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现代家庭防治百病科学滋补食谱
33658600000026

第26章 祛病滋补养生(6)

营养分析:鹅肉具有养胃止渴、补气、能解五脏之热,补阴益气,暖胃开津和缓解铅毒之功效。姬松茸是一种含丰富维生素、食物纤维、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的食用真菌,对胃癌有抑制的作用。加之蘑菇等都有养胃的功效,所以是养胃佳品。

107.参果炖瘦肉

材料:猪瘦肉250克,太子参60克,无花果120克。

做法:太子参洗净,无花果洗净,切片;猪瘦肉洗净,切片。把全部用料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文火隔开水炖2小时,调味供用。

功效:益气养血,健胃理肠。脾胃虚弱,症见食难消化,或消化不良,时有泄泻。亦可用于痔疮及慢性肠炎属脾胃虚弱者。

营养分析:太子参补气健脾。无花果性味甘平,健胃清肠解毒。猪瘦肉健脾滋润。合而为汤,即可补脾益气养血,又可健脾消炎止泻,是清补调治之汤品。

108.党参炖大鳝

材料:党参25克,鳝鱼150克,黄芪25克,大蒜5克,八角2克,盐2克。

做法:黄芪(黑皮北芪)、党参、鳝肉、蒜头、八角均洗净;鳝肉用开水烫去血渍,控干水后,入炖盅,蒜头去衣,同八角一起打碎,加开水1碗,隔水炖3~4小时,煮好后加盐。

功效:健脾益胃。

张仲景创造性地把外感热性病的所有症状,归纳为六个证候群(即六个层次)和八个辨证纲领,以六经(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来分析归纳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和转归,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辨别疾病的属性、病位、邪正消长和病态表现。营养分析:鳝鱼含丰富维生素A,能增进视力,促进皮膜的新陈代谢。鳝鱼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固脱、温阳益脾、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功效。

109.苡米烧鹌鹑

材料:鹌鹑肉(2500克),薏米(20克),黄芪(10克),姜(10克),酱油(10克),胡椒粉(3克),猪油(炼制)(50克),大葱(10克)。

做法:1.将苡米洗净;黄芪洗净,切片;鹌鹑宰杀后去毛、内脏及脚爪,洗净,入沸水锅中焯去血水,对剖成两块;姜洗净,切片;葱洗净,切长段。

2.将锅置火上,加猪油烧至六成热,下姜片、葱煸出香味,放肉汤、鹌鹑、黄芪、苡米及调料,大火烧开,打去浮沫,改用文火煨至肉烂,用武火收汁,装盘即成。

功效:益气健脾,行水祛湿。适用于脾胃气虚、筋骨软弱、小便不利及水肿、腹泻、暑湿等症。

营养分析:鹌鹑肉含丰富的卵磷,可阻止血栓形成,保护血管壁,阻止动脉硬化。薏苡仁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B1等营养物质。有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之功效。

110.拆烩果子狸

材料:果子狸1只(约1000克)。鲍鱼丝150克,冬菇丝150克,冬笋丝100克,生鸡丝100克,火腿丝20克,木耳丝50克,姜丝20克,陈皮丝20克,红枣丝10克。陈皮、姜、味精、白糖、椒粉、精盐、肉汤、猪油。

做法:果子狸宰杀后,用热水烫透煺毛,开肚取出内脏,用火燎去细毛,洗净后斩成两段,下沸水锅焯透取出,洗净,放入锅内,加入清水、姜片、陈皮、堡熟后取出,拆净骨头,将肉切成丝放入盅内,加入原汤,上笼蒸熟待用。鸡丝、鲍鱼丝、木耳、冬菇、冬笋下沸水锅汆透由于确立了分析病情、认识症候及临床治疗的法度,因此辨症论治不仅为诊疗一切外感热病提出了纲领性的法则,同时也给中医临床各科找出了诊疗的规律,成为指导后世医家临床实践的基本准绳。

《伤寒杂病论》的体例是以六经统病症,周详而实用。除介绍各经病症的典型特点外,还叙及一些非典型的症情。例如发热、恶寒、头颈强痛,脉浮,属表症,为太阳病。但同是太阳病,又分有汗无汗,脉缓脉急之别。后捞出,再用油、酒、开水滚煨片刻捞出。烧热锅加入猪油烧四成热时,烹入料酒,加入肉汤、原汤、猪油、味精、白糖、盐、果子狸肉丝和其他各丝,烧沸后,用湿淀粉勾稀芡,装入碗中,撒上胡椒粉,火腿丝即成。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益胃、滋阴润燥、强肾镇精的功效。适于脾胃虚弱、气血两亏、食欲不振、四肢乏力、肺热咳嗽、干咳、阳痿、小便频数等病症患者食用。

