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万事由来大全
33584200000228

第228章 “锦标”的由来

“锦标”是用锦制作的旗帜,古时用以赠给竞渡的领先者,现多用来称呼竞赛中的优胜者所得的奖品,如奖杯、奖状、锦旗等。

“锦标”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是当时最盛大的体育比赛——竞渡的取胜标志。而竞渡则是春秋战国时盛行的一项体育活动,相传是湘江两岸的人民为纪念屈原而发起的纪念活动。但这一古老的活动在唐代以前仅为划船活动,并无“夺标”规定。

到了唐代,竞渡演变成一项独具特色而又极为隆重的竞赛活动,其主要目的已不再是纪念屈原,而是为了争夺第一名。竞渡的程序和规则也日趋严密和完善。为了裁定名次,人们在水面的终点插上了一根长竿,竿上缠锦挂彩,鲜艳夺目,当时称之为“锦标”,亦称“彩标”。参加竞渡的船只以首先夺取锦标者为胜,故竞赛又称为“夺标”。“标”成了冠军的代名词。

关于“锦标”,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据《唐摭言》第三卷记载,唐人卢肇与同郡的黄颇两人一同进京赶考,当地刺史嫌卢肇贫穷,轻视卢肇,只在离亭为黄颇饯行,没有请卢肇。第二年,卢肇状元及第,衣锦还乡,刺史前往迎接,非常惭愧。刺史宴请卢肇看划船比赛,席间,卢肇即兴赋诗道:“向道是龙刚不识,果然夺得锦标归。”这是双关语,意思是说:从前说我是龙你硬不相信,如今真应了这句话,我夺得锦旗获胜而归了。“锦标”一词即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