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伤花怒放
3423100000037

第37章 上帝也疯狂:神圣反摇滚十字军 (2)

记者们对此并不满意,因为这明显不是道歉之词,他们死死追问列侬是否要真的道歉。列侬万般无奈,在爱泼斯坦逼迫之下只好说:“我对我说过的那些话感到遗憾,真的。我从来没有什么反宗教的意思……我道歉,如果这能让你们高兴的话……好吧,对不起。”列侬这番并不太诚心的道歉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得克萨斯州依然有20家电台禁播“披头士”。在该州的布朗伍德,不仅电台继续禁播,拥有15000名会员的“披头士”歌迷会也被解散。在该州的另一个城市电台,在列侬道歉之后曾接到500个电话,其中多数赞成继续禁播“披头士”的歌曲。该电台负责人说:“我们的听众不相信在列侬的道歉中有任何诚意。”

在“披头士”的8月演唱会中,“三K党”曾经要求取消演唱会,在孟斐斯城的演唱会上,“三K党”在场外设置纠察线,企图阻止人们入场。当演出终于得以进行时,他们又往舞台上扔鞭炮,“披头士”一时非常恐惧,以为是有人向他们开枪。

在所有的宗教派别中,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无疑是最为强硬的反摇滚力量。曾经有一位名叫鲍勃·拉森的歌手后来成了一名原教旨主义的信奉者。他在1967年出版了一本叫《摇滚: 魔鬼的娱乐》,书中描述了他的摇滚歌手生涯,并描绘了他被唱片公司的制作人逼迫着去写某些不道德的歌词。在这本书的最后,拉森表明了一名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的心境:

“反摇滚警言:为了证明我对基督的信仰和我想将他的爱和真理传达给我们这一代人的愿望,在意识到许多摇滚歌曲和歌手都在表达、宣传一种与至高无上的基督教准则相冲突的道德与生活方式之后,我谨在此发出如下誓言: 1. 我自愿戒除听摇滚的行为,并追随使徒保罗的原则:‘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腓立比书,4章8节) 2.我将捣毁我收藏的全部摇滚唱片和磁带,以此作为一个外在的、象征性的行动,见证我内心献身于潜心明辨我所买所听唱片的决心(约翰一书,5章21节)。”①

拉森在这一誓言的最后留下了一段空白,并建议读者在其上填上自己的名字、地址并寄回给他。

1971年,南加州的鲍勃·琼斯大学出版了一本由弗兰克·加洛克著的小册子,它其实是一篇反摇滚的启应祷文。加洛克在小册子中称,摇滚是万恶之源。他坚信,任何一个不曾公开反摇滚的教会都已丧失其“精神力量”。而那些把赞美诗改编成摇滚形式以吸引年轻人的做法,则无疑是在使用“精神的劣等代用品”。

加洛克的后一种指责是从原教旨主义的立场对其他宗教派别而发的,因为从60年代末期起,连梵蒂冈也不得不为吸引青年人而在摇滚问题上作了让步。他们虽然仍不喜欢摇滚,但通过诸如“青年运动”之类的活动,已经明显改变了公开与摇滚为敌的立场。他们早先的不妥协立场现在由原教旨主义者们一手接管了。而加洛克的观点则是原教旨主义立场的最好范本。

加洛克在他的小册子中引用了一名后悔的电台摇滚节目主持人的话,这位主持人说,“我觉得自己像妓女,我把自己的身体和灵魂都卖给了这种音乐。我知道孩子们得到的是什么。”加洛克评论道:“那些把摇滚宣传成可以作为孩子们‘改宗’途径的教会领袖们是不是更加有罪呢?”

加洛克对许多摇滚作品和歌手都进行了抨击。摇滚歌剧《超级明星耶稣基督》在他眼中“显然是对我们的救主的攻击”。“杰弗逊飞机”乐队则被他称作“可以随处发现的那种道德败坏的乐队”,他认为这类乐队本来不足以影响青少年,但是由于身为基督徒的父母在管教孩子方面优柔寡断、缩手缩脚,使孩子们被恶魔的淫邪所侵。