111.莲花丸

材料:莲花200克,藕250克,莲子300克,蜂蜜适量。

做法:将莲花、藕、莲子洗净,沥干水分,用砂锅蒸熟,晒干,研成细末,加入蜂蜜(炼)搓成丸,如梧桐子大,贮于瓷罐中,置于阴燥处,备用。

功效:健脾补肾,活血驻颜。

营养分析:莲藕味甘,性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淀粉质、钙、磷、铁等营养,食用价值非常高。莲子的营养价值较高,李时珍在,莲子可养心、益肾、补脾、润肠。也能止呕开胃。

112.白术扣烧牛肉

材料:牛肉(瘦)(250克),辅料:白术(15克),香菜(10克),调料:黄酒(10克),花生油(50克),醋(5酱油(5克),味精(2克),香油(2克),淀粉(豌豆),(5克)大葱(5克),姜(4克),大蒜(8克),八角(3克),盐,(2克)。类别:药膳调理,健脾开胃调理;脾调养调理;气血双补。

做法:熟白煮牛肉抹匀酱油。锅置旺火上,倒入花生油,烧至六成热时,下牛肉炸至呈金黄色时捞出,沥去油,切成长9厘米、宽2厘米、厚0.5厘米的片,光面朝下整齐地放入蒸碗内,香菜切成2厘米的段,葱切段,姜切片,蒜其中有汗、脉浮缓者属太阳病中风的桂枝汤症;无汗、脉浮紧者,属太阳病伤寒的麻黄汤症;无汗、脉紧而增烦燥者,又属大青龙汤症。这样精细的辨证及选方用药法则,使医家可执简驭繁,应付各类复杂的症候都能稳操胜券。一半切成蒜末,一半切成蒜片。锅置火上,放入香油烧热,投入大料、葱段、姜片、蒜片煸出香味,加料酒、白汤、酱油、精盐、白术同煮,倒入碗里,上笼蒸于烂熟取出。将蒸好的牛肉扣入汤盘入,原汤滗出倒在锅里,上火,加白汤、绍酒、盐、味精、蒜末烧开,用湿淀粉10克(淀粉5克加水)勾成薄芡,放入米醋、香油,烧在牛肉上,撒上香菜即可。

功效:补虚养身调理,健脾益气。

营养分析:牛肉中丰富的蛋白质,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香菜具和胃调中的功效,是因香菜辛香升散,能促进胃肠蠕动,具有开胃醒脾的作用。

113.甜椒牛肉丝

材料:牛肉、甜椒各200克,蒜苗段15克,植物油100克,另备酱油、甜面酱、精盐、味精、嫩姜、淀粉、鲜汤各适量。

做法:先将牛肉去筋,洗净,切丝,再加盐、淀粉拌匀;甜椒、姜也分别切丝;用碗将酱油、味精、鲜汤、淀粉调成芡汁;炒锅加入植物油,烧至六成热,放入甜椒丝炒熟盛入盘内;再加油少许,烧至七成热,下牛肉丝,放甜面酱炒熟,再加入甜椒丝、姜丝炒出香味,烹上芡汁,最后加入蒜苗段,翻炒均匀至熟即成。

功效:补脾健胃,强身健体。

营养分析:牛肉具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的功效,适用于中气下陷、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及头晕目眩者食用。

114.蒸猪肚

材料:猪肚、猪脾各1个,党参、陈皮各30克,粟米饭250克,盐、酱、椒、姜各适量。

做法:先将猪肚洗净除了辨症论治的原理性之外,张仲景还提出了辨症的灵活性,以应付一些较为特殊的情况。如“舍脉从症”和“舍证从脉”的诊断方法。即辨症必须有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前提,如果出现脉、证不符的情况,就应该根据病情实际,认真分析,摒除假象或次要矛盾,以抓住症情本质,或舍脉从症,或舍症从脉。去脂;陈皮汤浸刮去橘白;猪脾切末;再将党参、陈皮捣为末,以猪脾拌粟米饭,加盐、酱、椒、姜等调味品混和,纳猪肚内缝合,蒸熟。

