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万事由来大全
33584200000175

第175章 信息战的由来

“信息战”这个名称的真正出现,是在1992年12月21日美国国防部发布的部长命令中。它指的是敌我双方在信息领域中争夺信息控制权的战争。在信息战中,“我方”使用包括电子战、电磁脉冲武器、通信干扰及压制和施放计算机病毒等手段,对“敌方”指挥、控制、通信等关键性信息系统实施突然袭击,使“敌方”不能获取所需的信息,无法组织和进行任何有效的军事行动。

最早进行信息战的国家是美国。1991年,美国在海湾战争中利用特殊的电子技术手段,使得伊拉克军事指挥机构几乎完全丧失了判断能力,所有部队一片混乱。1994年9月18日至25日,美国国防部为了检验美国国防军事系统信息网络的安全性,特意举行了一场名为“联合勇士”的信息空间军事演习。一个对计算机非常熟悉的空军上尉扮演用网络攻击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的角色。结果,那位空军上尉只在键盘上敲入了几个字符,便进入了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然后用鼠标轻轻点击了几下,载着“电子邮件”的信号便成功进入了目标军舰的计算机系统。几分钟后,那个空军上尉仅仅通过一根普通的电话线,就控制了整个大西洋舰队的计算机指挥系统,令在场的美军将领们大吃一惊。

信息战的武器是电子信息装置。据报道,美国军队已经研制成功并开始使用的信息武器有三大类:第一类是用来破坏敌方政府、军队和重要经济部门赖以发挥作用的信息系统的各种软件程序,它包括形形色色的计算机“病毒”、“逻辑炸弹”、“间谍程序”等,它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进入敌方的信息系统,必要时可对敌方的信息系统实施毁灭性打击和破坏;第二类是能够引起敌方强烈的心理反应而控制其行为的信息手段;第三类是用来使敌人的电子设备、信息系统失灵的无线电压制手段,例如通过发射电磁波、激光等破坏敌方信息系统的正常工作。

战争的信息化将使未来的战争变得更加激烈。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将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坦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原子弹一样彻底改变战争的面貌。