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群英录
3365800000035

第35章 陷孤城老将受困

“报,禀大都督,麦城正遭受敌军攻击,而在位于麦城外十里处,通往江夏郡必经之处的渡马坡,更驻扎有一支近两人的军队。”探子于江夏城外探得情况,火速报知周瑜。

孙策占据江夏,受封扬州牧后便大肆提拔了一干将领。其中册封周瑜为江东大都督,任命鲁肃为祭酒。江东最初制定攻打荆州的战略路线是以江夏郡为基石,分两路进军:其一,攻巴陵夺四郡后取江陵,兵压南郡;其二,占麦城克新野,兵进南阳郡。如此一来,便可将襄阳郡孤立,使其首尾不得兼顾,继而达到分食荆州之目的,最终再合围襄阳城,一举平定荆州。不过人算不如天算,半途出现了诸葛亮这个变数,以及江东错估了曹军之动向。当时攻下麦城之后,是由老将程普与韩当负责镇守该城,此两人皆是曾追随先主孙坚打天下的元老,在江东众人之中地位非常,亦倍受后辈尊重。如今孙策远在江陵,并带走了大部分兵马,即使现在发书请援,亦远水难解近火。麦城被困,情势不容乐观,所有的一切全靠周瑜一肩承担。

“大都督,某愿带兵前去救出程老将军,”周泰主动请缨。

周瑜沉思不语。

“大都督,德谋(程普字)与义公(韩当字)跟随先主南征北战,立下战功无数,如今被困,情况危急,不容耽搁,老夫恳请都督下令,让吾前去支援两位兄弟。”同为两代元老,老将黄盖心急如焚道。

周瑜仍是不为所动,仿若未闻。

陈武按耐不住,大吼道:“大都督,汝倒是说句话呀,多延误一刻,两位老将军便多一分危险,两位老将军若有什么不测,待主公归来时,吾等要如何予之交待。

周瑜缓缓抬起头,脸上不露表情,平静道:“麦城之地如何”。

周泰道:“城小墙矮,轻易可破,难以久守”。

“麦城有兵马几许,城外敌军又有多少,”周瑜问道。

黄盖答道:“城中将士不足两千,而据探子回报,麦城之外有敌军四、五千人左右。”

周瑜不见悲喜,言道:“既无城墙之利,亦无人数之众,何以麦城遭受攻击已经一日有余,直至此时却仍未被敌军所破。”

众将顿时哑口无言,无以应对。

“再者…”,周瑜又道:“江夏至麦城的必经之处,敌方驻军两万而不动,是何用意。”

“听大都督如此说来,末将已渐明了,麦城被困,只是一个诱饵,江夏城才是其真正之目标;敌军以逸待劳,想必早就布置好了陷阱,只等我军自投罗网,再逐个击破;若我军此刻冒然出兵营救麦城,无益于飞蛾扑火,自取死道也。”太史慈察觉其中蹊跷,道出自己心中所想。

“难道知道有危险,吾等就可以见死不救,置两位老将军于麦城受难而不顾,任其被贼人所害,”陈武火爆脾气一上来,可是对人不对事。

“陈子烈,为将者最忌心浮气躁;匹夫之勇,于事无补,只会白白枉送将士性命”,周瑜突然厉声道。周瑜虽然平时温文儒雅,可一旦动怒,气势非比一般,众人当即禁若寒蝉,不敢轻言。

“吾非是不愿派兵救援两位老将军,只是在此之前,需从长计议,以确保万无一失,”周瑜见众人神色有异,语气缓和许多。

而在另一处,却是一番别样情景,文聘为护蔡瑁脱险,豁命战赵云。

黄忠、文聘乃是荆州武将之中公认的两大支柱,若只论名声,此时的赵云还远不及文聘。所谓盛名之下无虚士,文聘能享誉荆州,又岂会是泛泛之辈。

文聘枪法虽然朴实,但一招一式乃是自多年的征战军旅中磨练而出,威力非同小可;再观赵云,枪若游龙,动如惊雷,尽显枪术一代宗师风范。

文聘枪走偏锋,频频攻击赵云难以防御之处;但赵云枪速极快,每每后来居上,滴水不漏,甚至赵云在进攻时,往往连施数枪后文聘才能勉强挥出一枪;不过好在文聘经验老道,总能及时避开要害之处,只留下些许皮肉之伤。

短短交手十数回合,文聘就已心知眼前这位名不经传的年轻小将,武力远胜自己;现在别说击杀对方,自己就是想要突围而去,亦是绝无可能。

知己知彼,文聘身抱必死决心,左手持枪直取赵云胸口;赵云撩枪轻松化解;文聘收枪于身后旋转一圈,左手换枪再刺赵云脖颈;赵云眼利,以枪尾荡开迎面一击,同时右手舞动,霎见赵云手中龙胆枪尤如灵蛇捕食,一枪扎进文聘小腹。

“啊”,文聘吃痛,腹部血涌而出,不过此时的文聘脸上反而露出诡异笑容。只见文聘伸出右手紧紧握住龙胆枪的枪杆,随即左手挥枪削向赵云面门,竟是以死换伤之招。

赵云见状,冷哼一声,双手松开手中长枪,用力一拍马背,整个人于马背之上腾空而起,同时右腿奋力踢向文聘头部。

“嘭”,尘埃现,响声起。文聘痛苦跌落马下,右手捂住伤口,艰难的抬起头来之时,一杆寒气逼人的枪头已经近在咫尺。

“唉…”,文聘长叹一声道:“常山赵子龙之名,不久的将来后定会名动天下,吾文仲业死于汝之枪下,幸甚,动手吧。”文聘说完,双眼紧闭,引颈就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