功效:补益脾胃,开胃进食,适用于脾虚食少体弱者。

营养分析:猪肚具有补虚损,健脾胃的功效。党参性平味甘,具有补中益气的功能,适用于中气虚弱,脾虚泄泻、食少便溏等症。

115.莲子猪肚

材料:猪肚1个,水发莲子40枚,食盐、香油、葱、生姜、蒜各适量。

做法:先将猪肚洗净,内装水发莲子(去芯),用线缝合,放入锅内,加清水,炖熟透;捞出晾凉,将猪肚切成细丝,同莲子一起放入盘中。再将香油、食盐、葱、生姜、蒜等调料与猪肚丝、莲子拌匀即成。

功效:健脾益胃,补虚益气,适用于脾虚消瘦之人。

营养分析:猪肚具有补虚损,健脾胃的功效。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高出两倍多,且脂肪含量少。莲子可养心、益肾、补脾、润肠。也能止呕开胃。

116.枣蔻煨肘

主料:猪肘(1000克)。辅料:红豆蔻(12克),枣(干)(60克)。调料:冰糖(180克)。

做法:1.红豆蔻择洗杂质,拍破,用干净的纱布袋装后扎口。大枣洗净后抠去枣核,待用。

2.猪肘肉刮洗干净,镊净残毛,放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后用清水漂洗去浮沫,待用。

3.用合适的砂锅一个,先用底部垫几块瓷片(防火粘锅),再加水适量,放入猪肘,用武火烧沸,撇去阳症见阴脉、表证见沉脉。和症实脉虚,其实质都是症有余而脉不足,即当舍症从脉而救里;而阴证见阳脉,提示病邪有向表趋势,里证见浮脉,多提示表证未尽解;症虚脉实,则宜舍脉从症。脉、症取舍的要点是从“虚”字着眼,即实脉虚从脉,症虚脉实从症。浮沫。另将冰糖的二分之一在炒锅内炒成深黄色糖汁,连同其余的冰糖、红豆蔻、大枣加入锅内烧1小时,改移文火上慢煨2小时,待肘煨至熟烂,取出红豆蔻不用,起锅装盘即成。

功效:气阴两补,和胃健脾。用于阴虚气弱之消瘦、乏力、口干,胃气虚弱之食少、脘痞、呕恶等症。

营养分析:猪肘有和血脉、润肌肤、填肾精、健腰脚的作用。枣含有维生素A、C、E、P,生物素,胡萝卜素、磷、钾、镁等矿物质,叶酸,泛酸,烟酸等。

117.蒜蓉玉叩鸡胗

材料:鸡胗250克,白豆蔻5克,八角3克,大蒜4克,大葱3克,姜3克,盐1克,香油1克,辣椒油1克,料酒5克,桂皮3克。

做法:1.先将鸡胗洗净,加入葱(切末)、姜(切末)、盐、料酒、香料等,腌制2小时,然后上笼蒸熟待用。将白蔻仁加汤,也上笼蒸出药味。2.将蒸好的鸡胗改刀后装盘摆好。将蒸出药味的白蔻仁汁加入滋汁、盐、蒜蓉(捣碎)、味精、香油、红油等调好,然后浇到盘上。

功效:温胃利气,消湿止呕。适用于脘腹胀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营养分析:鸡肉的性味甘温,能温中益气、补精添髓、强筋健骨、活血调经,豆蔻具有燥湿祛寒、暖胃健脾、止痛祛痰、下气解毒的功能。

118.蜜柚烧牛蛙

材料:牛蛙250克,柚子500克,鸡蛋150克,大葱4克,姜3克,盐3克,味精3克,淀粉(豌豆)5克,料酒3克,花生油25克,蚝油20克。

做法:1.将牛蛙宰杀洗净,去皮、内脏、剁成小块;蜜柚去皮,分成瓣备用。2.将牛蛙块用鸡蛋清、料酒、淀粉上浆备用。3.锅内注油烧热,将牛蛙下锅过油后捞出;锅内留少许油,下入葱、姜爆锅,放入高汤、蚝油、牛蛙、对于治则和方药,《伤寒杂病论》的贡献也十分突出。书中提出的治则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调整阴阳,扶正驱邪,还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诸法。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方剂。蜜柚烧熟,加入盐、味精,用淀粉勾芡,装盘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调养脾胃。