加洛克宣布,摇滚乐是“反基督教”的。他坚持《圣经》标准,对基督教礼节充满信心,因此他认为,除非我们根除在摇滚中固着的腐朽堕落,否则就必然会导致动物性行为的泛滥。为了证明摇滚是堕落的,加洛克把许多摇滚明星与撒旦联系在了一起,其中包括米克·贾格尔、“披头士”、弗兰克·扎帕及吉米·莫里森。加洛克坚信这些人是立志反基督的(其观点中毫无根据地视摇滚为撒旦使者的说法将在80年代掀起高潮),他认为摇滚乐是魔鬼雇佣来控制人的生活并将他们拖向道德堕落的工具。他认为这是一场上帝与撒旦的决斗,人们的立场非此即彼,要么站在邪恶的摇滚一边,要么投入基督的怀抱。

加洛克还站在他的原教旨立场上解释了青少年为什么喜欢把摇滚乐的音量开到极大的原因,说这是因为他们想用大音量来“压倒”他们因偷窃、反抗父母和其他不道德行为而导致的负罪感。

加洛克的下述一段话最为清楚地表达了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对摇滚的立场:

“它(摇滚)会完全吞没听众,用它那狂放猛烈的节奏、不断重复的旋律与乐句、粗野感性的声音及其色情下流的歌词使人沉没;它将使人的心灵和躯体都完全屈从于它,直到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思想都不再有丝毫的控制能力……摇滚是革命派用来破坏基督徒在美国所建设的一切的武器……摇滚是魔鬼用来奴役其子孙的杰作。感承上帝的旨意,让我们阻止这种使上帝的子孙们衰竭的音乐,让魔鬼无法在与上帝争夺这一代时取胜。”

70年代中期之后,宗教反摇滚浪潮又一次掀起了高潮,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吉米·卡特当上了总统,而他是一位“再生”基督徒(所谓“再生”乃是指新近抱有或重新恢复信仰,在1976年卡特当选那年,新教徒中有47%称自己是“再生”派)。由于卡特的继任里根对此教派同样是坚决支持的,因此,在七八十年代,基督教势力重新壮大。到80年代初,全美由基督教势力所有或控制的电台达1300家,占全美电台总数的七分之一,听众达一亿五千万人。此外,更有20%的电视观众开始转看基督教电视台的节目。

与宗教势力壮大同时蔚为大观的是各地频繁进行的焚毁摇滚唱片大会、反摇滚布道讲座,有关摇滚的邪恶性的书籍也时见出版,反摇滚圣战在原教旨主义者的推动下不断升级。

在美国迈阿密的德特教会学校,校方禁止学生参加任何摇滚现场演唱会,因为他们认为摇滚会导致跳舞、喝酒、毒品和其他“不可被接受的行为”。在该校,任何一个参加演唱会的学生都会被记过15次(记过25次则开除出校)。

70年代第一次大型的唱片焚毁大会是在佛罗里达的塔拉哈西举行的,其发起人是查尔斯·博伊金牧师。博伊金牧师对埃尔顿·约翰、“滚石”甚至约翰·丹佛等人都深恶痛绝,认为他们是严重违背基督教道德规范的。1976年11月,博伊金牧师在他的教堂外焚毁了价值2000美元的唱片磁带,出席这一焚毁仪式的是该教区内的年轻基督教徒们。由于这次焚毁经过宣传而广为人知,每天便有成百上千的磁带、唱片从各地寄到博伊金处。于是,他在12月进行了第二次焚毁大会,价值约5000美元的唱片磁带被付之一炬。当被问及为什么不把唱片磁带扔掉而一定要将其焚毁时,一名年轻教徒说,这就像不能把毒品扔掉而要毁掉一样。博伊金也解释说,这样的焚毁同希特勒焚书不一样,因为这一行动是“自愿的”。

博伊金还曾提出过一份证明摇滚堕落的材料,该材料上说,在1000个未婚先孕的女青年中,有984名在与人私通时听的是摇滚乐。对于此项资料的来源,博伊金的说法次次不同。(受博伊金说法的影响,纽约人口研究所专门对此立项调查研究,但结果却发现,没有证据表明摇滚乐与未婚先孕有什么关系。)

