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万事由来大全
33584200000285

第285章 “数学奥林匹克”的由来

“数学奥林匹克”是世界性的中学生数学竞赛的最高形式。那么,它是怎样产生的呢?

20世纪30年代,苏联首先开始举办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后来这项竞赛又普及到东欧诸国。1959年,首届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在罗马尼亚的希拉索夫举行,参加的有苏联和东欧的5个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欧的一些国家也相继开始参加这项竞赛。从此,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遍布世界五大洲。

按照规定,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参赛者为中学生,年龄最大不得超过20岁。每届竞赛的试题不多,除初期的极少数几届为7道题外,其余各届都是6道题。竞赛在两天内分两次进行,每次4.5小时。题目通常由参赛国各寄3~5道,再由东道国组织专家从中筛选出30道左右,交领队会议投票表决。竞赛结束后,试卷先由各国的正副领队评判,然后与组织者推荐的协调员协商,有分歧则由主试委员仲裁。对主办国学生成绩的评判,必须经过提供该试题国家领队的认可才生效。为了公正,评奖不评个人名次,而是按照分数评出金、银、铜牌得主。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不是队际比赛,而是个人间的竞赛,只是按习惯会计算各队总分,分出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