营养分析:柚子含多种营养成分,味道酸甜,略带苦味,是医学界公认的最具食疗效益的水果。

119.家乡炒土鱿

材料:鱿鱼70克,竹笋75克,洋葱40克,丝瓜40克,木耳10克,姜2克,植物油40克,大蒜1克,黄酒10克,淀粉(豌豆)5克,胡椒粉10克,碱1克。

做法:土鱿放入加有碱的水中浸泡涨发;木耳用水涨发洗净;笋去壳洗净切片;洋葱洗净去老皮切片;丝瓜洗净去瓤切片;姜洗净切片;大蒜去皮洗净剁成蒜茸;淀粉加水适量调匀成湿淀粉约10克。2.烧锅放油,将土鱿放入色拉油至仅熟,3.将锅放回炉上,放入姜片、蒜茸、湿木耳、丝瓜、洋葱、笋片在锅中,溅入绍酒,溅入沸二汤10毫升,加入拉过油的土鱿,用芡汤30毫升,湿淀粉、胡椒粉和匀为芡,加上包尾油5克炒匀上碟便成。

功效:防癌抗癌,补虚养身,滋阴,养胃。

营养分析:鱿鱼有滋阴养胃、补虚润肤的功能。竹笋富含烟酸、膳食纤维等,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洋葱具有发散风寒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并且还可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积内停等症。

120.椒油蒜泥鱼皮

材料:鱼皮300克,香菜30克,花生仁20克。

做法:1.将油锅烧热,投入花椒,炸出香味,捞出花椒不要,花椒油留用;大蒜去皮洗净捣成蒜泥;香菜择洗干净,切成段。2.鱼皮(鲮鱼皮)用开水烫出,晾过,切筷子条,放盆中加香菜段、花生仕、盐、味精、醋、糖少许、大蒜泥、花椒油拌匀盛盘。

《伤寒论》载方113个,《金匮要略》载方262个,除去重复,两书实收方剂269个。这些方剂均有严密而精妙的配伍,例如桂枝与芍药配伍,若用量相同(各三两),即为桂枝汤;若加桂枝三两,则可治奔豚气上冲,若配芍药,即成治疗腹中急痛的小建中汤。功效:健脾养胃。

营养分析:鱼皮味甘咸性平,具滋补功效,对胃病、肺病有治疗效果。香菜具和胃调中的功效,是因香菜辛香升散,能促进胃肠蠕动,具有开胃醒脾的作用。

121.尖椒笋炒肫肝

材料:鸭肫200克,四季豆50克,青椒10克,红辣椒10克,料酒5克,花生油40克,味精5克,酱油,白砂糖,淀粉,香油,盐。

做法:1.将去皮的鸭肫洗净切成细长条。扁尖切段洗,用水冲去咸味。青红椒切细条。2.先将扁尖,青红椒用沸水焯水。3.炒锅烧热后放油烧至四五成热先投入鸭肫滑散,再倒入扁尖,青红椒炒至八成熟立即倒入漏勺里沥油。锅回火上放汤,黄酒,盐,味精,酱油,糖,再下鸭肫,扁尖,青红椒炒匀,用湿淀粉勾芡,淋麻油出锅装盘即可。

功效:健脾养胃,治消化不良等。

营养分析:鸭肫性味甘咸平,有健胃之效。四季豆富含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常食可健脾胃,增进食欲。青椒所含的辣椒素有刺激唾液和胃液分泌的作用,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

122.干蒸活鱼

材料:草鱼1250克,肥膘肉,火腿,香菇,红辣椒,料酒,盐,味精,姜,小葱,香油,猪油。

做法:1.草鱼宰杀后去鳞、鳃、鳍,开膛去内脏,刷去腹内黑膜,洗净,用盐和料酒将鱼腌约10分钟;2.肥膘肉切成细丝,下入开水锅中焯一下,过凉;3.水发香菇去蒂洗净;4.火腿和姜都切成细丝,加入少许盐拌匀;5.葱切段,将腌好的鱼洗一遍装盘,放入盐、味精、猪油和配料,上笼用旺火蒸15分钟;6蒸后取出放葱段,《伤寒杂病论》对针刺、灸烙、温熨、药摩、吹耳等治疗方法也有许多阐述。另对许多急救方法也有收集,如对自缢、食物中毒等的救治就颇有特色。其中对自缢的解救,,很近似现代的人工呼吸法。这些都是祖国医学中的宝贵资料。将香油烧沸淋在鱼身上即成。

功效:胃调养调理,明目调理,防癌抗癌调理,延缓衰老调理。

营养分析:草鱼具有暖胃和中、平肝祛风、治痹、截疟、益肠明眼目之功效。火腿的各种营养成分易被人体所吸收,具有养胃生津、益肾壮阳、固骨髓、健足力、愈创口等作用。

123.芙蓉鱼片

材料:鲢鱼350克,火腿15克,香菇15克,豌豆苗25克,鸡蛋清125克,淀粉2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