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万事由来大全
33584200000040

第40章 陆游自号“放翁”的由来

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据说,他的母亲生他的时候,恍惚中看到有一学士飘然而来,并自称是北宋苏门学士秦观。后来,当陆游的父亲陆宰要为儿子取名时,他的母亲就把梦见秦观的事说了,陆宰笑着说:“那就名游,字务观吧。”意思是希望陆游将来能成为像秦观一样有学问的人。

陆游果然不负双亲厚望,17岁时就有了诗名。他后来创作的爱国诗篇,反映了人民的抗金呼声,受到人们的喜爱,他也因此被人们推崇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首。孝宗皇帝即位后,对陆游的策论和诗作极为赞赏。有一天,孝宗驾临华文阁,向随行的周益公问道:“现时也有像唐代李白那样的大诗人吗?”周益公回奏道:“依臣看,非陆游莫属。”孝宗点头表示赞同。从此,人们便称陆游为“小李白”。这是人们对他诗歌创作的高度评价。

但是,陆游爱国爱民的热情,却遭到媚外、无能的统治集团的厌恶和打击。他30岁参加礼部考试,名列第一,却因“喜论恢复”,语触秦桧,而被黜落;直到这个大汉奸死后陆游才出仕,但又两度上书,两次被罢官。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在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办理军务。这时诗人换上了戎装,驰骋在边疆。铁马秋风、豪雄飞纵的军旅生活,使诗人的襟怀不禁为之舒展,创作也进入了高潮。淳熙二年(1175年),陆游任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的参议官,被人指责为“不拘礼法,恃酒颓放”。陆游气愤地说:“你们说我狂放,在我看来,当个‘放翁’,总比明哲保身的庸人强。”从此,陆游自号“放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