想土地。其实美国在购买路易斯安那的时候也向西班牙人提出一并购买佛罗里达,但西班牙人不是法国人,他们不需要战争经费,他们更看重土地,因此,西班牙人拒绝了美国的要求。

在通过购买途径受阻后,美国政府转而开始寻求其它手段。而此时欧洲战争的发展又一次为美国送来了机会——1808年,西班牙本土被法国拿破仑占领。因此,佛罗里达也就成了法国殖民地,西班牙人在佛罗里达的管理也就受制于法国。法国出于征服西班牙的目的,希望削弱西班牙的抵抗力量,因此,对美国窥视佛罗里达的举动睁一眼闭一眼。美国政府立即趁此机会策动大批美国人迁入佛罗里达。因此,在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即在1809年,佛罗里达当地效忠于美国的居民已占总人口的90%,1810年10月,西佛罗里达被宣布为美国领土,西班牙在佛罗里达的统治也就摇摇欲坠。此后到1813年3月陆续占领了西弗罗里达地区。1814年,时机已经完全成熟,美国军队于是大摇大摆地进军佛罗里达。尽管此时拿破仑已经不能对西班牙本土进行统治,但西班牙也意识到对佛罗里达这一区域的统治已经无法继续。1819年2月22日,美西签订《亚当斯奥尼斯条约》(Adams-Onís Treaty)条约,东弗罗里达也划归美国。就这样,美国仅花了500万美元就获得15万多平方公里的佛罗里达。至此,美国通过巧取豪夺,与法国和西班牙的这两项交易使美国在不到20年之内,领土面积猛然扩大了1倍多。

在得到路易斯安那和佛罗里达后,美国继续谋求扩张。在墨西哥独立之前,直到1821年得克萨斯一直是西班牙殖民地的一部份。直到得克萨斯独立前,得克萨斯一直属于墨西哥(作为Coahuila y Tejas 州的部份)。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大量美国移民涌入得克萨斯。1835年12月20日,得克萨斯人在戈里亚得签署了第一份独立声明。得克萨斯正式宣布独立是在1836年3月2日。建立了得克萨斯共和国。显然,得克萨斯的独立实际上是一场美国政府策划的阴谋。四天以后,墨西哥当时的独裁者圣安那将军命令向背叛的得克萨斯发动军事进攻。墨西哥军队在进行两星期的进攻之后,歼灭了据守阿拉莫的约200名得克萨斯人的抵抗——“记住阿拉莫”变成了得克萨斯独立的口号。但墨西哥军队也没有取得多少优势,1836年4月21日,在圣哈金托(现在的休斯敦)附近,山特安那将军所率领的墨西哥军队被萨姆休斯顿将军所率领的800名得克萨斯部队所击败。这是一场漂亮的歼灭战,共有1600名墨西哥人被杀或被俘,山特安那将军本人也被俘了,而得克萨斯人只有9人战死。这次决战导致得克萨斯真正的从墨西哥独立。1845年12月,得克萨斯共和国做为一州加入美国。

另一方面,在1812年美英战争之后,广大的俄勒冈地区按照条约规定为英美两国共有。但这显然是美国的缓兵之计,美国根本没有打算与英国分享俄勒冈,美国为了夺取俄勒冈地区,开始大规模向这一地区进行武装移民。到了1846年,英国将俄勒冈交给美国,1848年,俄勒冈建州并入美国。

就这样,美国又相继通过策反与恐吓的方式从墨西哥和英国手中得到了得克萨斯和俄勒冈地区,美国领土从大西洋沿岸扩展到太平洋沿岸。

随后,下一个目标就是加利福尼亚。1542年,西班牙雇用的葡萄牙探险家首先发现加利福尼亚。之后,墨西哥从西班牙殖民者统治下独立时,将其变为一个省。1841年,美国仍然沿用老办法,首先大力鼓励美国居民向加利福尼亚移民。这些移民以农为生,成为墨西哥人在经济上的竞争对手,一直不受当地人欢迎。但是,美国人还是源源不断地进入加利福尼亚。与此同时,美国也不断向墨西哥政府提出要求,希望高价购买加利福尼亚。当时的美国国务卿韦伯斯特甚至在一封信件中说,为了得到加利福尼亚,美国愿意付出高于得克萨斯州20倍的价钱。不过,墨西哥断然拒绝了这一要求。

