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万事由来大全
33584200000192

第192章 高射炮的由来

高射炮是一种从地面打击空中目标的火炮,又称高炮。高射炮最初是普鲁士军队用来打击法国的载人气球的,所以当时被称为气球炮。这种炮口径为37毫米,安装在一个可以灵活移动的四轮车上,由士兵操作,随时可以改变射击方向和位置。

1906年,德国的爱哈尔特公司设计制造了一门打飞机、飞艇的专用火炮,这就是世界上第一门高射炮。这门高射炮装在汽车上,有防护装甲,口径为50毫米,最大射高4200米。

1908年,德国克虏伯兵工厂研制出一种性能较优越的高射炮,首次采用了门式炮架和可供调整高低射界的控制手轮,使高射炮发射炮弹的速度有了较大提高。1914年,德国又研制出一种新型高射炮,采用装在四轮炮架上的简单炮盘,炮盘折叠起来便于牵引行进,炮盘打开即可对空射击。这种炮盘为后来的牵引式高射炮所采用。

高射炮在战争中不断得到改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高射炮开始装备简易的瞄准装置和射击指挥仪。德国在1917年研制成功一种20毫米高射炮,它射速高,操作灵活,是世界上第一种能连续射击的高射炮,为后来小口径高射炮的发展开创了先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后来的几次战争中,高射炮在打击空中之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飞机飞行高度的提高和防空导弹的使用,一些大、中口径的高射炮渐遭淘汰,但射击速度高、火力密集的小口径高射炮在对付低空飞行的飞机方面仍有其独特的作用,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事实证明,导弹等武器的广泛应用,并不能降低高射炮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