同博伊金相比,斯蒂维·彼德和吉米·彼德兄弟的行动更加猛烈。这兄弟俩在1981年发起的捣毁摇滚唱片磁带行动中共毁掉了价值5万美元的音像制品。他们在一年中组织了14次类似的行动,还举办了50多场反摇滚讲座及研讨会。在这类讲座和研讨会中,他们提出了摇滚邪恶的证据,比如: 在“艾伦·帕蒂斯计划”的唱片封套上有一个女孩戴着面纱,彼德兄弟认为这是想遮住她面上的杨梅大疮;而“吻”(KISS)乐队的队名则是“为撒旦服务之子”(Kids in Service to Satan)的缩写;“鹰”乐队的《加州旅店》则是在暗示撒旦的教堂等等。

彼德兄弟将自己在道德观念上的“敏锐”洞察力归功于他们的母亲。正是她坚信“海滩小子”的歌是不符合基督教准则的,并坚信他们已被撒旦所收服。也曾有人用焚毁唱片与希特勒焚书相比而难为彼德老太太,但她毫不含糊地说:“我不这样看。我们上高中的时候,也曾认为希特勒有不少高招,尤其在科学上如此。但是你瞧见了吗,没有上帝的话一切将多么可怕。如果希特勒视耶稣基督为救主,他就不会干坏事。”

彼德兄弟不仅以每盘高达8美元的售价出售他们的演讲录音,而且还出版了一本名为《为何敲打摇滚》的书,在该书快结束时,彼德兄弟提出了应当行动起来予以抵制的“十大元凶”名单,其中包括“AC/DC”乐队的安格斯·扬、“犹大牧师”乐队的罗布·哈尔福德、“王子”、“戴夫·莱帕德”乐队的乔·艾略特、“吻”乐队的吉恩·西蒙斯、“滚石”乐队的米克·贾格尔、大卫·鲍伊、奥斯本、“范·海伦”乐队的戴维·李·罗斯、“旅程”乐队的斯蒂维·佩里。彼德兄弟在书上附上了这“十大元凶”的地址,并号召读者给这些歌星写信,“我们希望通过祈祷和公开对话,摇滚乐中最为臭名昭著的这些歌星将会了解基督。这样,他们便会改变自己的音乐和动机。我们此处所列的是十大元凶的名单。如果你想改变摇滚乐的未来,改变美国这一最具普遍性文化的未来,就请每天为他们祈祷吧。你也可以写信给他们,告诉他们有关耶稣的事,让他们知道你爱他们并在为之祈祷,但你不能容忍他们的行为和作品。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通过你而与主相会吧!”

另一些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也学着彼德兄弟的样子而举办起了反摇滚研讨会。佛罗里达州的一个基督教原教旨主义组织发起了一个名为“摇滚是通向地狱之路”的研讨会,在演讲、讨论会上,他们提供了一些歌词和包含了所谓反转信息的录音品,他们认为,这种包含反转信息的歌曲在用卷式录音机反过来放时,就会听到有关撒旦的话语或唱词。该组织宣称:“音乐要么来自上帝要么来自撒旦,它绝不可能居中。”

加拿大的一名福音传教士格雷·格林沃德也告诉他的一千多名听众,如果他们想要得救,就必须毁掉其所有摇滚唱片磁带。两天之后,几千人便聚集在一起,焚烧了3000种唱片。格林沃德也相信有反转信息唱片,他认为“莱德·泽普林”乐队的《天堂阶梯》反过来放时就会听到“无可否认,这里通向甜蜜的撒旦”这个句子。(当地的一名电台主持人公开反对格林沃德的说法,指出足够长的乐句反过来放时都会变成具有某种意义的声音。他特别指出,将格林沃德的布道声反过来放时也可以听到撒旦信息。他指出,格林沃德是事先诱导了听众,如果不接受这种诱导就什么也不会听出来。)

虽然也有学者指出这种反转信息说法的荒谬,但由于宗教势力的不断宣传,连加利福尼亚州议会也对它认起真来了。该州州议会议员菲力普·怀曼向州议会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及有毒物品管理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提案,上面包括她从一次宗教大会上收集来的含有“撒旦信息”的唱片目录。1982年,加州议会就此举行了听证会,随后,以该议会的名义向《公告牌》杂志提交了一份含有反转信息的唱片名目。其中包括“披头士”的《革命》、“莱德·泽普林”的《天堂阶梯》、“冥河”乐队的《雪盲》等等。随后,一名国会议员也专程拜访了怀曼,并向国会提交了一份要求在此类唱片封套上注明含有反转信息等警告字样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