在购买遭到拒绝后,美国于是转而再次准备付诸武力。轻车熟路的美国政府随后就利用舆论造势,一会儿宣传英国企图来争夺这块土地,一会儿又宣传墨西哥正在秘密策划反美运动,目的就要把美国民众引上战争之路。美国的战争宣传迅速导致两国关系紧张。同时,美国军队也在边境地区不断制造事端,开始了军事挑衅行为。1846年,美国总统波尔克派军队进入两国边境有争议地区。墨方提出强烈抗议,却没有任何效果。4月24日,墨西哥军队与美军发生小规模冲突,打死3名美国人。这一事件正好给美国以开战的借口。5月,美国正式向墨西哥宣战,派出5万军队从陆地和海上侵入墨西哥。墨西哥军队缺乏训练和先进的武器装备,很快就败下阵来。1848年2月2日,美国与墨西哥签订《瓜达卢佩一伊达尔戈条约》(Treaty of Guadalupe Hidalgo)条约,美国只象征性地支付1500万美元,就得到了包括加利福尼亚、新墨西哥地区在内的140万平方公里土地。接着,在1853年,美国驻墨西哥公使加兹登又以1000万美元购得美墨边境11万平方公里土地(后以“加兹登”命名此地)。在这次美墨战争中,墨西哥丧失了大半领土。

墨西哥战争之后,美国本土已经比1783年刚刚被承认独立时的领土扩大了两倍。不过,美国扩张道路并没有停止。

只是这一次与以往不同,是俄国佬主动希望美国购买他的一片土地,那就是阿拉斯加,而其原因和拿破仑出卖路易斯安那差不多。19世纪初,世世代代居住在阿拉斯加南部的特林基特印第安人部落同入侵的俄国人接连进行了两次战争,最终被火力强大的俄国人征服。但是,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元气大伤,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决心卖掉这块不挣钱的土地。而买主最理想的、也最有可能的就是那个北美的爆发户,美国人。

有趣的是,俄国在一开始还十分担心美国对购买阿拉斯加不感兴趣,因此,俄国就像是一个街头女郎一样,为这片土地花费了一番心思。俄国花了10万美元收买美国一些新闻记者和政客,利用他们来制造宣传,并游说美国政府。1867年3月,俄国派官员到美国洽谈出售阿拉斯加问题。而俄国其实根本不必花费这笔钱,因为当时美国国务卿威廉●西沃德就是一个狂热的扩张主义者。他在同俄国谈判时,开始出价500万美元,后以720万美元的价格同俄国在一夜之间达成了购买协议,并且急不可待地于第二天凌晨在协议书上正式签字。终于,美国以绝对低廉的价格买到了面积达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巨大半岛及其周边的阿留申群岛。反观历史,西沃德的决定显然是一个十分睿智的决定,而美国民众却对这件事大加嘲讽。在当时的美国,只有少数渔民希望得到出入阿拉斯加海港的权利,一部分加利福尼亚商人谋求在那里从事毛皮贸易的特权,而多数人对阿拉斯加一无所知。西沃德签订购买阿拉斯加协议后,立即在国内引起一阵反对声,说阿拉斯加是“西沃德的冰箱”,批评这是“一笔糟糕的交易”、“一个异乎寻常的错误”,倒霉的西沃德被国内舆论骂得躲在家里许多天。

但作为一个精明的政治家,西沃德最终还是说服了国会。1867年4月和7月,参众两院分别以多数票通过了这项协议。现在看来,美国人的确应该感谢西沃德这位政治家的远见。据估计,阿拉斯加地下埋藏着5.7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和300亿桶原油,现在价值超过2万亿美元!随着国际油价不断升高,它的身价肯定不止这个数字。但我们也没必要嘲讽俄国人的愚蠢,因为在当时它最需要的现金,而不是未来的财富。

至19世纪末,美国的领土还在继续扩大,只不过此时美国已经基本奠定了领土基础,其他的大部分新领地多是通过战争等许多方式获得的,这些领土的主要意义在于战略价值,而不是土地自身的价值。如美国获得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如夏威夷、关岛等。这样,美国在100多年中,只用5000多万美元,却夺取了相当于独立初期3倍多的领土。领土扩张对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和今天“超级大国”地位的形成起了重要的基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